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電視中聽到起來打更的喊,二更,三更的,這個到底是在現代是什麼時間呢?
之前研究過一些梅花易數和易經,古時的時間不是現在的24小時,而是12個時辰,也就是十二地支,我們熟悉的是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相對: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所以背的時候兩個聯起來,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我們從第一個說起,子時,依此推理:
子時,從晚上11點到凌晨一點,為子時,一個時辰為兩個小時,依次循環,正好24小時,十二個時辰。
而子時,正是我們的三更,而三更在夜間時辰叫夜半,一更黃昏,二更人定,三更夜半,四更雞鳴,五更平旦。
具體看下圖:
子午相對,午時是什麼時候?
白天的11點到1點,是午時,子午時在一天中最為關鍵,其實在這四個時間段,把覺睡好了,一天都會很精神。
其實五更並不是準確的時間
五更並不是非常準確的對應到現在特定的鐘點。
因為每個季節的日夜長短並不是一樣的,我以對應的更的長度也是不一樣的。
一般一夜平均分為五更,每更分為五點。一點是兩小時平均分為五份,一份24分鐘。
那麼三更三點,就是23點72分鐘,凌晨12:12。
我找了各大搜尋引擎,居然有說是凌晨2:12的,不對的,三更天從晚11點開始算,三更一點為晚11:24,三更兩點為晚11:48,三更三點為晚12:12,三更四點為晚12:36,三更五點為12:60,也就是13:00,正好為四更天,丑時的開始時間。
如果覺得有幫助,點個讚吧,歡迎關注木易小光的平臺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