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辣椒、貼膠布、讓奶奶帶?到底該怎樣給孩子斷奶?

2020-10-16 雲舒做最好的自己

斷奶對於寶寶和寶媽來說,是一個艱難而痛苦的過程。

它是寶寶生活中的一大轉折,不僅僅關係到寶寶身體上的適應,更重要的是斷奶對寶寶和寶媽的心理的考驗。

那麼給寶寶斷奶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前兩天,閨蜜小麗找我訴苦,最近因為給孩子斷奶折騰的人仰馬翻。

原來,進入秋季,小麗想給一周五個月的孩子斷奶。婆婆主動提出她來帶孩子,過陣子孩子就不吃了。從生完孩子後,小麗也沒睡過一個安穩覺,她也想藉機好好休息一下,婆媳倆非常容易的達成了共識。

白天婆婆帶孩子出去玩,有東西分散精力,孩子倒不怎麼哭鬧。但是半夜醒了孩子表現出極大的不安,一哭一兩個小時,婆婆抱著滿屋轉,怎麼都哄不下來。到了第三天晚上,孩子終於不哭鬧了,婆婆半夜醒來給孩子蓋被子,卻發現孩子高燒了。

接下來的兩天,孩子不吃不喝,也沒什麼精神,小麗心疼的直哭,無奈又給孩子吃了起來。

但是這一吃,再想斷奶孩子肯定會更激烈的反抗,奶是徹底斷不了了。

沒有斷成奶,還把孩子折騰病了不說,孩子還比以前更加依賴小麗了,每次小麗去上班,孩子都哭的死去活來。

雖然孩子長大後可以不再依賴母乳生存了,但母乳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是孩子和媽媽情感溝通的橋梁。

像小麗這樣一下子就給孩子斷掉了母乳,孩子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孩子當然不適應。

斷奶要循序漸進,不能說斷就斷。

很多人像小麗一樣,聽從婆婆媽媽的勸告,通過塗抹辣椒、大蒜等刺激物,貼膠布,或乾脆避開幾天的方式給孩子斷奶,其實這種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

首先,辣椒、大蒜等會刺激孩子的口腔黏膜,孩子身體上的痛苦會帶來心靈上的痛苦。孩子滿懷歡喜的去吃奶,強烈的刺激後,被告知「奶壞了」,他們心理會受到嚴重的創傷。

我有一個弟弟,從來都不吃薑。原本以為他只是不喜歡這個味道,後來聽阿姨說,弟弟斷奶的時候,她塗姜告訴弟弟奶壞了,弟弟後來奶是斷了,但是一口姜都不吃。那個強烈的刺激味道給弟弟留下了深刻的陰影。

第二,貼膠布、塗藥水等方式讓孩子斷奶,會讓孩子有負罪感。媽媽貼膠布、塗藥水,告訴孩子奶破了,有的孩子一吃就誇張地喊「疼疼疼」,孩子嚇得趕緊吐出來。

孩子斷奶的時候基本都稍微懂點事了,這樣會讓孩子吃奶有負罪感,久而久之,容易讓孩子變得膽小怯懦,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第三,離開媽媽會讓孩子更加焦慮。孩子從生下來在媽媽的懷抱中得到安慰,他們習慣媽媽的味道、媽媽的聲音、媽媽的呼吸。

母子分離式斷奶,不但沒有了母乳,還沒有了媽媽,孩子會瞬間陷入恐慌,有的就像小麗的孩子那樣反抗、生病,就算是斷奶成功了,長期看不到媽媽,也會使孩子對媽媽心生怨懟,不利於親密親子關係。

斷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麼到底該如何給孩子斷奶呢?

1、要選擇恰當的時機。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乳餵養到2歲。但是1歲左右,孩子基本就能像大人一樣進食了,條件不允許的媽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調整斷奶的時間。

斷母乳改靠奶粉和輔食生活,寶寶的消化功能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他們的免疫力可能回短期下降,所以斷奶首先要看寶寶的身體狀態。要選擇寶寶身體健康,狀態平穩的時機。寶寶生病、打防疫針、出牙或者媽媽不舒服的時候,要推遲斷奶時間。

另外要選擇合適的季節。夏季是腸道疾病多發的季節,且天氣炎熱,孩子本身就比較容易出現身體疾病,而冬季天氣寒冷,晚上孩子如果出現哭鬧,起床哄睡的過程中可能會著涼。因此斷奶的最佳季節是春秋兩季,溫度適宜的時候。

2、要在事先做好鋪墊。可以通過《再見,媽媽的奶》等一些優質的繪本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他已經長大了,有牙齒,可以吃飯,不再需要吃奶了。讓孩子從心理上有個準備。

3、循序漸進自然離乳。在白天,儘量帶孩子出去玩耍,在需要進食的時候,用奶粉和輔食代替。當然,如果已經斷了夜奶的孩子到此就實現了自然離乳。

但是對於沒有斷夜奶的孩子,要逐步改變奶睡的習慣,在睡前由爸爸媽媽一起陪著講個故事,或者輕聲唱歌拍睡。剛開始的時候,如果孩子哭鬧厲害,可以適當的抱著走動,講故事唱兒歌哄睡。

夜間逐步減少餵奶次數,用奶粉代替母乳餵養,最終實現完全脫離母乳。

4、斷奶期間的一些注意事項。在斷奶期間,媽媽儘量不要在寶寶面前暴露乳房,不要讓孩子產生念想。

可以通過變換花樣的給孩子做輔食,增加孩子對輔食的興趣,減少對母乳的依賴。

在斷奶的過程中,媽媽要更多的跟孩子親密,讓孩子知道不吃奶媽媽一樣愛他們。

如果中間寶寶出現反覆,也不要太過沮喪,我們始終對孩子是充滿愛意的,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適當延長斷奶的時間,堅持下去,總會有成效。

總之斷奶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件大事,千萬馬虎不得。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平穩斷奶的同時,也享受到媽媽的關愛。


作者:雲舒,沉迷美食的吃貨,奮鬥在帶娃一線的鋼鐵戰士,接受了社會主義教育的新時代女青年。

相關焦點

  • 說說給寶寶斷奶的痛苦經歷
    當她十二個月大的時候我想要斷奶,她奶奶就說太小了斷了營養跟不上,讓我堅持餵到會走路,這就拖到現在十七個月了還沒有斷奶,前三天買了奶粉買了一堆零食,主攻斷奶,第一天的時候,我衝奶粉給她喝,可她不喜歡用奶瓶,直接扔地上了,把奶瓶當玩具,她要我抱要來吃母乳時被我拒絕了,又哭又鬧的,飯也不肯吃,最後餓到睡著了,到了晚上還是不肯用奶瓶,一直纏著我,哭的那個是沒法形容,到了夜裡十二點了還不肯睡,把隔壁鄰居吵醒了,老太太過來敲門問孩子是不是不舒服,要不要送醫院。
  • 為斷奶媽媽奶奶吵得雞飛狗跳:有三點越早知道,媽媽寶寶都不受罪
    顧媽媽最近因為孩子斷奶的事跟家婆鬧得很不愉快。寶寶已經滿7個月了,她覺得可以準備斷奶了,於是開始不喝催奶的湯汁,為了快速斷奶更是直接拿膠布封住乳頭想讓奶水流回去,奶水確實越來越少了,可她的乳房卻經常腫痛。
  •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斷奶呢?十分棘手,希望有經驗的寶媽給點建議。
    十一奶奶帶著松籽兒回老家,說準備給斷奶,理由是媽媽的奶沒有營養了,而且奶奶一度懷疑媽媽的奶不夠松籽兒喝的,所以借著這個機會想給孩子斷奶。但是事實是媽媽試著用吸奶器抽了一下,每天600ml的奶量還是有的。回家之前給松籽兒做了個體檢,就是牛奶稍微有一點過敏,是1+,諮詢了下大夫,大夫不是特別建議斷奶,因為畢竟十個多月孩子還是太小,大夫建議再多餵一段時間的。
  • 斷奶孩子哭了4天4夜,斷奶之路太艱難,斷奶前你需要看看
    4天4夜,一個人帶孩子的她,因為沒人幫忙,孩子哇哇大哭的時候,她也跟著哭。可可馬上一歲了,我一直計劃要給她斷奶,可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有點難。儘管白天大多時候奶奶帶著她,可一到晚上她還是要找媽媽。白天奶粉、輔食吃得非常棒,但是一到晚上吃完奶粉非要吃幾口奶才睡。如果不給吃就開始哇哇哭,有時候小臉憋得紅紅的,我躺在那裡,她邊哭邊爬在我身上,不停喊媽媽。
  • 為防孩子口呼吸變醜,家長給孩子嘴貼膠布
    最近,有人在發現寶媽圈子裡流行將孩子的嘴巴貼上膠布睡覺,說是防止孩子變醜,這個說法是有科學依據的嗎?「每次帶孩子看牙都鬱悶得不行……今天這次又是重重一擊,醫生說改變她的張口行為要2年時間,以後睡覺要用膠布把嘴巴貼上。
  • 寶寶斷奶後,奶癮犯了在媽媽懷裡哭鬧不停,婆婆看到讓給餵奶喝
    所以,不能為了給寶寶斷奶採用給寶寶吃奶嘴的錯誤方式,一是寶寶不上當,二是就算寶寶吃了奶嘴,對寶寶的口腔發育也會產生不利影響。2、「斷崖式」離乳為了達到給孩子斷奶的目的,寶媽寶爸出去旅遊採用這種躲避的方式,一段時間不回來,讓老人在家幫忙帶著寶寶。以為孩子哭鬧習慣了幾天就好了,就忘了吃奶的依賴就能成功斷奶了。
  • 寶寶斷奶後,犯了奶癮在媽媽懷裡哭鬧不止,婆婆看到趕緊抱走
    所以,不能為了給寶寶斷奶採用給寶寶吃奶嘴的錯誤方式,一是寶寶不上當,二是就算寶寶吃了奶嘴,對寶寶的口腔發育也會產生不利影響。誤區二:「斷崖式」離乳為了達到給孩子斷奶的目的,寶媽寶爸出去旅遊採用這種躲避的方式,一段時間不回來,讓老人在家幫忙帶著寶寶。以為孩子哭鬧習慣了幾天就好了,就忘了吃奶的依賴就能成功斷奶了。
  • 抓住3個寶寶想斷奶的「信號」,避開「4坑」,斷奶也可以很溫柔
    轉眼又到了秋天這個斷奶的「黃金期」,很多寶媽都盤算著準備給孩子斷奶,當然了,這裡有很多寶媽並不是自己想要斷奶,而是受到周圍一些人的「經驗之談」逼得要斷奶。「孩子都1歲大了,還不斷奶?」「孩子不好好吃飯,都是因為吃母乳,斷了就可以了!」想必很多人都聽過這些「經驗之談」吧,那麼母乳到底該不該斷呢?請你接著往下看。斷奶到底有沒有最佳時間呢?
  • 1歲兒子斷了母乳後,見到媽媽就哭,推薦朱丹這種斷奶方法
    婆婆就勸她藉此機會趕緊給小宇斷奶吧,因為媽媽的身體昏昏沉沉的,實在帶不了孩子,婆婆就把小宇帶回了老家。一個星期後,小宇再次回來後,變得不再纏著媽媽了,動不動就大哭不止,必須奶奶抱著晃來晃去才不哭。朱丹的女兒就是使用了這種斷奶方法,零哭鬧,零傷害。這種斷奶方法需要媽媽較早的開始規劃,例如1歲的寶寶斷奶,媽媽可以從提前2個月時就開始減少餵奶次數,一定不要強制性斷奶,也不要利用恐嚇,打罵孩子。要知道母乳是小寶寶切斷臍帶後與這個世界的第一次連結,母乳對於寶寶的安全感不亞於曾經媽媽溫暖的子宮。
  • 寶媽僅用5、6天就斷奶成功的經驗,告訴你怎樣高效快速斷奶
    寶媽僅用5、6天就斷奶成功的經驗,告訴你怎樣高效快速斷奶寶媽們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斷奶的時期,那段日子真的非常煎熬。不給孩子喝奶,他會不斷地蹭媽媽的胸,一邊蹭一邊哭,哭得眼睛紅紅的,讓人心裡不是滋味;不給孩子喝奶,他有可能會養成吸吮手指的壞習慣,想要用手指代替媽媽的奶水安慰自己。斷奶時期,孩子對媽媽會很依賴,不斷地哭,想要這種發方式逼得媽媽繼續給他們餵奶,但媽媽們千萬不要太過於心軟,總是遲遲不斷奶的話,孩子越長大就會越依賴。
  • 三伏貼到底該怎麼貼?
    前不久,有新聞報導,江西省兒童醫院有92名兒童貼完「三伏貼」後出現瘙癢、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應,均已接受了後續的治療,且該醫院已緊急停止了「三伏貼」治療項目。7月18日,新聞再報導,因為貼「三伏貼」而被灼傷的兒童已增至119人,最小年齡僅11個月,多人未滿2歲,大多3至5歲。
  • 為了斷奶,狠心讓孩子跟奶奶睡,電話裡聽到孩子說的話,媽媽淚目
    很多媽媽為了孩子的健康,或者因為工作關係,不得不給孩子斷奶,為了快刀斬亂麻,會採用一些極端的方式,比如在身上塗上紅色顏料、塗上辣椒,或者和孩子離開一段時間,有的也會讓孩子跟奶奶睡,這樣孩子因為害怕或者沒有念想,也就不想吃奶的事,從而實現迅速斷奶。
  • 9歲女孩每晚睡覺都被媽媽用膠布封嘴 醫生卻說:應該貼
    她諮詢了醫生,醫生告訴她,這種情況叫「口呼吸」,需要在睡覺時把孩子的嘴巴用膠布貼上,所以她趕緊去買了膠布。有的說:「我兒子已經貼了好幾個月了。」有的問:「我兒子也這狀況,怎麼辦?」  還有不少人回覆說他們的孩子也張著嘴呼吸,是不是也該貼「膠布」?安安媽說,發布朋友圈短短1個小時內,就有4位家長諮詢她的「膠布」在哪兒買的。  有這麼多的小朋友愛用嘴巴呼吸?
  • 運動員身上貼的膠布是起什麼作用?是受傷才會貼的嗎?
    我們現在經常會看到在一些比賽中,有的運動員身體的某個部位會貼著膠布。不太熟悉這種膠布的人可能就認為這個部位可能有傷痛。那這種膠布到底是幹什麼的呢?什麼情況下才可以貼呢?我們看到的這種膠布叫肌內效貼布,又叫肌貼(以下簡稱「肌貼」)、彈性治療貼布。沒錯,我們從媒體上看到運動員身體上貼的膠布正是這種。
  • 8個月嬰兒斷奶,媽媽將孩子交給奶奶就走了,科學斷奶不能這麼急
    「母乳是孩子最好的營養」,為了孩子的「口糧」,媽媽們要忍受每日喝湯、睡眠不足,被咬被掐、皴裂破皮等一系列痛苦。心心念念著,等熬到孩子大一點,就可以斷奶了。為母不易啊!等產假結束了,得去上班了,加上現在奶粉品牌那麼多,不少人覺得孩子喝奶粉也是一樣的,所以,很多媽媽就選擇在孩子6個月之後就斷奶。
  • 媽媽如何抓住寶寶斷奶「黃金時間」?秋季科學斷奶專家有絕招
    不少媽媽都想知道,孩子到底多大斷奶合適。國際母乳協會推薦的純母乳時間(只吃母乳,不加任何食物)是6個月,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乳餵養到寶寶2歲或以上。如果你急切地想要給寶寶斷奶,最好至少也要等寶寶1歲之後。
  • 孩子到底和奶奶睡還是和媽媽睡好
    在寶寶一歲時家人要求我給孩子斷奶,我坳不過他們,加上自己要去工作,為了孩子白天不會那麼痛苦,還是給他斷了,斷了之後家人再次要求寶寶和他們睡,我捨不得沒同意,到現在他快一歲五個月,婆婆不知道提了多少次,我都拒絕了
  • 寶寶該斷奶了
    斷奶,是一個早就提到日程上來的重要事件,現在終於要實施了,也許是有預感,寶寶這幾日格外戀媽媽的奶,一看見媽媽就說:奶奶,奶奶,意思是要吃奶。媽媽一坐下來,他就往媽媽身上爬,而且,用手使勁扯媽媽的衣襟,有時竟然能扯開,露出奶頭,他馬上把頭探過去,一口叼住,有時人還站在地上,就仰頭叼住媽媽的奶吃,簡直動作純熟的不得了,媽媽有時候故作嗔怒地說:小夥子,不要這麼粗暴好不好?他就嘿嘿地笑。
  • 育兒避坑指南:塗辣椒斷奶更有效?學會這7步寶寶斷奶輕鬆不受累
    表妹還有一個月產假就結束了,所以她想早點讓孩子斷奶。聽她婆婆說,給寶寶塗上辣椒水,斷奶會更快更有效。所以她用辣椒水塗抹在自己的乳頭上,當寶寶餓的時候,她讓寶寶嘗一嘗效果,寶寶嘴剛一碰到就被辣椒噎住了,並且拒絕再次嘗試。起初表妹還很開心,沒想到效果這麼明顯。當她在餵寶寶喝奶粉吃飯時,她發現寶寶居然不喝奶粉。剛開始認為寶寶還沒有從辣椒的辣中恢復過來,就等了一會兒。
  • 斷奶不當會給寶寶留陰影,聰明媽媽注意這兩點,完美解決難題
    怎麼這麼對孩子呀,我家寶貝小的時候斷奶就是放在奶奶家一周,一周後接回來就忘了。」美娟決定聽從寶媽們的建議採取行動。可是,沒兩天美娟就又到群裡哭訴:斷奶沒成功,寶寶更粘著她了,連上廁所都要抱著。專家指出:奶頭塗辣椒、染顏色都不是斷奶的好辦法,只會讓孩子更加戀母,不讓孩子和母親見面,增加孩子恐懼心理,給內心造成傷害。對於斷奶方法寶媽們雖然各有「妙招」,但從未考慮過對孩子會留下什麼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