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三更色是什麼,為何不能貪戀?

2020-12-27 尋歷史真相

01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朱熹《勸學詩 / 偶成》

在古代,大多數的勞動人民把生活經驗總結成一句句俗語,這些俗語雖然距離現代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是其中的道理依舊受用。這些俗語包羅萬象,涵蓋了很多方面,包含著各個領域的知識,簡直就是一個寶庫。

古人對於自然規律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們把自然規律總結起來形成了俗語,流傳後世,比如古人就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很多人並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這句話中的「色」並不是美色的意思,而且指自然美景。古人的生活習慣比較健康,那時候基本沒有什麼夜生活,而且娛樂項目也很簡單。不像現代人,現代人夜間往往是最放鬆的時段,在這段時間內,人們大多以娛樂為主,畢竟白天基本上都在上班。但是古人不一樣,幾乎吃完飯,很早就睡覺了,而且提倡早睡早起。

古人計時的單位是「更」,一更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三更的時候夜已經深了,大致相當於夜裡面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這段時間。古人覺得這個時候已經很晚了,最好不要貪戀外面的美景,早點回家休息。因為長時間熬夜對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危險,而且這段時間在外面的話,說不定遇到什麼危險就不好了。

02

古人的一更是指夜裡七點到九點這段時間,這句話的意思是最好不要在這段時間內過多的吃東西,因為古人睡覺的時間很早,要是在這段時間內吃了過多的食物,隨後就休息的話,對身體會造成不良影響,長時間如此的話,很可能引起一些疾病。

其實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人們基本都是這段時間吃晚飯,有的甚至到了深夜才吃飯。人們的生活壓力很大,白天基本都在工作,下班的時候已經快到晚上了,因此在這段時間內吃晚飯對於現代人來說是很常見的。其次現代人吃完飯之後距離睡覺還有一段時間,到睡覺的時候其實已經是深夜了。其實這種生活習慣並不好,長時間下去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的。

結語:古人的這些俗語,雖然字面的意思很好理解,其實真正做到卻比較困哪,因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很難改變,早睡早起絕大多數人都做不到,因此為了健康,我們應該儘量注重睡眠,不熬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工作和學習。

03往期精彩文章

秦始皇最寵愛的女兒嬴陰嫚墓被發現,考古現場揪心,胡亥趙高真狠

抗戰時期我軍全都綁腿,援朝時期為啥不綁了?這是用命換來的教訓

抄家最慘的不是沒收財產,而是家中其他人的下場,尤其是女人

中世紀的修女,真的那麼「清心寡欲」嗎?如果被發現戀愛怎麼辦?

康熙駕崩當晚,雍正連夜處死了康熙60年心腹,他究竟犯了何罪?

04參考資料

《勸學詩 / 偶成》、《中國俗語-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科資料等

題/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三更色是什麼,為何不能貪戀?文/尋歷史真相-宥乾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三更色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我們會經常聽到有老人說各種俗語,農村老話包含了許許多多的生活經驗,蘊藏著古人非凡的智慧。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那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呢?古人的時間觀念和計時方法古代如何計時?先說說過去「更」的時間。
  • 農村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通常是老祖宗們的經驗累積和智慧彰顯,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樸實的道理,同樣也屬於中華文化。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易於理解,就是說:人啊,在三更時分就不要貪戀美色;在一更時分就不要再吃東西;在五更時分就不要再生氣動怒。
  • 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什麼意思?老祖宗給的忠告
    有這樣一句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這句話顯然是老祖宗在我們的生活在為我們總結的經驗,這告訴了我們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先看第一句話,"不貪三更色"這句話意思很明顯,不要對三更的一些歡愉之事貪心。三更是古代用的對時間的劃分,是指從半夜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這個時候。
  •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在古代,老祖宗是很注重養生的。他們自然遵循天道的規律,並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而老祖宗無論是從飲食上,還是睡覺上方面都有一些順應天時的規律,特別是一些有道之人更是如此。
  •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個說法就是為了讓人們有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只有有了規律的作息時間,才能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才能保證明天要做的事情不至於被耽擱。讀書也好,幹農活也罷!「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個俗語可以說是農村人長期總結下來的經驗之談,下面我們看看具體指的是什麼意思。何為不貪三更色?食色性也,吃的喝的和色,都是成年人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吃喝是有講究的,最起碼不能暴飲暴食,否則,你的身體健康就會出現問題了。
  • 為何老人常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
    其中,過去的農村有一句俗語就是關於養生的,老人經常用這句話來告誡年輕人。這句話就是「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那麼這句話有什麼深意呢?在過去的時候,人們沒有鐘錶,晚上的時候人們經常用幾更來代表時間。一更就是現在的七點到九點,二更是九點到十一點,三更就是晚上的十一點到第二天的凌晨一點。
  • 民間俗語:「不貪一更食,不戀三更色」,古人這麼說是啥意思?
    民間俗語:"不貪一更食,不戀三更色",如今還適用嗎?在中國古代,俗語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在當時使用俗語的人非常多,俗語最大的特點就是實用易懂。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則俗語叫做"不貪一更食,不戀三更色",那麼古人想通過這則俗語傳達什麼樣的意思呢?要知道在古代鐘錶還沒有問世,所以人們對時間的判斷能力還相對較弱,當時時間的計量單位還不是小時,而是"更"。
  • 老話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有啥道理?下一句更為經典
    不過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導致很多人都漸漸遺忘了俗語,所以只能偶爾從老一輩人口中聽到幾句。老話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有啥道理?其實這一句話算是古人對生活的總結,也是一種對後輩們生活的告誡,起到警示作用,更是一種古人生活智慧的體現。
  • 農村俗語「不戀一更色,不貪三更食,不動五更氣」這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裡有很多的俗語,有的俗語也是根據老一輩的農民通過自己的經歷來告誡後人,有的俗語也是根據農民的經驗總結出來的,這其中就有很多的俗語告訴我們後人在做一些事情面前不能太過貪婪,要不就會得不償失,就比如這句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那麼這句話經常在農村裡聽到,但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俗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農村用「更」記時,是一種古老的方法,是把一個夜晚分成五個時間段,每段就叫做「更」。「一更」是在戌時,相當於今天傍晚的7:00~9:00,也就是傍晚即黃昏過後到夜晚的一段時間。太陽已經落山了,外出的農夫已經放下手中的農活回到家裡,準備吃晚飯。
  • 人們常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這是為何?
    其中,過去的農村有一句俗語就是關於養生的,老人經常用這句話來告誡年輕人。這句話就是「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那麼這句話有什麼深意呢?在過去的時候,人們沒有鐘錶,晚上的時候人們經常用幾更來代表時間。一更就是現在的七點到九點,二更是九點到十一點,三更就是晚上的十一點到第二天的凌晨一點。
  • 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啥意思,老輩人常常提起
    比如這句「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雖然聽起來簡單,但真正能做到的卻沒有幾個人。這句俗語不僅警醒眾人,還告訴了我們如何做才能讓身體更好,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吧。要想了解這句話,首先我們就應該將這句俗語中的時辰搞明白,現代人全部用了幾點鐘幾點鐘,很少有人知道三更對應的是如今的幾點,雖然我們經常會說「三更半夜」這個詞語,但是如果讓你明確說出幾點大部人卻答不出來。
  • 為何人們常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
    其中,過去的農村有一句俗語就是關於養生的,老人經常用這句話來告誡年輕人。這句話就是「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那麼這句話有什麼深意呢?-01-不貪三更色在過去的時候,人們沒有鐘錶,晚上的時候人們經常用幾更來代表時間。一更就是現在的七點到九點,二更是九點到十一點,三更就是晚上的十一點到第二天的凌晨一點,以此類推,五更就是凌晨的三點到五點。
  • 農村老話「早酒晚茶五更色,勸君千萬要不得」,說的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你知道啥意思嗎農村老話,包括農諺俗語,都是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經驗積累和觀察總結出來的精髓,雖然簡單,卻包含著很多樸實的道理。大多意思明了淺顯,讓人一讀就懂,其中有不少包含了通俗易懂的養生之道,通過老話來提醒大家一些不可取的錯誤的生活習慣,比如農村老人常說的「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告誡人們應注意避免錯誤的生活習慣。你知道「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嗎?說的有沒有道理,下面我們一起來嘮嗑一下。
  • 古人講「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有何深意?年輕人不妨牢記
    現代社會中雖然俗語已經越來越落寞,但是大家卻不能否認它曾經的輝煌。在古代社會,俗語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語言,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提到俗語。俗語是一種包羅萬象的生活文化,在現實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有何深意?
  • 老祖宗忠告:「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究竟啥意思?
    不僅體現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更體現在精神層次。情場上有句老話叫做「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在錯誤的時間遇見了正確的人」,而在健康方面也有一句類似的俗語:「三更莫貪色」,不在錯誤的時間做錯誤的事情,當然還有下半句,容筆者先賣個關子,一起去解讀一番老祖宗的養生之道。
  • 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老祖宗的話,你不可全信
    在生命誕生方面,古人也有自己的理解,甚至形成了一句流傳甚廣的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很多人並不知道其中的意思。一、男不得初一古人有著嚴重的重男輕女的思維,他們覺得在家庭中,男子最為重要,肩負著養家的重要職責。因此,在古代,男子的地位一般都很高。而家族中添丁進口主要是指有男孩出生,甚至覺得男孩才能延續香火。
  • 農村有句俗話,一更不貪食三更不貪色,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鄉村的俗語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幾千年下來鄉村充滿生活經驗的總結。在民以食為天地為幸福的古代,鄉村人們對健康和長壽做出了許多的總結。人們發現什麼時候做什麼事,什麼時候吃什麼,祖輩們的總結在幾千年前就總結了出來,不過由於現在城市發達,許多年輕人都覺得俗語不夠時尚和科學,有點輕視之心。其實,現在的我們更應該了解自己的文化,去深刻吸取文化裡面的精髓。民間俗語其中有一句:一更不貪食,三更不貪色,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古代,古人將一天24小時分為12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一個時辰。
  • 俗話說「人貪四樣,一生白忙」,到底是哪四樣?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個俗語:「人貪四樣,一生白忙」,到底是哪四樣呢?就是酒、色、財、賭。如果過分貪婪這四樣,哪怕只是其中的一種,這一生就白忙活了。當然,做人要知足常樂,除了這四樣,其他東西也都不能貪,什麼事情做得過分了,都會適得其反,所謂「物極必反」。
  •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怎麼解釋?
    十時辰制度也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計時方式,把白天和夜晚各五分,其中夜晚用五更來表示,對人們來說,夜晚的每一更都有不同的意義。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經常被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提起,這句俗語具體是啥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