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綜合》考試,是了解應試者在專科層次學習階段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各主幹課程的學習掌握情況,考查其專業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選拔其中成績優異者進入本科層次繼續深造學習。
一、總體要求:
1.了解古今漢語的基本知識,掌握有關的基本概念。大量語言實踐,獲取對古今語言的感性認識,培養對民族語言文字的深厚感情。
2.能正確理解、分析古今重要的語言現象,能正確規範運用現代語言,能閱讀和翻譯難度適中的文言文。
3.了解文學發展史,學習重要作家作品,能把握其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了解各種文學常識。比較準確地分析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具備較強的文學閱讀能力和較高的文學鑑賞水平。
4.對文學活動有理性的正確的認識,掌握文學理論的基本原理,並運用文學理論的知識認識和分析各種文學現象。
5.能正確規範運用漢語言文字,掌握各種文體寫作知識,能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具有較高的寫作能力。
二、考試內容範圍及具體要求:
(一)現代漢語(20%)
1.基本要求:
緒論、語音、文字、詞彙、語法、修辭方面的基礎知識,並能綜合運用。
(1)緒論: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2)語音:要求能用漢語拼音拼寫詞語、句子,並能正確分析音節結構。
(3)文字:著重糾正錯別字。
(4)詞彙:要求能區分單純詞、合成詞和短語,分析合成詞的構成方式,掌握同義詞辨析的方法。
(5)語法:要求能辨析詞性,分析短語、單句和複句的結構層次關係。
(6)修辭:要能辨析常見的修辭格。
(7)運用:能綜合運用現代漢語詞彙、語法方面的知識修改各種類型的病句。
2.參考教材:
黃伯榮、廖旭東主編,《現代漢語》(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增訂五版
(二)古代漢語(10%)
1.基本要求:
(1)漢字:掌握根據漢字形體確定詞義的方法;能辨識常見的古今字、異體字。
(2)詞彙:掌握聯綿詞、同義複詞、偏義複詞以及貌似現代雙音詞的雙音結構;掌握文選重點篇目中古今詞義有差異的詞。
(3)語法:掌握古代漢語詞類活用的類型,能在具體語言環境中辨識詞類活用現象並準確翻譯;掌握「是」的用法,能準確翻譯古代漢語的各種判斷句;掌握古代漢語中主要的被動句,並能準確翻譯。
(4)運用:能綜合運用古代漢語文字、詞彙、語法知識,準確翻譯文言文。
(5)文選部分的重點篇目:《鄭伯克段於鄢》、《齊桓公伐楚》、《馮諼客孟嘗君》、《觸龍說趙太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季氏將伐顓臾》、《苛政猛於虎》、《寡人之於國也》。
2.參考教材: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1999年修訂版,1-2冊),中華書局,1999年第3版。
(三)中國現代文學(15%)
「中國現代文學」考試範圍包括:文學常識,作家及其作品分析與欣賞。
1.文學常識:掌握現代文學中重要作家的生平、思想、代表作,了解其主要的思想傾向、文學主張、藝術成就;掌握重要作品的作者、寫作年代、文體性質、基本內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了解、掌握現代文學史上的文藝思潮、文藝運動、文學社團;識記現代文學的重要作家作品。
2.作品分析與鑑賞:要求閱讀作品,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和題材,能理解和概括重要作家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能較為深入地分析重要作家作品的藝術風格,能對具體的作品進行賞析。
3.重要作家作品:
魯迅《狂人日記》、《阿Q正傳》、郭沫若《女神》、聞一多《死水》、徐志摩《再別康橋》、鬱達夫《沉淪》、茅盾《子夜》、老舍《駱駝祥子》、巴金《家》、曹禺《雷雨》、沈從文《邊城》、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錢鍾書《圍城》、趙樹理《小二黑結婚》。
4.參考教材:
(1)《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版),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2)《中國現代文學作品精選》(第三版),炎家嚴、孫玉石、溫儒敏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