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魚菜共生新技術

2021-02-14 無土栽培技術

華南農業大學雨心工作室

工作室由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本科生聯合創

辦,目的免費服務於中國現代化農業、致力於

推動中國農業的發展。


精養池塘魚菜共生新技術

作者:王榮林 潘明庚

所謂魚菜共生技術,就是將池塘養魚與水生蔬菜無土栽培相結合,採用水中養魚、水面種菜立體生產,以養殖魚蝦排洩物替代人工配製的營養液育肥蔬菜,又以水培蔬菜吸收水中有機物質同時淨化池塘水體,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生態系統,達到無廢生產的理想境界。該項技術在國外發展速度較快,在我國發展歷史不長。筆者在常州市水產良種引繁中心現代漁業示範園基地上經過多年的仔細研究,選用成本低、浮性好、選材方便的材料製作生物浮床,選用生長速度快、吸肥能力強的水生空心菜作為栽培生物,既不影響魚類生長,又可為每畝池塘淨增1000餘元效益。更為重要的是生產的蔬菜與魚皆為有機魚與有機蔬菜,在市場上極具競爭力。隨著該項技術不斷成熟,它必將是未來城市郊區養魚業及蔬菜產業有機結合良好農業發展的方向,同時也是未來農業發展趨勢中的一個潮流性生產模式。現將有關技術介紹如下:

一、基礎設施建設1.池塘基本條件精養魚池一般要求,東西長、南北短,面積在8-15畝為佳,池深3-3.5m,淤泥在500px以內。有獨立的進排水系統。2.增氧系統設置採用微孔管道底部增氧技術,每畝配備0.5千瓦動力,每250m2左右設置直徑1.8m的微孔增氧盤一個,每個增氧盤均通過塑料軟管與總供氣管相接(PVC管)。悶熱天氣,開啟風機,氧氣就在池塘底部的微孔增氧盤上均勻散布。3.生物浮床設置選用抗彎強度較大的竹條製成一個長為2.4m、寬為1.2m的竹筏,再用竹條將竹筏分隔成大小為0.2m×0.4m的方格簇,在每一個方格簇的節點上用聚乙烯捆綁一個長約0.05m塑料管,然後將空心菜扦插在塑料管中,這樣一個生物浮床就形成了。多少個生物浮床拼湊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大的生物浮床。再將這些大的生物浮床沿東西向固定在池塘中,浮床面積約佔整個池塘面積的10%。

二、方法

1.品種的選擇

1.1魚類品種的選擇

由於本技術系統較為複雜,既有魚,又有菜。因此,要實現魚菜共生,在魚種的選擇上既要考慮到魚類品種的耐氧能力,又要考慮到這些魚類品種對種植的空心菜沒有影響。用於魚菜共生的魚種類較多,但最好以適應性強的本土魚類或者耐缺氧與廢水環境較強的魚類為好,這樣更適合於高密度的養殖,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目前用於魚菜共生的品種有:黃顙魚、長吻鮠、羅非魚、太陽魚、鯰魚、美國斑點叉尾鮰等。這些魚具有較強的適應性,特別是羅非魚是最適合高密度養殖的品種,可以實現200-300尾/m3的密度,而且具有生長速度快、魚的品質佳的優點,是一種雜食性與飼料轉換率較高的品種。另外,鯰魚也一樣,不僅可以高密度而且耐汙水能力特強,也是一種魚菜共生的好品種。

1.2蔬菜品種的選擇適用於魚菜共生的蔬菜品種,可以是葉菜類也可以是瓜果類,甚至還可以用於蔬菜種苗的培育。本單位主要以空心菜種植為主。

2.種養密度

2.1魚類放養密度放養密度

對於共生系統的建立與穩定極為重要,一般前期可以密些,後期慢慢分養,或者隨著魚類密度提高來增加純氧的輸入量與循環的頻率,如果要達到最高的養殖密度最好結合純氧溶入技術來實現,但要有可靠的防停電裝置,最好要自備發電機一臺,同時配備停電的自動切換與報警裝置,以防停電造成損失。由於本單位採用的微孔增氧技術,一次放養,黃顙魚和長吻鮠苗種畝放養量一般為8000-10000尾,二齡魚种放養量為3000-400kg/畝。

2.2蔬菜種植密度

魚、水體和蔬菜三者間的關係,除了物種多樣化以外,還要考慮它們的數量與比例關係,這是保持物質能量平衡關係的關鍵技術。多少魚的排洩能形成多少植物的生物量,配置多少種植面積的蔬菜,只有合理的配置,才能讓水質得以淨化同時菜又能良好生長。如果蔬菜種植面積過大,因肥水不充足而長得慢甚至易黃化或變成小老苗;如果蔬菜栽培面積過小又會出現汙水未能充分徹底淨化處理,而影響魚的生長或者導致病菌的滋生甚至缺氧泛塘。根據試驗經驗,蔬菜生長面積不應該超過池塘面積的30%為宜。

3.飼養管理

3.1蔬菜管理

從菜的生長來說微生物的管理是非常關鍵的一環,通過對飼料的合理配置與配方研究,來補充蔬菜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通常養殖水是一種富氨態氮與磷酸鹽的排洩水,其它的微量元素常有缺乏之表現,如果要採用有機生態的自行組織解決方法,必須往飼料配方中添加魚粉、骨粉、海藻類原料,使微量元素的供給得以補充。其實魚與植物所需的礦質元素基本相似,只要通過飼料配方的優化就可以使排洩水的營養物質更齊全。所以在配方中加入微量元素含量較豐的飼料是解決蔬菜缺乏微量元素的最生態方法。當然階段性的酸鹼度調控也可以讓一些元素得到補充。

比如硝化過程造成水體的酸化,常產生不利魚生長的酸鹼度環境,為了創造適合的pH值,給水中加入氫氧化鈣或者氫氧化鉀,無形就豐富了水體中鉀與鈣的含量。另外,螯合鐵以2ppm的濃度,往水體中添加,也是目前解決蔬菜缺鐵失綠症的一種主要方法。冬季要及時將蔬菜移進溫棚,防止進入霜凍期後的蔬菜枯死影響水質。日常的蟲害管理除了採用防蟲網的隔絕防除外,還可以結合誘蟲燈與粘蟲黃色板,以誘殺為主。

如果出現暴發病害也可以對氣霧培的蔬菜進行生物藥劑的防治,基質培與水培儘量免除使用,否則會造成魚之中毒。除此以外也可以發揮無土栽培的優勢進行蔬菜植物的間種或混種,把一些驅蟲或抗蟲的蔬菜與普通蔬菜混合栽培,達到生態忌避之作用。

3.2魚類管理除正常的飼養管理外,還應特別做好防缺氧工作。在水體消毒時,消毒劑潑灑要避免對準蔬菜。魚菜共生是運用生態學原理和環境條件監控手段建立起來的可持續設施漁業新技術,種菜不需再施肥,養魚不需常換水,是一種資源節省型的可循環有機耕作模式,是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

來現代農業發展方向。


華南農業大學雨心工作室信息轉載至:中國知網。轉載請標明來自:無土栽培技術!

華南農業大學雨心工作室

1、華南農業大學雨心工作室刪減,表示對相關作

者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涉及產權,請聯繫我們將

第一時間刪除

2、免責聲明華南農業大學雨心工作室發布,但

不對信息的內容負責,僅供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讀者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3、「雨心工作室」由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本科生

聯合創辦,目的免費服務於中國農業致力於推動

中國現代化農業發展。歡迎廣大朋友來信諮詢有關

現代化農業的有機生態無土栽培、營養液配方、

有機基質配比,大棚搭建,有機農業,農場規劃

,病蟲害防治、日常管理、投入產出、等方面的

問題。諮詢請直接回復公眾號或加工作室負責人

微信: 1280464150 。

相關焦點

  • 乾旱地區魚菜共生生態種養技術
    乾旱地區魚菜共生生態種養技術陳學洲1一、技術模式概述(一)模式概要魚菜共生綜合種養技術是一種涉及魚類和植物營養生理、環境、理化等學科的生態型可持續發展農業新技術,是針對養殖水體富營養化,基於生態共生原理,在魚類養殖池塘水面進行蔬菜無土栽培
  • 池塘種植空心菜、魚菜共生立體種養技術
    池塘種植空心菜、魚菜共生立體種養技術1. 池塘的選擇和清整 最好選擇老舊和底泥淤積較厚、水質肥、透明度低於 30 釐米的池塘,為了便於魚菜種養管理,面積通常選擇 2~5 畝為宜。為考慮到池塘能有充分的光照,以東西長、南北寬為好,要保水性好、不漏水、進排水方便。
  • 我市開展魚菜共生技術試驗
    一片魚塘格外吸引人的眼球:只見岸邊一道木質的階梯向水面延伸,池塘中間搭著一個木質平臺,裡面整齊的嵌入8個巨大的藍色塑料桶,成百上千隻鱸魚被圈養在桶裡。而在平臺的四周,則被種上依水而生的綠色蔬菜,與魚塘外圈高低錯落的水生植物相映成趣。乍一看,還以為是誤入了哪個公園的觀景湖。 「這是我們團隊正在開展的『魚菜共生』技術試驗,目的是為了改善水質,提升效益。」
  • 大足:水上藤菜水裡魚 魚菜共生調水質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李海 蔣世勇近年來,大足區在發展循環農業過程中,推廣蔬菜和魚類共同種養,運用魚菜共生的複合循環養殖體系,將水產養殖與水耕栽培技術融合,實現「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生態種養模式,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 魚菜共生模式的優點及四種搭配模式介紹
    小丑魚:魚糞是很好的綠色有機肥,種有機蔬菜,草莓,葡萄等!13941890728:純綠色的有機肥,好的肥料。笑傲通心:可以像豬場一樣拿來做成沼氣不?(這位粉粉,魚糞可以產生沼氣的哦)青衫故人:很久以前就有魚桑養殖。四十一朵花:純天然綠色的好肥料,棄之可惜,魚菜共生,優勢互補!
  • 打造百億級生態漁產業鏈之——重慶魚菜共生立體種養模式
    池塘魚菜共生綜合種養技術已經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農業主推技術,我市目前已推廣4萬多畝,今後將按照《池塘魚菜共生綜合種養技術規範》(DB&nbsp50/T&nbsp545—2014)繼續擴大種養面積。
  • "魚菜共生"是朝陽產業,還是未來科技?
    那麼問題來了,除了用於養殖池塘淨水的漂浮筏魚菜共生系統之外,其他類型的系統為何遲遲沒有得到大規模推廣呢?圖11:魚菜共生的發展歷程目前,國內以種養一體的自然型系統更為多見,該類系統以池塘漂浮筏魚菜共生系統為代表,主要目的是為了淨化養殖池塘的水質。
  • 江西吉安新幹:「魚菜共生」模式 一田兩用一舉兩得
    江西吉安新幹:「魚菜共生」模式 一田兩用一舉兩得2016-09-19 08:5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在江西省新幹縣沂江鄉大洲魚種場的魚塘內,負責人姚高根坐在一條小船上,邊割空心菜邊和記者聊著天:我這池塘既是魚塘,也是菜地,這是一種新型生態農業經營模式。  據了解,以往在水塘中養魚,隨著魚的產量增加,魚糞便以及投放的飼料等,會使水質逐漸變肥,水面長滿藻類,不利於魚的生長。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不斷往水裡投放「改水藥物」,這樣又會造成更多汙染。
  • 「魚菜共生」築就綠色養殖環境 佛山市新榮水產有限公司探索健康...
    「魚菜共生」築就綠色養殖環境 佛山市新榮水產有限公司探索健康養殖新模式2018-10-30 10:23:00在魚塘中,魚的糞便、餌料的殘渣等都會產生氨氮,從而影響水質。如果通過頻繁地換水排水來解決,這樣的方法太過「簡單粗暴」。&nbsp&nbsp&nbsp&nbsp為此,新榮水產開始探索「魚菜共生」的模式。最初,魚塘引入的是水仙花,但該花的根部在水中易腐爛,反過來會影響水質。
  • 工廠化養殖中的「魚菜共生」技術
    工廠化養殖中的「魚菜共生」技術2013-11-26 15:2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養殖汙水的處理是整個系統的關鍵技術,但同時也是主要的耗能環節。因此,在能源匱乏的今天,如何合理使用和節約能源,使養殖汙水得到更有效地處理,顯得尤為重要。  作用與原理  在工廠化養殖系統中應用「魚菜共生」技術,即可使養殖汙水資源化,不汙染環境,又可有效淨化水質,節約能源。
  • 魚菜共生 水裡生「金」
    撥開浮床,能看見底下流動的水,水裡還有不少魚在遊動。 李成樹介紹說,水裡的魚會吃掉菜根上的一些微生物,減少蔬菜生長過程中的病害。魚和蔬菜在大棚裡「唱起了雙簧」,魚池中的水作為「營養液」培育蔬菜,被蔬菜吸收過濾後的「清泉」又流回魚池供魚生長。大棚中央有數個藍色的大魚池,這裡便是淡水石斑魚、加州鱸魚等高經濟價值魚類的家。
  • 魚菜共生=幸福!
    魚幫菜丶菜幫魚的共生模式巧妙地將養殖魚池成為水耕菜圃·是一種生生不息」的生態系。 可以根據空間的特性和面積大小,發展出適應的共生模式·涵蓋搭配的魚種丶菜種丶設備丶以及景觀的設計。
  • 魚菜共生:—個頗具推廣價值的養殖模式
    該技術模式不但能優化改良養殖場地生態環境,保持水土生態平衡,安全環保,資源可持續利用,而且產品品質獨特、優良,能大幅度提高水產養殖的社會經濟效益。在廣東省,該養殖技術模式具有三類依次遞進的表現形式。首先是立體混養,即在池塘一類養殖水體中開展魚蝦、魚蝦蟹,魚鱉、魚蝦鱉混養,該技術模式能夠充分運用殘飼,降解、分解糞便,防控疫病。
  • 魚菜共生技術:1公斤魚食=50公斤蔬菜+0.8公斤魚肉
    1公斤魚食,至少能生產50公斤蔬菜和0.8公斤魚肉 一個澳大利亞人帶來中國的魚菜共生技術,能否打開潛力巨大的「樂活市場」? 兩隻塑料桶、一個水泵、一個木框,固定起來就是一個魚菜共生水箱。艾文把這個新玩具叫作「純粹系列」(OriginalSeries)。
  • 研究陽臺景觀魚菜共生系統
    來源 小川一畝漁菜農業 陽臺農業也是農業庭院經濟在新時期的一種提升與發展,在以農業經濟為主體的80-90年代,許多鄉村的民宅庭院就曾提出過發展庭院種養業提高家庭收入的許多新思路與新模式。
  • 魚菜共生系統及其立體化案例研究
    然而城市中的農業種植必須面對空間、效能和環境問題,需要依靠現代技術支持才能實現,魚菜共生系統便在此背景下產生。相較於一般城市農場將城市綠地變農田的功能置換方式,魚菜共生系統(Aquaponics)是一種複合水產養殖(Aquaculture)和水耕栽培(Hydroponics)的應用技術,具有集成、高效的特點,能夠實現都市農業種植的永續有機。
  • 工科男跨界創業當農場主:讓「魚菜共生」技術惠及更多消費者
    【解說】眼前這位正在餵魚的人就是這個「魚菜共生」農場的負責人陳斌。2014年,陳斌在四川成都新津縣打造了這處佔地30畝的農場。12月26日,記者來到「魚菜共生」農場,探訪「魚菜共生」這種耕作體系背後的秘密。
  • 種菜不施肥,養魚不換水——魚菜共生的農村新風景
    新華社南昌1月23日電題:種菜不施肥,養魚不換水——魚菜共生的農村新風景新華社記者袁慧晶種菜不施肥,養魚不換水,此前常被國外用於人工造景的魚菜共生技術,如今正成為我國農村規模種養的一道新風景。記者在企業的魚菜共生大棚中看到,一排排生長在菜槽中的花菜、生菜長勢喜人。與傳統農業不一樣的是,這裡採用的是無土水培的種植方式。揭開用來固定作物的白色種菜板,記者看見菜槽中的水裡還有不少泥鰍,這些泥鰍會吃掉菜根上的微生物,減少菜在生長過程中的病害。大棚中央是3個大魚池,養著錦鯉和草魚。大魚池裡的水和菜槽中的水共同構成了魚菜共生的水循環系統。
  • 小嶺共享農莊:引進「魚菜共生」模式 打造東方「世外樂園」
    這就是魚菜共生系統,東方小嶺共享農莊引進的魚菜共生系統彌補了傳統水產養殖與蔬菜種植的短板與不足,通過兩者的組合,實現1+1>2的神奇效果。一個集農事體驗、科普教育、旅遊接待、餐飲娛樂為一體的東方「世外樂園」 正在日漸形成。
  • 魚菜共生 「一水雙收」
    寒冬時節,在山東省聊城市冠縣定遠寨鎮定遠寨村,山東潤濤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魚菜共生大棚內卻溫暖如春,水池內魚翔淺底,成群的錦鯉悠然嬉戲;池邊的火山石種植槽裡,芹菜、韭菜等各種蔬菜長勢喜人,一派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