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菜共生模式的優點及四種搭配模式介紹

2020-12-24 水產養殖網

魚菜共生模式的優點及四種搭配模式介紹

2015-07-21 16:0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通威        瀏覽量: 9302 次 我要評論

關於魚菜共生的那些事,有人說魚塘邊的水產人最有發言權,這話一點也不假,快來看看大家是怎樣說的吧:

liangpx:魚糞含有多種有機物,氮磷鉀等元素。
董志華:種有機蔬菜,好得很。
小丑魚:魚糞是很好的綠色有機肥,種有機蔬菜,草莓,葡萄等!
13941890728:純綠色的有機肥,好的肥料。
笑傲通心:可以像豬場一樣拿來做成沼氣不?(這位粉粉,魚糞可以產生沼氣的哦)
青衫故人:很久以前就有魚桑養殖。
四十一朵花:純天然綠色的好肥料,棄之可惜,魚菜共生,優勢互補!

魚菜共生即有機結合水產養殖與蔬菜種植這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實現科學的協同共生。利用種植蔬菜來吸收轉化水體二氧化碳產生氧氣,同時魚兒的排洩物以及飼料殘渣等又可充當蔬菜生長的養料。這樣,養魚就可以不換水,種菜也可以不施化肥,一舉兩得就是這麼簡單!

這麼偉大的發明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話說很久很久以前……在古代,中國溫江、泰國、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就有了稻田養魚的先例,稻田裡養殖鯉魚、鯽魚、泥鰍、黃鱔、田螺等,這就是古人們創造出來的古代「魚菜共生」模式,距今已1000多年。

現在我們所說的魚菜共生,雖然發源於古代的稻田養魚,但卻具備了相當科技含量。當魚兒遇上了蔬菜,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近年來,國內多位水產人在池塘開展過一些試驗,發現下列四種種養模式可以讓魚兒和蔬菜更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1、直接漂浮法:這個最簡單,用泡沫板等浮體,直接把蔬菜苗固定在漂浮的定植板上進行水培。&nbsp

2、養殖水體與種植系統分離:兩者之間通過礫石硝化濾床連接,養殖排放的廢水先經由硝化濾床的過濾,再循環利用作為滴灌溼地種植植物的營養液,經由蔬菜吸收後又從溼地經水生植物淨化水,再次返回養殖池,形成閉路循環。

3、&nbsp養殖水體直接與灌溉系統連接:養殖區排放的廢液直接以滴灌的方式循環至栽培容器,經過濾後廢水又返回養殖水體。

4、水生蔬菜系統:這種方式就如中國傳統的稻田養魚,不同之處在於養殖與種植是分離式共生。什麼叫分離式共生呢?就是把養殖池的水直接排放農田,經農田土壤植被等處理後,再從另一端返回到養殖池。

上述方式種菜也是有講究的,最好選擇適合水生的經濟蔬菜,如空心菜、水芹菜和竹葉菜等。空心菜是魚菜共生的首選哦,因為空心菜生長快,產量大,對池塘過濾淨化的效果是極好極好的。

今天看來,魚菜共生已經變成了一種生態的農作方式,甚至還成為了一種園藝,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小水想問,誰家魚塘有這樣的魚菜共生,我們用這魚和菜來做一道美味鮮魚湯可好?


本期話題特邀專家:通威股份高級技術顧問、「老漁翁」吳宗文老師
材料由通威股份設施漁業工程研究所提供&nbsp
&nbsp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網紅模式」魚菜共生系統,是搖錢樹還是騙人的幌子?
    那麼,魚菜共生養殖模式與傳統養殖模式相比有什麼優勢呢?魚菜共生系統不僅可以收穫水產品,還可收穫蔬菜,平均畝產能提高10%左右,節約水電成本投入約30%,節省用藥50%左右。例如空心菜畝產可達800公斤,根據蔬菜元素含量分析,每生產1千克空心菜可以消納1.45克氮和0.3克磷。
  • 魚菜共生:—個頗具推廣價值的養殖模式
    其次是生態養殖,即在大、中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種或者亞成體,如山塘、水庫、湖泊等大水域養魚和大面積的淺海灘涂養殖蝦蟹、貝藻類,例如大水面增養殖和魚塭養殖等。再次是綜合種養,例如在稻田、藕塘、菱池、茭白田裡放養蝦、蟹、鱔、鰍、鱉等水產養殖動物,或者一造種植,一造養殖,實施輪作;魚菜共生,即在水面上種植蔬菜,水體中養魚。其中魚菜共生在該類型模式中的地位、作用和影響力可見一斑,是一個值得大力推廣的模式。
  • 黃瓜小鎮:「魚菜共生」開啟種養新模式!
    黃瓜小鎮:「魚菜共生」開啟種養新模式!館陶縣黃瓜小鎮「魚菜共生」開啟種養新模式自5年前,館陶縣以特色小鎮建設為著力點開闢鄉村振興之路。經過5年的發展,打造了一批以「糧畫小鎮」「黃瓜小鎮」等為代表的特色小鎮,不僅摘掉了貧困帽子,還探索出以產業為基礎的鄉村全面振興模式。
  • 江西吉安新幹:「魚菜共生」模式 一田兩用一舉兩得
    江西吉安新幹:「魚菜共生」模式 一田兩用一舉兩得2016-09-19 08:5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姚高根告訴記者,「魚-菜共生」,不施肥,不打藥,魚塘水面上空心菜、水芹菜等水生蔬菜長得綠油油;常年不用下藥「改水」,水中富營養物質也不會超標,魚兒長得快品質又好。這種種養模式既降低了養魚的成本,增加了蔬菜收入,又減少了養殖汙染,保護了生態環境,一舉多得。  大洲養魚場共有親本和苗種標準化繁育池150畝。今年姚高根在其中4個魚塘中種植了總面積800平方米的空心菜。
  • 魚菜共生 生態循環
    11月17日,在位於湖州市東林鎮的湖州吳興青蕪家庭農場魚菜共生大棚裡,工作人員從魚菜共生池內捕撈澳洲龍蝦。11月17日,在位於湖州市東林鎮的湖州吳興青蕪家庭農場魚菜共生大棚裡,工作人員展示從魚菜共生池內捕撈的澳洲龍蝦。
  • 魚菜共生=幸福!
    魚幫菜丶菜幫魚的共生模式巧妙地將養殖魚池成為水耕菜圃·是一種生生不息」的生態系。 可以根據空間的特性和面積大小,發展出適應的共生模式·涵蓋搭配的魚種丶菜種丶設備丶以及景觀的設計。
  • 羅仙村引進「魚菜共生」模式,打造安順城郊「世外樂園」
    目前,羅仙村引進「魚菜共生」發展模式,為鄉村旅遊增色不少。在羅仙村魚菜共生基地,18個鋼架大棚分兩行排開。棚內整潔清爽,池子裡種滿了各式蔬菜,顏色青翠,長勢喜人。西秀區羅仙村駐村第一書記 王海:魚菜共生就是種菜不用施肥不用打農藥,養魚不用換水,靠收集我們的魚糞,通過礦化池的礦化以後,進入我們的種菜槽,通過蔬菜水果的根系吸收的養分,把水質淨化乾淨,返回我們的養魚池。劇了解,這裡的蔬菜種植在一塊塊白色方形泡沫板,泡沫板下不是泥土,而是清澈的水。池子裡的水不是自來水或河流水,而是養魚大棚裡的魚池水。
  • 海鹽小夥探索魚菜共生循環模式
    12月18日上午,走進位於沈蕩鎮的浙江朱高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佔地5畝的基地內,擺放了24個碩大的魚桶,近萬條鱸魚在水中嬉戲,魚桶旁是196個種植床,當季果蔬長勢喜人。  「這是我們今年嘗試的魚菜共生模式。」技術負責人章華告訴記者,傳統的魚菜共生一般採用泡沫板等把蔬菜苗固定,放到魚塘裡進行水培種植,但養魚水需要鹼性,種菜水需要酸性,傳統模式只能將水調配成中性,無法實現種養效益最大化。
  • 打造百億級生態漁產業鏈之——重慶魚菜共生立體種養模式
    池塘魚菜共生綜合種養技術已經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農業主推技術,我市目前已推廣4萬多畝,今後將按照《池塘魚菜共生綜合種養技術規範》(DB&nbsp50/T&nbsp545—2014)繼續擴大種養面積。
  • 小嶺共享農莊:引進「魚菜共生」模式 打造東方「世外樂園」
    這就是魚菜共生系統,東方小嶺共享農莊引進的魚菜共生系統彌補了傳統水產養殖與蔬菜種植的短板與不足,通過兩者的組合,實現1+1>2的神奇效果。一個集農事體驗、科普教育、旅遊接待、餐飲娛樂為一體的東方「世外樂園」 正在日漸形成。
  • 「魚菜共生」生態種養
    2月7日,唐山市曹妃甸區六農場民悅生態園的工作人員在魚與蔬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大棚內管理水培蔬菜。  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六農場民悅生態園引進的魚與蔬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項目投入運行。這個佔地2畝的魚與蔬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大棚,預計年純收入可達20萬元。據介紹,「魚菜共生」是一種集蔬菜栽培與高密度魚養殖為一體的生態系統,魚產生的排洩廢棄物為農作物生長提供富足的營養,經農作物淨化吸收的水又可作為養殖水返回。物種之間和諧共生運行,雙方之間形成生態互利關係,是一種可持續循環型的低碳生產模式。
  • 最近很火的魚菜共生種植系統、有啥優缺點
    一、基質栽培式魚菜共生系統的優勢 1、持續高效。基質栽培式魚菜共生系統始終處於運轉過程中,生產過程不會中斷,所以系統會源源不斷地生產魚和蔬菜。同時,兼有生態飲食服務,科普宣傳活動,與大學聯合研究等,是一種高效的生產模式。
  • 研究陽臺景觀魚菜共生系統
    目前用於陽臺農業發展的栽培模式大多採用無土養液栽培模式,分人工基質培、水培、汽霧培、還有水氣結合的水氣培。這些模式的組合形成了陽臺農業特有的種植模式。 魚菜共生 魚菜共生(Aquaponics)是一種新型的複合耕作體系,它把水產養殖(Aquaculture
  • 魚菜共生真不用大投入,這樣來做,普通養殖戶同樣可做好魚菜共生
    魚菜共生是最近幾年來在農業生產中比較火的一個種、養相結合的生產模式,但是一說到這種模式很多朋友想到的就是什麼循環水養殖、溫室大棚、高投入成本高之類,其實這是一些沒有真正了解魚菜共生模式的朋友對魚菜共生的一個誤解或者說是一處片面的理解。
  • 池塘魚菜共生新技術
    精養池塘魚菜共生新技術作者:王榮林 潘明庚所謂魚菜共生技術,就是將池塘養魚與水生蔬菜無土栽培相結合,採用水中養魚、水面種菜立體生產更為重要的是生產的蔬菜與魚皆為有機魚與有機蔬菜,在市場上極具競爭力。隨著該項技術不斷成熟,它必將是未來城市郊區養魚業及蔬菜產業有機結合良好農業發展的方向,同時也是未來農業發展趨勢中的一個潮流性生產模式。現將有關技術介紹如下: 一、基礎設施建設1.池塘基本條件精養魚池一般要求,東西長、南北短,面積在8-15畝為佳,池深3-3.5m,淤泥在500px以內。
  • 魚菜共生這種農耕模式適合做精準扶貧嗎?
    很多到訪漁耕田的朋友對魚菜共生都有興趣參與。但是他們很多人對魚菜共生理解有誤。我接待了很多批來自貧困甚至深度貧困地區的訪客,他們希望把魚菜共生引進到當地,在政府的支持下做成一個精準扶貧項目,幫助老百姓脫貧致富。他們的初心可嘉。但是我認為魚菜共生並不適合拿去做精準扶貧。他們派學員到漁耕田學習魚菜共生技術也被我婉拒。
  • 大足:水上藤菜水裡魚 魚菜共生調水質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李海 蔣世勇近年來,大足區在發展循環農業過程中,推廣蔬菜和魚類共同種養,運用魚菜共生的複合循環養殖體系,將水產養殖與水耕栽培技術融合,實現「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生態種養模式,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 「魚菜共生」生態種養:2畝地大棚純收入20萬,怎麼做到的?(內附DIY魚菜共生製作方法)
    唐山市曹妃甸區六農場民悅生態園的工作人員在魚與蔬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大棚內查看觀賞魚的長勢「魚菜共生」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六農場民悅生態園引進的魚與蔬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項目投入運行這個佔地2畝的魚與蔬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大棚,預計年純收入可達20萬元。據介紹,「魚菜共生」是一種集蔬菜栽培與高密度魚養殖為一體的生態系統,魚產生的排洩廢棄物為農作物生長提供富足的營養,經農作物淨化吸收的水又可作為養殖水返回。物種之間和諧共生運行,雙方之間形成生態互利關係,是一種可持續循環型的低碳生產模式。今天小園子就和您一起聊聊魚菜共生的那些事!
  • 陽臺魚菜共生系統之經驗淺談
    陽臺魚菜共生系統是我非常推崇的一種模式,它的眾多優點大家也都能明白,我就不再多講。接下來談一談,我在運行這套系統的時候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既然是魚菜共生系統,我個人認為在這套系統中最重要的還是魚。養魚的容器儘量的水平面要大,這樣水可以更好的溶氧。另外,建議養魚的容器再單獨的添加一個過濾系統,經過過濾後的水再進入定植管道。種植的蔬菜,以葉菜類為主,比如小白菜,生菜,油菜之類的。
  • 魚菜共生 生態富民
    魚菜共生 生態富民 2020.01.09 21:45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