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是啥樣?
是「面朝黃土背朝天」?
還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都不是!
現代農業裡
有無人駕駛超炫酷的智能農機
有可持續與循環的魚菜共生
有肆意瘋長的西紅柿樹
還有不用土壤的植物工廠
......
11月17日,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媒體團走進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來一場現代農業「研學」遊。一起來漲漲知識吧。
▲超級拖拉機
▲智能農機
▲智能農機
炫酷的外形,無人駕駛的高科技,你能想到這是用在田間地頭的農機嗎?
這些無人駕駛的超級拖拉機,集成了無人駕駛、智能控制、智能網聯等系統,可實現整車狀態監控、故障診斷及處理、智能識別與控制等。
▲魚菜共生
種菜不需施肥、養魚不用換水,魚排洩的廢水及飼料殘渣成為蔬菜生長的養料,蔬菜的根系與微生物群落將水質處理淨化,實現養魚種菜的可持續與循環,這樣的魚菜共生項目是生態農業中一種最完美的結合。
▲肆意生長的西紅柿樹
這棵「西紅柿樹」是利用普通西紅柿品種的無限生長特性,集成設施、環境、生物、營養和信息等技術,最大限度地滿足西紅柿的生長需求。
單株可以長到14米高以上,累計結果3000多公斤,被評為單株年產最高的西紅柿樹。
▲植物工廠
「一群人要在大西洋上漂流幾個月,不想天天吃海鮮,想吃菜怎麼辦?建個植物工廠就行了!」山西農谷工作人員介紹,植物工廠是國際公認設施農業發展的最高級階段。
由人工光源代替太陽光,營養液代替土壤,利用現代科技在貨櫃內,實現農作物周年連續生產。植物工廠不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可滿足遠洋、邊防哨所、高原、育苗和中草藥等領域的生產和研究應用。
▲現代農業生態體系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現代農業。2019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建設晉中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山西農谷成為首批國家農高區。
「三年成勢、五年成型」,山西農谷以有機旱作農業為主題,以農副食品加工為主導產業,努力建設全國健康食品和功能農業綜合示範區、科技產業孵化示範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農產品加工物流集散區,在北方旱作農業區農業提質增效、做大特優農產品、做優設施農業、做強現代農業服務業等方面探索示範,努力創造出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有機旱作農業相關展示
目前,山西農谷已有稼祺藜麥研究院等12個科研機構落戶,完成了晉中市656個農業基地、87個農產品溯源、20個有機產品認證企業的產品溯源大數據平臺建設工作;同時,與中科院合作,圍繞有機旱作農業區農機裝備研發,共建中科院智能農機實驗室,引進超級拖拉機、智能耕作機器人、智能巡檢機器人、無人機等先進農機設備及技術進行展示、演示。
▲山西農谷中藥材分子工程研發中心開發的山西藥茶
今年年底,山西農谷還將集聚一批國際國內知名農業高新技術科研機構,建立一批院士、博士後工作站,培育一批山西農谷特色農產品品牌,展示一批現代農業農機農藝科技成果,形成集科技研發、創新孵化、創業服務、檢驗檢測、線上營銷、包裝設計、成果展示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綜合體。
來源:山西雲媒體
圖文製作:山西廣電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