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法官化解物業糾紛的「妙招」!

2020-09-10 北京二中院

二中院對物業服務糾紛案件進行了專題調研,深入剖析案件成因,並提出建議。

一、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呈現「六化」特點

業主訴求多樣化。業主不僅對涉及自身居住利益的事項提出權利訴求,有些還對涉及業主成員權的公共事項也提出權利訴求。

業主抗辯理由集中化。在物業服務企業起訴業主要求支付物業服務費的案件中,業主拒付物業服務費的理由集中,主要有:物業服務瑕疵、第三人侵權、建設單位遺留問題、歷史遺留問題等。

糾紛類型多元化、群體化、區域化。物業糾紛案件類型、案件主體逐漸多元化、群體化。同時,不動產所在區域不同,住宅小區所呈現的矛盾類型也不相同。

矛盾糾紛尖銳化。群體性物業糾紛一旦被訴至法院,案件調解難度很大。

二、案件成因主要體現為「三不」

第一是物業服務質量不高。大部分物業服務企業提供的服務水平仍停留在較低質量的保安、保潔、綠化、維修、維護等服務,物業從業人員能力素質參差不齊,服務意識不強,缺乏良好的溝通和語言表達能力,容易與業主等產生不必要的誤會、矛盾與摩擦。

第二是業主自治組織運作不暢。業委會運作不規範,內部監督機制缺失,且業委會委員履職能力欠缺。

第三是「三方」運作不協調。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是小區良性運轉的「三駕馬車」。現實中,三方協調配合情況較差,相關職能部門及街道鎮政府日常監管有待加強。

三、法官建議

第一,規範物業服務,提升物業服務品質,減少糾紛發生。一是加強基礎物業服務,創新增值服務。物業服務企業應首先從加強服務能力、提高服務質量、完善規範化運作等方面加強管理,提升服務品質。同時,物業服務企業可以根據業主的委託提供物業服務合同約定以外的生活服務品、社區新零售、物業資產管理等服務為業主排憂解難。二是打造物業服務品牌,構建統一的物業維修服務平臺。以承擔住房民生保障功能的大型房管集團為基礎,建設開放、合作、共享、共贏的物業服務品牌,構建統一的市場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的服務平臺,為業主提供便利和優質的服務。

第二,強化普法,樹立法律意識,建立物業服務信用評價機制。一是加強法規、政策宣傳,樹立司法權威。通過法律諮詢、法制宣傳等形式對業主進行涉物業法律知識的答疑解惑,普及法律知識,引導業主依法理性維權。二是規範物業行業信用評價機制,形成「失信失業」的市場環境。探索建立規範化的物業服務行業信用信息公開發布機制,探索建立物業服務企業「信用激勵」與「黑名單」制度以及不合格物業服務企業的退出機制。

第三,多方聯動,多元化解,發揮物業糾紛專業調解組織的效能。一是建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及街道鄉鎮等基層管理單位之間進行定期溝通交流,信息共享,相互進行及時預警,各方通過聯席會議、研討會等多種形式,對於群體性物業糾紛跨部門提早研判,做好應對。二是在小區綜合治理中引進黨建工作,通過黨建引領,充分調動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四方的黨員帶頭作用,幫助業主樹立主人翁意識,帶動業主有序參與自我管理活動,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

相關焦點

  • 椒江法院:三條快車道化解物業糾紛
    2019年,該院民商事案件收案6204件,同比下降32.75%,訴前化解率居全省基層法院第一,達77.63%。今年以來,作為浙江省物業糾紛類訴源治理的試點法院,該院結合椒江實際,搭建快調速裁、類案示範、智慧解紛三條快車道,縱深推進物業糾紛類案治理,以類案化解帶動整體訴源治理。
  • 化解物業糾紛719件!無訟社區,近了
    化解物業糾紛719件!,構建物業矛盾多元化解體系,深入打造無訟社區,建設「美麗家園」。建立物業矛盾分級調處機制,對發生的簡易物業矛盾,調解員堅持法治宣傳與矛盾調處並舉,力爭糾紛即時就地化解;對一般性物業矛盾,調解員穩定並疏導糾紛當事人情緒,使矛盾糾紛在社區調委會得以化解;對複雜矛盾糾紛,社區調委會做好跟蹤調查,及時做好勸說穩控工作,社區法律顧問及時介入,以案釋法,解疑明理,成功化解300餘件物業管理租賃房屋糾紛。
  • 崑山法院召開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多元化解座談會
    為有效化解物業服務合同糾紛,進一步推進繁簡分流機制改革,建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探索訴源治理新思路,近日,崑山法院聯合市住建局、市物業服務管理協會召開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多元化解座談會,全市部分物業服務企業參加了會議。
  • 徐州中院聯合市住建局、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召開物業合同糾紛化解溝通聯絡機制座談會
    為加強物業服務糾紛的訴源治理,著力將糾紛化解在訴前,將矛盾化解在源頭,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11月2日,徐州中院聯合市住建局、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在雲龍區人民法院召開物業合同糾紛化解溝通聯絡機制座談會會上,各單位分別圍繞我市物業行業現狀、面臨的挑戰和物業合同糾紛處理等疑難複雜問題進了深入地探討,對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如何規劃落實建言獻策。
  • 經開法庭探索溯源治理新模式 物業普法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為進一步解決轄區物業服務管理問題,化解物業矛盾糾紛,2020年11月4日下午,江南法院經開區法庭受邀到南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凱街道辦事處參加由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治安綜合管理辦公室組織,由吳圩鎮人民政府、那洪及金凱街道辦事處、建設發展局、綜治辦、轄區各村、社區、經開區轄區物業管理企業、業委會代表等一百多人參加的南寧經開區物業管理各類矛盾糾紛法律知識培訓會,會上,經開區法庭王小佳法官以「物業糾紛若干法律問題」為主題進行授課,受到與會人員的熱烈歡迎。
  • 構建物業糾紛化解機制「寧夏方案」
    《意見》明確了物業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體系,規範化解流程,健全化解機制,不斷夯實物業糾紛多元化解各項保障,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行業性專業性調解中的優勢作用。完善訴訟與非訴訟相銜接的化解機制,優化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銜接機制,整合各方力量,構建物業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體系。
  • 儋州在看丨業主換物業公司起糾紛 經法官協調矛盾化解
    ,這場長達半年的物業糾紛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此次物業糾紛系維多利亞小區業主召開第三次業主委員會表決通過業委會決議,要求海南宇陽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終止物業服務,移交物業服務用房、物業管理資料、收支帳目、退還剩餘維修資金及業主預繳的物業費、水電費等
  • 案件數同比下降七成 北京引入「區塊鏈」化解物業糾紛
    經評估,漏水原因是房屋建造時的遺留問題,物業公司無從下手。因漏水問題得不到解決,多年來,多戶業主拖欠的物業費達5萬多元。然而近日,漏水屋頂被修好,拖欠的物業費已經悉數交納,這得益於朝陽法院利用區塊鏈技術探索物業糾紛遞進式化解方法。
  • 朝陽法院探索利用「區塊鏈」化解物業糾紛訴源治理新路徑
    經評估,漏水原因是房屋建造時的遺留問題,物業公司解決起來也感覺無從下手,導致多年未決。然而近日,因為漏雨而被拖欠的5萬多元物業費已經悉數交納,這得益於朝陽法院利用區塊鏈技術探索物業糾紛遞進式化解方法。,努力將糾紛「化於未發、止於未訴」的工作機制和舉措,特別是探索利用「區塊鏈」化解物業糾紛的訴源治理新路徑。
  • 成立調委會化解物業糾紛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林捷興 見習記者 方慕冰 實習生 陳敏 本期話題 近幾年物業糾紛成為繼醫患糾紛、勞資糾紛、環保糾紛後的又一大糾紛,福田區福保街道在化解基層物業糾紛上創新模式,通過購買第三方專業法律服務,建立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改變了以往被動處理物業糾紛的局面。
  • 快速化解矛盾糾紛 菏澤市物業糾紛調解委員會今日成立
    大眾網·海報新聞菏澤6月13日訊(記者 徐德波)6月13日,菏澤市物業糾紛調解委員會正式揭牌成立。調解委員會調解員由物業行業專家和律師組成,旨在提高居民的居住質量,快速有效地化解物業矛盾。13日上午,市物業糾紛調解委員會揭牌儀式上,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晁紅波宣讀了《關於成立菏澤市物業糾紛調解委員會的批覆》,晁紅波和市住建局調研員周朝義共同為市物業糾紛調解委員會揭牌,市物業糾紛調解委員會正式成立。
  • 相山區法院召開物業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座談會
    自今年7月27日相山區法院物業糾紛南黎調解中心正式成立以來,取得了較好成效。9月27日上午,相山區法院召開物業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座談會,旨在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物業糾紛調解工作,完善物業糾紛調解工作機制,推動物業調解中心高效運作。相山區南黎街道辦、司法局、城市管理局、物管服務公司負責人以及部分律師、社區工作人員代表參加座談會。相山區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王永躍、審委會專職委員胡劍和有關部門同志參加。
  • 全市首個物業糾紛訴源治理工作站掛牌成立
    10月15日,北湖區人民法院駐郴州市物業服務行業協會訴源治理工作站掛牌成立,為我市首個物業糾紛訴源治理工作站,一同掛牌成立的還有北湖區人民法院物業糾紛調解工作室。物業糾紛訴源治理工作站和物業糾紛調解工作室的成立是北湖區人民法院探索建立多方聯動機制、多元化解物業糾紛的有益嘗試,旨在加強物業服務糾紛的訴源治理,著力將糾紛化解在訴前,將矛盾化解在源頭,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為推動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 重慶南岸:矛盾糾紛化解省心省力省事省時
    搭建調解平臺 整合聯動外部力量「在處理物業糾紛時,我們法院主動邀請人民陪審員、居委會、街道以及對糾紛情況比較熟悉的居民多方共同參與,上門調解,幫助做好當事人的思想工作,第一時間從源頭化解矛盾。」南岸法院法官鄧小晶告訴記者。在某小區10件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中,陳某等10位業主長期拖欠物業服務費,與物管公司矛盾激烈。
  • 法官助理圓滿化解糾紛 實現事了人和
    法官助理圓滿化解糾紛 實現事了人和 2020-11-30 2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糾紛從哪裡來,化解到哪裡去
    從2012年至2019年,壽寧法院共訴外化解3377件、訴前化解2186件,創下萬人成訟比居全省最低,案件數總量創全省最少。明朝時期,壽寧知縣馮夢龍提出「省其讞牘、可使無訟」司法主張並努力實施,取得牢房時時盡空、百姓安居樂業的好成效。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治理理念,勸懲教化、減輕訴累的無訟實踐,被壽寧法院視為珍貴的法治文化資源,並將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社會管理+司法審判」助力矛盾糾紛就地化解
    訴調對接 靈活便捷有保障2018年起,針對道交、物業、家事、勞資糾紛等矛盾多發領域,黃埔法院聯合黃埔區司法局、公安分局、婦聯、工會等多個部門搭建兩站七室糾紛調處平臺,藉助專業力量化解矛盾糾紛。高質高效解糾紛今年5月21日,黃埔法院印發《關於加強對訴前調解工作指導的實施意見(試行)》,確立法官指導調解機制,每周安排各業務庭輪值兩次。
  • 李滄公證處參與調解化解物業糾紛案件
    隨著住房商品化和住房管理市場化的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和小區物業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區業主和物業管理公司之間矛盾愈發增多,大批量的物業糾紛案件湧入法院,給法院的審判工作帶來不小壓力。  李滄公證處處駐李滄區人民法院參與訴前調解的工作人員,本著便利當事人和充分發揮公證參與調解的優勢的原則,耐心地與每名業主進行溝通,了解每名業主未按時繳納物業費的原因和訴求,結合相關的政策和法律條文,為當事人分析各自的訴訟風險,提出最優的解決方案,在每個案子同業主和物業公司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勸說後,近一半的物業糾紛案件在訴前得到了解決
  • 鄰裡鄰居鬧糾紛 法官調解止糾紛
    ,對我的權利造成了實質妨礙,我也多次向物業尋求幫助,但始終未能解決,無奈之下,只能將老趙訴至法院,請求法院維護其自身的合法權益。」法官調解止糾紛 禮讓三分「六裡巷」承辦法官第一時間撥通了老趙女婿的電話,經溝通了解到,兩家因空調機位搶佔問題多次發生口角,由於老趙家的預留空調機位在客廳窗外的下方
  • 關口前移「分流過濾」化解矛盾糾紛
    當好「調節器」,止爭息訴解糾紛8月29日,滄縣人民法院舊州家事法庭內,「家和使者」正在調解一起家事糾紛。當天,是原告劉某(女)與被告孫某(男)離婚糾紛案件開庭的日子。開庭前,家事法庭的法官們了解到二人結婚時間不長,婚生子才剛滿一周歲,雙方對立情緒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