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醫美報告》:中國黑診所超60000家,夏季整形學生七成不看資質

2020-12-14 獵雲網

【獵雲網北京】8月30日報導

2019 年8月30日,專業醫美平臺更美APP發布了《2019夏季學生醫美報告》。該報告根據更美後臺3600萬用戶、8000多家醫美機構在2019年6、7、8月數據情況,結合一萬名學生醫美用戶的調研數據完成,體現出夏季學生醫美消費市場的趨勢和特點。

近七成學生不看資質,三成誤入「黑醫美」

據更美APP2017年推出的《2017中國醫美行業黑皮書》,中國黑診所數量已超60000家,是正規診所的6倍;黑診所年手術量為正規診所的2.5倍,超2500萬例。每年黑診所約發生4萬起醫療事故,手術感染、疤痕嚴重等問題屢見不鮮。

根據學生調查,近三成學生遭遇過「黑醫美」,最常遭遇的情況包括因為價格不透明被騙購買高價醫美項目、誤入沒有資質的診所、還不上整形貸,以及整形上癮。值得一提的是,近七成學生整形時沒有看醫生和機構的資質,醫美安全意識較為薄弱。主要原因包括不知道該去哪裡查看醫生機構資質、朋友介紹很放心等原因。

重慶用戶醫美消費力全國領先

2019年夏季醫美市場消費火爆,根據更美《2019夏季學生醫美報告》顯示,微整、雙眼皮、隆鼻、牙齒矯正較前三個季度訂單量均呈現增漲趨勢。

醫美消費力最高的十個城市分別是:重慶、武漢、鄭州、成都、深圳、西安、杭州、上海、北京、廣州。城市消費力除以城市訂單量則代表著該城市的醫美消費力,以廣州的醫美消費力為1,重慶的醫美消費力高達4.04,遠超其他城市。這主要由於重慶人夏季更偏愛下頜角類大型醫美項目,這大大提升了重慶的整體銷售額。

學生佔半壁江山,應屆生和畢業生需求最旺盛

夏季醫美消費群體中有51%是學生,作為顏值焦慮最嚴重的學生群體,應屆畢業生佔據了學生醫美群體的41%,其次是大學生。24歲以下的醫美用戶貢獻了近四成的夏季醫美銷售額,加上90後,30歲以下的醫美用戶貢獻了近八成的夏季醫美銷售額。

學生群體中男性用戶佔了將近兩成,相比整體用戶中的男性佔比約高5%,這也從側面驗證,年輕男生是醫美行業中一個潛力巨大的消費群體。

輕醫美成消費主流,瘦臉針、瘦肩針、瘦腿針最暢銷

由於學生成為夏季消費主力軍,雙眼皮、隆鼻、微整、牙齒矯正等經濟實惠的醫美入門項目成為熱門,這些項目在夏季的訂單量遠高於其他季度。

夏季最受歡迎的醫美十大項目分別是:瘦臉針、玻尿酸、雙眼皮、隆鼻、水光針、雷射脫毛、植髮、隆胸昂、瘦腿針、瘦肩針。其中,廣州摘得了夏季玻尿酸銷售冠軍之城,北京、上海分別成為植髮、瘦臉針銷售最多的城市。

七成學生整形為了「麵包和愛情」,四成有從眾心理

報告指出,學生整形原因有七成包括「為了找到好工作和優質配偶」,有四成則坦言整形原因包括「醫美是身邊很多人在用的變美方式,自己不想落後」,還有一成學生認為自己整形的原因包含「想用顏值打造個人IP,成為網紅」。

報告顯示了比較有趣的地方,46%的學生使用個人打工收入和積蓄作為消費醫美項目的經濟來源,28%的學生用戶得到父母和其他親人的資助,僅有18%的學生使用了花唄、信用卡等網貸,並不像之前報導的學生醫美貸泛濫。

更美APP成立於2013年,服務於3600萬用戶,平臺入駐近2萬名專業醫生,超過8000家機構,擁有400萬真人整容日記案例。2018年,更美APP完成數千萬美金D輪融資。六年時間,更美APP融資5輪,歷屆投資方包括騰訊、紅杉中國、潮宏基、經緯中國、維梧資本、美圖、復星醫藥、君聯資本、中信建投等多家上市企業以及知名投資機構。

用戶可以藉助更美App了解醫美知識,查詢醫生機構資質信息,一鍵查驗藥械,提升風險保護與預防意識。其依託海量人像大數據、醫美整形項目圖像大數據,以及專業美學知識與經驗,推出的全場景AI顏值感知及美學分析工具,可以幫助消費者了解自己的顏值和適合審美,並能獲取適合自己的醫美定製方案。

相關焦點

  • 報告:夏季醫美群體學生過半 七成整形不看資質
    中國醫美平臺更美APP30日對外發布了《2019夏季學生醫美報告》(下稱「報告」)。該報告根據更美後臺3600萬用戶、8000多家醫美機構在2019年6、7、8月數據情況,以及對一萬名學生醫美用戶的調研數據製作而成,以期能提供夏季和學生醫美消費市場的趨勢和特點。
  • 醫美行業亂象調查:黑診所每年發生4萬起醫療事故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看臉的時代」醫美行業的快速發展,催生出整形、微整形等醫療美容需求,但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亂象層出不窮、屢禁不止。記者近日實地調查發現,私人工作室、美容院等無資質機構「越界」提供醫美服務的老問題依然存在,持證醫師執照信息不規範等新問題也亟待關注。更美App發布的《2017中國醫美行業黑皮書》顯示,在中國一家黑診所年平均獲利100萬元,一旦因非法行醫被查出,基本只會被罰沒醫療器械,平均處罰金在1至2萬元,違法成本極低 。
  • 醫美行業亂象調查:美甲店可以隆鼻、削下巴,黑診所每年發生4萬起...
    「看上去效果很好、簡單易行又能變美的項目,有時真想去試一下,貴陽那個女孩隆鼻死亡事故發生後,我才發現他們這些項目都不合規,有很大的風險。」吳妍如此告訴記者。本報記者調查則發現,「看臉的時代」醫美行業的快速發展,催生出整形、微整形等醫療美容需求,但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亂象層出不窮、屢禁不止。
  • 醫美國際股價腰斬、賺錢費勁,背後還有6萬整形黑診所野蠻生長
    持續飆高的銷售費用反映了醫美國際經營壓力愈發加大的事實,與此同時,看似「性價比」更高的黑診所「遊擊隊」正在擠壓市場空間。而在整個行業亂象頻出之際,醫美國際「正規醫美機構」的定位也開始在層出不窮的醫療服務訴訟糾紛中受到質疑。
  • 醫美行業亂象調查:美甲店可以隆鼻、削下巴黑診所每年發生4萬起...
    「看上去效果很好、簡單易行又能變美的項目,有時真想去試一下,貴陽那個女孩隆鼻死亡事故發生後,我才發現他們這些項目都不合規,有很大的風險。」吳妍如此告訴記者。本報記者調查則發現,「看臉的時代」醫美行業的快速發展,催生出整形、微整形等醫療美容需求,但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亂象層出不窮、屢禁不止。
  • 黑醫美的圈子到底有多黑?假藥假名醫還有「假閨蜜」
    原標題:黑醫美的圈子到底有多黑?假藥假名醫還有「假閨蜜」「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燒傷整形科日常工作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處理非常嚴重的醫美整形併發症。據主流媒體報導,僅僅1月份國內就發生了三起嚴重醫美事故。據央視報導,2018年1月23日,一名大陸馬姓女子在臺灣知名醫療美容診所進行抽脂手術時,突然失去呼吸心跳,猝死在手術臺。據江蘇電視臺報導,2018年1月15日,張女士注射名叫「粉毒」的瘦臉針,臉沒瘦反而膿腫、疼痛,甚至局部脂肪異化壞死。
  • 「黑診所」、「黑醫生」、假貨充斥 玻尿酸醫美行業亟待整頓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黑診所」、「黑醫生」、假貨充斥 玻尿酸醫美行業亟待整頓隨著國民經濟收入提高和對美容觀念的改變,醫美市場進入了高增速階段。而其中注射類輕醫美因見效快、安全性高、價格選擇範圍廣成為美容消費者的首選。
  • 一年4萬起醫美事故!畢業整容這些坑千萬要注意……
    北京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師俊莉醫生表示,很多學生容易受到屏幕上非主流審美的影響,想要整容成一個『二次元美女』。很多學生要求整容醫生「要按照網紅的標準整,鼻子一定要高,臉一定要小」。「很多學生從不考慮自身情況,一味要求按照屏幕上美女的樣子整,不考慮自身情況以及皮膚的承受度等,風險很大。」
  • 一年4萬起醫美事故!畢業就去整容 別掉進這些坑
    截圖來源:中新網  對此,醫美平臺更美APP聯合創始人兼COO王思璟表示,暑期高峰時期驗證用戶中,學生的比例超過50%。從全年來看,學生用戶帶來的收入約佔總收入的40%到50%。  北京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師俊莉醫生表示,很多學生容易受到屏幕上非主流審美的影響,想要整容成一個『二次元美女』。很多學生要求整容醫生「要按照網紅的標準整,鼻子一定要高,臉一定要小」。「很多學生從不考慮自身情況,一味要求按照屏幕上美女的樣子整,不考慮自身情況以及皮膚的承受度等,風險很大。」
  • 一年4萬起醫美事故 畢業就去整容別掉進這些坑……
    北京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師俊莉醫生表示,很多學生容易受到屏幕上非主流審美的影響,想要整容成一個『二次元美女』。很多學生要求整容醫生「要按照網紅的標準整,鼻子一定要高,臉一定要小」。「很多學生從不考慮自身情況,一味要求按照屏幕上美女的樣子整,不考慮自身情況以及皮膚的承受度等,風險很大。」
  • 多家醫美計劃IPO 安全、質量為行業主要痛點
    雖然直播間裡的粉絲大多會對她說「你怎麼都好看」、「你本來就很美」,殷櫻仍表示,會因為直播環境的刺激不斷做醫美:「今天這個主播去打了瘦臉針,明天那個主播又去填充了脂肪,特別是看到新出來的00後主播,自己覺得不做醫美就混不下去了。雖然做主播不一定要整形,但受大環境影響,也想要微調一下。」
  • 醫美注射品調查 七成假貨水貨僅15品牌合規
    新氧2017醫美行業白皮書預計,2017年每100名醫美消費者中,有53名在25歲以下。並且微整形維持時間有限,如肉毒素、玻尿酸的效果一般在半年左右,半年後外力退去,很多消費者不能接受「醜」回去,從而形成周期性的剛需。因此醫美市場復購率很高。
  • 暑期成學生「整形季」,西安醫美消費群體學生佔比近兩成
    來源:西安晚報在剛剛過去的暑期,西安醫療美容整形迎來一波高峰,學生群體佔到了兩成。準大學生們想以新面貌迎接開學,應屆畢業生也希望通過整形為自己就業加分。於是,不少學生趁假期進行雙眼皮、隆鼻、瘦臉、植髮等醫療美容整形,這已然成為一種普遍的年輕人消費現象。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受疫情影響,今年就業、求職的壓力較往年更大。
  • 暑期成學生「整形季」西安醫美消費群體學生佔比近兩成
    醫美消費越來越常見 IC Photo供圖在剛剛過去的暑期,西安醫療美容整形迎來一波高峰,學生群體佔到了兩成。準大學生們想以新面貌迎接開學,應屆畢業生也希望通過整形為自己就業加分。據《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數據顯示,以電子競技、在線教育、網際網路娛樂營銷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新興職業也成為應屆畢業生就業增長點。而要在這些新興職業中脫穎而出,不少年輕人認為提高「顏值」是「剛需」。
  • 國內頂級醫美大咖坐鎮 新氧公益完成首例乳房整形失敗修復救助
    缺乏醫美認知掉入黑醫美陷阱「小琳,多年來被「巨乳症」困擾,因掉入「黑醫美」陷阱,在一家不正規醫美診所進行了巨乳縮小手術,導致傷口遲遲無法癒合、乳暈嚴重不對稱、乳房千穿百孔,「她的乳房基本上看不得了,是一個毀損狀態,還不如術前。」吳毅平教授介紹道。
  • 當你走進黑醫美診所的手術臺,等待你的會是什麼?
    一份醫美行業的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已超2200億,從消費者年齡來看,19歲以下佔比達18.81%,20—25歲年齡段人數最多,佔到40.41%[1]。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權利,然而結果真的盡如人意嗎?
  • 新氧公益救助迎來首例乳房修復手術 主刀醫生吳毅平痛斥黑醫美
    缺乏醫美認知 掉入黑醫美陷阱「小琳,多年來被「巨乳症」困擾,因掉入「黑醫美」陷阱,在一家不正規醫美診所進行了巨乳縮小手術手術失敗後,小琳才在朋友的幫助下了解到,給她手術的機構只是一個門診部,沒有麻醉科,也並不具備四級手術資質。《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20年)》顯示, 醫療美容行業事故高發於黑醫美,平均每年黑醫美致殘致死人數大約10萬人,且多數消費者投訴維權困難。
  • 平均一個正規的醫美機構,配備不了一個有資質的醫生?
    目前,中國醫美行業的現狀是:醫療美容機構的數量比註冊醫療美容醫生還要多。加上醫療美容需求日益高漲,甚至,越來越多的非整形外科醫生,如骨科、泌尿科醫生也會轉到吸「金」的醫美業中。據相關報告數據統計,醫美行業整體市場份額有望在2020年突破3000億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40%,預計2030年將突破萬億。對比其他國家,中國佔據全球醫美市場10%的份額,僅次於美國和巴西。與行業蓬勃發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醫美醫生缺口巨大。
  • 豪門千金韓國整形身亡!醫美機構良莠不齊 事故頻發
    上遊主要包括藥品、器械生產供應廠商及代理經銷商,中遊為醫療美容機構,包括公立醫院整形美容科、大型連鎖醫院、中小型民營整形醫院、小型私人診所等多種類型,構成較為龐大且分散,下遊終端市場主要為醫美消費者,上遊及下遊參與者類型相對集中。  因「黑醫美」的攪局,醫美行業魚龍混雜,事故頻發。
  • 酒店做手術、閨蜜吃回扣 醫美業「劣幣」泛濫
    根據新京報記者調查,在醫美事故頻發背後,存在著大量醫療美容亂象。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預計突破萬億元,成為居房地產、汽車、旅遊之後的第四大服務行業。《2017中國醫美行業黑皮書》統計顯示,在眾多的醫美機構中,卻藏匿著數量眾多的、無資質認可的非法醫美機構。中國黑診所數量已超60000家,是正規診所的6倍。非法醫美已成醫美行業發展最大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