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淄博一個村莊隨份子的規矩在網上引發熱議。據報導,該村紅白喜事只收5毛份子錢,這個規矩已經堅持了30年。人生三大難題:借錢買單隨份子。份子怎麼隨,是一門學問。福建省各地什麼情況下要隨份子?隨份子的標準是怎樣的呢?記者日前在全省各地進行了走訪。
記者調查:福建省各地禮金標準差異大
走訪中記者發現,因為習俗不同,福建省各地需要隨份子的場合不太相同,標準和講究也存在著差異。
在福州,紅白喜事、孩子滿月、喬遷、老人壽辰等,需要隨份子的主要是紅白喜事。普通朋友的婚禮份子錢一般300元起價,關係比較好的可以隨500元至1000元不等。而婚禮中新人也會回包30元至50元的「回禮」給賓客。而在福清長樂一帶,少數人家辦紅白喜事不僅不收賓客禮金,還會發放金額不等的現金給前來參加的賓客。
莆田、泉州、漳州三地的份子錢一般200元起步。但由於各地風俗不同,禮金的講究也不太相同。在泉州,結婚禮金有講究,不能包400元。和市區風俗類似,在晉江、惠安一帶,普通的份子錢大多在200元至500元之間,而親戚間往往不隨現金,但要隨金子。同屬閩南地區,漳州和泉州的習俗卻不太相同,漳州人結婚包禮金喜歡帶「4」。
在廈門,喜事和喪事所隨的份子錢也各有講究,一般喜事禮金百位數為雙數,喪事則為單數,其中婚禮的禮金一般在600元到2000元不等。
記者還了解到,寧德地區隨份子的「標準」較高。在寧德各地,十年前,100元是隨份子的起步價,一般300元就是比較高的金額。而目前,寧德市區普通朋友婚禮的禮金一般500元起步,關係好一點的則提高到千元以上。尤其是福鼎地區,即使是普通朋友,隨份子的標準也要880元起步,關係稍好的則要包1280元,關係更近一步的則要包2280元。以最低起步價來看,寧德的隨份子標準,十年間翻了近5倍。
市民希望:不要影響正常生活
採訪中,不少受訪者把請帖稱為「紅色炸彈」。他們表示,隨份子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種負擔。寧德蕉城的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從春節到現在一共參加了5場酒宴,結婚、滿月、搬家、喪禮,一撥接一撥,份子錢送了近5000元。「剛剛創業初期,本來就沒多少存款,過個春節,現在手頭捉襟見肘。」劉先生無奈地說。在寧德福鼎上班的潘其鑫也表示,福鼎隨份子標準高,一個月只要接到兩張請帖,整個月的工資都沒了。
儘管不少人認為隨份子已經成為生活的負擔,但在走訪中,仍有許多人認為適當隨份子很有必要,因為這是親朋好友間交流感情必不可少的一環。
福州市民何小姐認為,隨份子應該回歸本質,只要表達祝福的心意就可以了。她說,朋友結婚,送個個性化的禮物應該更有意義。漳州市民蔣女士則建議,許多風俗應該弱化,各種隨份子的名頭也應相應減少。而對於隨份子應該隨多少,多數受訪者表示,隨份子密集時段的支出儘量不要超過當月收入的1/3,否則就影響到當月的正常生活。
專家建言:量力而行,莫讓人情變負擔
漳州民俗專家鄭惠聰告訴記者,在上世紀60年代,大家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幾乎沒有出份子錢的習慣,一般都是送些生活中必需的生活用品。例如熱水瓶、臉盆、被子等。再後來就慢慢出現了禮金,從最早的4元、6元逐步演變到如今的標準。
寧德市婚慶行業協會秘書長兼常務副會長路飛說,由於攀比心理的存在,各地份子錢也水漲船高。但隨份子終究是一個表達情意的手段,要適可而止,回歸理性。他呼籲,隨份子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經濟實力、關係親疏以及當地的風俗禮數,切不可「打腫臉充胖子」,讓人情關係變成一種負擔。
「隨份子最初的本意是互助。」華僑大學文學院院長、福建省語言學會常務理事王建設說,份子錢的由來是人情往來時一種互助的方式,因為操辦紅白喜事意味著要花錢,而親友們的份子錢能減輕主人家的一部分負擔。而如今,隨份子的價值已經從最初的「互助」演變成一種「人情」,幫助的意味沒那麼濃了。「晉江石獅一帶,有錢人家常把婚宴、壽宴收到的份子錢捐給慈善組織做公益。」王建設認為,這種行為值得鼓勵,但要依據每家的經濟條件量力而行,也莫讓做公益成為另一種攀比。(記者 馮川葉 陳惠華 葉伏國 謝玉妹 陳薪宇 李妙珠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