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今說」——葉喆民先生紀念座談會在京召開

2020-12-22 收藏家雜誌

歡迎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更多精彩收藏信息等著你~

2019年1月5日上午,「古瓷今說」——葉喆民先生紀念座談會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辦。此次座談會由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吳明娣教授倡導發起,旨在紀念葉喆民先生逝世一周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陶瓷藝術設計系承辦,故宮博物院和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給予了大力支持。

葉喆民,原名葉廣明,字丹楓,1924年生於北京,滿族人。2018年1月2日12時13分因病於北京逝世,享年94歲。194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文學院,1962年至1979年,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從事古陶瓷研究,兼及書畫。1979年,任教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系,後調至工藝美術史論系。葉喆民先生先後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故宮博物院客座研究員,中央美術學院、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矽酸鹽學會古陶瓷委員會顧問,中國古陶瓷學會理事、顧問,日本「中國陶藝交流協會」顧問,北京藝術博物館「中國古瓷窯大系」項目總顧問等。2004年被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評選為「民族優秀藝術家」,2008年被中國美術家協會評選為「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家」。

葉喆民先生在中國古陶瓷研究領域建樹頗豐。他自幼承繼家學,追隨其父葉麟趾、叔父葉麟祥的腳步,又師從陳萬裡、孫瀛洲,在國內各地考察窯址,參與各地博物館的瓷器鑑定工作。1977年4月他在考察河南寶豐清涼寺時發現一片典型的汝窯天青釉瓷片,後經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檢驗,證明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汝窯的檢測數據基本相同。1985年,葉喆民先生《鈞汝二窯摭遺》一文於中國古陶瓷研究年會發表,文中首次提出「寶豐清涼寺是尋覓汝窯窯址的有力線索」。1977至2000年間,他曾四次赴河南考察窯址,為發現並確認寶豐清涼寺汝窯窯址做出重要貢獻。

葉喆民先生不但出版多部古陶瓷研究專著,在文博界、考古界、美術界產生廣泛影響,為推動新中國古陶瓷研究做出卓越貢獻。而且師從羅復堪、溥心畬、徐悲鴻等人學習書法、繪畫,在書法創作和史論研究方面造詣精深。他生前曾在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授課、講座並參與研究生指導,為文博界、陶瓷界、美術界培養了數量眾多的優秀人才。葉喆民先生將自己的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學術研究與教育事業。

開幕式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陳岸瑛副教授主持,清華美院黨委書記馬賽教授,家屬代表、國家一級作家葉廣芩女士,清華美院藝術史論系代表、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尚剛教授,故宮博物院代表、古器物部主任呂成龍研究員,學生代表、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吳明娣教授等嘉賓先後致辭,對葉喆民先生在中國陶瓷史、書法史等研究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高度嚴謹的治學態度、正直謙和的為人予以高度評價。

本次紀念座談會由張夫也教授主持,首先由藝術史論系副主任郭秋惠簡要介紹葉喆民文集編撰情況。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著名古陶瓷專家葉佩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教授張守智,北京市文物鑑定委員會副主任、著名文物專家張茹蘭,中國古陶瓷學會會長、原河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孫新民,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員謝小銓,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教授李正安,西安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教授趙農,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長方李莉,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副教授楊陽,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教授張敢,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於平,北京藝術博物館館長王丹,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古董珍玩部總經理李移舟,河北省邯鄲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磁州窯學會會長龐洪奇,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副縣長郜現營等葉喆民先生生前的同事學生和曾受到葉先生指導關注的嘉賓等先後發言,追憶了葉喆民先生在陶瓷、書法、繪畫等多方面博大精深的學術造詣和「咬定青山不放鬆」執著堅定的學術信念,尤其是他在陶瓷工藝技術學和窯址田野考古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以及對恢復中國古陶瓷產區產品的貢獻。葉喆民先生的《中國古陶瓷科學淺說》、《中國陶瓷史綱要》、《汝窯聚珍》、《隋唐宋元陶瓷通論》、《中國書法通論》、《中國書法史論》等著作是為學界留下的一批寶貴財富,他本人的治學精神和高潔品性更值得後人傳承和弘揚。

此外,2019年1月5日,由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吳明娣教授主編的《中國陶瓷史專題研究》正式由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吳明娣教授作為葉喆民先生唯一招收的碩士研究生,多年以來致力於對葉先生研究領域的繼承與發揚。本書匯集了吳明娣教授及其學生的12篇研究論文,分為「中國陶瓷與中外文化交流」「中國陶瓷與多民族文化交流」「中國陶瓷與地域文化交流」三部分,涉及陶瓷藝術、科技、鑑藏與交流多個方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尚剛教授也給予本書高度評價:「資料豐富、視野開闊、理路清楚、寫作規範、表述平實、觀點新穎、結論公允是作者共同的追求。」此書出版之時恰逢葉喆民先生逝世一周年,寄託了吳明娣教授及其弟子對葉先生的追憶與紀念,也獻給所有為中國陶瓷史研究做出貢獻的專家與前輩。

想了解更多收藏信息,歡迎關注【收藏家】百家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行「古瓷今說——葉喆民先生紀念座談會」
    近日,為紀念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傑出的藝術史論家、古陶瓷學家、書法家葉喆民先生,「古瓷今說——葉喆民先生紀念座談會」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院美術館舉行。本次座談會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和陶瓷藝術設計系聯合承辦,並得到了故宮博物院、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的支持。
  • 「古瓷新說——葉喆民先生紀念座談會」 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辦
    1月5日上午,為紀念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傑出的藝術史論家、古陶瓷學家、書法家葉喆民先生,「古瓷今說——葉喆民先生紀念座談會」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紅門中廳隆重舉辦。本次座談會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陶瓷藝術設計系聯合承辦,並得到了故宮博物院、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的支持。
  • 指明汝窯窯址第一人葉喆民辭世,曾在醫院走道接受治療引關注
    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知名學者杭間說:「優秀的學者總是通過無私的學術奉獻,而超越基因與生俱來的自私。」葉喆民先生(1924-2018)葉喆民先生生於1924年,曾受聘擔任故宮博物院客座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矽酸鹽學會古陶瓷委員會顧問、中國古陶瓷學會顧問、北京中國書畫研究社顧問等職務。
  • 汝窯窯址發現認定第一人葉喆民逝世 享年94歲
    葉喆民(1924-2018年)   2018年1月2日,中國著名古陶瓷研究學家葉喆民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葉喆民被認為是汝窯窯址發現認定的第一人。   2017年的歲末,一則葉喆民躺在某醫院走廊病床上接受治療的新聞引發了業內人士的關注,這是93歲高齡的葉喆民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視線內,一時間內,古玩收藏界的人士紛紛自發轉發為老先生祈福,後一度傳出葉喆民被轉入到病房的消息。一月之後的2018年第二日,葉喆民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已然駕鶴西去。   在古陶瓷研究界,葉喆民享有盛譽。
  • 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張漫子)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政協京昆室、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19日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國家電影局局長王曉暉在講話中說,戲曲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文化強國,戲曲人肩負重要責任。今天我們紀念張君秋先生,就是要學習他愛黨愛國、緊跟時代、謳歌人民的崇高品質;就是要學習他不斷開拓、兼收並蓄、勇於創新的精神;就是要學習他甘為人梯,精心培養京劇人才的高尚品德。
  • 民建中央在京召開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談會
    新華網北京9月29日電(記者崔靜)民建中央29日在京召開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談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出席會議並講話。
  • 懷念葉喆民大師 ——參觀中國寶豐清涼寺汝官窯遺址展示館有感
    說起汝瓷,就繞不開陳萬裡、馮先銘、葉喆民等一批大師級陶瓷專家。建國後,他們一次次地來到這裡,尋找汝瓷的源頭,想為汝瓷找家。進入展示廳,就是對他們的介紹,可以說,沒有這些前輩的努力,汝窯窯址可能到現在還是個謎。
  • 紀念臺灣人民"228"起義63周年座談會在京召開
    25日,臺盟中央、全國臺聯在北京召開紀念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63周年座談會。(中國臺灣網 張弛 攝)中國臺灣網2月25日北京消息 今天上午,臺盟中央、全國臺聯在此間召開紀念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63周年座談會,緬懷「二·二八」起義中犧牲的革命先烈,弘揚臺灣同胞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暢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景。
  • 紀念勞動法頒布二十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
    紀念勞動法頒布二十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04 16:39 來源: 新華社紀念勞動法頒布二十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 李建國、王勝俊出席    新華社北京7月4日電(記者 陳菲)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頒布二十周年座談會4日在京舉行。
  • ...化學化工學院召開紀念徐僖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高分子科學...
    上海交大化學化工學院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020年12月31日,紀念徐僖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發展論壇在閔行校區霞光樓召開。出席活動的嘉賓有校務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吳旦、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賈金平和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主任路慶華、院工會主席王新靈以及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教師。
  • 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3周年座談會記
    天下為公 復興中華一一孫中山先生誕辰153周年紀念座談會記在今天富強的中國新時代,兩岸一家人,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時期,迎來了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誕辰153周年的11月12日。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中華民族偉人「天下為公」的大同精神,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鞠盛杜慧芬詩詞事業工作室、北京五龍亭朗誦藝術團、中華文化復興系列活動組委會,壩河藝術團等聯合在北京舉辦「天下為公,復興中華一一孫中山先生誕辰153周年紀念座談會」。
  • 《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英文版出版座談會在京召開
    《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英文版出版座談會在京召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21 14:55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史競男)《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英文版出版座談會,21日在中共中央編譯局召開。
  •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召開紀念徐僖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高...
    上海交大化學化工學院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020年12月31日,紀念徐僖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發展論壇在閔行校區霞光樓召開。出席活動的嘉賓有校務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吳旦、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賈金平和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主任路慶華、院工會主席王新靈以及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教師。
  • 木達︱消逝與新生:追尋宋瓷之理想
    展覽地點是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以下簡稱東洋陶磁美術館,日語通常用「磁」,中文慣用「瓷」,以下除固定美術館名稱外,統一使用「瓷」),這一西一東的布置,算是對極的典型了。此次展覽由文化財保護委員會和東京國立博物館後援,事實上的策劃人是古陶瓷研究家小山富士夫(1900-1975),展出了一百四十一件宋瓷,其中包括六件國寶、十二件重要文化財以及二十二件重要美術品。在公私美術館都尚未發達的時代,百貨店竟然能舉辦如此規模和內容的展覽,這在今天是不可想像也幾乎無法再現的。展覽為期僅一周,觀者踴躍。伊藤鬱太郎回憶當時去反覆看過三次,是其一生之中首次接觸宋瓷真品。
  • 載人航天工程修史工作座談會在京順利召開
    載人航天工程修史工作座談會在京順利召開 「中國載人航天」微信公眾號 2020-07-30 15:13
  • 古瓷探妙結束篇古瓷藝術研究先行者鄧白先生
    工步營造畫坊鄧白先生是具有權威性的學術專著《中國陶瓷史》惟一的藝術顧問,這表明他在古陶瓷藝術方面公認的權威地位(注)。六十年代初,在討論中國工藝美術史的會議上,我作為《美術》雜誌的記者只遠遠地看到鄧先生,當時他對我當然是不會留下印象的。二十年前,在我熱中於古瓷片的收藏時期,葉淺予先生幾次對我說起鄧老。說五十年代,他與幾位老先生一起去甘肅考察古蹟,一天,大家發現鄧先生丟了,好不緊張。過了一時,只見鄧先生手提一包碎碗碴子高興地讓大家觀賞。
  • 應昌期、應明皓先生紀念座談會在滬舉行
    新華社上海5月20日電(記者朱翃 郭敬丹)20日,應昌期、應明皓先生紀念座談會在上海舉行。國家體育總局,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國圍棋協會,上海市有關部門,應昌期圍棋教育基金會,應昌期、應明皓先生的親屬好友,臺胞代表,著名圍棋國手、圍棋界元老和各界人士代表共百人參加了座談會。應昌期、應明皓父子是中國臺灣著名企業家、圍棋活動家,在長達30多年的時間裡,為中國圍棋事業乃至世界圍棋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 樂陵市在京人才及企業家座談會召開,深入交流在京發展問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夢晴 通訊員 王玉剛 張瀟允12月7日下午,樂陵市委書記樊廷雷到北京看望走訪樂陵駐京流動黨員黨委和商會組織,主持召開樂陵在京人才及企業家座談會,深入了解樂陵市在京企業發展情況,就精準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京津冀優質蔬菜糧食供應基地
  • 辜勝阻紀念王光英:尤其欽佩先生對民營經濟的實踐、守護
    二、人大政協舞臺上的著名社會活動家  我與先生的初次近距離接觸就是在1995年春召開的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兩會」會議期間的一次座談會上。  除了民建和工商聯的身份,王光英先生還是第八屆、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六屆、七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是活躍在人大和政協舞臺上的著名社會活動家。
  • 紀念《漢語拼音方案》頒布6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
    新華網北京5月10電 今日,《漢語拼音方案》頒布60周年紀念座談會在京舉行。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杜佔元出席會議並講話。杜佔元說:「《漢語拼音方案》的頒布是我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進程中的大事,也是人民群眾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歷史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