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大師、文章鉅公、百代文宗--韓文公

2020-12-14 史讀書

安史之亂後的一段時間,雖然社會矛盾沒有根本解決,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都還存在,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社會也得到暫時的安定。

於是文人們開始重視文章的實用,追求自由表達的古文,反對過分追求形式、束縛思想內容表達的駢體文。韓愈首先倡導古文這種文體,得到眾多文人的支持,成功在文壇上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文體革新運動,這就是在文學發展史上有著重要意義的古文運動。

圖片來源於網絡

韓愈生於唐代宗大曆三年(768年),幼時喪父,由其兄撫養長大,從小就努力讀書,十三歲就能寫文章。少年時入京,投遞文章到公卿之間,便得到讚賞,因此也聞名一時。但是他的仕途並沒有一帆風順,他參加4次科舉考試才考上進士,後來參加吏部的博學宏詞科考試,考了三次都沒考上。到796年,才在宣武節度使董晉到推薦下,得秘書省校書郎,並擔任宣武軍節度使觀察推官。後來又回京,第四次參加吏部得考試,終於通過。之後便開始了他一波三折的官場生涯,同時也開始實現他的抱負。

潮州韓文公祠

唐朝中期已經不復初唐盛唐時期兼容並蓄的從容風範,佛道二教勢力猖獗,而儒學削弱。特別是佛教,僧徒日益,佛寺日崇。經濟上,僧侶寺廟佔有大量的土地人力,嚴重損害封建國家的財政收入;思想上,佛教理論與儒家難以相容,儒家提倡進取、追求現實世界、恪守君臣父子的倫理秩序等,而佛教理論卻包含虛幻空無、寂滅清理、生死輪迴、彼岸世界等。因此韓愈提出復興儒道的思想。

韓文公祠

當時社會還存在另一個問題,即駢體文的浮豔空虛、為文造文的流弊和泛濫,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駢體文形式上極為美化,其偶行有韻、講究詞採用事、富於對稱美,就其藝術形式本身來講,它是古代文學走向自覺、成熟的產物。但過分追求,無疑顛倒了內容與形式的辯證關係,束縛思想內容的自由表達,最終使文學與生活脫節,這違背了文學的本質。從魏晉、南北朝到唐朝,駢文一直瀰漫文壇,就連公案文牘都充斥駢儷之風。而在先秦兩漢的時候,散文並不講究駢詞儷句,而是追求散句單行、自由表達,所以出現了諸子散文、歷史散文及《史記》、《漢書》之類的著名文史作品。因此韓愈提出復古,復興先秦兩漢的散文傳統。

圖片來源於網絡

韓愈將復興儒道和文學上的復古聯繫在一起,以文學作為思想運動的載體和突破口,提倡便於傳道的古文,摒棄束縛思想的駢文,終於使古文運動興起,並取得了重大的成績。韓愈和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領袖,他們的古文理論是這場運動的指導思想。第一,他們主張文道合一。文以載道,文以明道。要求文章形式為內容服務,言之有物。第二,強調作家修養。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文以行為本,作家本人的修養決定文章的好壞優劣。第三,反對因襲,主張獨創。他們雖然打著復古的名號,但不是單純復古,而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他們還獎掖後學,培養新人,使得古文運動聲勢浩大,成績斐然。一直到北宋,歐陽修、蘇軾等人的努力下,最後完成了這場改革,取得勝利。

圖片來源於網絡

韓愈致力於古文運動,創作了大量的古文作品。他現存的三百多遍文章,反映了社會不合理的現象,具有濃鬱的時代氣息。他的論說文最具戰鬥性,長於說理、論辯縱橫恣肆,表現了他對現實弊病對深入觀察和毫不妥協的精神。《原道》批判了佛教理論,闡發儒學的思想;《原毀》深刻分析士大夫怠惰、毀謗之惡習的原因;《諱辯》揭露封建社會避諱時俗的荒謬;《師說》是向傳統的師道觀念宣戰的作品,打破愚見,闡明進步的觀點。「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無貴無賤,無長無少」,均可為師。他的記敘文,完整嚴密,文筆錯落有致。《張中丞傳後敘》記載許遠、張巡死守睢陽英勇抗敵的事跡。文章前半段痛斥小人的無恥之言;後半段描述英雄的事跡。議論縱橫酣暢,情感憤慨。他的抒情散文感情細膩真摯,文筆委婉見長。《祭十二郎文》悼念亡侄,字字血淚,訴盡內心深處的哀痛之情。這篇文章更是被譽為「祭文中的千年絕調」。《祭柳子厚文》抒發了對柳宗元對沉重悼念之情,同時對柳宗元的悲劇遭遇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和悲憤。他的應用文揭露了社會的不公以及對人生的思考。《送李願歸盤谷序》刻畫了達官貴人矯揉造作之態,小人諂媚逢迎、沒有廉恥的醜態,同時讚揚朋友李願的高潔品行;《柳子厚墓志銘》敘述柳宗元的不幸一生,反映他文學上的才華,譴責冷酷無情的封建官僚社會。

圖片來源於網絡

韓愈因為太敢說話,得罪了同僚,得罪皇帝,屢次遭貶。公元824年,因病告假,後在家裡逝世,終年五十七歲。雖然他的仕途不順,但是他倡導的古文運動,影響了整個文壇。宋代蘇軾評價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相關焦點

  • 韓愈:文章巨公,百代文宗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在舊《廣東通志》中被稱為「廣東古八賢」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
  • 五年級作文:我最敬佩的韓文公
    然而他卻是我心中最敬佩的人,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他就是百代文宗韓文公。少年時期他自幼貧苦卻勤奮好學,青年時期他仕途碰壁卻百折不撓,中年時期他直諫君主卻屢次被貶,老年時期他被貶潮州卻為民除害。他一生並不如靜海般波瀾不驚,也不像平地般一路坦途,他用辛勤和智慧譜寫了一曲激人奮進的感人之歌。
  • 穿越千古,追尋「百代文宗」的足跡
    韓文公祠韓文公祠始建於北宋位於城區東面的韓江東岸筆架山中峰"雙旌石"下2006年05月25日韓文公祠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允元亭 」・ 韓祠橡木」
  • 【文藝動態】品味韓文公的「折騰」人生 ——市文聯公益大講堂迎來第九期講座
    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國家一級編劇、焦作市藝術研究所所長胡紅兵以《韓文公的「折騰」人生》為題,傾情講述韓愈的坎坷人生。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世稱韓昌黎,又稱韓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中國文化史上一位承前啟後的泰鬥式人物,世界歷史文化名人。他不僅在文學史上被尊稱為「百代文宗」,有著崇高的地位,又因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勤政愛民,更被當地百姓奉若神明。蘇軾稱讚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帥」。
  • 「百代文宗」韓愈8首經典詩詞: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諡號「文」,又稱韓文公。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裡。1.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出自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早晨在朝廷上將一封奏章呈奏給皇帝,到了晚上,就被貶謫到八千裡路外的潮陽去了。這兩句詩形容人生道路的艱險,尤其在仕途官場上,稍一不慎,就有貶官下臺的可能。
  • 旅遊:廣東省潮州市韓文公祠
    廣東省潮州市韓文公祠,縣我國現存的、歷史最悠久、規模結構最完整的一處紀念唐代文學家韓愈的祠字。 唐代的潮州,較之中原地區,是相對落後的「查荒瘴地」。儘管韓愈蒙冤遠貶潮州,生死來卜,前路難期。但仍然為當地百姓辦了不少好事。 潮州的惡溪中,向來有鱷魚肆唐,「食民畜產 將盡」。
  • 韓文公故裡新考
    若是專稱「韓文公故裡」,那當是「韓愈故裡」的專稱,也是實稱。因為韓愈去世後,敬宗皇帝經大臣議定韓愈諡「文公」,故後世稱韓愈為「韓文公」,其七世祖韓茂至其子昶所居和所葬地,稱「韓文公故裡。」唐稱河陽,後稱孟州,孟縣,今稱孟州市,是由唐至今大多數文獻及後人共識為「韓文公故裡」的所在。
  • 1906年潮州韓文公祠老照片,現存最早紀念唐代文學家韓愈的祠廟
    韓文公祠,即韓愈紀念館,唐代元和十四年(819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韓愈,寫了《諫迎佛骨表》,不料觸怒了皇帝,被令處死,幸得宰相裴度等講情,改貶為潮州刺史。圖為韓文公祠牌坊。北宋鹹平二年(999年)由潮州通判陳堯佐於金山麓夫子廟正室東廂闢建「韓吏部祠「。蘇軾為此寫下了著名的《潮州韓文公廟碑》,稱韓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遂成天下定論。圖為韓文公廟碑。
  • 如何方得入門中國古文?林紓帶你領略傳統文章之美
    △ 林紓古文造詣頗深,卻又翻譯過200餘種西方小說,可是令人嘖嘖稱奇的是,他卻不懂外文林紓本人古文造詣很深,任教北京大學時,「大抵崇魏晉者,稱太炎為大師;而取唐宋,則推林紓為宗盟」(錢基博《林紓的古文》)。面對新文化運動的挑戰,他奮起應戰,力延古文命脈於不墜。
  • 白話文與古文
    例如前面講過在秦、漢時期的文學和文章,雖然在三千年以後的現在,好像一仍未變。而事實上,秦文、漢文,已大有不同之處,拿它和春秋戰國時代比較,有迥然不同的特點。唐代和宋代的文學文章不同;明、清和近代的文學文章更不同。從文藝上來看,漢代的「辭賦」,唐代的「詩」,宋代的「詞」,元代的「曲」,明代的「小說」,清代的「聯語」等等,任何一個時代,都自然而然地有其新文藝運動的特色。
  • 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明至清時期古建築,廣東省潮州韓文公祠
    韓文公祠,位於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東興北路18號,建於公元999年,距今千年有餘,是中國現存紀念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一座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祠宇。2006年05月25日,韓文公祠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 廣東潮州3大主要旅遊景點遊記:廣濟橋、開元寺、潮州韓文公祠
    遷到潮州這裡,它有800多年的歷史,建築的主體部分是韓祠,另一部分是侍郎亭,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51歲的韓愈因「諫迎佛骨」被流放潮州,而韓文公祠堂前有51級臺階說的就是為了紀念韓愈51歲第一次來到潮州這個地方。
  • 2021安徽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千古文章四大家
    2021安徽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千古文章四大家 清代張鵬翮撰蘇姓宗祠用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上聯一門父子三詞客指蘇軾一家眉山三蘇祠,三蘇即蘇洵、蘇軾、蘇轍。下聯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北宋歐陽修、蘇軾。
  • 林紓的古文意境論
    胡適稱林紓用「古文譯書」,成就了「古文的中興」,「《茶花女》的成績,遂替古文開闢一個新殖民地」,「林譯小說」因文言因素的運用展現出獨特魅力。事實上,翻譯只是副業,林紓視古文為安身立命之本,潛心著述,見識精到,文論作品數量之多、質量之精,為同時代人所莫及,是名重一時的文章泰鬥。錢基博稱當時「大抵崇魏晉者,稱太炎為大師;而取唐宋,則推林紓為宗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