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構建全場景的智能聯接支撐數位化未來

2020-12-25 東方財富網

8月28日,2020中國IPv6發展論壇&第三期「IPv6+」產業沙龍在北京的下一代網際網路及重大應用技術創新園成功舉行。本次論壇由推進IPv6規模部署專家委員會主辦,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賽爾網絡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承辦,以「協同貫通、創新發展」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運營商、通信設備商、網際網路企業、標準組織、高校、大企業等行業組織的20多位專家,共同分享中國當前IPv6的研究新進展和商用部署成果,研討基於「IPv6+」的創新技術未來在中國的發展方向,共同推進IPv6在中國各行各業的規模化部署。

IPv6可以提供海量的IP位址,是萬物互聯必須的基礎技術,也是我國新基建所需的關鍵基礎技術之一。我國政府於2017年印發了《推進網際網路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IPv6商用網絡,滿足我國技術產業創新發展、網絡安全能力強化的迫切需要,基於IPv6打造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同時,隨著5G、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泛在網絡時代已然來臨。海量的智能終端通過無處不在的網絡連接無所不能的算力,將會是未來智能化社會的基礎,這也導致網絡的規模和複雜度劇增,對網絡智能化的需求也與日俱增。為了滿足未來泛在智能互聯的需求,業界在IPv6基礎之上創造性地提出了「IPv6+」,「IPv6+」以SRv6、網絡切片、隨流檢測、新型組播和應用感知網絡等技術為代表,結合智能化的「網絡自動駕駛」創新技術,可以滿足萬物互聯、千行百業上雲帶來的多雲一網、智能聯接、智能運營、智能運維等需求,實現真正的網隨雲動、萬物智聯。

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在「中國IPv6發展情況」主題發言中表示:「我們希望通過IPv6的創新能力開發,激發網絡業務創新,提升網絡服務質量。目前中國在這方面走的是比較靠前的,在國際有關標準化組織中,國內企業及研究機構在積極推動一些IPv6+新能力的標準化,希望通過這些標準化的工作,使得整個IPv6網絡不僅僅能解決IP位址問題,而且能匹配新時代新業務的剛需,為網絡運營商、內容提供商、以及最終用戶帶來價值。」

「SRv6作為IPv6+的關鍵技術,是一個新的網絡承載協議,也是構建網絡自動化的基石。尤其是在5G時代,雲網融合的關鍵裡程碑,我們非常看重SRv6的三層可編程能力,它會為今後的業務發展和應用推動帶來非常豐富的場景。」中國電信雲網發展部總經理馮傑分享到,「今年上半年,中國電信在承載5G SA的STN網絡上全面部署了跨廠家的SRv6/EVPN,我們已經實現了SRv6的全國基本覆蓋。」

其後,華為數據通信產品線總裁胡克文在「打造IPv6+時代的智能IP網絡」的主題宣講中提到:「5G和雲時代驅動網絡朝著IPv6+發展,未來網絡需要具備智能超寬、智能聯接、智能運維能力。華為持續進行IPv6+創新,主導SRv6及網絡切片標準的制定,提供全場景『IPv6+』Ready的系列產品,加速全球運營商及行業的規模部署,引領智能IPv6+時代。」

來自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網際網路中心的副主任趙鋒在「IPv6+技術創新工作組發展工作匯報」中指出:「依託我國IPv6規模部署進展的成果,加強基於IPv6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的體系創新,整合IPv6相關技術產業鏈(產、學、研、用等)的力量,從網絡路由協議、管理自動化、智能化及安全等方向積極開展IPv6+網絡新技術(包括SRv6、網絡切片、隨流檢測和BIERv6等)、新應用的試驗驗證與應用示範,不斷完善IPv6技術標準體系,顯著提升我國在IPv6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IPv6+的使命包括三個方面:基於IP可達性的高效跨域聯接與業務部署;基於IPv6擴展頭等機制支持更多種類的封裝,滿足新業務的需求;基於IPv6實現IP網絡與應用的融合,提升網絡價值。」來自IETF網際網路架構委員會(IAB)的成員李振斌表示,「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IPv6+創新和標準化穩步有序展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SRv6的所有基礎特性的草案都已經被IETF工作組接納,SRH的RFC也已經正式發布,同時SRv6實現了規模化部署,滿足5G和雲時代新需求。」

除了運營商網絡,千行百業的數位化轉型已進入深水區。來自中國建設銀行網絡處高級專家魚亞鋒表示:「中國建設銀行基於趨勢、政策、業務的綜合考慮,選擇將骨幹網從MPLS一步到位升級到SRv6,打造更加智能、靈活的智能骨幹網,打破數據孤島,使數據更加智能、靈活的在企業內流動,提升企業的組織效率和業務體驗,使能智慧金融科技。」

通過本次峰會,標準組織、運營商、設備商、大企業各方對IPv6及IPv6+產業的願景使命、演進路徑、標準化進展、商用部署等達成了更廣泛的共識,為繼續大規模深入推動我國IPv6的部署,持續共建IPv6+產業生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相信通過產業各方的持續積極推動,將進一步加快我國IPv6部署進程,IPv6+在各行各業的商業實踐也將遍地開花。在未來,IPv6+將作為全場景智能聯接社會的基石,助力我國實現萬物智聯,構建我國的數位化未來。

(文章來源:C114通信網)

相關焦點

  • 新華三以立體化智能聯接,釋放全行業數位化新動能
    事實上,聯接推動了梅特卡夫定律演進,放大了網絡前所未有的價值,但也讓網絡面臨著連接終端多樣性、聯接場景複雜性、聯接服務不確定性、聯接系統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挑戰。因此,如何順應未來網絡的發展趨勢,助力各行業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實現更好的平滑演進,已成為全行業關注的重要話題。
  • 智能體白皮書:共建智能體,共創全場景智慧(2020年)
    極簡、靈活的組網適配能力,將進一步催生新的行業應用場景,保證數位化業務的無縫覆蓋。未來聯接創造無處不在的智能化體驗聯接是實現數位化和智能化的必要條件。聯接將智能下沉到離業務更近的網絡邊緣。全場景智慧源於萬物的感知被喚醒和千億聯接的升級,伴隨著感知、聯接能力全面提升,人與物將在數據構築的智能環境中進行交互,這是一切進入智慧社會的前提。感知塑造智能,智能提升認知,認知銳化感知,循環不止,智慧不息。
  • 沃豐科技受邀出席「華為全聯接大會」並作主題演講
    2019年9月18日-20日,華為全聯接大會於上海世博展覽館和世博中心舉行,作為華為的重要合作夥伴,沃豐科技受邀出席此次大會,攜全線產品亮相會場(展臺3-C16),並通過精彩的主題演講,分享了沃豐科技全場景客戶體驗智能平臺應用的案例及先進的技術。
  • WeLink智慧校園解決方案,支撐校園多場景智能應用
    面對眾多學校校內應用無統一入口、教學模式停留傳統、信息上下傳達途徑低效等數位化挑戰,華為雲WeLink提供完善的智慧校園解決方案,將所有智能應用和設備在WeLink融合互通。 華為雲WeLink綜合軟硬體能力,有效連接知識、團隊、業務、設備,支撐智慧校園多場景的應用,讓入學更順暢、
  • 智能聯接,新華三在重新勾勒拓撲圖
    「連接」是盡力而為,但「聯接」是萬無一失;「連接」是「餵、餵、餵」的竭力呼叫,但「聯接」是比「秒回」更快的永遠在線。也就是說,只有從「連接」到「聯接」,才能支撐工業網際網路的高速與低延時,才能支撐AR /VR的所見即所得,才能支撐無人駕駛的敏捷平安。而這就有如梅特卡夫定律的現實意義——聯接的價值與節點的平方成正比外,還將與節點上的應用成正比。
  • 華為以新聯接、新計算、新平臺和新生態打造智能世界2030堅實底座
    最後,得益於各種數位化手段的利用,實現對地球的碳排放等更加合理的監測與調控,地球將更加綠色。華為企業BG副總裁馬悅提出:「未來十年將是新ICT技術蓬勃發展的十年,華為認為新聯接、新計算、新平臺和新生態將為智能世界2030打造堅實底座。
  • 金蝶雲·星空與華為全聯接,以智能製造助力企業管理重構
    導讀:9月23-26日,華為全聯接大會在上海舉行,作為戰略合作夥伴,金蝶攜金蝶雲·星空等雲產品參展,多位高層、專家受邀出席並發表專題演講。在25日進行的公開演講環節,金蝶雲·星空智能製造專家計曉軍,發表了《數位化轉型和管理重構探索與金蝶智能製造轉型實踐》演講,與現場觀眾共同探討新時代下智能製造轉型路徑,本文為計曉軍老師演講摘要。金蝶集團成立至今已有27年,我們是國內第一家把軟體部署在雲端的企業,與華為建立了根深蒂固的合作關係,目前我們搭建在華為雲上的客戶已有上萬家。
  • 華為智能IP網絡,加速聯接智能化轉型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詹鈃)5月19日,在華為第17屆全球分析師大會期間,華為「引領智能網絡,加速聯接智能化轉型」峰會隆重召開,會上首次闡述了智能IP網絡的三大特徵——「智能超寬、智能聯接、智能運維」,並分享智能IP網絡在多個行業的成功實踐,標誌著數通產業進入到智能IP網絡時代。
  • 華為上海展示「四大Engine」新品:助力智能時代企業數位化轉型
    時代呼喚智能IP網絡  企業數位化轉型進入快車道,86%的AI企業採用率、千億級生產辦公終端的協同、100%的企業業務「上雲」需求以及未來可能面臨的各種安全問題,使得作為數位化轉型中重要組成部分的網絡迎來更大的挑戰。
  • 攜手「懂行人」共建「交通智能體」,加速推進行業智能升級
    2019年國務院《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印發為交通行業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今年「新基建」首次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也進一步明確規劃了交通傳統設施和數字新技術融合的藍圖。同時,我們看到,未來5到10年我們將進入智能社會,以數位技術為核心,一體化、數位化是必然趨勢。
  • 「定義5.5G,構建美好智能世界」的主題演講
    在通往萬物感知、萬物互聯和萬物智能的智能社會中,5G是實現萬物互聯的關鍵;展望2030,消費者對極致業務體驗的不斷追求,工業互聯場景的多樣性,都將給5G聯接帶來全新的挑戰。 挑戰一、提升聯接人的體驗 走向與虛擬世界的實時交互 聯接人是5G的基本盤,移動通信最初的使命就是讓人們隨時隨地保持聯繫。
  • 新華三綠洲平臺如何構建WiFi聯接新生態
    特別是在強調「平臺+服務+終端」的無線聯接時代,智能運維、快速反應以及數據應用等等,皆需要一家具有市場話語權的企業站出來,為用戶和合作夥伴提供全場景應用的生態「綠洲」!    5月18日,新華三集團旗下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華三通信)在北京751D-Park發布新IT在線運營平臺——新華三綠洲平臺。
  • 騰訊教育發布最新作業系統 助力教學全場景數位化
    來源:環球網9月10日,在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智能教育專場上,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正式宣布,在「騰訊WeLearning智能教育解決方案」的基礎上,發布面向教學場景全流程的作業系統——「騰訊教育智腦」,助力教育管理者、學校、機構,實現高效教學和管理。
  • 華為:智慧應急構建安全發展的智慧城市
    在城市應急管理智慧化的發展與應用方面,趙愛英建議,要儘快完善城市大安全、大應急、大減災體系,通過感知、預警、分析、決策、調度全面提高城市的防災救災減災能力,充分利用聯接、計算、雲、AI、應用等技術協同,構建起全域感知、全網協同、全模態融合的安全發展城市。
  • 為數位化「築橋鋪路」|F5G光聯智能交通,行穩方致遠
    之於華為,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是終局。那落子智能交通,華為的設想是通過F5G全光網來構建智能交通的全光大動脈,這是強聯接的信息數據高速通道,將F5G帶來每一個遠方和每一個角落。智能交通數位化轉型新賽道:F5G5G,廣為認知;F5G,鮮為人知。
  • 華為+克而瑞丨中國房地產數位化深度解讀專題
    智慧地產需要全棧的技術支撐生態,融合 5G、AI、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等新 ICT 技術,橫向打通地產業態全場景、業務全場景,縱向貫穿「端、邊、管、雲」,最終幫助傳統地產實現全場景、全業態的數位化轉型。華為智慧地產解決方案全景圖
  • 交通智能升級加速 | 華為重磅發布「交通智能體」
    作為智慧交通館館長單位,華為在大會開幕式上重磅發布交通行業智能升級參考架構:交通智能體。交通智能體是華為提出、客戶及行業夥伴共同構建,行業共享的開放技術架構,以系統思維支撐交通行業智能升級,加速交通業務在安全、效率、體驗領域的全面提升,最終實現「人悅其行、物優其流」的智慧交通願景。
  • 接入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 麥當勞中國數位化走向全域全場景融合
    2020年「雙11」前,麥當勞中國上線了阿里跨端輕店鋪「官方會員店」,通過接入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滿足消費者全域全場景的需求。這也意味著麥當勞中國與阿里巴巴開啟了全面戰略合作。此次合作,雙方將在餐飲行業全場景業務,以及線上全域消費者精細化運營等方面展開深入探索。
  • 華為「馬斯洛模型」定義城市數位化需求,以數字底座支撐城市轉型
    深圳希望可以借本次論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廣交天下朋友,共商城市未來發展之路,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題為「建設智慧城市的馬斯洛模型」的主旨演講中提到:「城市的數位化轉型紛繁複雜,沒有任何一種技術可以獨立支撐城市數位化,一定是多種技術的組合,我們稱之為 『數字底座』。
  • 華為郭平:聯接密度乘以計算精度就是數字經濟的強度
    華為和河南鑫磊合作,通過AI技術,結合專家經驗,構建智能配煤模型,有效提升了精度、效率和穩定性。經測算,這套系統可以節約煉焦成本15元/噸,每年可為鑫磊節約2700萬。放大到整個中國的焦化行業看,我們假設每噸節約10塊錢,也將為整個行業帶來每年60億元的成本節約。而這僅僅是一個細分行業裡的小場景。下面我們再看一個物流園區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