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攻略 | 親子閱讀時,如何有技巧地提問?

2020-10-16 繪本森林

親子閱讀時怎麼提問?是困擾不少寶爸媽的大問題!提問互動做不好,不僅氛圍乾巴巴,也會影響孩子的閱讀興趣。

想解題,首先要掌握一個大原則:親子閱讀這件事,親子在前,閱讀在後

我們提問不是為了考察孩子,而是和孩子探討繪本故事,幫助孩子發散思維,也讓親子閱讀的過程更加生動有趣。

接下來,就跟大家分享一些提問互動的技巧。


快看看,你是哪種提問風格?


學者周兢在「對3-6歲漢語兒童語用交流行為發展」的研究中,將家長的閱讀互動類型分為了三種。每種家長對於孩子的閱讀技能,也有著不同的影響:


第一種:平行式的親子閱讀


這類家長有點像「照本宣科型」,幾乎不談論書裡的內容,雖然有時候會就書裡的內容提問,但主要是自問自答,並沒有刻意引導孩子回答和互動。

舉個例子,在讀《好大的紅蘋果》時,家長一般會這麼讀:誰摘走了紅蘋果呀?是小熊呀。(自問自答)

這種時候,雖然家長很專注,但孩子卻容易走神。長此以往,孩子的閱讀水平很難大幅提高,自主閱讀的能力也相應比較緩慢。


第二種:偏離式的親子閱讀


這類家長有互動意識,但是「聯想」過於豐富,提問的內容經常沒有抓到重點,時不時跳出書外。

而且這樣的跳出,對於理解這本書的知識和內容,並沒有什麼幫助。

繼續舉例,家長和孩子共讀《夢想家威利》,翻開一頁,威利正在夢想著自己成為會飛的超人。

家長:你看威利在幹什麼?

孩子:在飛。

家長:我們之前看的XX繪本,它也會飛是不是?

孩子:是的。

家長:你還記得那本書它為什麼飛嗎?

……


這樣的討論,其實已經偏離了故事,很容易讓閱讀過程變得支離破碎。

孩子不僅學不到閱讀策略,還可能會因為閱讀的無趣和乏味而遠離閱讀。


第三種:合作式的親子閱讀


這類家長,能在親子閱讀中恰當、適時地提問,還能用自己讀書的方法引導孩子思考,比如:

鼓勵孩子預測故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讀完之後,幫助孩子來回憶故事中的關鍵人物、事件;

引導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比如喜歡誰,為什麼等等。

同時,對孩子的反應很敏銳,孩子有什麼疑問,都能及時地給予關注和解答。

這樣的閱讀方式,有利於孩子形成閱讀策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具體怎麼提問?牢記5招!


在日常的閱讀中,我們可以這樣和孩子互動:


①和孩子討論書中的角色,引導孩子觀察畫面的細節。


有些家長可能喜歡一上來就問:你讀完這本書感受如何?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這些大而空泛的問題,孩子可能會摸不著頭腦,不知該如何回答,或者不願回答。

我們建議大家可以從書中一些具體的細節開始。例如圍繞書中的人物提問:「你覺得威利有什麼變化?」


②根據故事情節發展等內容提問。


還是以《膽小鬼威利》為例,看著威利認認真真鍛鍊、飲食,不妨和孩子一起猜一猜:「威利會發生什麼變化」?「如果他遇到壞人會怎麼樣?」


③兒童讀物裡,反覆出現的語言結構,可以和孩子合作把它讀下來。


比如《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我們說重複的半句,讓孩子把後半句說出來。


④當孩子到了可以表達自己想法的年齡後,我們可以在閱讀中讓孩子假設自己是主人公。


比如讀《南瓜湯》,我們可以讓孩子說說,如果是你是小鴨子,你會生氣嗎?生氣了你會怎麼辦呢?

通過這樣的互動,孩子可以知道,原來和朋友產生爭執是很正常的,我們可以表達,也可以和好,繼續成為朋友……


⑤繪本講完後和孩子一起分享感受。


講完一個故事之後,可以先主動和孩子分享一下自己對整個故事或者對於某個情節和人物的感受。

不要著急講道理、說教,只是先分享自己的心情。然後詢問孩子有沒有特別喜歡或者討厭的角色,對這個角色的具體行為有什麼感受。

當然,除了這些問題之外,爸爸媽媽也可以根據自家的情況調整總結……


這些小細節別忽視!


親子閱讀需要提問,但不需要時時刻刻跟孩子提問,這些小細節,也別忽視哦:


①控制提問節奏。


不需要時時刻刻跟孩子提問,提問互動在孩子已經熟悉繪本之後進行。

尤其剛開始讀新繪本時,父母要以寶寶為主導,看他對哪部分有興趣,就重點講一講。等讀完三四遍再自然而然問問寶寶的看法,鼓勵孩子表達。

要順其自然,不要為了提問而提問。


②抓住提問時機。


➤觀察圖畫時:給孩子展示繪本的封面或者圖畫細節時,我們可以針對畫面的內容來提問,起到引導孩子觀察與思考的作用。


➤當孩子注意力轉移時:可以嘗試通過提問的方式,將孩子的注意力拉回來。


➤情節過渡:當繪本情節要發生轉變時,可以用提問來過渡,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引導孩子往下閱讀。


➤讀完繪本後: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提問來引導孩子回顧繪本的內容或者作更深刻的討論。


需要注意的是,親子閱讀的過程中,提問的數量不宜過多,否則會影響整個故事的流暢性。

一般來說,視繪本內容和孩子的接受程度,插入2~5個問題。


③及時給出正向反饋。


提問之後,要重視寶寶的回答,根據寶寶的反應,及時調整方式,並給出正向的反饋。

沒回答:考慮降低問題難度。

答錯:先肯定,再說出正確答案。

答對:誇獎,並且用更豐富的語言,去重複和擴展寶寶的答案。


今天的閱讀技巧之怎麼提問,你get了嗎?

相關焦點

  • 親子閱讀時,如何有技巧地提問?
    親子閱讀時怎麼提問?是困擾不少寶爸媽的大問題!提問互動做不好,不僅氛圍乾巴巴,也會影響孩子的閱讀興趣。想解題,首先要掌握一個大原則:親子閱讀這件事,親子在前,閱讀在後。第三種:合作式的親子閱讀 這類家長,能在親子閱讀中恰當、適時地提問,還能用自己讀書的方法引導孩子思考
  • 親子閱讀中的提問策略
    孩子天生會說話,但沒有孩子天生會閱讀。閱讀是一種能力,也是伴隨每個人一生的競爭力,閱讀是一門需要學習的技藝。每個人的閱讀能力都會經過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從出生到小學三年級,叫做「學習如何閱讀」;從三年級到高中,叫做「通過閱讀來學習」;進入大學一直到成年,叫做「通過閱讀來行動」。在第一個階段,我們為孩子打好了閱讀基礎。
  • 如何輕鬆地進行英文親子閱讀
    今天一大早童閱學前一群的媽媽就如何親子閱讀展開了討論,現在媛媽就媛媛小時候的啟蒙寫了一點總結!
  • 親子閱讀沒效果?如何有效地開展親子閱讀?
    有些家長在進行了很長時間親子閱讀後,發現孩子的閱讀積極性、閱讀質量都沒有任何變化,有的甚至起到了反作用。這時候,不要繼續盲目地逼孩子看書了,先看看是不是自己有下列問題:(1)理解有偏差。在共讀的過程中,家長不妨適當地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動作和手勢,讓故事更生動、形象化,以此來來保持孩子的注意力,讓親子閱讀更好地進行。
  • 小桔燈親子閱讀推廣項目丨親子閱讀的方法和技巧
    閱讀是孩子成長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拓展孩子的視野,培養興趣,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孩子以後的學習也有很多益處。親子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家長帶著孩子一起閱讀,相比讓孩子一個人讀書,親子共讀更能提升孩子閱讀的興趣,增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
  • 親子育兒:家長如何助力高效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是家庭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知名閱讀推廣人袁曉峰認為,親子閱讀不僅能夠啟迪孩子的心靈,培養孩子優秀的品格,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幫助父母成為智慧家長。但是,在我們身邊,確實有一些孩子不喜歡閱讀。這大概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時機不好,你可能總是在孩子和小夥伴們玩得開心,或沉迷於他喜歡的事情時要孩子閱讀。
  • 親子育兒:家長如何助力高效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是家庭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知名閱讀推廣人袁曉峰認為,親子閱讀不僅能夠啟迪孩子的心靈,培養孩子優秀的品格,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幫助父母成為智慧家長。   但是,在我們身邊,確實有一些孩子不喜歡閱讀。這大概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時機不好,你可能總是在孩子和小夥伴們玩得開心,或沉迷於他喜歡的事情時要孩子閱讀。
  • 家長如何助力高效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是家庭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知名閱讀推廣人袁曉峰認為,親子閱讀不僅能夠啟迪孩子的心靈,培養孩子優秀的品格,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幫助父母成為智慧家長。但是,在我們身邊,確實有一些孩子不喜歡閱讀。這大概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時機不好,你可能總是在孩子和小夥伴們玩得開心,或沉迷於他喜歡的事情時要孩子閱讀。其次是感受不好,孩子總被要求讀某本書,不能選擇自己想讀的書。再次是缺少交流,沒有父母的參與,孩子機械地閱讀,感受不到其中的樂趣。
  • 親子閱讀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親子閱讀的第一步是要選擇合適的書。繪本、知識百科等等都可以嘗試閱讀。書本要選擇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和類型,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閱讀是一種求知行為,也是一種享受。只有孩子有了閱讀的興趣,學習的接受度才更高一些,並逐漸在閱讀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興趣愛好。
  • 家長如何引領高效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是家庭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知名閱讀推廣人袁曉峰認為,要想讓孩子愛上閱讀,需要父母一起與孩子約定好閱讀時間,比如睡前閱讀;讓孩子自主選擇要讀的書,家長給予指導,不要強制;父母陪孩子讀,在閱讀中創造共同的語言密碼,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  家長該如何做呢?
  • 親子閱讀如何進行?這裡有示範
    隨後,來自廣州市回民小學梁韞老師與4位家長導師帶來了精彩的親子共讀課例《誰會飛》。梁老師運用問答讀、打拍讀兩種朗讀方式指導學生讀兒歌,然後再繼續深入指導學生創編讀。家長導師要做的是和學生共讀共學,讓孩子真正地和大人一起讀。讓家長走進課堂,成為教育的共同參與者和實施者,使其感受到閱讀陪伴的重要性。
  • 「親子育兒」如何有效地安排親子閱讀時間
    閱讀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還可以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如今也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親子閱讀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安排親子閱讀時間卻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明。由於工作的繁忙,對於孩子的親子閱讀很多家長都有心無力,然而斷斷續續的閱讀時間並不能養成孩子的閱讀習慣。
  • 把握孩子的「閱讀黃金期」,從親子閱讀開始
    而且閱讀已經成為了芬蘭家庭的休閒方式之一。在中國,家庭中的親子閱讀不僅可以說是古代生活標配,時至今日,更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重視親子閱讀。許多家庭除了以往更多是母親參與親子閱讀,對於父親的參與度也在不斷提升。親子閱讀,不一定能延長孩子生命的長度,但一定可以拓展孩子生命的寬度和深度。
  • 如何正確的親子閱讀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給孩子講繪本,因為剛過完雙11很多父母都給孩子買書了,所以我認為中國的父母其實都很希望孩子喜歡看書的,但是買的書並不代表就是親子閱讀的成功,我覺得一個孩子喜不喜歡看書的,關鍵其實在於父母會不會講述,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因為你想一想,如果一個父母講書講的哈氣連天,那孩子怎麼會有興趣呢對不對?
  • 沒有終點的親子閱讀……
    今天我們也就如何培養親子閱讀一起來聊聊吧!在親子閱讀時,一定要通過提問與孩子交流,問題可以是直接式的或引導式提問;請孩子複述,猜測故事內容,預測故事結局,續編故事,或者就文章中人物,事件發表自己觀點;讓自主提問也是培養閱讀思維的一個方式。
  • 親子閱讀,不是光讀書就夠了!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無疑對孩子的語言發展大有裨益。今天,我們來談談如何給孩子閱讀,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享受別樣的親子互動。我們自身閱讀的情緒會感染和帶動我們的孩子,所以家長首先要對書裡的故事展現出滿腔的熱情,嘗試用不同的聲音和變化的語調,來演繹繪本故事中的角色和對話。
  • 親子閱讀=陪讀?如何培養0-3歲孩子閱讀習慣?這些技巧很重要!
    2014年,美國兒科學會(AAP)發布聲明,建議從寶寶出生就開始親子閱讀,並至少持續到寶寶上幼兒園。有證據表明,親子閱讀不但可以增強親子的關係,能夠促進孩子的認知發展,還能極大地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提高孩子的語言及讀寫能力,尤其在語言以及閱讀能力的發展方面。
  • 親子閱讀的好處 如何進行親子閱讀
    摘要:親子閱讀可以培養孩子獨自思考的能力,鍛鍊他們的口才和表述能力,拓寬他們的眼界,培養他們的情操,讓讀書成為孩子的愛好和習慣;還可以加深父母與子女的親情;親子閱讀可以通過很多方面開發孩子的腦力;培養孩子自己固定的一個睡眠模式。
  • 繪本不白讀,親子閱讀時應該注意教孩子這些技能
    早期和小朋友一起閱讀的時候,我們應該以興趣導向為主,帶領孩子愛上閱讀。那個時候主要是看圖聽故事,和孩子一起表演、遊戲等等。我看到過一些博主明確反對「指著文字讀」,反對一些看上去「教學導向」的閱讀方式。但其實,隨著孩子閱讀習慣建立起來,我們在與孩子共同閱讀的時,完全可以藉此機會向孩子強調一些文字學習的要點,培養孩子的早期閱讀技能。
  • 親子溝通技巧——巧用「提問」
    ,可能是困擾不少家長的一個問題,今天,檸檬就來跟大家談談,在親子關係中,我們該如何像心理諮詢師一樣提問呢?封閉式提問,是指提出答案有唯一性、有限制的問題,對方可以用「是或不是」「對或不對」來回答,這樣的提問能夠讓回答者按照指定的思路去回答問題,而不至於跑題;開放式提問:是指提出比較概括、廣泛、範圍較大的問題,對回答的內容限制不嚴格,回答者無法用一個詞來回答,這樣能給對方以充分自由發揮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