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萌娃,最快樂的時候是什麼?小編想,當然是看寶寶牙牙學語了。學習說話,是寶寶真正開始和爸爸媽媽溝通的第一步,也帶給爸爸媽媽無窮的樂趣。
但是同時,寶寶學說話,又給很多爸媽添了「甜蜜的煩惱」——「寶寶學說話是不是慢了?」「哎呀寶寶有點口吃不清怎麼辦?」「什麼說話進度是正常的?」
今天,我們一起聊一聊寶寶學說話的那些事~
你的寶寶,說話進度怎麼樣?
寶寶的語言發育和身高體重增長一樣,有它的特定規律,這裡有一個寶寶0-3歲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的對照表,有助於爸媽進行對照和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每個寶寶都有個體差異,並不是程序設定好的「機器人」,所以有些寶寶稍晚一些說話,有些稍早一些,都是正常現象,家長不必特別焦慮。
但是如果1歲多還不能開口或者2歲多還只有很少的詞彙量,那麼家長有必要帶孩子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怎樣很好地鍛鍊寶寶說話的能力?
說話,是一種交流方式,如果想要寶寶有很好的說話能力,那麼父母的努力必不可少,首先就是要注意多與孩子進行對話。
1.溝通是第一要務
寶寶的說話學習,來自於對家長和周圍對話的模仿,所以想要寶寶多說話,說話快,說話順暢,首先需要的就是充足的溝通,哪怕在寶寶可以說話之前,家長的對話顯得有些「傻氣」,也是甜蜜有效的互動。
2.多輸入才會有多輸出
博觀約取,厚積薄發,這個道理在學說話上也成立。家長可以多對著寶寶讀繪本、兒童讀物、識物圖等等,經常性的輸入可以給孩子形成足夠的固定印象,幫助他們開口學說話。
3.給孩子輸出的時間
孩子的輸出,不是一發而就的。當你的孩子想要學習說話時,要格外注意給寶寶輸出內容的時間。比如當寶寶表示出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可以稍作等待,等他主動發出要求,這樣可以敦促他說出口。
同時,也要注意多給孩子鼓勵,如果寶寶開口說有誤差,也不要疾言厲色的糾正,而要給他充足的時間調整。
和寶寶溝通說話有訣竅嗎?
家長和寶寶溝通的時候,通常會出現模仿孩子的語音語調,聲音不自覺拔高,使用疊詞等等。每當這個時候,孩子們總會表現得很開心的樣子,咯咯直笑。
有些家長又會對此有些擔心,長此以往,會不會影響寶寶的說話能力,讓他們誤以為正常說話也是這個樣子的?
其實,這種說話方式,是很明確的「兒語」,在心理學學科裡,這種說話方式有一個專業名稱,叫做「嬰兒指向語」,Infant Directed Speech。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說法方式也會變化,但是大體保留了高音調、誇張語氣、字詞重複、語調緩慢等關鍵特徵。
這種說話方式,一個是因為孩子們會更喜歡媽媽那種音調高的說話方式,而寶寶自己的說話聲音也比成年人音調更高。同時重複字詞更方便寶寶記憶詞彙。而隨著寶寶的年齡增長,掌握更多的詞彙量時候,疊詞也會逐漸消失,家長們不用特別擔心。
所以總結一下,就是多溝通,高音調,誇張語氣的溝通,會比平平無奇的溝通更有效~祝大家的寶寶,都有順利的學語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