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成員在募款現場
「那邊可以找到貨源嗎?」
「我們有現場捐贈點,請問你在哪個位置?」
……
最近,加拿大留學生焦卉和小夥伴們很忙。疫情發生後,她們在當地成立了留學生協會,並發動世界各地的留學生捐款,尋找醫用物資貨源。
大家有一個共同願望,就是早日將物資送回國內,用於一線人員的防護中。
成立協會 發動全世界留學生尋找貨源
「這些天,國內的疫情時刻牽動著我們海外留學生群體的心。」25歲的焦卉說。
她是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的留學生,去年畢業後留在當地上班。這些天,每天打開手機,留學生群裡都在討論疫情,同時也了解到,現在醫用物資非常緊缺。
「身為留學生,我們必須做點什麼?」焦卉說,她原來是學校的中國留學生學生會主席,1月27日,她聯合薩斯喀徹溫大學,裡賈納大學兩所學校的中國學生會,迅速成立了加拿大留學生協會。
2月1日,幾名成員開了緊急會議,迅速成立了物資組、會計組等小組,開始著手製作宣傳海報,2月6日,線上線下籌款通道正式開啟。
「我們打算將籌集到的善款,用來購買口罩、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焦卉說,因為北美醫用物資緊缺,於是,她們發動全世界留學生,這些來自日本、韓國、義大利、德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的留學生一起,通過不同的渠道,發揮自己的力量全世界尋找貨源。
△團隊為活動製作的海報
籌款首日 收到一筆1.6萬元的匿名捐款
2月6日,也就是啟動籌款第一天,焦卉正忙著在各個群發消息。
「可以的,同學。」
隨後,一筆轉帳通過微信發過來:1.6萬。
「我當時有些不敢相信,還問他是不是多打了一個零。」焦卉說,對一名留學生來說,她知道這筆錢不是小數目。
交流中,她得知對方是一個加拿大留學生,本來回武漢過春節,後來武漢封城,目前還留在國內。焦卉說,他沒有告訴自己名字,只說在網上得知這個消息。
「這是我卡裡所有的錢了,我現在什麼也做不了,只能儘自己所能提供一點幫助。」這是對方的發來的最後一條微信。
焦卉說,這幾天,像這種匿名捐款的人,還有很多個。
△團隊為活動製作的海報
這些金融系留學生 成了半個」醫學專家」
「其實,現在很多學生正在準備期中考試,但大家都特別積極,擠出課餘時間來做事。」焦卉說,因為要和國內醫院聯繫,由於有時差,很多人都要工作到凌晨。
拿到清單後,大家分別在網上查海外醫藥廠家的官網、電話和郵箱,然後發郵件、打電話,確認有沒有貨。因為國內的清單和國外標準不一樣,比如哪些型號的口罩只能防塵、防霧霾,不能防病毒。所以每個人還得上網去查,去學習。
「團隊的留學生大多來自會計、金融專業,沒一個學醫。經過這幾天,大家都快成半個專家了。」焦卉說。
通過努力,她們終於在義大利找到一個可以供貨的廠家。目前,她們已經幫廣東東莞尋到了100萬個一次性口罩的貨源,用於一線人員的防護工作。
焦卉說,她們已經和義大利那個廠家說好了。等到2月14日募捐一結束,就立即購買醫用物資,然後第一時間送回國內。
「雖然我們身在國外,但大家仍然心繫祖國,這些天非常感動,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每個人都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焦卉說,大家共同戰疫,希望疫情趕快過去,一起迎接春暖花開的日子。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黎靜 實習生 柳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