孩子遇到一件不開心的事情生氣甚至發脾氣胡鬧時,你會怎麼做?
擺事實講道理?還是「坑蒙拐騙」的安慰?再或是靜靜地看著他鬧?
兒童心理學家說:3-6歲的孩子正處於「情緒腦」發展的關鍵期,一旦有任何的事,讓他感覺不舒服,他的內心立刻會被情緒腦打擾,由於孩子不會用言語來表達,因此便會用我們看到的負面情緒來表達。
只有我們抓住孩子情緒管理的關鍵期,及時引導,孩子才會趕走負面情緒,擁有更多正面的情緒,孩子內心也將變得更加陽光。
怎麼引導?通過繪本故事引導就是個好方法。今天積木育兒就為大家推薦一些針對於孩子情緒管理,性格養成的繪本。
——韓國「暖心」情緒繪本,幫助孩子正當釋放「壞情緒」。
適讀年齡:3-8歲
它是來自韓國的「暖心」情緒繪本 ,為兒童的性情培養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小燈泡系列繪本」的每個故事,都有明確的主題意義,它包含了孩子真實生活場景中常常會產生的情緒,這些情景你家孩子或許正在經歷。書中涵蓋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性格問題,包括膽小害怕、內向害羞、愛發脾氣、不自信、沒有安全感等等。每次陪孩子捧著書閱讀時,總能從畫面中感受到柔軟暖心的力量。
適讀年齡:4-9歲
這套書引自比利時由世界著名的暢銷書作家、傑出插畫師、心理治療師安·德·伯德著繪。共有6冊。《被欺負了,怎麼辦?》《生病了,怎麼辦?》《走丟了,怎麼辦?》
《怕黑,怎麼辦?》《死亡是怎麼回事?》《爸爸媽媽離婚了,怎麼辦?》
和以往推薦的故事類繪本不同的是,這套書都是貼近我們日常生活中會真實發生的事,看完之後,你會明白,當孩子害怕的時候,比起說「別怕」,可以有更好的方式。
說實話,我很欽佩作者能夠從這幾個角度切入。孩子的每一個小心思都被作者盡收眼底,他完全知道孩子們到底在害怕些什麼,真正走進了孩子的內心世界,讀懂了孩子。
這是一套真正為孩子發聲的書。角度新穎,直面六大家長關注、孩子倍感壓力的主題——霸凌、生病、死亡、走失、黑暗和父母離異。
適讀年齡:2-6歲
這套《成長是什麼》是屬於性格建設類的繪本,場景和故事都是比較偏向於生活認知類的。
這個系列精選日本當代繪本名家的代表作品,故事趣味盎然,畫面細膩溫馨,關注了2-6歲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小糾結、小煩惱,充滿了正向、細緻的成長啟蒙。
摒棄成人世界的功利「情商」,將重心落在培養孩子們「愛自己、愛世界」的能力上。而所謂細緻,是因為鈴木繪本成功的克服了市面上情商啟蒙繪本灌輸、說教的粗放教育理念,從細處切入,關注到我們有時會忽略的教育細節,包含友情、親情、成長、勇氣、分享、挫折等12大主題。
這套書傳遞著「了解自己、正視自己、愛自己,進而愛他人,愛世界」的信息,這是一個孩子從小獲得強大內心需要的邏輯。
適讀年齡:3-6歲
這是一本教會孩子情緒管理的繪本,以繪畫的方式將抽象的情緒概念變幻成呆萌的小怪獸,讓孩子學會控制脾氣,疏導負面情緒,3D立體場景直觀展現,讓孩子輕鬆認識和管理情緒!
適讀年齡:3-6歲
這套書可以被歸類為「富有教育意義」的繪本,而且它對父母的教育意義遠多於對孩子。它讓父母更了解孩子的內心,也給我們示範了面對這種問題時要如何加以應對。
「我有許多小秘密,就不告訴你。」孩子們心中的秘密,不是成長的異己之物,而是成長的必然見證。
《我不敢說,我怕被罵》這套書通過引導父母與孩子的溝通,讓孩子明白,與其把秘密都藏著肚子裡,不如把秘密告訴爸爸媽媽。這樣自己會更輕鬆,無論做錯什麼,父母都會更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