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菜共生技術:1公斤魚食=50公斤蔬菜+0.8公斤魚肉

2020-12-25 一畝田資訊

1公斤魚食,至少能生產50公斤蔬菜和0.8公斤魚肉

一個澳大利亞人帶來中國的魚菜共生技術,能否打開潛力巨大的「樂活市場」?

兩隻塑料桶、一個水泵、一個木框,固定起來就是一個魚菜共生水箱。艾文把這個新玩具叫作「純粹系列」(OriginalSeries)。他在一個屋頂閣樓辦公,綠色葉子的蔬菜和遊來遊去的羅非魚給這裡增添幾分生氣。2012年元旦前後,他就在這裡發起了一個工作坊。一群喜歡DIY的人,共同完成了一套純手工的、魚菜共生生態系統。艾文說,「有一個參與者把我們做好的樣品帶回了家。他後來寫信告訴我,擺在家裡的這個升級版『水族箱』,讓他感受到生命的宏大」。

艾文是一個在上海生活了四年的美國人。他是一名綠色建築認證專家,也是「純粹生活」(OriginalLife)網站創始人。馬丁·路德·金說,「只有突破了個人主義的狹隘,走向對寬廣人性的關懷,一個人才真正開始生活。」——這句話是艾文的座右銘。兩個月前,他創辦了「亞洲魚菜共生科技聯盟」,打算發起一場聽起來有點奇怪的「魚菜革命」。現在,這一切有了突破性的進展。1月10日,他推出99套手工打造的魚菜共生系統,已經銷售15套;他還得到了上海浦東區一塊480平米屋頂的使用權,他將在那裡建造一個都市農耕實驗室。艾文說,「我要在中國推廣『魚菜共生』的概念,把真正健康的菜搬到你的餐桌上。」

在中國,「魚菜共生」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技術。「中國古代南方的稻田養魚是這項技術的起源,現代出現的『魚菜共生』是對大自然的模仿」,艾文說。這項技術的原理是,在一個封閉的無土環境中,建立魚、蔬菜、微生物的循環鏈。魚的廢料為植物提供營養,植物淨化魚類的生存環境;植物是微生物的食物,微生物為魚類提供食物,從而形成一個微型生態圈。由於生態系統是自給自足的,所以循環一旦形成,種植唯一的成本就是魚食。根據英國魚菜共生協會(AquaponicsUK)的數據,1公斤魚食,至少能生產50公斤蔬菜和0.8公斤魚肉。

最初,魚菜共生吸引了許多澳大利亞人。受困於乾旱缺水的氣候條件,澳大利亞的園藝愛好者們成為早期的先行者。相比傳統種植,它最大的特點是能節約90%的用水量。這場運動1970年代以澳大利亞為起點,藉助網際網路的開放性,在世界各地播下了火種。網絡上有不少類似「後院魚菜共生」(BackyardAquaponics)的網站,讀者可以自學,如何把一個遊泳池改造成一個魚塘。在知識分享的過程中,它逐漸成為一場全球性的運動。儘管參與者的社會身份千差萬別,但他們不是廚房花園愛好者、未來主義者,就是搗鼓手工的發明家、環保主義者。

李大維是亞洲魚菜共生科技聯盟的核心成員。「原來我在屋頂上種菜,後來土溢出來,塞住了管道,還跟樓下鄰居吵架。然後我就轉向了水耕,但水耕最大的問題是營養液。一旦開始用營養液你就被廠商鎖定,除非你自己是做營養液的。」李大維說。2012年夏天,在出差香港的途中,他從克裡斯·夏普(ChrisSharp)那裡第一次聽說「魚菜共生」。克裡斯·夏普曾經在穆雷·哈勒姆(MurrayHallam)發起的「魚菜共生實踐」的項目裡工作過。穆雷·哈勒姆是世界範圍內魚菜共生運動最有影響力的人。2006年,他發現了這項技術,不久就在澳大利亞銷售自製工具。他因為製作了一系列在YouTube上廣為流傳的DIY視頻而為人所知。

從2008年起,他自費在全球旅行,把魚菜共生的概念和技術從澳大利亞帶到了亞洲。在韓國,他把技術傳授給「ifarm」農場種植高麗參;香港的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也在他的幫助下搭建了新系統。現在,他正在給臺灣的川上農莊做培訓。他也因此被稱為「農業傳教士」。「只需要一點點訓練,你就能在自己的家裡、辦公室裡擁有一個更高級的水族箱。養魚,養菜,或者只是用來觀賞。一旦人們發現,用魚菜共生系統種植食物如此簡單、自然,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止他們了」,在接受本刊採訪時克裡斯·夏普說。

儘管有些理想主義色彩,魚菜共生卻成了開發「樂活市場」潛在巨大需求的先鋒。「美國是魚菜共生商業化最成功的國家。」克裡斯·夏普說。在美國,圍繞這項技術出現了兩類生意:在美國亞特蘭大,有一家名叫「地球解決方案」的公司,在網上銷售一種外形獨特的魚菜共生系統。這家公司為其取名為「盒子裡的農場」,價格在268美元到3000美元之間。據報導這家公司2010年售出了數百套;與此同時,大型農場也把注意力投向魚菜共生。AeroGarden原本是一家面向大眾市場的水培蔬菜公司。其創始人SylviaBernstein發現,這項技術對那些在冬季尋找新鮮植物的人、園藝愛好者、高收入家庭和那些喜歡科學的孩子等「綠色人群」充滿吸引力。現在,她不僅在博客上推廣這門技術,還把它應用到規模化生產中。

2012年9月,在李大維的邀請下,克裡斯·夏普第一次把魚菜共生技術帶到上海。「在一定程度上,魚菜共生的流行是一個網絡現象。因為這個系統可大可小,很多人就是做小型的系統放家裡。那次培訓來了幾十人,在我們聚集到一起之前,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是個孤島」,李大維說,在他看來,這是都市新農耕在玩法上與傳統農業的最大不同,「一是有參與感,可以自己嘗試著做實驗,無需依賴第三人;二是資訊非常開放,大家都是從門外進來,相互切磋交流;三是世界範圍內已經形成了社群,哪怕有初學者問出特別白痴的問題,都會有人來回答。」

相比這個新概念的傳播速度,魚菜共生在中國的發展其實困難很多。根據SEED提供的數據,一個640平米的魚菜共生生態系統,僅設備的先期投入就需要12萬美元。艾文和他的團隊成員一直在論證,如何使之與規模化生產的有機農業結合。「一般來講,商業化是要講求效率的。比如說養魚,用這個系統養中國的『四大家魚』完全沒有問題,但成長時間太久了,從魚苗到長大可以吃需要三年。比如說生產有機蔬菜,價格一定會較高,而中國又沒有美國各地數量繁多的農夫市集。」李大維說,「在這個階段我們希望更多的人有興趣加入進來,先把它玩兒起來。之後,我們再考慮怎樣把它產業化。」

正因為如此,艾文決定以銷售系統套件作為「魚菜革命」在中國的起點。艾文說,「純粹系列是我們推出的第一個套件原型。我們還在不斷改進,目標是用儘可能低的成本,設計出更美觀的造型。」他表示,這個項目剛剛獲得路透基金會的投資,會成為一個集工作坊、教育培訓和商業模式於一體的社會企業。他說,「我最近在跟浙江安吉政府談合作,計劃在杭州西溪溼地搭建一個大型的魚菜共生博物館。既能豐富旅遊項目,也是一個項目教育基地。」

相關焦點

  • 魚菜共生:家家都能擁有的「盒子裡的農場」
    一個水泵、一隻魚缸、一些陶粒,連接到一起,就成了一套魚菜共生的循環系統,艾文(Irving Steel)把這個新玩意兒叫做「純粹系列」(Original Series)。艾文是「魚菜共生」這個項目的負責人,他的辦公室不大,十幾平方米的閣樓裡擺滿了各種綠色蔬菜和底下遊來遊去提供著養料的羅非魚。
  • 「網紅模式」魚菜共生系統,是搖錢樹還是騙人的幌子?
    說到魚菜共生技術,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點印象,特別是近年來隨著自媒體的火爆,網絡上出現了很多宣傳魚菜共生系統的短視頻,這背後不乏為商家引流、發展休閒農業的動機。至於魚菜共生系統是不是像視頻裡面描述的那麼神,能不能賺大錢,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 魚菜共生、數字魚 浙江德清讓農業更智慧
    瀏覽量: 2295 次 我要評論 (記者&nbsp曹文君通訊員&nbsp王鈺涵沈宇翔)眼下,在浙江省德清縣洛舍鎮東衡村魚菜共生數位化工廠的蔬菜大棚裡,
  • 楊輝:陽臺種菜魚菜共生,盒子農場20次失敗後的重生
    眼前一亮的魚菜共生38歲的楊輝有著廣州男人的特質——說話不疾不徐,喜歡享受生活。  2009年末,在美國、澳洲參觀時,楊輝被「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的魚菜共生系統吸引。原理是,在一個封閉的無土環境中,建立魚、蔬菜、微生物的循環鏈。相比傳統種植,它最大的特點是能節約90%的用水量,並且種菜不用施肥噴農藥,養魚也無需換水……唯一的成本就是魚食。根據英國魚菜共生協會的數據,1斤魚食,至少能生產50公斤蔬菜和1.5公斤魚肉。
  • 養魚不換水 種菜不施肥 「魚菜共生」基地亮相
    養魚不換水 種菜不施肥 「魚菜共生」基地亮相     本報訊 (記者 張彧希)1400平方米的大棚內,四個魚池一字排開,緊鄰魚池,種植有600多平方米的綠葉蔬菜。
  • 大足:水上藤菜水裡魚 魚菜共生調水質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李海 蔣世勇近年來,大足區在發展循環農業過程中,推廣蔬菜和魚類共同種養,運用魚菜共生的複合循環養殖體系,將水產養殖與水耕栽培技術融合,實現「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生態種養模式,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 打造百億級生態漁產業鏈之——重慶魚菜共生立體種養模式
    池塘魚菜共生綜合種養技術已經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農業主推技術,我市目前已推廣4萬多畝,今後將按照《池塘魚菜共生綜合種養技術規範》(DB&nbsp50/T&nbsp545—2014)繼續擴大種養面積。
  • 魚菜共生 「一水雙收」
    寒冬時節,在山東省聊城市冠縣定遠寨鎮定遠寨村,山東潤濤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魚菜共生大棚內卻溫暖如春,水池內魚翔淺底,成群的錦鯉悠然嬉戲;池邊的火山石種植槽裡,芹菜、韭菜等各種蔬菜長勢喜人,一派生機盎然。
  • 鉛筆魚4年長到5公斤
    鉛筆魚4年長到5公斤 在市民周波4年精心飼養下,長成了身長七八十釐米、體重5公斤左右的巨型觀賞魚。兩條鉛筆魚呈灰褐色,體態細長,好似鉛筆。一條有4公斤重,一條重5公斤左右,看起來很兇猛。為了準確測量兩條魚的體長,周波的家人拿出米尺。兩條大魚似乎察覺有人在注視它,不停地擺動身體,讓測量頗費了一番周折。  據周波介紹,這兩條鉛筆魚,是他4年前在鳥魚集市上,隨地圖魚等其他觀賞魚一起購買的。4年來,鉛筆魚突飛猛進生長,如今每天要消耗掉0.5公斤多的活泥鰍魚。
  • 240公斤有毒昂公魚?魚體檢出孔雀石綠!
    根據常州市凌家塘農貿批發市場臺帳記載,當天,水產批發部的王澤從多個水產養殖商處購買的昂公魚共5000公斤,只有240公斤被檢測出有孔雀石綠。儘管該數字與張前林當天出賣昂公魚的數量吻合,但昂公魚從魚塘捕撈到最後被查處,要經過運輸、進入市場、售賣等多道環節,如何證明這240公斤含毒昂公魚就是來源於張前林的魚塘?張前林的魚是否與其他養殖戶的魚有混同的可能?
  • 池塘魚菜共生新技術
    精養池塘魚菜共生新技術作者:王榮林 潘明庚所謂魚菜共生技術,就是將池塘養魚與水生蔬菜無土栽培相結合,採用水中養魚、水面種菜立體生產隨著該項技術不斷成熟,它必將是未來城市郊區養魚業及蔬菜產業有機結合良好農業發展的方向,同時也是未來農業發展趨勢中的一個潮流性生產模式。現將有關技術介紹如下: 一、基礎設施建設1.池塘基本條件精養魚池一般要求,東西長、南北短,面積在8-15畝為佳,池深3-3.5m,淤泥在500px以內。有獨立的進排水系統。
  • 山塘萬公斤魚離奇死亡 塘邊發現8個農藥瓶(圖)
    本報記者 顏篁攝  山塘上萬公斤魚離奇死亡  事發象州,塘邊發現8個農藥瓶,當地政府和派出所已介入調查  本報象州訊 (記者王小丁)「上萬公斤山塘魚就這樣沒了,近10萬元血本打了水漂!」她在承包的山塘裡養了數萬尾魚,從11月16日起出現死魚現象,至今沒有停止。離奇的是,魚塘邊發現了8個「賽丹」(高毒性農藥)農藥瓶。目前,當地政府和派出所已介入調查。  11月20日下午,記者趕到河滿屯,在曾小芳的帶領下去查看魚塘,遠遠就聞到了腥臭味。記者看到,魚塘面積約50畝,成一個U字形,魚塘邊有數十尾死鰱魚,每條重約1.5公斤,已腐爛散發出臭味。
  • 這個深海魚包含大量的DHA,每公斤只要8元
    不過,小編和大家分享的菜不是秋刀魚而是巴浪魚,這經常與在一起混淆,學名為馬魯阿迪斯(Decapterus maruadsi),他的頭和身體比秋刀魚寬,主要分布於南海的潮汕地區。關於巴浪魚的烹飪方法有很多,但是沒有特別的方法,煎煮和烘乾各有各的味道,小編介紹的巴浪魚的做法是:煎!很適合小孩子吃深海魚,這個深海魚含有大量的DHA,每公斤才8元,此方法與美味匹配!如果你的孩子喜歡吃魚,不要錯過他!
  • 我市開展魚菜共生技術試驗
    本報訊(記者 陳婧)7月8日下午,記者走進鹹寧市楊畈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園水產養殖試驗示範基地。一片魚塘格外吸引人的眼球:只見岸邊一道木質的階梯向水面延伸,池塘中間搭著一個木質平臺,裡面整齊的嵌入8個巨大的藍色塑料桶,成百上千隻鱸魚被圈養在桶裡。
  • 池塘種植空心菜、魚菜共生立體種養技術
    池塘種植空心菜、魚菜共生立體種養技術1. 池塘的選擇和清整 最好選擇老舊和底泥淤積較厚、水質肥、透明度低於 30 釐米的池塘,為了便於魚菜種養管理,面積通常選擇 2~5 畝為宜。為考慮到池塘能有充分的光照,以東西長、南北寬為好,要保水性好、不漏水、進排水方便。
  • 工廠化養殖中的「魚菜共生」技術
    工廠化養殖中的「魚菜共生」技術2013-11-26 15:2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養殖汙水的處理是整個系統的關鍵技術,但同時也是主要的耗能環節。因此,在能源匱乏的今天,如何合理使用和節約能源,使養殖汙水得到更有效地處理,顯得尤為重要。  作用與原理  在工廠化養殖系統中應用「魚菜共生」技術,即可使養殖汙水資源化,不汙染環境,又可有效淨化水質,節約能源。
  • 乾旱地區魚菜共生生態種養技術
    乾旱地區魚菜共生生態種養技術陳學洲1一、技術模式概述(一)模式概要魚菜共生綜合種養技術是一種涉及魚類和植物營養生理、環境、理化等學科的生態型可持續發展農業新技術,是針對養殖水體富營養化,基於生態共生原理,在魚類養殖池塘水面進行蔬菜無土栽培
  • 「魚菜共生」生態種養:2畝地大棚純收入20萬,怎麼做到的?(內附DIY魚菜共生製作方法)
    這個佔地2畝的魚與蔬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大棚,預計年純收入可達20萬元。據介紹,「魚菜共生」是一種集蔬菜栽培與高密度魚養殖為一體的生態系統,魚產生的排洩廢棄物為農作物生長提供富足的營養,經農作物淨化吸收的水又可作為養殖水返回。物種之間和諧共生運行,雙方之間形成生態互利關係,是一種可持續循環型的低碳生產模式。今天小園子就和您一起聊聊魚菜共生的那些事!
  • 世界上「最名貴」的6種魚,最高一公斤賣1.6萬,有錢也吃不起
    魚作為世界上廣泛存在的一種生物,不僅僅具有觀賞價值,其肉質還可以用來食用,製作成十分美味的食物。在很多人眼中,魚肉不僅僅富含著豐富的營養物質,同時其肉質口感還比較好。魚肉沒有豬肉那麼油膩,深得大家的喜愛。
  • 魚菜共生、植物工廠……山西這個地方現代農業很酷炫!
    現代農業裡 有無人駕駛超炫酷的智能農機 有可持續與循環的魚菜共生 有肆意瘋長的西紅柿樹 還有不用土壤的植物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