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時評」警惕教育極端化 別讓「奇葩班規」傷了孩子

2020-09-05 央廣新聞

  近日,江西省南昌市某中學一份班規引發爭議。班規中含「欣賞帶病堅持上課」「嚴禁與外班學生接觸」「副課不聽課就自習」「鼓勵檢舉揭發」等內容,多條規定「踩雷」,讓人驚詫。

  在針對該話題的討論中,有育兒博主發表觀點稱,「欣賞帶病堅持上課」是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無視;「嚴禁與外班學生接觸」會阻礙學生社會性發展;「副課不聽課就自習」製造學科等級,抑制學生全面發展。這份走極端的班規之所以引起眾多網友的反感甚至憤怒,恰恰是因為它違背了我們對教育的美好期盼,與本該「以學生為本」的初心相去甚遠。

  學校承擔的是教書、育人的責任義務,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科學文化知識,更要通過合理、科學的教育模式培養學生成為一個積極健康、個性發展的人。而仔細閱讀這份班規,不少規定都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如必須無條件接受老師、父母的引導和教育。而我們清楚,進步總是在不斷探討、反覆印證中取得的,我們的教育鼓勵學生面對「不合理」時勇於提出質疑、發表自己的觀點。在這樣一份「霸道」班規下,試問,我們還能教育出不懼權威、敢於質疑的學生嗎?

  不僅如此,這份班規還規定:嚴禁與同年級的外班學生接觸,包括在課間打招呼、下課一起回家、借書、聊天、暢談人生等等。諸如此類,實在讓人費解。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質,重視的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校園內需要與同學交流溝通、建立感情,學會人際交往的能力,學會集體協作、共同進步的能力。借書、聊天、暢談人生,都是合理的交往方式,也是學生時代收穫珍貴友誼的過程,何以禁止?

  目前,該中學辦公室一位老師通過媒體回應,雖然這份討論稿太過嚴苛,但因為不是最終稿,沒有對學生造成後果。但即便是尚未實施的討論稿,也反映出了制定者對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應當以此為戒。

  制定班規,一方面是要引導學生學會遵守規則,另一方面是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絕不能以打壓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代價。考慮學生需求,把握尺度,切莫走極端化,應是學校和老師在制定班規時必須持有的原則。(央廣網評論員 王啟慧)

相關焦點

  • 奇葩班規惹眾怒,教育還有沒有點人性
    ●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舒聖祥(安徽)9月1日,南昌市洪都中學一份「22條班規」在網上傳播並引發討論。其中「嚴禁與同年級的外班學生接觸」「嚴禁男生在操場進行球類運動」「欣賞帶病堅持上課的孩子」「鼓勵舉報並給予舉報者獎勵。」等條款堪稱奇葩,網友表示,這規定太嚴了,令人窒息。
  • 「史上最嚴班規」,折射的是更極端化的「圈養教育」
    正值開學季,江西南昌市洪都中學一份小升初「史上最嚴班規」,在社交平臺引起廣泛討論。上述班規共計22條,要求「新生入學必背」。記者梳理發現,0號班規要求學生必須無條件接受父母、老師的引導和教育,違反者停課一周。第2條班規表述更為嚴苛,要求學生「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請假不上課」,末尾稱「我們欣賞帶病堅持上課的孩子!」
  • 「欣賞帶病堅持上課的孩子」,別用奇葩班規「綁架」學生
    8月31日,有網友爆料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學一則「奇葩」班規。洪都中學班規引爭議,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班規第二條就表述得十分嚴苛,要求學生「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請假不上課」,末尾甚至稱「我們欣賞帶病堅持上課的孩子!」而除了遲到、請病假等常規事宜的規定,這則班規對同學關係、手機使用也有相當嚴格的規定。
  • 「奇葩班規」嚴禁與外班學生接觸,教育孩子不是監管犯人
    近年來,個別學校裡的各種奇葩規則,有過不少,但與這份「史上最嚴班規」相比,無疑小巫見大巫了。幸好,這只是個別班級的討論稿,已被責令修改了。然而,「最嚴」班規所流露出的管理思維,以及不少違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規定,讓人不禁為這個班的學生捏一把汗。
  • 【央廣時評】「放魚歸田」說豐年
    【央廣時評】「放魚歸田」說豐年 2019-08-25 10:02:00來源:央廣網
  • 「央廣時評」別用惡言傷了熱忱之心
    對於公眾而言,「不明真相」時,不妨多一點克制與冷靜,對自己的言論負責,莫讓惡言有機可乘,傷了見義勇為者的熱忱之心。畢竟,正如男子家屬所說,倘若不明真相隨便評論,「今後遇到了困難,很多人就不敢伸手了。」期待更多人能在惡評面前明辨是非,少些「不明真相」的附和。
  • 奇葩班規「欣賞帶病堅持上課、無條件接受父母老師引導」深度分析
    近日,網上貼出了南昌某中學的奇葩班規22條,洋洋灑灑好幾頁,裡面充斥了居高臨下的教訓口吻,還處處洋溢著各種搞笑的奇葩思想。於是,網上譁然。:【無條件接受老師、父母的引導和教育】——諸君請看清華大學《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肯定不能「無條件接受」啊!
  • 【央廣時評】迎賓紅地毯上,走來的是非洲
    【央廣時評】迎賓紅地毯上,走來的是非洲 2018-09-03 06:07:00來源:央廣網
  • 別用奇葩校規帶偏學校教育導向
    【光明時評】作者:胡印斌(媒體評論員)開學伊始,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學一份「22條班規」在網上引發熱議。輿情發酵後,洪都中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班規確實「過分了」,已責令相關教師進行整改,不符合教育理念的班規要刪除。
  • 「央廣時評」長江生態保護如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
    各地出臺的船舶汙染物處置規定與相關政策,一方面規範了航行船隻「亂排亂放」的現象,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們對於船舶洗艙水和生活汙水處理的警惕意識,部分解決了汙染物接收亂象問題。南京龍翔洗艙水接收轉運碼頭,一排排管線正等待著裝在洗艙水的船舶停靠。
  • 警惕壞叔叔的「恐嚇式教育」,別讓它別毀了孩子
    這樣的「恐嚇教育」真的可以管教好孩子嗎?它背後的本質是什麼?又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呢?孩子的臉上寫滿了大大的恐懼。別說年幼的孩子,就連作為父母的我,看了視頻也瑟瑟發抖,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和心理侵犯。
  • 「央廣時評」「贏在起跑線」到底靠不靠譜?
    也有人對此言論不以為然,認為:「教育要從小娃娃抓起,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本來,「起跑線」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賽跑時起跑的標誌線,而如今卻成了國內許多家長重視孩子啟蒙教育的專屬詞彙。無獨有偶,在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起跑線」也成為社會熱點話題備受關注。在我看來,被片面、過分解讀的「起跑線」產生的負能量不可估量。首先,「起跑線」不是「衝刺線」。
  • 「央廣網」大山裡的體育課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山裡的體育課央廣網天水9月11日消息(記者孟永輝 王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隴城鎮是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最偏遠的鄉鎮。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隴城鎮山王教學點的體育課上,學生們進行呼啦圈比賽(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王妍 攝)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隴城鎮山王教學點,上課鈴還沒響,體育老師張武強就被30多個孩子簇擁在中心。
  • 上遊評論 |「史上最奇葩班規」上熱搜,背後的奇葩管理思維得改改了
    正值開學季,江西南昌市洪都中學一份小升初「史上最奇葩班規」登上熱搜,並引發網友熱議。據媒體報導,該系列班規共計22條,其中不乏「嚴禁與同年級的外班學生接觸」「嚴禁男生在操場進行球類運動」「欣賞帶病堅持上課的孩子」「鼓勵舉報並給予舉報者獎勵」等條款,網友看完紛紛表示窒息。校方對此回應,這只是某班制定的討論稿,學校已責令修改,「出發點是為了班級,但違背規律,違反法律法規的東西必須改。」
  • 讓人扎心的奇葩班規,真的是為了管理是為了育人嗎?
    開學之初,見到一個班級制定的班規,實在是太奇葩了這份班規的內容太奇葩這個班規的內容,幾乎涵蓋了學生方方面面。這份班規的執行太奇葩讓學生之間互相舉報揭發,這樣的管理模式在一些班級還是存在的,尤其是有的小學班級,有的班主任喜歡讓班幹部記名、鼓勵孩子們舉報揭發。這樣的管理模式從班主任的角度來說的確是方便了省事了,但是對於孩子人格的形成、心理的健康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 【央廣時評】倒賣個人信息怎麼就成了稀鬆平常的事兒?
    【央廣時評】倒賣個人信息怎麼就成了稀鬆平常的事兒? 2018-08-06 11:12:00來源:央廣網   近日與朋友閒坐,電話鈴聲不時響起,朋友們接起電話都是聽了兩句就掛了,問之,紛紛苦笑,「又是騷擾電話!」
  • 「央廣時評」真誠的合作,牢固的友誼
    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當時經濟並不富裕的中國,頂住國際各種阻撓和壓力,毅然幫助非洲國家,興土木,搞基建,辦教育,辦醫療……這種援助,經久不息,從未間斷,那時候,剛剛擺脫霸權和殖民侵略,走上獨立道路的非洲人民見識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無任何附加條件的援助」;那個時候,剛剛獲取自由和民主的非洲人民開始放眼望向這個世界,在比較和辨別中更加清楚:誰的「友誼」摻雜著水分,誰的友誼堪比黃金。
  • 「央廣網評」親子關係也能買賣?法律不是兒戲!
    (央廣網12月23日報導:司法親子鑑定仍存在違規代理亂象 「親子關係」豈能用來買賣?)司法親子鑑定是親子存疑的案件中最重要的證據和依據,通過嚴格的法定程序,分別規範地採集親子之間的生物學樣本,經過科學的技術手段,對基因信息進行比對,並得出樣本之間是否具有親子關係的結論,具有法律上的極端嚴肅性和證據上的極端規範性。
  • 「奇葩」班規背後,公眾該反思什麼
    這則班規明確了22條「新生入學必背」,包括:嚴禁校內男女生搞地下情、班級所有男生不得在操場進行球類運動、鼓勵檢舉揭發、嚴禁與同年級的外班學生打招呼、聊天、暢談人生、無條件接受父母老師教育等表述。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採訪洪都中學時了解到,此事屬實,但網上流傳的班規尚未經學校政教處審核、備案,是一份暫未實施的討論稿。
  • 「央廣時評」反腐沒有休止符
    (央廣網評論員 孫冰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