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經濟時代,整形成一種輕奢「上癮型」消費 | 2017醫美流行趨勢...

2020-12-19 36kr

醫美是消費醫療領域發展勢頭最好的細分領域之一,大型品牌連鎖和精品機構發展良好,品牌度不高的中型機構受困,上市資本搶奪市場和人才,同時醫生也在政策鼓動下,加入到創業大軍中;從技術上來看,微整形和光電項目大受歡迎, 輕醫美流行,醫美和生美混業經營長期存在。

那麼醫美產業,2017年有哪些變化?下面將對今年發生的重點趨勢進行梳理。

消費理念轉變,需求釋放

從2000年開始,經過10年的黃金髮展期,醫美整形已經從一個隱私型消費,慢慢變成一種大眾時尚消費了。

籠統來說,2010年以前,消費者對於醫美整形的態度還是獵奇、迴避和抵制,現在毋庸置疑的事實是,雖然對於安全、效果、醫生品牌和技術仍然存在擔憂,中國人的整體接受度提高了。

對於少部分求美者來說,醫美整形已經是一種輕奢「上癮型」消費,每幾個月就要約見一次整形醫生。

不僅是消費者,醫美從業者,在見證了行業的野蠻生長之後,也從最初的羞於跟人啟齒,變成醫美行業的積極推動者、參與者和變革者。

以女性為主體的醫美「顏值經濟」,隨著社會文化的變遷,在爭議中成長、成熟,其潛在增長潛力著實不可小覷。

如果要用例子來佐證的話,醫美APP頭部平臺更美今年5月份推出的新品牌主張「人生不是天生」就非常有代表性。

更美的「人生不是天生」新品牌主張,符合年輕人的「喪文化」

品牌在倡導品牌價值的背後,就激發了一波社會討論。你可以堅持「自然就是美」,但是通過一些新科技手段試圖改變容貌、甚至自己的命運,似乎也無可厚非。 

8月,醫美APP頭部平臺新氧徵集了十餘個女孩的整形故事,並選取一部分拍成了一段視頻,把她們的傷、痛、喜、悲,講給受眾聽,也引發了熱議。

新氧的「勇敢改變」新品牌主張,講述了新生代女性心聲

為什么女性會考慮去微整,有受到環境逼迫嗎?社會是不是足夠開放?整形究竟能給人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已經涉及到三觀與社會文化的變遷層面了,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應了今天的社會對顏值的倚重。

這是醫美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醫美的主力軍已經是新生代的80/90後,服務方式和理念也要順勢變化。

此外,從經濟大環境看,人均GDP是一個意義重大的指標:不同的人均GDP階段,經歷、社會就自然出現對應的現象、問題和解決出路。

沿著人均GDP的變遷軌跡,每一個階段都出現相應的經濟現象和社會現象,產業的機會和風險,盡在其中。

人均GDP與產業變遷的關係

具體而言,1000美元,城鎮化開始起步。3000美元,加速發展,5000美元城市發展空間全新拓展。

從5000美元開始,橄欖型社會逐步形成,社會多元化,醫療健康成為消費增長點,城市綜合體和大型MALL逐漸成為城市居民消費的主流生態。目前中國人均GDP達到8000美元,高端的醫美消費需求將進一步釋放。

患者教育和渠道變革

根據新氧今年8月份發布的《2017年醫美行業白皮書》,2017年預計將有1400萬中國人通過醫美變美,較2016年同比增長高達42%,遠高於7%的全球增速,中國已成為全球醫美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

德勤2017年最新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正規醫美療程量(包括手術和非手術療程)佔全球總量的10%左右,為全球第三大市場。

中國醫美市場規模未來5年內增速有望維持在20%以上,預計2017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可超百億美元。國內醫美機構數量分布密度,在搶人圈地的躍進中,已經在快速接近國外成熟市場水平。

2017年醫美領域融資,資料來源於公開資料整理

以往醫療美容機構超過50%營銷費用被渠道分攤,網際網路進來之後,在流量規則的重新制定及行業發展方面,起到了變革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獲客,一個是患者教育。嗅到痛點,崛起最快的是醫美APP。

2016年是醫美APP集中宣布融資的爆發期,新氧(C輪)、更美(C輪)、悅美(B輪)、美黛拉(B輪)、美麗神器(B輪),都有融資。2016年更美獲得C輪3.45億元投資,是中國網際網路醫美行業歷史上最大的一筆融資。

2017年8月份,悅美宣布獲得8000萬人民幣C輪融資,是業內第三家宣布完成C輪融資的APP平臺。本輪融資由漢能創投領投、上輪投資人賽富投資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團隊建設、高效精準的市場推廣,以及擴大線下規模。 

一開始進入市場的時候,醫美APP可能會從不同角度切入。當有公司摸索出行業比較順暢且可驗證的模式之後,其他企業會很快借鑑,產品越來越趨同。之前市面上有30家左右醫美APP,廝殺競爭後,今年也就剩下5-6家。

不過,各家企業具體策略和打法可能不太一樣,頭部的平臺,一般是不斷做大規模和市場份額,通過規模優勢形成競爭壁壘。市場份額相對比較小的企業,可能聚焦於某個細分市場,提供一些差異化服務。

 對於醫美APP來說,產品體驗層面可能也會有差異,更重要的是企業的定位、戰略和運營。

大致來說,醫美APP平臺主要通過內容+社區+電商或者預約轉診的形式聚攏用戶,搭建B端機構、醫生和C端客戶溝通的橋梁。不過今年,在提高用戶決策效率、醫生以及醫院的定位和運營模型上,各家平臺也做了不少產品升級。

在產業鏈上下遊整合上,比如大型的器械、藥品廠商、保險等,這些平臺也正在做一些延伸。

但是醫美APP已經完全解決信息不對等和透明化的問題了嗎?動脈網以為患者教育市場矛盾依然會長期存在。

用戶並不是網際網路產品的專家,消費決策時間長,因此論壇、社區、貼吧、微信群、微博活躍著各種醫美KOL,已經實現盈利的美唄明年重點就是,通過內部培養醫美KOL提供專業內容。

新浪微博醫美第一大V修志夫擁有超過280萬粉絲,知乎第一大V王世虎一直在整容話題下普及整形外科基礎,做好患者教育。依託網際網路的趨勢,打造醫生的知名度。

直播+短視頻產生的內容,某種程度上相比較整形日記和圖片會更直觀。直播內容主要有三種形式:探店、醫生UGC科普知識以及用戶實際體驗,除了直播平臺,醫美APP平臺也內嵌各種有趣味的直播,提高了用戶使用的粘性。

今年9月,醫美自媒體咋整呢呵呵獲數千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資方為五嶽資本,短視頻+直播+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娛樂形式輸出醫美專業內容,邀請知名整形醫師和嘉賓,以脫口秀和嘉賓對話的形式為觀眾科普整形知識,試圖縮短用戶整形前漫長的諮詢過程。

這類醫生的顧客往往都是只認醫生,全國各地的顧客都會去,而且價格也不會低。

網際網路在顛覆獲客和患者教育的方式,甚至新聞文章、網站、百度地圖、百度電話等都是必要的渠道方式,醫生和醫美機構要善於運用自己的資源優勢,將網際網路的效能發揮到最大化。

從重視獲客轉為重視運營

在傳統廣告為王(平面、電視、PC搜索競價等)的時代裡,醫美機構尤其是莆田系主要的策略是吸引更多的新客,而在那個時候,廣告帶來的效果確實非常驚豔,一個好的企劃活動就能造勢引爆,競爭並不是那麼激烈。

但是現在,傳統廣告的影響力已經大大弱化,搜尋引擎競價曾經是大部分整形機構都離不開的渠道,現在效能下滑,已經是雞肋的狀態,百度競價能做到1:2的投入產出就不錯了。新客獲取成本越來越高,質量卻大不如從前。

大機構因為品牌知名度和體量,可以每個月在競價上投入上百萬,砸戶外品牌廣告,以此帶來顧客轉化。小機構不能支撐,尤其是一二線的成熟市場,比如成都地區,近兩年的快速發展,市場上的非公立整形機構超過200家。

依照中國民營醫療資深研究者黃石頭(筆名)觀點:「一些聰明的莆田系開始轉變策略為老客為尊,以質量和服務來進一步挖掘老客的資源,試圖從老客身上獲取更多的優質新客。這種順應時代的轉變,也是部分莆田系醫美至今能夠保持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這種策略的轉變,正如前文所述是因為醫美的重複性消費時代已經到來。在信息逐漸透明化的大前提下,求美者對手術效果、安全性、醫生品牌和服務有更多的要求,技術、形象、溝通好的醫生容易形成自己IP和粉絲群,客人粘性高,甚至主動推薦給身邊的親人。

在獲客上,一些偏標準化的項目,比如「三針一毛」和美療等微整形項目,服務獲得門檻低,價格便宜,低價項目主要做引流,低價也是醫美市場主流化大眾化的標誌。

有一些項目靠個人手藝,是非標準化項目,比如埋線雙眼皮、隆鼻、自體脂肪填充等手術類項目,客戶基於對醫生和機構品牌的信任,對價格不敏感,高價項目做利潤。

這種變化在消費醫療領域,如醫美、口腔表現非常明顯,維護好老客戶,不僅能夠獲得好的收入,這些具有高效傳播力的求美者,對於醫生口碑打造也至關重要。

目前,可能只有部分渠道為王的企業,只對接美容院、夜場等,給渠道50%的返點,不做網絡投放,因為客單價高,甚至存在過度醫療,還活得滋潤。

在移動互聯的影響下,像虞美人、薇凱、百合,以及最近幾年被曝光靠「眾籌返利」模式火起來禾麗,也在深度裂變。

當非法微整形工作室、網紅工作室、美容院店內手術被列為非法手術且受到官方打擊之後,這種類型公司的特殊模式,吸引了大批上述渠道的客戶資源,時代的特殊產物。

國家政策上,鼓勵民營醫院發展,同時又在加強醫美行業監管,寄希望於掙新客快錢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尤其是一線城市,醫美的供給端充足,效率不高、運營模式不具備競爭力機構的盈利,壓力不小。

蘇寧環球資本執行總裁,蘇亞醫美總裁賈森,在近期舉行的「亞太超顏值微整形流行趨勢發布會」上分享了觀點:「醫美本質上是帶有醫療屬性的服務業,只有真正為每位顧客著想,把質量和服務做到極致、價格回歸合理才有未來。利用信息差賺錢、把顧客當成待宰羔羊的機構,必然會被淘汰。」

看好大型品牌連鎖和精品機構

自2015年起,大量資本開始布局醫美業,不僅有紅杉資本、經緯、IDG、賽富等財務投資者入股醫美APP,也有恆大、朗姿股份、蘇寧、華邦製藥、復星集團等產業資本布局醫療機構,上市資本大舉進入醫美後,將對醫美老的遊戲規則產生衝擊。

被市場冠以「新三板隆胸」第一股頭銜的利美康,2017年奔赴IPO。

利美康主要收入業務為整形外科,如重瞼術、美容隆鼻術、隆乳術、吸脂減肥術等,80%客戶是 20-40 歲左右女性。2016年營收1.94億元,同比增長37.36%;淨利潤2370萬元,同比增長44.39%。今年4月完成新一輪定增,募集總金額6900萬元。

醫美市場真的有這麼大嗎?單從最近5年的數據來看,醫美市場呈爆發式增長,而且醫美產業延展性很強,是可以滲透到生活美容和護膚品的市場,醫美機構目前的主體依然是診所為主,大型連鎖不超過100家。

今年,國家醫療改革的大政方針已經做出了重大調整,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醫療服務行業、鼓勵醫生多點執業等利好政策不斷出臺。醫生創業也是今年可看得到的趨勢。

動脈網認為有兩種類型的醫美機構發展前景會比較不錯。

第一種是大型的醫美集團,如美萊,擁有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強大的技術優勢、學術研究和資源優勢,目前在全國擁有重資產的大型醫院33家。

順應時勢,美萊還成立了網際網路中心,研究各個網際網路渠道的屬性,如何更好匹配美萊的資源優勢,舊的莆田系模式終將成為過去。其他大型品牌醫美集團還包括藝星、伊美爾、麗都、 華韓、聯合麗格等。

作為國內領先的醫美集團和創業醫生孵化平臺,聯合麗格在成立四年的時間裡,已經在全國主要城市開設了近30家高端醫療美容機構。

今年6月,聯合麗格完成了2億元B輪融資。聯合麗格創始人李濱此前表示:「融資後,第一是強化存量業務,加速在全國的醫美網絡布局,尤其是成渝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區域。第二就是繼續優質醫生的投資,成為中國頂尖的醫美醫生創業平臺。」

9月,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就落地開業,由國際著名組織工程專家、世界著名「人耳鼠」首創科學家曹誼林教授以及國際第二例、國內首例換臉術主刀醫生郭樹忠教授聯袂領銜的「醫美夢之隊」醫生集團,整體入駐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此輪投資方還包括新氧。

新三板醫美盈利情況,數據來源於年報,伊美爾已終止掛牌

第二種是小型的有特色的精品醫美診所,或者是專注於某一類細分項目,比如專門做鼻整形等,或者是有名醫集團加持。

北京聖嘉新醫療美容醫院是一家以「名醫合夥制模式「為特色的整形機構,發展勢頭向好,由脂肪體雕專家李朕主任、顏面精雕專家張笑天主任以及脂肪微雕專家邱立東主任聯合創立。

聖嘉新摒棄了醫生聘任制醫院的管理模式,以名醫引領科室,實現了專家親診、技術權威、風險可控、效果承諾、服務高質等多方利益保障,形成對顧客更具個性定製和人文關護的利益規劃,朝專精化方向升級發展。

這類體量多半幾百平米的機構,人力成本、物業成本以及經營成本都比較低,有的甚至醫生就是老闆,有固定的粘性客戶,或者口碑介紹來的客戶,藉助一些高效率的運營方式,在各地市場能佔到一定份額,但是相對大型品牌連鎖,它成為主流難度較大,還要看機構的市場運營模式是否具備競爭力。

在增長的過程中,很多中型機構往往瀕臨倒閉或者被收購的命運。

這些機構沒有大型機構的資本優勢、資源優勢,而且管理沒有制度化、人才留不住,重資產複製的模式不具備條件,很有可能在大肆搶奪人才和地盤的市場中發展受阻,或者被大型機構合併、收購以及加入到新的資本對賭中。

輕醫美流行

輕醫美,主要特點是輕鬆、便捷、簡單的醫療美容方式,在專業安全的基礎上,通過各種非手術醫學手段,如雷射美膚、注射填充、注射瘦臉除皺、無創醫療美容等方式,來替代傳統的手術項目,實現緊膚除皺、面部微整形、面部年輕化、瘦身美體及皮膚問題治療的目的。

動脈網了解到,雷射、微整形注射,其實產生的時間比較早,最先是由民營醫院接觸,然後慢慢公立醫院才接受。

新氧創始人金星在《2017年醫美行業白皮書》媒體發布會上表示:「總體來看,新氧平臺上訂單量最多的是微整形,達到70%。其實微整市場每年也都會有一些新的流行項目,比如水光針、熱瑪吉和熱拉提等,而且更新迭代比較快。」

醫美現在還是高毛利的產業,一些無醫療經營許可證的「黑市」和培訓幾天上崗的「黑醫」,提供了滋生失敗整形和暴利的土壤。

低價是必然趨勢,長期來看,每一次新技術的產生和普及,一個行業的毛利率總是走低的,醫美也一樣,尤其是雷射美膚業務。

輕醫美標杆歐華醫美集團,國內最早的非手術醫美連鎖,從成立之初就具備有鮮明的特色,致力於成為消費者的私人皮膚美容醫生,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由創業初期的幾人快速發展到業務覆蓋全國幾十個大中型城市,旗下機構30多家。

德爾美客覆蓋全國23個省52座城市,接近100家診所,提供皮膚管理、微整形、面部整形、面部年輕化、醫學紋繡等輕醫美解決方案,連鎖品牌通過聯合採購的方式,試圖降低成本。洪泰基金投資了天使輪,今年8月,公司獲得永利寶戰略投資。

美黛拉APP在華南地區推出了線下輕醫美品牌時間海科學美容。檸悅診所不提供外科服務,只為用戶提供醫學護膚、顏值管理和狀態提升三種輕醫美服務。成立於今年年初的繁星輕醫美,定位於提供皮膚醫學美容和一站式的抗衰老解決方案,首家線下診所7月在西安落地。

PhiSkin芙艾醫療源自美國,是一家皮膚管理和微創美容為主的高端醫療專業機構。今年5月,Phiskin芙艾醫療獲得由君聯資本領投,美國銳盛管理集團、正齊金融、拾玉資本跟投的融資。

12月,國內大型連鎖醫美機構美貝爾集團與萬達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美貝爾集團旗下新晉輕醫美品牌「SULI速麗」的所有連鎖門店,將全部陸續進駐國內多家萬達商業廣場,成為其中常規的業態組成部分之一。

不僅如此,一些醫美的細分市場同樣有市場可挖。9月20日,中信產業基金宣布投資雍禾植髮,戰略合作後,重塑品牌策略和品牌視覺體系。

雍禾植髮成立於1999年,是目前國內擁有植髮技術自主智慧財產權且通過ISO權威認證的植髮機構,也是全國分布的規模型專業植髮醫院。

值得思考的是,入住商場究竟能給獲客帶來多大的增量,選址有沒有意義?輕醫美定位是否還有競爭力?在目前局部區域有些過熱的情況下,可預期的情況是飽和競爭必然產生價格戰,優勢品牌,集合團隊、資金勢、模式壁壘,勢必快速突圍,以輕資產模式快速複製。

醫美和生美,混業經營

醫美就不能不談到生活美容,美容院曾經是重要的渠道來源,這個問題不可迴避,雖然現在從業者開始倡導回歸到醫療的本質,其呼聲也越來越高。

醫美與生美融合或轉型,已經是有市場驗證的成功模式。生美把握住流量的入口,但是轉型醫美則面臨醫療技術缺失、團隊管理方式不規範、運營和服務模式差異等現實困難,這也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匯成諮詢(醫美)和美美諮詢(生美)等口碑不錯的諮詢類企業產生。

另外,在線下連鎖門店的信息化改造上,宏脈和匯成醫美一直在探索醫美SaaS,長期來看是趨勢,但還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在每家業務邏輯不一樣的情況下,如何做到高度標準化適用。

雖然生美在複製擴張的速度上可能更快,但是顧客的求美需求增長,對於微整等接受度越來越高,如何將二者結合達到有效互補,這個趨勢會一直持續,相互滲透、混業經營是大家有可能將走的終極形態。

秀域和美麗田園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兩家企業,也都有風險資本和產業基金投資。

美麗田園集團成立於1993年,已發展為橫跨生活美容、醫療美容及抗衰醫療三大業態的公司。旗下擁有超210家美麗田園Beauty Farm高端美容商業連鎖門店、16家CellCare專業醫美門診中心以及3家啟研國際抗衰醫療中心,輻射全國65座重點城市,並不斷通過複製擴張、加盟的方式擴大體量,如去年美麗田園就戰投貝黎詩,今年戰略投資美悅薈以及康曼等。

另外,美麗田園已經建立一套服務標準,在質量管理、組織優化、信息化建設和流程管理上提高效率。

秀域集團成立於2005年,擁有近千家全資直營生活美容連鎖的,業務涵蓋瘦身、美容、保健、醫美微整形等,旗下醫美連鎖品牌春語超30家。年初,集團宣布了2017的「全新科技美容戰略」,而且完成了由摩根史坦利領投、新天域、凱欣跟投的一億美元B輪融資。

動脈網以為在品牌線下門店擴張模式上,醫美畢竟是手術,不可避免會出現安全事故的風險問題,一旦發生將對品牌造成極大影響,因此擴張、加盟上比生美要謹慎。

和醫美不同的是,生美的品牌連鎖擴張是主流,傳統的加盟可能階段性是最優選擇,但是從一個公司的長期定位和商業邏輯上,未來可預見的是運營好的一般都是直營模式。

器械耗材,巨頭的角力

器械耗材處於醫美的上遊。器械類主要包括雷射美容儀、射頻美容儀、美容注射器和吸脂機等。美容器械利潤更高,其主要生產廠家大多數為歐美企業,如美國科匠人、賽諾秀,還有以色列飛頓等,國內有奇致雷射等。

耗材主要包括用於美型填充的透明質酸(玻尿酸)和愛貝芙(填充類膠原蛋白),用於除皺的肉毒毒素(A型)以及用於保溼修復的膠原蛋白等。優秀企業包括昊海生物、華熙生物科技、雙鷺藥業、東寶生物、上海其勝等。

肉毒毒素主要是國產的蘭州衡力與進口的美國艾爾建公司的保妥適(botox),玻尿酸在生產方面,目前技術門檻越來越低,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加入。

2008年,高德美旗下的瑞藍玻尿酸獲得CFDA批准,成為中國第一款合規的進口玻尿酸。目前,90%的皮膚填充劑是由玻尿酸製成。2016年,全國正規醫院總計賣出了1000萬支玻尿酸。

玻尿酸結果從三四百元到萬元每支不等,涵蓋不同價位,比如高端的喬雅登以及低端的海薇。2016年,全球玻尿酸的市場達到17億美元,成為一個可觀的細分市場。

玻尿酸國產與進口比拼的焦點主要在膠粘劑含量方面,這也是真正對消費有影響。目前,依然是韓國品牌如伊婉暫且領先。

今年8月,醫美企業SunCro公司宣布來自奧地利的「公主」玻尿酸Princess®自2017年第三季度起將全面進入中國市場。此外,目前中國市場合規的玻尿酸主要如下,可預測未來的註冊數會越來越多,對比歐洲,已經有超過100個品牌:

進口玻尿酸4款:瑞典瑞藍2號、美國喬雅登、韓國伊婉、韓國艾莉薇;

國產玻尿酸12款:潤百顏、海薇、舒顏、德蔓、逸美、寶尼達、愛芙萊、姣蘭、欣菲聆、法思麗、芙媄登、玻菲。

今年7月份,愛美客正式發布招股書,擬登創業板。2014年至2016年,愛美客營業收入分別是7512.41萬元、1.12億元、1.41億元,合作醫院近800家。

旗下產品寶尼達、逸美以及愛芙萊三款玻尿酸的毛利率分別達到98.23%、87.8%和85.96%,低成本價和高終端價格,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現階段玻尿酸產業的高利潤,不過隨著中國市場品牌多樣化,產品價格和企業利潤率勢必會下降。

上遊市場的整合併購是趨勢,全球醫美器械供應商前四位,分別是Cynosure,Inc、Zeltiq Aesthetic,Inc、Syneron Medical Ltd和Lumenis Ltd,近幾年都進行了大的合併與整合。

今年9月份,復星醫藥旗下醫美器械商Sisram Med,成功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其最主要的資產為旗下子公司Alma Lasers(飛頓)。

產品主要四大系列:

1)用於脫毛的Soprano系列;

2)用於多達65種FDA許可適應症的多功能多應用平臺的Harmony系列;

3)用於身體塑形及緊膚醫美產品線Accent系列;

4)用於女性私密美容使用的微創醫美系列FemiLift。

據港股那點事報導,能量源醫美器械市場在2014和2016年均為醫美器械最大的分部,去年的收益達到27億美元,預計到了2021年仍為快速發展的分部,而Sisram恰好也在做這一塊。

按2016年銷售收益來計算,Sisram排在全球醫美器械供應商的第五位,是中國市場上能量源醫療美容器械的最大供應商。

可以推測,在中國醫美市場這塊熱土,器械耗材作為重要且決定性一環,資本驅動下,以及技術專利和消費者對於國外品牌的信任等多種因素影響,國內企業收購國外優勢品牌,也會是醫美產業特定階段的一種常態。

相關焦點

  • 2020「顏值經濟」下,醫美行業如何做營銷?
    醫美起源於韓國,在「顏值經濟」的驅動下,中國醫美行業也逐漸發展,直到近幾年醫美行業的成熟,比如一個眼皮的拉升微調手術去到國外做成本遠遠大過於手術的價格,由此中國醫美市場就這樣起來了。談到醫美行業,這個領域目前處在高速發展當中,現在的醫美市場也已經遠遠超過6000億份額了,在中國的億級市場總共才十幾個。
  • 顏值經濟:美到底值多少錢?
    來源:興證資產管理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顏」字當頭,但凡跟顏值相關的事物,通常都能受到追捧賺個滿缽。隨著人們收入的提升、網際網路短視頻的傳播和新時代消費者的成長,造就了當下追逐顏值的熱潮——「顏值即正義」。
  • 顏值經濟火爆!成都公布2017年度醫美「十強」醫院
    由「顏值經濟」催生出的醫療美容行業,正逐漸成為消費市場新增長點。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從今(15)日下午舉行的2017年度成都醫美「十強」醫院(門診部、診所)發布會上獲悉,歷經5個月評選,2017年度成都醫美「十強」醫院終於出爐,除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美容整形中心等省級醫院外,不少新興機構亦有上榜。
  • 醫美行業:品牌連鎖和精品診所勢頭迅猛,醫美APP頭部平臺趨於穩定...
    醫美是消費醫療領域發展勢頭最好的細分領域之一,大型品牌連鎖和精品機構發展良好,品牌度不高的中型機構受困,上市資本搶奪市場和人才,同時醫生也在政策鼓動下,加入到創業大軍中;從技術上來看,微整形和光電項目大受歡迎, 輕醫美流行,醫美和生美混業經營長期存在。  那麼醫美產業,2017年有哪些變化?
  • 「顏值經濟」下,如何正確窺探瑞麗醫美的潛在價值?
    眾所周知,在這個「看臉的時代」,但凡跟高顏值掛鈎的事物,都火得超出想像。比如說,前段時間火爆全網的俊朗藏族少年丁真,靠靦腆一笑,瞬間吸超4億瀏覽量,不僅帶火了自己,還帶火了一個地區的旅遊事業。可以說,高顏值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為這類人群帶來了高人氣,也相應地帶來了高收入。
  • 「顏值經濟」當道 醫美消費向「剛需」靠攏
    多位醫美從業者與東亞新華集團執行總裁夏智剛、中國經營報社常務副總編輯韓曦晨,暢談醫美行業作為新興產業與房地產行業作為成熟產業之間的異同,同時促成專業醫美從業者與愛美者面對面交流機會,探討醫美行業成長方向,解答美麗困惑。
  • 顏值即正義?醫美前你必須要知道的事!
    當然,對於85後、90後的人來說,做醫美絕不僅僅是為了在社交軟體上獲得點讚。畢業、過年、相親、結婚、產後,迎接每個重要的人生階段,醫美都逐漸成了Plan B+甚至是Plan A。 《QuestMobile2019顏值經濟洞察報告》中顯示,截止到2019年第三季度,醫美行業MAU(月活躍用戶量)突破1000萬。
  • 華東寧波醫藥:中國網際網路醫美用戶畫像及消費趨勢
    杭州2020年11月30日 /美通社/ -- 醫美行業是發展增速快、市場規模與前景巨大的一個領域,隨著時代的發展,「女為悅己者容」這句對於當代求美者,尤其女性求美者的描述,越來越不準確。如下請看中國網際網路醫美行業用戶的分布情況。
  • 「顏值經濟」景氣上行 創業板 「醫美第一股」愛美客今天正式上市
    「顏值經濟」景氣上行 創業板 「醫美第一股」愛美客今天正式上市 2020-09-28 09:16:15 來源:中國證券網
  • 顏值時代催生的醫美行業,如何走向成熟化?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創業邦(ID:ichuangyebang)作者: 宇哲顏值經濟的崛起,讓整個醫療美容行業欣欣向榮。即便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預計達1975億元,雖增速下滑,但依然處於高增長的調整階段。人們對顏值的需求、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以及新世代消費者的成長,促使國內醫美行業成為顏值消費的新熱點,亦帶動中國醫美從萌芽期步入成熟期。
  • ...微博發布《2020美齒經濟白皮書 》 「顏值時代」全面催化口腔...
    9月20日正值第32個「全國愛牙日」,專業口腔護理品牌舒客聯合新浪微博重磅發布《2020美齒經濟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白皮書》通過多維度市場及用戶調查,解密了中國口腔市場的潛景、消費人群主力分布、產品創新趨勢以及美齒營銷新生態等。《白皮書》指出,在後疫情時代,當品質成為消費者對品牌與產品的「標配式要求」,「顏值」經濟的風口也如期而至。
  • 2017年醫美關鍵詞分析 | 醫美大佬的年終總結(中)
    主編說2017年即將過去,我們的醫美行業在這一年有哪些變化。到了年終給自己一個總結和梳理的時候了。美沃斯在邀請CEO、行業專家,線上圓桌,探討他們看到的2017年醫美行業。這些聲音,來自行業核心,最為真實。今天是2017年醫美大佬年終總結的第二篇,兩位發出聲音者恰好都比較偏邏輯思維。
  • 賈森:蘇亞醫美要打造顏值經濟圈
    蘇寧環球副總裁、蘇亞醫美總經理賈森TVB影帝羅嘉良參與蘇亞醫美活動現場蘇亞醫美綜藝矩陣籤約儀式11月25日,蘇亞醫美"蝶變2018·無齡年代暨亞太超顏值微整形流行趨勢發布會"在上海盛大啟幕。蘇寧環球副總裁、蘇亞醫美總經理賈森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追求健康、年輕、美麗時尚生活的群體數量持續增加。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醫療美容行業的產值增長速度已經明顯高於GDP增長速度,根據業內預測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醫美市場規模將超過8500億,"顏值經濟"將成為繼房地產、汽車、電子通信、旅遊之後的"第五大消費熱點"。
  • 醫美App新氧上市傳言背後 「整形上癮」是秘籍?
    電影中,金星試圖給醫美正名,電影《燃點》拍攝的2017年恰巧是新氧發展的關鍵時期,當時有包括新氧在內的3家醫美APP完成了C輪融資 ,而今僅過了一年,新氧已經完成E輪融資,投資人中包括騰訊。如今,又傳出了赴美上市的消息,為何新氧App如此獲資本青睞?女人的錢最好賺?不僅是馬雲爸爸的堅強後盾,更是醫美行業的半邊天。
  • 一年收6億,醫美真的暴利?
    作者|李拜天報導I 投資界PEdaily「顏值經濟」正催生出新的IPO。4月9日凌晨,醫美平臺新氧科技提交了赴美上市招股書,納斯達克有望迎來中國的「網際網路醫美平臺第一股」。顏值經濟讓整個醫美行業欣欣向榮。新氧的招股書顯示,公司近三年營收規模實現跨級式增長,其總營收從2016年0.49億元先躍升至2017年的2.59億元,增速高達428%;2018年總營收進一步增長138%至6.17億元(約合8980萬美元)。其2018年實現淨利潤5508萬元,同比增長220%。
  • 「網紅城市」成都在設計自己的「醫美名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醫美」已經成為成都的第二張名片。截止2017年年底,成都有醫美資質的機構數量總數約為350-400家。而在這400家醫美機構當中,擁有醫院資質的醫美機構數量超過10家。月營收超過2000萬的有3-4家。
  • 醫美國際上市啟示錄:顏值經濟看似很美,但想賺錢盈利卻很難?
    在顏值經濟時代,越來越多用戶願意為美買單,愛美已經不僅僅只屬於女性用戶的專屬,男性用戶對顏值形象也越發重視。其中,微整形成為用戶對臉投資最多的項目。在市場的需求下,國內醫美企業上市的步伐也在加快。今年上半年,國內網際網路第一股新氧率先上市打響網際網路醫美的第一炮,在新氧之後又有一家醫美行業的巨頭對外放出了上市的信息。
  • 醫美分期:行業出清是個「整容術」
    韓國一篇名為《婚姻和勞動力市場的整容手術效應》的研究論文證實,男性顏值最高的比顏值中等的收入高15.2%,女性顏值最高的比顏值中等的收入高11.1%。但現實中,並非人人都擁有高顏值,再加上「沒有最美只有更美」的心態,促使很多人開始選擇醫美服務,讓自己變美。
  • ...學生醫美報告》:中國黑診所超60000家,夏季整形學生七成不看資質
    該報告根據更美後臺3600萬用戶、8000多家醫美機構在2019年6、7、8月數據情況,結合一萬名學生醫美用戶的調研數據完成,體現出夏季學生醫美消費市場的趨勢和特點。近七成學生不看資質,三成誤入「黑醫美」據更美APP2017年推出的《2017中國醫美行業黑皮書》,中國黑診所數量已超60000家,是正規診所的6倍;黑診所年手術量為正規診所的2.5倍,超2500萬例。每年黑診所約發生4萬起醫療事故,手術感染、疤痕嚴重等問題屢見不鮮。
  • 財鑫聞|「顏值經濟」再爆發,山東醫美相關企業數量居全國首位,一年...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4月22日訊(記者 沈童)隨著生活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開始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顏值經濟」應運而生。「顏值經濟」產業鏈包括醫療美容、美妝、美顏攝影等行業,特別是醫療美容行業,在近幾年成為繼房地產、汽車、通訊、旅遊之後的第五大消費熱點,躋身「朝陽行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