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環行星球
我改口說我要去西貢,她馬上就說「西貢我知道啊!是個好地方!」— 環行星球•第097期 —
環行星球是一個成員分布於世界各地的神秘組織,每周都會邀請位於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小夥伴跟我們分享他在當地的經歷和知識。
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到了李西瓜跟我們講一講他在越南旅行的見聞。
— 作者-李西瓜—去越南旅行,玩什麼是一個問題。整個越南,最有名的城市,應該就是還叫西貢時的胡志明市。西貢,saigon,白人心中的麗江,著名小說《情人》的取材地,遠東七八個東方小巴黎其中最具法國風情的那一個,多好一地方。我跟我媽說,我要去越南,她說去越南有啥好玩兒的。我改口說我要去西貢,她馬上就說「西貢我知道啊!是個好地方!」,這就是西貢的魅力。
然而,在網上搜索的越南旅行攻略,會發現改了名的西貢已經不似當年人氣。所有的旅行攻略,都建議在胡志明市短暫停留一下,停留這一下還只是因為胡志明機票便宜。然後趕緊去芽莊、大叻、美奈、峴港等網紅小城打卡。網紅門還貼心地推薦了粉紅色、白色、奶黃色等馬卡龍色系教堂,滿屏ins風網紅遊客照,給人種東南亞地中海的錯覺。
這顯然是一種消費主義陷阱。有人從著名網紅風小城峴港回來後憤怒地說:「峴港就是越南北戴河!」,由此可窺一斑。
為了不讓自己的旅行被社交媒體構建出的幻象牽著鼻子走,我決定真正地走進越南的街頭巷尾,感受當地人的生活。於是下了飛機,穿過十幾條跟中國南方小城長得都很像的西貢街道,我們來到了為紀念抗法鬥爭而命名的9月23日公園,一個網紅應該不會來打卡的世外桃源。
當時正值清晨,在這裡,我看到了非常熟悉的一幕幕:
熟悉的健身器材,熟悉的大媽,熟悉的超市購物袋。看到他們各自熟練的身影,我第一反應是「中國遊客起這麼早嗎」。然後兜兜轉轉,看到了一個有領隊的廣場舞隊伍。
領隊帶在樹蔭下著太陽帽,腰上別著小蜜蜂,有節奏地號令幾個阿姨一起做操,我聽了一會兒,再三確認她們說的確實是越南語。但我相信如果這支隊伍平移到國內,別人只會以為這是一群操著別人聽不懂方言的南方遊客。
這就在越南旅行的最大感觸:時不時就覺得自己出了個假國。而且是在最接地氣的方面發現相似之處。比如說晨練,比如說廣場舞。
我曾一度以為9月23日公園就是全越南最具中國風情的地方,但這其實僅僅是個開始。在接下來的幾天,又時不時給人感覺穿越了一樣。首先令人感到失控錯亂的就是這兩個下象棋的大爺:
在商場裡一個猝不及防看見了經典兒童搖搖車,搖起來會放音樂的那種:
以及包裝滿是越南語但明明就是恰恰瓜子的洽洽瓜子,這比路邊的小米手機店更令人意外:
以上還都是並非以旅遊為生的胡志明市,在被中國遊客攻陷的大叻美奈芽莊,會漢化成什麼樣子不敢想。不重要,反正都是要去的。
去別的城市可以選擇火車或大巴。大巴可以躺著,所以我們選擇了大巴。大巴候車點很簡陋,沒有空調,有幾個半死不活的電扇,抄票小妹都在喝咖啡。為什說是抄票小妹,因為大巴的車票是這樣的:
可想而知,這個大巴是比較隨意的。在發車時間上,也是如此。第一次坐大巴的時候,有兩個遊客遲到了一個小時,大巴車連帶著我們一起等了。我有點生氣,真是不守規則。第二次坐大巴,我和我的同伴遲到了半個小時,大巴車也等了。我很高興,越南人真的很靈活。
越南的臥式大巴充滿了熱帶資本主義的腐朽氣息,座位是一個半躺沒躺平的躺椅,油膩而舒適。窗外是沙灘、藍天與大海,到了晚上,車內亮起紫色與藍色的燈,流光溢彩。躺在上面,可以一路盡情想像自己是上世紀的有錢遊客,不怕花錢只為圖盡興的那種。如果說越南有什麼特別異域風情的體驗,我覺得應該就是坐在大巴上昏昏欲睡。
但是我在大巴車上也發現了越南人民靈活變通的東亞精神。
比如說,我頭上的空調出風口壞了,直吹頭頂,看起來沒什麼辦法:
但是!我馬上發現裡面有一張硬紙!拉出來,這就是成了一個改變了風方向的出風口:
經過幾個小時的顛簸,我們來到了著名漁村美奈。
美奈是一個有很多酒店的漁村,地方不大,總共三個景點:仙女溪,白沙丘,紅沙丘。可以包輛吉普車一天之內逛完。隱藏消費是在白沙丘的時候司機會暗示你去坐越野車,沒錢可以朝他借。
紅沙丘沒什麼可以說的,沒有收費,沒有消費,左手沙丘右手大海,美就完事了。這是一張紅沙丘的全景照片,感受一下:
白沙丘也很美,重點項目是司機暗示你去玩的沙丘摩託車。一百塊錢來回,把你送上去,十分刺激,物超所值。我在越南最刺激的兩次經歷,第一是在美奈打摩的,第二就是在美奈坐越野車。越野車是真的野,誇張的馬達轟鳴聲中60度的坡說爬就爬。 白沙丘有兩種越野車,下面這種因為怕把你甩下去還沒那麼刺激:
第二種就是這種帶棚頂的,有了蓋子比較有恃無恐,開得更猛:
下面我們要重點要講的是仙女溪。
吉普車路過一座小橋,遠遠地聞到一股臭腳丫子味,就到仙女溪了。仙女溪是一條淺淺的溪,因為砂質細軟,適合光腳行走,地面又有水必須拎起長裙,吸引了很多拎著裙子的小仙女前來拍照,所以叫仙女溪(我編的)。網上的仙女溪圖片很有誘惑性,連知名經紀人楊天真女士都在這裡留下過音容笑貌:
但是我見到的仙女溪第一面是這樣的:
這就是仙女溪的入口了,非常令人生疑。但狐疑一陣之後我還是脫了鞋下去了。我相信只要水流得足夠快,腳氣就追不上我。這一路上,我們看了很多紅色長裙,草帽,和她們奮力在仰拍和避免坐到水裡之間深蹲的男朋友們。正時值五一,仙女可能是密了點,聞著略顯濃鬱的人類氣息,我靠著「來都來了」「錢不能白花」的傳統精神走完了仙女溪。
但是不得不說路上的景致還是挺特別的,如果下次能記得帶雨靴我願意再走一次:
美奈的下一站是芽莊。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美奈沒有被漢化的痕跡,畢竟只是個漁村。芽莊就不一樣了。
大巴駛入芽莊,就開始看見大量漢字。其實還有大量俄語,但是俄語和越南語都是字母語言,漢字方方塊塊在其中顯得尤為突出。
下了大巴,更是發現芽莊人民更是熟練掌握日常中文一百句,「你好」「謝謝」「再見」,「按腿按肩按腳」,「有位置裡面請」。連路邊招牌都自帶韻腳:莞式桑拿,住宿spa,dollar。
在芽莊,隨處可見「換錢」,越南粉的「pho」都被貼心地翻譯成「麵條」,乳膠枕頭店的LED電子屏滾動播放中文「買不買不要緊進來看看吧」。
去芽莊領略的就不是越南風情了,而是感受一個城市究竟能被外國人佔領到什麼地步。芽莊排名第一的網紅館子是一家俄餐,然後底下一串中國人開的烤肉店。以及「芽莊老成都川菜館」,「芽莊川來湘」「芽莊泰式自助海鮮」「小郡肝火鍋串串香」,還有海底撈,整個芽莊仿佛是一個四川人的海外秘密基地。
還有這家店不知道是幹什麼的,我也沒去:
其間摻雜一些東北要素和西北要素。芽莊的中餐可能是全世界範圍內最正宗的海外中餐,家鄉胃的朋友們有福了,出國玩一定要來芽莊。
吃飽了四川老闆是親自調味的越南烤肉之後,我們還是決定去尋找一些海外旅行的感覺。那麼,網紅景點就是很好的選擇了。於是頂著烈日,把上半身曬出T恤輪廓,我們走到了著名的粉紅色教堂。
粉紅色教堂,聽起來就很Instagram,感覺跟粉紅色火烈鳥是一掛的。別人拍的粉紅色教堂是這樣的:
我看到的粉紅色教堂是這樣的:
確實是粉紅色,也是個教堂。熱帶樹枝的形狀,小彩旗,藍天白雲,什麼都和網上一模一樣。只是當我真實地站在教堂底下,總感覺哪裡不對。是失去了濾鏡就失去了夢幻的感覺嗎,也不全是。可能是去教堂的路上太接地氣了吧,印象錨定了:
(遠處的那個白色尖尖就是粉紅色教堂)
另一個很影響感官的因素就是真的是太曬了。騎摩託的越南人們全副武裝防曬到指甲蓋目不斜視飛過教堂,露胳膊露腿的中國人堆在粉紅教堂對面的屋簷陰影下舉著長槍短炮拍啊拍,每一張出油的臉上都寫著「來都來了」和「拍完就走」。
而且不知道為什麼粉紅教堂底下全是中國人,可能粉紅教堂只在中國是網紅在別的國家並不是,就像西貢只是白人的麗江並不是黑人的一樣。景色無國界網紅有國界大概就是這麼回事兒。
當然芽莊還是不一樣的。總體而言,這是不管是看起來還是實際上都挺賽博朋克的地界。芽莊沿海,但你去芽莊的目的不能鎖定在海灘上。芽莊的沙灘上有許多躺椅,如果你被大海的風光打動,想起一些往事,想躺在躺椅上撫平一下心靈,就會有黝黑的本地人冒出來朝你要十萬塊錢(越南盾),不給不讓走,可以還價,這一塊大家將就各憑本事了。
說起海邊躺椅,在越南的跟團遊裡,躺椅被列為旅行行程的一項,和潛水、快艇並列,可見躺椅在越南的地位是多麼地高。總之沙灘不應該成為芽莊之行的目的,想享受沙灘應該去美奈,沙灘都是酒店包下來的,想怎麼躺怎麼躺。
當然芽莊還是值得去。這個地方物價便宜,粗魯而自由,沒有什麼公共運輸,主要靠租來的摩託車活動。騎著摩託車從巷子裡躥走,可以感受到自己對生活的把控。是一個暫且逃離現實的好去處。
到了晚上,整個市區喧鬧不止,有人在一棟樓裡向另一棟樓的牆上投影無聲的電影。站在樓頂,俯瞰芽莊,會發現這個城市的樓房錯落參差,仿佛雨林裡自然生長起來的方形植物。如果你會跑酷,在這裡可以找到十萬個適合跳躍翻滾的地方。而在北京,只能找到十萬個適合跳樓的地方。還是不一樣。
至此,我的越南之行差不多就走完了,下一站河內的機場,回國的中國大媽總把出國的越南小妹當成同胞,飛機降落後,用本國人都未必能聽懂的方言對她們高喊醒醒到家啦。不過中越兩國人民確實長得像,下面一排是講越南語的阿姨們在合照,極易混淆:
最後分享幾張照片,作為這篇遊記的收尾。
胡志明市路邊的海報:
美術館裡政治宣傳畫:
給人民軍叔叔遞芒果:
日越友好:
胡志明市城市景觀:
美奈海邊:
美奈海邊大排檔:
-end-
音頻:聲音出鏡頭-邱大碗、製作-大綠
圖文:圖文編輯-周都督、製圖-大綠
圖片-李西瓜
▽
長期徵稿
如果你有較好文字能力或足夠有趣的故事。歡迎勾搭,稿費從優。具體要求在後臺可以看到,相信聰明機智的你,多看幾篇我們的文章就能get到我們想要什麼。投稿郵箱daalv@qq.com。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