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行業亂象調查:黑診所每年發生4萬起醫療事故

2020-12-23 網易新聞

(原標題:醫美行業亂象調查:美甲店可以隆鼻、削下巴,黑診所每年發生4萬起醫療事故)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看臉的時代」醫美行業的快速發展,催生出整形、微整形等醫療美容需求,但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亂象層出不窮、屢禁不止。記者近日實地調查發現,私人工作室、美容院等無資質機構「越界」提供醫美服務的老問題依然存在,持證醫師執照信息不規範等新問題也亟待關注。

自從在北京通州的一家美甲店做過一次美甲之後,吳妍的美容知識得到「突飛猛進的提高」。瘦臉、削下巴、隆鼻、割雙眼皮、做臥蠶、甚至血液淨化,這家打著美甲店招牌、只有一個房間經營場所的街邊小店每天都在變著法在朋友圈推薦其效果神奇的美容項目。

「看上去效果很好、簡單易行又能變美的項目,有時真想去試一下,貴陽那個女孩隆鼻死亡事故發生後,我才發現他們這些項目都不合規,有很大的風險。」吳妍如此告訴記者。

本報記者調查則發現,「看臉的時代」醫美行業的快速發展,催生出整形、微整形等醫療美容需求,但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亂象層出不窮、屢禁不止。記者近日實地調查發現,私人工作室、美容院等無資質機構「越界」提供醫美服務的老問題依然存在,持證醫師執照信息不規範等新問題也亟待關注。

更美App發布的《2017中國醫美行業黑皮書》顯示,在中國一家黑診所年平均獲利100萬元,一旦因非法行醫被查出,基本只會被罰沒醫療器械,平均處罰金在1至2萬元,違法成本極低 。其統計顯示,中國黑診所數量已超60000家,是正規診所的6倍;黑診所年手術量為正規診所的2.5倍,超2500萬例。每年黑診所約發生4萬起醫療事故,手術感染、疤痕嚴重等問題屢見不鮮。

「黑診所」大量存在

合法醫美需要在正規機構中由合規執業者用合法藥品進行手術和注射。其中正規機構必須獲得《營業執照》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方可開展執業活動。合規執業者(醫生)需要獲得《醫師資格證》、《執業醫師證》,同時只能在合規的機構中進行項目操作。

也就是說,正規機構、合規執業者和正規藥品缺一不可,但本報記者調查發現,不具備以上資質卻經營醫美項目的工作室、美容院並不罕見。

1月9日下午,記者以消費者身份來到西單某商場的一家皮膚管理美容院進行諮詢。該店的店員告訴記者,其主要提供的皮膚管理服務包括人工護理和儀器護理,由於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能做肉毒桿菌注射、玻尿酸注射等醫美項目。但這位店員在記者諮詢過程透露,該店還可做冰點脫毛和雷射祛痣。

但是資料顯示,冰點脫毛是一種永久性雷射脫毛方法,需用冰點半導體雷射脫毛儀器完成。雷射祛痣與之同理,要藉助雷射儀器完成。而在過往的執法實踐中,提供諸如雷射脫毛、祛痣服務的美容院往往會被認定為超範圍經營。據媒體報導,1月4日,蘇州市吳中區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查處了多家美容院施展雷射脫毛的行為。另在2018年3月14日,北京市朝陽區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聯合計生辦、綜治辦等部門也曾聯合查處非法行醫美容院,參與查處的衛生監督員曾向媒體介紹,雷射美容屬於醫療行為,生活美容場所不得開展。

北京市衛生計生熱線工作人員則回復記者諮詢稱,《北京市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2012年版)》已將「雷射脫毛術」增列為美容外科項目。這也意味著沒有正規資質的美容院不得開展該項服務。

除美容院「越界」經營,私人工作室開展醫美服務的現象也不鮮見。1月9日,記者通過某O2O平臺聯繫到一家「雙眼皮工作室」的負責人。這位負責人在電話中稱,她沒有行醫執照,不做雙眼皮全切手術,如果要求資歷還是得去醫院,但她可以做無痕納米埋線和眼皮抽脂。「因為埋線這種手術在行業裡來講比較安全,比較簡單。」她同時透露道:「我們也會有對外合作,很多大美容院也是請我們這樣的人去合作。」據這位負責人介紹,除雙眼皮項目,其工作室還提供紋眉、切眉、美甲等務。

按照原國家衛生部2009年公布的《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雙眼皮手術雖屬於「操作難度不複雜、技術難度和風險不大」的一級醫美項目,但也只有具備醫療美容、整形外科經營資格的醫療機構可以開展這一級別的項目。記者從前述工作室出負責人處了解到,在私人工作室做雙眼皮的價格遠低於正規美容醫院。而從媒體披露的案例來看,無證行醫的「私人作坊」是醫美事故的高發地。

據媒體報導,內蒙古包頭市一女士在一處民宅裡花6000元做隆鼻手術後,在一周內出現高燒、頭暈、鼻子歪等不良症狀,據悉涉事醫生此前多次整形失敗。另有一名ID為「喬阿橋」的網友在微博稱其在非法工作室割雙眼皮,手術失敗。「一個月給我全切四次,全無醫德。」該網友發文稱。

醫美大夫執照欠規範

區別於證照不全的醫美「黑戶」,正規的醫美機構均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對於醫美流程和執業醫師的把關相對嚴格。

「如果做隆鼻,你要經過面診、體檢這些流程。我們的醫生都有資質,尤其是隆鼻,做手術的醫生不可能開玩笑。」北京國貿地帶一家醫美診所的面診人員1月8日對記者說。另有一家全國連鎖的醫療美容醫院工作人員向記者稱,其醫院對醫生選拔要求很高,專家醫生都有執業醫師資格。不過,這並不意味擁有資質的醫美機構完全合規。

記者在多個整形APP檢索發現,醫師執業證書中的「執業地點」與其所屬醫美機構不一致的現象較為普遍。例如,前述醫美診所在某整形APP上傳了三位醫師信息,其中兩位醫師執業證書中的「執業地點」與該診所名稱不符,另一位醫師執業證書的「執業地點」僅顯示為「北京」。北京另外一家醫美診所的4位醫師中,也有一位醫生執照中的「執業地點」與該診所名稱不符。另據媒體報導,貴州女孩隆鼻致死事件的涉事醫院旗下亦有醫師有相同情況,廣州市衛計委工作人員向媒體表示,執業醫師執業證書中的「執業地點」必須根據執業醫師工作的變動辦理變更。

2018年5月發布的《中國醫美「地下黑針」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或將突破萬億元大關。但在市場規模快速躍進的同時,合規醫生的匱乏日益明顯——根據相關數據,中國近1.7萬左右的醫美醫生持有執照,無執照的從業者則達15萬人。MobData研究院分析報告稱,位於產業下遊的醫美機構行業尚處於整合期,競爭激烈,集中度較低。消協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受理整形服務投訴388件,受理醫療服務投訴件數則為359件;受理醫療美容服務投訴2459件,在美容、美發投訴總件數中佔比30%。

「黑皮書」則顯示,在中國一家黑診所年平均獲利100萬元,一旦因非法行醫被查出,基本只會被罰沒醫療器械,平均處罰金在1至2萬元,違法成本極低 。

一般非法醫美機構隱蔽性極高,90%藏身於美容院、美甲店等常見的生活美容機構中,一些私人工作室更是隱藏在普通小區裡,更有甚者可以直接去顧客家中甚至旅館裡進行手術。

據《2017中國醫美行業黑皮書》統計顯示,中國黑診所數量已超60000家,是正規診所的6倍;黑診所年手術量為正規診所的2.5倍,超2500萬例。每年黑診所約發生4萬起醫療事故,手術感染、疤痕嚴重等問題屢見不鮮。

本文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白宇潔 責任編輯:劉京_NO5631

相關焦點

  • 醫美行業亂象調查:美甲店可以隆鼻、削下巴,黑診所每年發生4萬起...
    「看上去效果很好、簡單易行又能變美的項目,有時真想去試一下,貴陽那個女孩隆鼻死亡事故發生後,我才發現他們這些項目都不合規,有很大的風險。」吳妍如此告訴記者。本報記者調查則發現,「看臉的時代」醫美行業的快速發展,催生出整形、微整形等醫療美容需求,但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亂象層出不窮、屢禁不止。
  • 醫美行業亂象調查:美甲店可以隆鼻、削下巴黑診所每年發生4萬起...
    「看上去效果很好、簡單易行又能變美的項目,有時真想去試一下,貴陽那個女孩隆鼻死亡事故發生後,我才發現他們這些項目都不合規,有很大的風險。」吳妍如此告訴記者。本報記者調查則發現,「看臉的時代」醫美行業的快速發展,催生出整形、微整形等醫療美容需求,但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亂象層出不窮、屢禁不止。
  • 一年4萬起醫美事故!畢業整容這些坑千萬要注意……
    02 黑診所每年4萬起醫療事故近年來,不論是上市公司還是大型醫療機構都出現過醫療事故。2019年1月3日,年僅19歲的大二女孩夏麗莎,因為做了隆鼻手術而永遠躺在了手術臺上,此次手術的涉事機構為利美康,曾為新三板「隆胸第一股」。7月24日,製藥公司愛力根在全球範圍內召回紋理乳房植入物,稱其可能導致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
  • 一年4萬起醫美事故!畢業就去整容 別掉進這些坑
    原標題:一年4萬起醫美事故!畢業就去整容的你別掉進這些坑……  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如期而至,大多數畢業生將踏入社會,在面臨就業壓力之時,如何提高自身競爭力成為首要關注點。隨著醫美的普及化,「整容」成為畢業生提升自身「實力」的選擇之一。
  • 「黑診所」、「黑醫生」、假貨充斥 玻尿酸醫美行業亟待整頓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黑診所」、「黑醫生」、假貨充斥 玻尿酸醫美行業亟待整頓隨著國民經濟收入提高和對美容觀念的改變,醫美市場進入了高增速階段。而其中注射類輕醫美因見效快、安全性高、價格選擇範圍廣成為美容消費者的首選。
  • 一年4萬起醫美事故 畢業就去整容別掉進這些坑……
    黑診所每年4萬起醫療事故近年來,不論是上市公司還是大型醫療機構都出現過醫療事故。2019年1月3日,年僅19歲的大二女孩夏麗莎,因為做了隆鼻手術而永遠躺在了手術臺上,此次手術的涉事機構為利美康,曾為新三板「隆胸第一股」。
  • 醫美國際股價腰斬、賺錢費勁,背後還有6萬整形黑診所野蠻生長
    持續飆高的銷售費用反映了醫美國際經營壓力愈發加大的事實,與此同時,看似「性價比」更高的黑診所「遊擊隊」正在擠壓市場空間。而在整個行業亂象頻出之際,醫美國際「正規醫美機構」的定位也開始在層出不窮的醫療服務訴訟糾紛中受到質疑。
  • 黑醫美的圈子到底有多黑?假藥假名醫還有「假閨蜜」
    原標題:黑醫美的圈子到底有多黑?假藥假名醫還有「假閨蜜」「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燒傷整形科日常工作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處理非常嚴重的醫美整形併發症。2018年伊始,關於醫療美容發生事故的報導突然多了起來。據主流媒體報導,僅僅1月份國內就發生了三起嚴重醫美事故。
  • 醫美行業亂象:從業者不專業,假產品泛濫
    賽迪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醫療美容診療人次突破1000萬,同比增長34.29%,而且連續三年保持了這樣的高速增長。與之對應的是,因醫療美容導致毀容的投訴記錄平均每年逾2萬起,甚至醫美導致的死亡事故也在不斷發生。醫美行業現狀到底如何?繁榮的背後又掩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 打擊「三黑」醫美診所需打「組合拳」
    近期,上海警方會同上海市場監管、藥監、衛健等部門開展深度排查和集中打擊行動,搗毀2個非法經營走私入境醫美產品的犯罪團夥,查處60餘家無證醫療美容診所,再次暴露醫美行業一直存在的「黑藥品、黑醫生、黑診所」問題。
  • 多名女子命喪整形手術臺:行業事故頻頻 資本追捧熱度不減
    近日連續曝出兩起妙齡女子整形身亡事故,令人不勝唏噓。近年來,人們對整容的看法愈發開放,醫學美容相關產業也隨之興盛,多隻醫美概念股在登陸資本市場後也備受追捧。但醫美背後的風險,不容忽視。面對記者調查,該醫療整形機構居然還謊稱「根本不知道這事」,還表示,「網帖是在誹謗,已經請了律師要追究發帖人的法律責任。」  羅貝兒一案中,首爾警方雖已對此案進行了刑事調查,但有媒體報導稱,該診所網站顯示目前仍在營運中,且手術主刀醫生金成壹仍然可以接受續約看診。  近幾年,醫療美容行業成為繼房地產、汽車、通訊、旅遊之後的第五大消費熱點,躋身「朝陽產業」的行列中。
  • 豪門千金、21歲女孩命喪整形手術臺…行業事故頻頻,資本追捧熱度不...
    近日連續曝出兩起妙齡女子整形身亡事故,令人不勝唏噓。近年來,人們對整容的看法愈發開放,醫學美容相關產業也隨之興盛,多隻醫美概念股在登陸資本市場後也備受追捧。但醫美背後的風險,不容忽視。
  • 醫美黑幕:獵頭出租執照,商家代替刷單
    醫美市場亂象依舊。文 | 宇菲7月29日,小紅書遭下架,下架原因或與黑醫美有關。之前,南方都市報曝光了小紅書醫美亂象,稱小紅書成為黑醫美產業的「集散地」。醫美市場亂象紛呈,出問題的不止小紅書一家。招股書顯示,藝星醫美曾牽涉77宗肖像權糾紛;其存在30起醫療廣告違規以及4宗醫療事故;而新型網際網路醫美新氧APP則被爆售違禁藥、違規抽獎、虛假營銷。醫美黑市利益鏈盤根複雜,諸多「黑交易」手段也從網際網路平臺中蔓延而出。
  • ...學生醫美報告》:中國黑診所超60000家,夏季整形學生七成不看資質
    該報告根據更美後臺3600萬用戶、8000多家醫美機構在2019年6、7、8月數據情況,結合一萬名學生醫美用戶的調研數據完成,體現出夏季學生醫美消費市場的趨勢和特點。近七成學生不看資質,三成誤入「黑醫美」據更美APP2017年推出的《2017中國醫美行業黑皮書》,中國黑診所數量已超60000家,是正規診所的6倍;黑診所年手術量為正規診所的2.5倍,超2500萬例。每年黑診所約發生4萬起醫療事故,手術感染、疤痕嚴重等問題屢見不鮮。
  • 醫美機構良莠不齊 事故頻發
    警方調查發現,其在手術中因使用的麻醉藥物丙泊酚引發不良反應,而現場竟沒有麻醉醫生,屬於嚴重醫療事故。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伴隨著「顏值經濟」的快速發展,醫美事故頻發卻成為該行業的一大特點,因整容死亡或毀容等事件時有發生。  事故頻發  醫美行業產業鏈龐大,從產業鏈各環節參與者類型看,總體呈現「棗核狀」結構。
  • 黑醫美一年致10萬人毀容:5天速成、10倍翻價,變美智商稅助他們年入...
    張雨綺在小紅書上講解醫美超聲刀不光是藝人明星,在當今這個顏值經濟的時代,人們越來越看重「美貌」的價值,熱衷於為美麗買單。其中,微整形就成為用戶對臉投資最多的項目。巨大的消費需求下,醫美行業迅速擴張。然而行業的高速發展,並不能完全掩蓋醫療美容機構所存在的醫資力量不足、專業能力參差不齊、管理流程混亂等等行業亂象。
  • 楊中力:黑醫美橫行,起底行業之殤
    行業亂象引發行業危機 無資質非正規醫美店鋪攪局,讓市場亂象叢生。非正規機構儀器落後,衛生條件不達標,價格不透明,見人喊價,因為低價誘惑但又為了追求利潤甚至存在用違禁藥、假藥的嫌疑,這些不確定因素讓整容變毀容的案例不在少數,如若造成醫療事故,也沒有任何保障。 這樣的市場亂象帶來的是行業信任危機,對醫美從業者而言,外患內憂,既有黑醫美擾亂市場,還要面對同行的激烈競爭,如何突破行業信任危機,獲取客戶信任,是帶來生意增長的前提。
  • 10名醫美從業者中有9名「黑醫生」?中國成為醫美第一大國背後
    10名醫美從業者中有9名「黑醫生」新氧近日發布的「2019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醫美療程消費量已超過美國、巴西、日本、韓國這些醫美大國,躍居全球第一。中國醫美手術類項目佔比32.67%,遠超日本,逼近美國。市場繁榮背後,是缺乏監管的混亂。
  • 黑醫美每年致傷10萬人,新氧這份醫生白名單,教你避開「隱秘的角落」
    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顯示,由於生活美容機構違規操作醫美項目,每年導致10萬人遭遇「黑醫美」致傷致殘。「黑醫生」的大肆斂財、醫美行業的野蠻生長和魚龍混雜,最終承受後果的卻是這些簡簡單單希望自己變漂亮的人。這真的很不公平。
  • 上海警方集中打擊醫美行業違法違規:查處60餘家無證診所,涉案金額...
    上海發布官方微信號6月4日消息,今年4月,上海警方會同市市場監管、藥監、衛健等部門和醫療美容行業協會,針對醫美行業違法違規現象開展了深度排查,梳理出了一批違法犯罪線索,並於近日開展了集中打擊行動,一舉搗毀2個非法經營走私入境醫美產品的犯罪團夥,查獲未經國家批准進口的肉毒素、玻尿酸等醫療美容類藥品和醫療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