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ven說
▼
本周「主題故事」來自讀者麻辣花生
看到第一句話我像是被拷問了一樣
完全沒辦法忽略這封來信,所以一同推薦給大家
並且,上周犯了個明顯錯誤:文章標題重複了
實則,那篇應該叫《李銀河的回信》
再次向作者Zimo鄭重道歉
樹洞不打烊:)
文/麻辣花生
秋天最適合做的事情之一,讀詩。
(*圖片源自網絡)
「咿~~?」這樣的反應,不管是出於驚訝、質疑,還是鄙夷,早就也見怪不怪了。但怎麼會有人不讀詩呢,畢竟每個人可都是個詩人,在有意與無意間。
更何況詩讀起來比小說輕鬆太多,用零碎的時間,一字一字的讀過幾行幾頁,也可以心安的合上書頁,下次隨便翻開又讀幾行,無需費神去記起前因,而怕讀不懂後果。
這種悠閒的節奏,恰好適合秋天微涼的天氣和無聊的長假。
這一本《一隻狼在放哨》已經佔據書桌隨手可以拿到的位置一年之久,來來回回看過很多次,沒有刻意要記住什麼,也已經能默念出幾行。
不是什麼大詩人的著作,但絕對算得上大師之作(至少在我心中吧),但這位大師更多的被人知道是在電影。
——Abbas Kiarostami
對Abbas愛的人是奉為神,那句「電影始于格裡菲斯,止於阿巴斯」便是常年被拿來證明其地位的說辭,而不愛他的人,總能在電影中獲得一個好眠。
若要說起Abbas的電影來,我就會「喪失理智」開啟喋喋不休的模式來,從70年的《麵包與小巷》、80年間《何處是我朋友的家》,到90年代爆發式的《特寫》《橄欖樹下的情人》《櫻桃的滋味》《隨風而逝》,以及後來的《伍》《合法副本》……
必須打住了。
每一部,都能不顧旁人的白眼,自說自話起來。
相比起電影,Abbas在著書上倒沒有如此高產,國內出版的三本書中,一本是講述電影,另外兩本即詩歌,但比起《隨風而行》來說,這本《一隻狼在放哨》更無壓力。
Abbas曾說,我的詩就像不需要花錢去拍的電影。
這句話可以說是絕佳的廣告詞了吧。而對詩的鐘情他也有自己的一套見解:「在悄悄絕望的時刻,感到無可安慰,我便使自己脫離野心的激流,伸出去拿一本詩集,並立即意識到我們周遭耗之不盡的豐富性,感到能夠沉浸在這樣一個世界中的人生是有尊嚴的人生。於是我感到寬慰。」
//
誰都無能無力
當天空這樣專注於
下雨。
//
不管是綿綿陰雨天,還是飄蕩在心中的陰霾,與其根究底自我糾纏,又或硬碰硬落得個頭破血流,反正目前這樣的對峙我是一次也沒贏過,索性靜觀其變,假裝自己也是個抄起手來茶館兒看官,晴天看雲,雨天聽雨。
//
秋天的陽光
穿過窗玻璃
照在地毯花卉上。
一直蜂撞到玻璃。
//
毫無驚喜與生氣的日子才是常態,於是總有抱怨,嚷嚷著想要去什麼遠方,好像真的去了遠方,所有不快就會自動消散似得,殊不知即便宅在家中,也偶有風景闖入,只是多數時候都「瞧不上」這樣的「瞧不上」景色吧,蠢蛋。
//
讓我們超越快樂和悲傷。
讓我們超越分歧與和解。
讓我們超越無意義又不愉快的言語和空洞的愛情故事。
讓我們往前走。
//
雨後的天空,變回純白,裂開藍色的傷口,感謝上帝,明天會天晴。我想就算不那麼努力,一切傷口、躊躇和執念,都將被一一療愈和化解,被時間推著往前走吧~
PS,
再多嘴一句,Abbas生前最後一部電影《24幀》,是我在讀完這本詩集後才看的。
電影由一幅十六世紀的油畫《雪中獵人》展開,鋪開24個畫面,猶如書中24首詩幻化而成的影像,雪、雨、野馬、小鹿、鴿子……
那是Abbas構建超現實的時空,而他永遠活在那個時空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