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一個正規的醫美機構,配備不了一個有資質的醫生?

2020-12-20 美業貓

招聘一個有資質的醫美醫生有多難?通常情況下,招聘啟事發布後兩三個月,招不到一個合適的醫生是常有的事,並且還是重金招聘。

像美萊一個醫院的院長月薪30萬-40萬很正常,中等的整容主刀醫生月收入也大概在5萬到10萬之間,當然工作強度也相當大。」南方醫科大學整形外科黃醫生透露。

目前,中國醫美行業的現狀是:醫療美容機構的數量比註冊醫療美容醫生還要多。加上醫療美容需求日益高漲,甚至,越來越多的非整形外科醫生,如骨科、泌尿科醫生也會轉到吸「金」的醫美業中。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對於醫生資源缺乏,一些民營醫美機構飢不擇食,只要能上手,或者經過簡單培訓,不在乎醫生資質的現象十分普遍。即便如此,醫生缺口仍然十分巨大。

人才供不應求,既有醫美本身特點的原因,更多的是我國的高等教育難以跟上市場發展。不過,隨著醫師多點執業逐步落地,正規醫生集團入局,非法醫療美消退,辦照規範化等趨勢,在市場原則和醫療原則的雙重考驗下,醫美醫生的轉型和醫療機構的洗牌也悄然將至。

醫美醫生缺口巨大,中國醫美市場的發展速度遠遠高於醫美人才的增長速度。據相關報告數據統計,醫美行業整體市場份額有望在2020年突破3000億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40%,預計2030年將突破萬億。對比其他國家,中國佔據全球醫美市場10%的份額,僅次於美國和巴西。

與行業蓬勃發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醫美醫生缺口巨大。如2014年數據顯示,中國美容註冊醫師2800人,每百萬人中(15-64歲)註冊醫美醫師為2.8人,而韓國/巴西/美國/日本為該水平的20/14/11/10倍。數十年前,韓國人口是4700餘萬時,整形外科醫生的數量就達到1300餘人,平均3.6萬人就有一名整形外科醫生。

截至2016年年底,這一狀況也沒有得到轉變,當時,我國共有5600多個正規醫美機構,但僅有3000-4000 名持證醫生。這意味著,平均一個正規的醫療美容機構,還配備不了一個有資質醫生。

而公立醫院和私立機構的差別更加劇了醫美人才的匱乏。

在整形醫療機構中,分為公立醫院整形科、民營醫院和私人診所三類。民營機構儘管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超過85%),而在醫生資源配比方面卻不佔優勢。公立醫院擁有技術人員優勢,但發力點卻在基礎性醫療,如病理型整形、燒傷型整形,而市場需求較大的美容整形,公立醫院涉及較少。

民營醫美機構則以美容整形為主,但真正以美容整形為專業的醫生少之又少。以致經常出現半年也招聘不到一名合格醫生的現象。

醫療美容是市場化定價,主刀醫生月收入10萬司空見慣,年收入上千萬的整形醫生都存在,遠遠高於其他行業醫生。甚至諮詢師月入5萬-10萬的也很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

高薪資促使各類相關專業醫生兼職或者轉型做醫美醫生,醫美現已納入一級學科,與內科、外科平行。各個科室轉型過來做醫美的很常見,最多的是大外科、骨科、皮膚科、眼科,甚至肛腸科、麻醉科。

有資質的醫生匱乏,產生了很多變相的解決辦法。如目前我國大部分民營醫美機構讓諮詢師充當「諮詢醫生」,直接對接顧客,真正負責操刀的主刀醫生,才是持證醫生。

而這還算是正規的操作手法,業內人士透露,更多的是辦一個短期培訓班,幾個月的學業結束後,拿到一個並未經過國家認可的證書,就算是持證上崗了。由此難免造成大量見諸媒體的醫療美容糾紛。

目前,我國主流的醫生培養體系為「5+3+X」模式,即正規醫學院臨床相關專業畢業之後(本科5年),考取醫師執照,隨後進行3年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即在符合標準的醫院進行系統地專業技能訓練,俗稱「輪轉」),結業考核合格後,才能在固定的科室成為一名專業的醫生。

由此看來,成為一名有資質的醫美醫師,至少需要8年以上的系統學習和實踐。與此同時,可從事醫療美容外科相關工作的醫生專業僅有四個,即美容外科、美容中醫、美容皮膚科、美容牙科。

對比醫美大國韓國,從專業選擇到職業認證、執業就業等環節,醫生培養體系都較為多元化,除高等教育外,高職美容專業的學生,在畢業時所修總學分要求在80個學分以上,即可從事醫美醫生行業。

相比之下,我國一些高職院校醫美教育,曾在美容剛剛成為熱門專業時一哄而上,以至後來因缺乏市場競爭力,而無法長期發展;同時,我國對醫生培養的學術要求也逐漸加碼,不利於此類職業教育的開展。

據悉,我國整形外科需要學習的內容包括,手外科、顯微外科、燒傷外科以及整形美容外科,其中整形外科是市場上需求最多的細分行業。

敢於出來做醫美的(醫生)都是願意接受市場檢驗的。」對於醫美醫生來說,尤其是民營醫療機構,恰如其分的營銷、個人口碑、案例的形象塑造等,都是對醫生最基本的要求。

除了市場化對醫療美容醫生提出的新挑戰,技術層面上,醫美醫生也不同於傳統醫生。

醫美行業涉及範圍很廣,一個成熟的醫美醫生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外科基礎,才能從容應對各類血管神經等複雜情況。成為一名出色的整形醫生,需要的是綜合性知識和解剖的立體感,持續、綜合的學習能力是醫美醫生的基本要求。

相關焦點

  • 選擇正規醫美機構及醫生指南
    整形醫生,基本上他的生活,要麼在手術臺上,要麼在飛去手術臺的路上。忙到飛起。雖說現在好像滿地都是醫美,大家都在討論切雙眼皮,但實際上,我國經過正規培訓,達到衛生部要求的整形外科醫生,也就是3000人上下。 而大家目之所及的各種醫美機構,只有10%才擁有正規資質。
  • 醫美機構比醫生多:月入十萬很常見 醫生缺口巨大
    本報記者 唐唯珂 廣州報導導讀平均一個正規的醫美機構,還配備不了一個有資質的醫生。招聘一個有資質的醫美醫生有多難?通常情況下,招聘啟事發布後兩三個月,招不到一個合適的醫生是常有的事。並且還是重金招聘。「像美萊一個醫院的院長月薪30萬-40萬很正常,中等的整容主刀醫生月收入也大概在5萬到10萬之間,當然工作強度也相當大。」南方醫科大學整形外科博士黃子龍近日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
  • 「變美分享」選擇正規醫美機構及醫生指南!
    說到整形醫生,其實他們的生活基本上要麼是在手術臺上,要麼就是在飛去手術的路上。雖說現在好像滿地都是醫美機構,而且大家也都在討論醫美項目,但是實際上,我們國內經過正規培訓,並且達到衛生部要求的整形外科醫生,其實也就是3000人左右。而我們大家目之所及的各種醫美機構,擁有正規資質的也是只有少數。
  • 無資質竟敢做「血液淨化」醫美機構膽真大
    網傳這種醫美手段不僅可以淨化血液、美容養顏,還有助於治療高血壓、排毒防癌,更有網紅現身說法,表示淨化後血液顏色由暗紅色變成鮮紅色,做完整個人覺得輕鬆了許多。    「血液淨化」到底是怎樣一種美容方式?真的有網傳的那麼多神奇的功效嗎?醫美機構是否有資質開展此類項目?針對網友們關心的問題,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
  • 「黑診所」、「黑醫生」、假貨充斥 玻尿酸醫美行業亟待整頓
    巨大的市場需求和高額利潤,引發了玻尿酸醫美市場的種種亂象。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曾發布數據,國內市場銷售的玻尿酸和肉毒素類產品,70%是假貨和水貨。除此之外,由於正規美容機構供不應求,導致「黑機構」、「黑醫生」、「黑培訓」橫行,成為醫美市場的重大隱患。
  • 怎麼選擇合法合規的醫美機構和醫生|醫美防騙指南 1
    我已經陸續寫了好幾篇醫美項目的科普,但這幾天我在想其實很多同學的腦海裡沒有一個醫美整體認知的框架,不知道什麼是合法合規的醫療美容操作。今天這篇文章就是希望能給到大家一個選擇合規合法的醫療機構和專業靠譜醫生的一個指南。
  • 「三正規,放心美」,深圳芙必優診所被授予2019醫美信賴先鋒機構
    (原標題:「三正規,放心美」,深圳芙必優診所被授予2019醫美信賴先鋒機構)
  • 去做醫美,不知道正不正規?這才是正規醫美的幾大特徵
    「從古至今,沒有人不希望自己是美麗的。以前由於美容行業的亂象頻頻出現,導致很多美容事故。隨著這幾年國家衛生部對美容行業的監管力度加強,醫美行業也漸漸走上正規。看正不正規,要這點!一、相關證件人家也是開店做生意的。最基礎的肯定是營業執照和執業許可證。執業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是掛在最顯眼的地方。
  • ...學生醫美報告》:中國黑診所超60000家,夏季整形學生七成不看資質
    近七成學生不看資質,三成誤入「黑醫美」據更美APP2017年推出的《2017中國醫美行業黑皮書》,中國黑診所數量已超60000家,是正規診所的6倍;黑診所年手術量為正規診所的2.5倍,超2500萬例。每年黑診所約發生4萬起醫療事故,手術感染、疤痕嚴重等問題屢見不鮮。
  • 美團醫美頻現違規 機構的鍋還是平臺的罪?
    在醫美行業也是如此,美團進入的輕醫美市場,屬於高頻+低客單價模式,十分契合醫美機構的獲客機制。醫美機構有一套成熟的「低價釣魚」策略。以超低價格吸引客戶到店,以銷售代替面診醫生的形式對消費者進行心理攻擊,捆綁銷售其他項目,讓消費者被迫消費。這就導致了一個惡性循環:醫美機構重金投入到營銷渠道,導致獲客成本從百元增至上千上萬元,最終都會轉嫁給消費者。
  • 醫美行業亂象:從業者不專業,假產品泛濫
    南京中天皮膚病醫院雷射美容中心院長何倫認為,醫美市場假的不只是注射用的產品,還有假的醫美設備、黑醫療機構、非專業的從業醫生以及不專業的醫美諮詢人員,亂象一直在整頓,雖然有好轉,但依然還是亂。 醫美市場到底是怎樣一個亂局?為此,第一財經進行了相關調研。 市場到底有多亂?
  • 醫美行業亂象調查:黑診所每年發生4萬起醫療事故
    記者近日實地調查發現,私人工作室、美容院等無資質機構「越界」提供醫美服務的老問題依然存在,持證醫師執照信息不規範等新問題也亟待關注。本報記者調查則發現,「看臉的時代」醫美行業的快速發展,催生出整形、微整形等醫療美容需求,但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亂象層出不窮、屢禁不止。記者近日實地調查發現,私人工作室、美容院等無資質機構「越界」提供醫美服務的老問題依然存在,持證醫師執照信息不規範等新問題也亟待關注。
  • 醫美機構僅14%合法,別再瞎整容了
    「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而非法經營的醫美店鋪數量超過8萬家,合法醫美機構僅佔行業的14%。」在8月6日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首階段情況及趨勢發布會上,某諮詢公司的高級分析師說。
  • 醫美「胸」險
    根據原衛生部辦公廳印發《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可開展四級項目的機構必須是三級整形外科醫院和設有醫療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三級綜合醫院。因為是親戚介紹,小琳並沒有了解醫院和醫生的資質。手術失敗後,小琳才在朋友的幫助下了解到,給她手術的機構只是一個門診部,沒有麻醉科,也並不具備四級手術資質。
  • 醫美專業進大學!國家答覆來了
    有人透露,這些非法從業者不具備相關專業資質,多是跨界而來。品觀APP查詢BOSS直聘、58同城等多個平臺後發現,醫美從業人員往往擁有高工資,醫美諮詢崗位工資大多在6k-20k。其中,北京的一家醫療美容公司的醫美諮詢崗位開出了12k-24k的高價。不錯的待遇,顯然是很大的吸引力。
  • 醫美機構良莠不齊 事故頻發
    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近年來醫美行業頻出問題、亂象叢生、呈現野蠻式增長的態勢,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長期以來醫療美容行業形成的重銷售重渠道建設輕診療現象,部分醫美機構受高額利潤驅動凸顯營銷激勵,導致誇大治療效果、虛假宣傳甚至是技術造假;二是行醫資質和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從業人員中具有正規執業資質的醫師相對短缺;三是法律適用和行業標準的不清晰,「黑診所」的違法成本低
  • 醫美行業亂象調查:美甲店可以隆鼻、削下巴,黑診所每年發生4萬起...
    本報記者調查則發現,「看臉的時代」醫美行業的快速發展,催生出整形、微整形等醫療美容需求,但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亂象層出不窮、屢禁不止。記者近日實地調查發現,私人工作室、美容院等無資質機構「越界」提供醫美服務的老問題依然存在,持證醫師執照信息不規範等新問題也亟待關注。
  • 醫美行業亂象調查:美甲店可以隆鼻、削下巴黑診所每年發生4萬起...
    本報記者調查則發現,「看臉的時代」醫美行業的快速發展,催生出整形、微整形等醫療美容需求,但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亂象層出不窮、屢禁不止。記者近日實地調查發現,私人工作室、美容院等無資質機構「越界」提供醫美服務的老問題依然存在,持證醫師執照信息不規範等新問題也亟待關注。
  • 1美App:你不知道的醫美真相之那些五花八門的醫美項目名稱
    大家如果把這些問題了解清楚了,自然知道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個醫美項目了。把醫美機構包裝過的項目剖開具體了解清楚手術特點,了解清楚操作的醫生是否存在過度包裝等等。,部分醫美機構通過多種材料的結合應用。很多正規醫療機構都會告訴求美者所使用的是哪些品牌、什麼型號,怕就怕那種名稱過於浮誇,所用的材料不公開,甚至使用違法材料的醫美機構。注射填充是一個非常非常複雜的領域,不同於外科整形,注射填充的微整形主要特點在於以下幾點。
  • 整形整到失明、鼻孔朝上……暗訪廣州醫美機構,實習醫生竟秒變院長
    4月,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等8部門發布關於開展全省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近日,南方都市報與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針對社會辦醫機構的整形美容投訴,聯合開展暗訪及醫療機構專項檢查。記者調查發現,醫美行業如果出現醫療糾紛,維權成為難題。醫美手術價格虛高,中間人可能拿超一半提成。專家提醒,醫美有風險,消費者要慎重,應到大型、有資質的機構進行整形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