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魏是一位95後,本科學的是計算機專業,但他目前的工作是媒體工作,和原本的專業沒有一點關係。
看到身邊的同齡朋友有的已經考上研究生,有的已經買房或者買車,他開始變得越來越焦慮。明明在大學的時候自己十分優秀,結果生活水平卻比自己要好得多。
失眠、質疑、自卑等負面情緒也不停地圍繞在他身旁。
跟小魏一樣,當代很多打工年輕人都存在焦慮。
如果你問他們為什麼焦慮?
大多數的回答都是賺錢焦慮,為車貸、房貸、老人孩子等等,每一件事都能讓年輕人瞬間情緒崩潰。
在知乎上曾看到這樣的評論:
「很多人覺得自己活的太累,實際上可能是因為他們太閒了,人是不能閒的,一閒就會想太多,就會感情泛濫。所謂矯情屁事多,空虛寂寞冷,都是因為懶散墮落閒。」
原來「閒著」這個詞已經讓當代年輕人感到有罪惡感,別人在為生活而奮鬥的時候,你停了下來了,那你就是錯的,仿佛所有人都在提醒著你,不能停下來,停下來就會死掉。
「努力」被人們病態地養著,「不努力」則被社會拋棄,被自己厭惡。
因此有一些年輕人,曾經試圖通過更多的努力去化解這種焦慮,但事與願違,越想努力,就讓自己變得越來越焦慮。
焦慮症其實是神經症一類中常見的一種,是一種心理疾病,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如果長期置之不理,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一定的影響。
它分為廣泛性焦慮和驚恐障礙兩種形式。一般廣泛性焦慮要有典型焦慮症狀,並影響到社會功能超過6個月以上;而驚恐障礙要有典型急性焦慮發作每個月至少三次,具備以上情況才可以確診為焦慮症。
如果焦慮情緒不斷出現,就要及時進行疏導和排解,不然負能量會不斷腐蝕著我們的內心。
下面給大家提供幾個緩解自我焦慮情緒的方法。
焦慮出現的時候我們第一時間就是與它對抗,但是如果要想處理好自己的情緒,首先就要了解它在表達什麼,一味地壓制只會導致情緒爆發。
最普遍的塞車問題,很多人在塞車的時候都會抱怨,沒辦法提前到達會令你產生焦慮感,路面越堵,你的情緒也在積壓。可當你接受塞車的事實,並告訴自己塞車是經常發生的,這樣你的情緒就會緩和很多。
在你接受了這個事實後,你就會考慮到這段路這個時間點經常會碰到塞車的情況,下一次你會早點出發,即便是遇到塞車的情況,也不會感到慌張焦慮。
學習或者工作的時候,面對一堆事情會讓人無從下手,可時間緊迫你又不得不完成,想到這你就會倍感焦慮,心情煩躁令你在工作的時候無法專心工作。
這時候你可以將事情分為緊急跟不緊急,先把緊急的事情用規定的時間做完,在這個時間裡只專心做這一件事情,其它事情不要去想。當你做完這件事後再去做下一件,把事情一個個逐一完成就不會感到焦慮。
情緒是我們個人的事情,沒有誰有義務充當你的情緒發洩垃圾桶,不妨學著跟自己對話,把心裡的不滿寫在本子上。
這其實相當於把負面情緒全部傾倒出來,就像我們想尋找朋友家人傾訴是一個道理,寫在本子上,既沒有麻煩別人,也能幫到自己。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時代,焦慮似乎伴隨著每一位努力生活的奮鬥者,學著與焦慮和平共處,不讓焦慮成為我們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加油吧,打工人!
關注新勵成,陪你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