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谷巨鑫偉業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員在育苗基地察看幼苗生長情況。 山西日報通訊員攝
山西日報記者王秀娟報導:「這種生物農藥的特點是以菌殺蟲,對土壤沒有汙染,對人畜也安全。我們公司有兩大產品,一個是微生物發酵球孢白僵菌,另一個是蘇雲金桿菌。」1月6日,在山西農谷金谷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園,科谷生物農藥有限公司股東之一胡秋義向記者介紹說,「這種農藥對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效果很好,眼下一些生產線還處於設備安裝調試階段,10條生產線全面投產後,生產的生物農藥產品可防治農田病蟲害1000萬畝以上。」
金谷園區是山西農谷的核心區域,也是山西農谷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2017年4月12日,山西農谷管委會掛牌。
2018年5月4日,山西農谷獲批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
2019年11月26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將山西太谷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為山西晉中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
3年來,從工地到廠房到園區,從孕育到誕生到蓬勃發展,山西農谷正在擔當起引領我省現代農業發展的重任。
科技創新之谷
——科技研發平臺、科技合作平臺、技術孵化平臺,集聚各路人才、助推項目落地
創新的靈魂是科技,根本因素是人才。
山西農谷緊扣科技創新,以提高核心競爭力為目標,打造科技研發平臺、科技合作平臺、技術孵化平臺。
1月6日,記者在這裡見到了著名的穀子專家、山西農谷生物科技研究院院長郭平毅。郭平毅介紹了他們的團隊,「我們研究院建立的山西省雜糧協會院士工作站,引進了中國工程院作物遺傳育種專家程順和院士,帶領研究院的穀子產業技術團隊(獲批山西省「1331」重點創新團隊),研製出穀子新品種『太行明珠1號』和『農大8號』,都通過了農業農村部品種登記。」同時,穀子團隊還發揮集群優勢,助力我省有機旱作穀子全程生產機械化。
以團隊為基礎、以農谷為平臺,研究院還有其他3個院士工作站獲批,他們是以趙春江院士為首席科學家的精準農業工作站,以李天來院士為首席科學家的設施園藝工作站,以蓋鈞鎰院士為首席科學家的大豆雜種優勢研究與利用工作站。研究院下設24個應用性技術研究所,引進涉農企業28個。研究院項目庫內,有高粱、馬鈴薯、蔬菜、草業、花卉等21大類72個項目,專家們先行先試,蹚出一條以科技為引領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3年間,山西農谷先後與20餘所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依託山西農大、省農科院等科研機構,累計引進院士7名、「百人計劃」人才12名。功能農業(食品)研究院獲批發明專利2項、實用性專利16項、發布標準5項,「綠色防控梨小食心蟲關鍵技術研發與標準化應用」和「雜糧特色品質形成機制」分別獲得2019年度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成果「科技進步、自然科學」一等獎。智能裝備團隊自主研發的水肥一體化遠程控制技術和滑蓋溫室建造技術進入試驗示範階段。
示範引領之谷
——農村改革試點先行,現代農業產業園高標準建設、現代物流園升級換代
山西農谷在深化改革中推進農村改革,3年間完成省級「10+1」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任務,198個行政村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或經濟合作社,打造了財務監督、產權交易、股權管理三大產權交易電子信息化平臺,積極探索「土地+產業」確權登記及抵押貸款工作,盤活農村資源、增加農民收入,土地流轉交易金額接近1億元。
晉中市太谷區水秀鄉東懷遠村農民胡秋成今年54歲,記者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巨鑫偉業農業產業園的17號棚栽種百香果,「我在巨鑫打工兩個多月了,除草、澆水、鋪膜,一個月能掙3000多塊錢」。巨鑫公司生產部副總經理孟春明介紹說,巨鑫公司剛剛和廈門潤瓏公司籤約一個百香果項目,工人們按要求栽種、下肥、起壟,通過視頻和廈門那邊項目部對接,嚴格按技術要求、按進度完成。孟春明說,「農谷戰略不僅帶動了周邊祁縣、太谷農民就業,還提高了農民的綜合素質。僅巨鑫公司就常年僱著周邊農民160多人。」截至目前,與巨鑫農業公司毗鄰的山西農谷農民培訓中心已累計培訓全省新型職業農民近萬人。
3年間,一批標杆性項目在山西農谷建成。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創中心等7個國家級試點落戶農谷。
番茄小鎮已建成亞洲單體最大全環境智能連棟溫室,西班牙進口自動化分揀包裝流水線正在安裝,5000平方米的工廠化育苗區基建已完成;鴻泰谷農牧廢棄物處理項目年底投產;國內最大的種羊繁育基地保森羊場種羊存欄2.7萬隻;年產10萬噸的「南方食品」黑芝麻系列飲料項目已完成地勘工作。
1月6日,在晉汾白豬產業園區,記者看到,乾淨整潔的廠房裡正在生產豬飼料,太谷金銘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強利介紹說:「我們這裡將開展晉汾白豬全產業鏈生產示範,實現智能化養豬、數位化管理和產業化生產,項目採用政校企、產學研運營模式,上聯科研院校,下聯生豬家庭農場,引領全省生豬產業轉型升級。」之前,晉汾白豬品種在江蘇、北京、河南等8省市21個縣區進行了推廣應用,受到養殖戶的普遍認可。
3年間,省農科院果樹所國家蘋果種苗繁育基地25個品種100畝繁育圃完成建設,園藝植物脫毒與繁育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開展草莓立體育苗技術優化,果樹砧木組培及扦插快繁技術開發,蘋果資源與育種研究中心完成20畝引種圃建設,引進果樹優良品種85個。
山投農業穗華物流園位於太谷區水秀鄉南郭村,記者在園區內看到有物流配送區、加工包裝區、體驗交易區、綜合配套區等。運營部負責人楊廣介紹:「這是一個升級版的物流園,理念是融『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現代物流+供應鏈金融+產品銷售』為一體,致力於消費端對接、服務端對接、生產端對接、全國渠道對接、一帶一路對接,打通農產品銷售鏈路。現在我們將省內部分貧困縣的產品集聚過來,包裝升級、展示銷售。」
3年間,從無到有,山西農谷打造出了一個「高大上」的農業發展高地。
融合發展之谷
——大數據農業、高端高效農業、文旅康養產業,多產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用交叉共融的產業體系改造和提升傳統農業,山西農谷催生了一批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
1月5日,記者在山西農谷大數據中心看到,阿里巴巴ET農業大腦已經上線,電子屏幕上正顯示著某地的「農產品產值、龍頭企業、土地流轉、農業保險、農業設施種類、農業經營模式」等一系列數據。山西農大田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承接和阿里的合作,項目負責人楊素軍介紹:「這個項目就是服務縣域經濟的。公司和農民合作社籤了協議後,個體的農戶就被納入這個平臺,管理人員在手機上點一下就可以看到農戶上傳的各種數據,可以全程監控生產流通環節,還能預測病蟲害。農戶只要手機上有『數字農場』,就可以登錄網上銀行解決『網上貸款』,一些常規問題採用機器人回答的方式,特別方便農民。」
依託太谷南山一線豐富的農業產業資源,一批高端高效農業、休閒觀光農業、文旅康養產業蓬勃發展。鳳翼酒莊年產800噸中高端酒釀造加工項目生產設備進入安裝調試階段,小白萬畝紅棗苗木園展示中心即將完工,潤月山莊、怡園酒莊等生態莊園串珠成鏈,形成了「一線、十個產業觀光園、十二個生態莊園」的規模。
在山西農谷,產業化、智能化進一步融合,生產與服務進一步融合。以現代智能裝備提升現代農業,巨鑫數字農業試點項目已經完成,工廠化育苗、環境監控檢測、生產自動化、產品質量可追溯等功能實現一體化控制。北京農信互聯建成5個智能豬場,依託現代網際網路技術,打造現代養殖新樣板。30餘家核心企業入駐農信商城,累計交易額近33億元,金融平臺放貸累計總額達4.6億元。山西農谷大數據平臺完成與阿里巴巴、布瑞克、樂村淘構架,樂村淘運營中心等已進入實施階段,匯聚117個縣(市、區)的100餘萬條土壤肥力信息,全省4400個氣象站點農業氣象數據,連結北京農信互聯、小白萬畝紅棗園區、巨鑫園區等數據終端,全方位為全省現代農業提供數位化服務。
3年間,山西省農產品國際交易中心成為我省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特色農產品交易展示中心、農業價格信息發布平臺、山西現代農業雙創基地及農業科技企業孵化基地。
舵穩當奮楫、風正好揚帆。2019年12月4日,國新辦舉行首批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發布會,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正式從試點變成制度性安排,山西農谷將邁入新的發展階段,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
原標題:《山西農谷建設三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