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蝴蝶君》之前,先分享關於主演尊龍的一則趣事:
當年,陳凱歌導演在籌備《霸王別姬》的時候,在好萊塢如日中天的尊龍看上了程蝶衣這個角色。為了能扮演程蝶衣,尊龍不惜自降30萬美元的片酬,但即便這樣,尊龍的片酬還是太高了,所以陳凱歌導演選擇了張國榮作為主演。
《蝴蝶君》與《霸王別姬》一樣,同為同性題材的電影,而程蝶衣和宋麗玲這兩個角色又是如此相似:他們都是戲子,都是男人愛上了另一個男人。甚至兩部電影中的故事,都處在同一個時代。
正是因為對程蝶衣這個角色的認同感,以及沒能飾演這個角色的惋惜,尊龍才接了《蝴蝶君》這部戲。
再說電影:
在我看來,高仁尼其實是知道宋麗玲並非男兒身,他也是真心愛著宋麗玲的,他只是不願意接受事實。直到不可抗拒的外力在高仁尼面前戳破了這個謊言,他才終於帶著愛和不甘自盡。
其實高仁尼和宋麗玲這兩個角色是有原型的,他們分別是伯納德·布西柯和雲南大學的學生時佩璞。而且在現實世界裡,伯納德並沒有自盡,只是電影用一種浪漫且殘酷的方式處理了他們的故事。
正是因為《蝴蝶君》和《霸王別姬》的高度相似,所以我們把這兩部電影對比來看——
張國榮和尊龍一樣,塑造了一個無可挑剔的同性戀角色,但相較於程蝶衣,宋麗玲這個角色是更複雜的——因為他身上背負了一個更大的秘密,他是帶著這個秘密愛上高仁尼的,而不像程蝶衣作為整部《霸王別姬》最問心無愧的人物。
這樣複雜的角色註定了電影裡的衝突和矛盾更激烈,這也就意味著故事會更加曲折,而導演以上帝視角描繪了兩個角色之間的關係。事實上,如果謎底在最後才揭開,電影會更具戲劇性。
倘若與近年湧出的優秀同性戀題材,比如說義大利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蝴蝶君》的感情基調和鏡頭語言更壓抑低沉,用一段特殊感情來反映時代差異給觀眾帶來的觸動也更大。
在《蝴蝶君》裡,導演大衛·柯南伯格給高仁尼,甚至給觀眾構建了一個關於愛情和時代的美好又殘酷的夢即便這個夢破碎了,我們仍不願醒來。而尊龍用他夢幻般的極具東方美感的面容,讓這個夢顯得更加真實,夢破碎之後現實也更加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