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對標補缺」促教育均衡發展。根據《安徽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標準》《安徽省普通中小學校信息化基本標準》《安徽省普通中小學智慧學校建設標準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2018年,蚌山區政府加大投入,對「標」補「缺」,僅教育裝備投入較去年增長20.3%,配備370臺教師電腦,補充了智慧校園實驗校及農村小學新增教師的辦公電腦;新建和改造城鄉中小學實驗室、功能室30間;建成學科教室3間、探究實驗室6間、安全教育室1間、VR教室1間、創新科技館1間;投入400萬元,打造智慧校園建設,建有智慧課堂8間、智慧管理平臺1個、實驗校已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同時為集團化辦學提供支撐,建設集團校智慧管理平臺。目前,蚌山區班均出口帶寬已達標、在線課堂開課率100%、師機比、生機比均已達標。
加大「探究實驗」促學科融合創新。蚌山區十分重視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加大探究實驗儀器的配備,增加科學探究的深度和廣度。2018年,配備小學科學探究實驗室2間、生物探究實驗室1間、物理探究實驗室2間、物理電學探究實驗室1間、化學探究實驗室1間,傳統的實驗室進行了提升改造,為理、化、生、小學科學教師全部配備了探究儀器的演示套件—數位化傳感器,對傳統實驗進行補充和豐富。在蚌埠市小學科學探究實驗課中,首次使用數位化傳感器,彌補了傳統實驗課的空白,得到一致好評。使用傳感器參加安徽省實驗教學說課比賽連續兩年獲得省一等獎。數位化探究儀器的配備在理、化、生、科學的教學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促進了學科的融合創新。
加快「創客教育」促學生適性成長。讓每個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創客教育應運而生,與蚌山教育多元通達、注重適性發展的理念不謀而合。創客機器人是該區選擇的切入點,該區建有2間機器人創客空間,兼容WER能力風暴、樂高、STEM等。蚌山區機器人教育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個人比賽共獲得41個市一等獎,2017年、2018年鐵三小連續兩年獲得蚌埠市機器人比賽團體一等獎,水遊城學校獲得創意設計賽季軍。蚌山區組隊參加世界機器人錦標賽,積木機器人項目獲得10枚金牌、8枚銀牌,參加安徽省中小學電腦製作機器人比賽該區選手獲得4個省二等獎。3D列印、勞技工坊、工具機加工、陶藝創作都伴隨著創客教育如火如荼的開展。豐富的創客活動,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創作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內驅力,促進學生適性成長。
加量「學科教室」促核心素養達成。要讓學生適性成長,學科教室建設就顯得尤為突出。學科教室以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為邏輯起點,構建學科情境,配置豐富的學科資源,開展學科教學、實驗(體驗)和研究,促進學校學科體系建設。該區加量配備學科教室,目前配備地理學科教室2間、歷史學科教室1間、安全教育室1間、VR體驗館1間、創新科技館1間、數字書法教室1間等。蚌山區利用學科教室承辦全市的學科教室研討課,開展教學活動和學科實踐活動。安徽省裝備中心在創新實驗室及學科教室專項調研時對蚌山區學科教室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
加速「智慧校園」促教育質量提升。2018年,安徽省大力推行智慧校園建設。蚌山區全力保障智慧校園實驗校的配備及運維工作,加速該區智慧校園建設,實驗校實現了無線網絡全覆蓋,為集團校配備了智慧校園管理系統,新建了6個AI錄播教室。建立了區級錄播平臺,利用大數據分析,助推教學教研的發展。投入建設了4個「紙筆智慧課堂」,與此同時,申報立項了省級課題「紙筆智慧課堂系統在練習鞏固環節的探索與應用」,以課題帶動裝備的使用,裝備配備發揮「沙丁魚效應」,帶動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升教育質量。此外,移動終端學習該區嘗試了用手機軟體AnswerGarden(文字雲)、Plkickers、Kahoot(剝豆豆)等實時統計課堂數據,用ClassDojo、TeacherKit手機軟體記錄學生課堂表現,用手機ExplainEverything、Showme等軟體做微課,用信息化的手段增強課堂趣味。主動把手機應用於課堂,用Seewolink、TeamViewer、Splashtop、向日葵等軟體控制電腦,用AirPlayer、Mobizen來實現手機和電腦同屏。該區還在多學科中嘗試用Aurasma、 Layar 、Anatomy 4D、口袋交通、口袋動物園等軟體,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具有時代感。
加入「個性需求」促校本特色培養。基礎配備標準的背景下,按照該區「一校一品」的建設思路,裝備工作也在學校個性需求建設中作有益地嘗試。根據學校空間特點,充分利用水遊城學校閣樓空間,建成全市最大的桌球館;根據鐵三小信息技術編程特色,延伸拓展,建設機器人創客空間,凝聚學校特色;根據一實校匯金校區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強的特點,因人而宜,人到物到,物盡其用,充分發揮人的潛力,建設紙筆智慧課堂,引領教師專業化發展;根據學校的特色,功能室配備上考慮加入學校個性文化元素,讓裝備更有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