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塘魚菜共生新技術
精養池塘魚菜共生新技術作者:王榮林 潘明庚所謂魚菜共生技術,就是將池塘養魚與水生蔬菜無土栽培相結合,採用水中養魚、水面種菜立體生產 二、方法 1.品種的選擇 1.1魚類品種的選擇 由於本技術系統較為複雜,既有魚,又有菜。因此,要實現魚菜共生,在魚種的選擇上既要考慮到魚類品種的耐氧能力,又要考慮到這些魚類品種對種植的空心菜沒有影響。
-
魚菜共生模式的優點及四種搭配模式介紹
小丑魚:魚糞是很好的綠色有機肥,種有機蔬菜,草莓,葡萄等!13941890728:純綠色的有機肥,好的肥料。笑傲通心:可以像豬場一樣拿來做成沼氣不?(這位粉粉,魚糞可以產生沼氣的哦)青衫故人:很久以前就有魚桑養殖。四十一朵花:純天然綠色的好肥料,棄之可惜,魚菜共生,優勢互補!
-
乾旱地區魚菜共生生態種養技術
乾旱地區魚菜共生生態種養技術陳學洲1一、技術模式概述(一)模式概要魚菜共生綜合種養技術是一種涉及魚類和植物營養生理、環境、理化等學科的生態型可持續發展農業新技術,是針對養殖水體富營養化,基於生態共生原理,在魚類養殖池塘水面進行蔬菜無土栽培
-
魚菜共生:—個頗具推廣價值的養殖模式
該技術模式不但能優化改良養殖場地生態環境,保持水土生態平衡,安全環保,資源可持續利用,而且產品品質獨特、優良,能大幅度提高水產養殖的社會經濟效益。在廣東省,該養殖技術模式具有三類依次遞進的表現形式。首先是立體混養,即在池塘一類養殖水體中開展魚蝦、魚蝦蟹,魚鱉、魚蝦鱉混養,該技術模式能夠充分運用殘飼,降解、分解糞便,防控疫病。
-
工廠化養殖中的「魚菜共生」技術
工廠化養殖中的「魚菜共生」技術2013-11-26 15:2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養殖汙水的處理是整個系統的關鍵技術,但同時也是主要的耗能環節。因此,在能源匱乏的今天,如何合理使用和節約能源,使養殖汙水得到更有效地處理,顯得尤為重要。 作用與原理 在工廠化養殖系統中應用「魚菜共生」技術,即可使養殖汙水資源化,不汙染環境,又可有效淨化水質,節約能源。
-
魚菜共生=幸福!
魚幫菜丶菜幫魚的共生模式巧妙地將養殖魚池成為水耕菜圃·是一種生生不息」的生態系。 可以根據空間的特性和面積大小,發展出適應的共生模式·涵蓋搭配的魚種丶菜種丶設備丶以及景觀的設計。
-
打造百億級生態漁產業鏈之——重慶魚菜共生立體種養模式
池塘魚菜共生綜合種養技術已經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農業主推技術,我市目前已推廣4萬多畝,今後將按照《池塘魚菜共生綜合種養技術規範》(DB 50/T 545—2014)繼續擴大種養面積。
-
最近很火的魚菜共生種植系統、有啥優缺點
二、基質栽培式魚菜共生系統的劣勢 1、投資大。通過以上對基質栽培式魚菜共生系統的成本收益分析,可知基質栽培式魚菜共生系統初始投資金額巨大,要達到 106.8 萬元,這不是普通的中國農民能夠負擔的。而且,在大規模的投入資金之後,並不會在短期內就立刻見到回報。 2、技術難。
-
工科男跨界創業當農場主:讓「魚菜共生」技術惠及更多消費者
【解說】眼前這位正在餵魚的人就是這個「魚菜共生」農場的負責人陳斌。2014年,陳斌在四川成都新津縣打造了這處佔地30畝的農場。12月26日,記者來到「魚菜共生」農場,探訪「魚菜共生」這種耕作體系背後的秘密。
-
魚菜共生技術:1公斤魚食=50公斤蔬菜+0.8公斤魚肉
兩個月前,他創辦了「亞洲魚菜共生科技聯盟」,打算發起一場聽起來有點奇怪的「魚菜革命」。現在,這一切有了突破性的進展。1月10日,他推出99套手工打造的魚菜共生系統,已經銷售15套;他還得到了上海浦東區一塊480平米屋頂的使用權,他將在那裡建造一個都市農耕實驗室。艾文說,「我要在中國推廣『魚菜共生』的概念,把真正健康的菜搬到你的餐桌上。」 在中國,「魚菜共生」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技術。
-
江西吉安新幹:「魚菜共生」模式 一田兩用一舉兩得
江西吉安新幹:「魚菜共生」模式 一田兩用一舉兩得2016-09-19 08:5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據了解,以往在水塘中養魚,隨著魚的產量增加,魚糞便以及投放的飼料等,會使水質逐漸變肥,水面長滿藻類,不利於魚的生長。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不斷往水裡投放「改水藥物」,這樣又會造成更多汙染。 姚高根告訴記者,「魚-菜共生」,不施肥,不打藥,魚塘水面上空心菜、水芹菜等水生蔬菜長得綠油油;常年不用下藥「改水」,水中富營養物質也不會超標,魚兒長得快品質又好。
-
「網紅模式」魚菜共生系統,是搖錢樹還是騙人的幌子?
說到魚菜共生技術,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點印象,特別是近年來隨著自媒體的火爆,網絡上出現了很多宣傳魚菜共生系統的短視頻,這背後不乏為商家引流、發展休閒農業的動機。至於魚菜共生系統是不是像視頻裡面描述的那麼神,能不能賺大錢,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
研究陽臺景觀魚菜共生系統
魚菜共生 魚菜共生(Aquaponics)是一種新型的複合耕作體系,它把水產養殖(Aquaculture)與水耕栽培(Hydroponics)這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科學的協同共生,從而實現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的生態共生效應。
-
小型的魚菜共生系統,我們養觀賞魚的的也可以做!
事實證明我這個做法是正確的,後期確實有人在我們這裡發展過魚菜共生,結果不到小半年的時間是魚也不生了,菜也不生了,最後就剩下個人趕上了二胎政策確實是生了,哈哈。其實對於我們觀賞魚愛好者來說,小型的魚菜共生系統一點也不陌生,相信有很多魚友都會在家裡試驗過,比如在小魚缸裡養個綠蘿啥的,或者在過濾槽裡扔個地瓜,也能長得非常的旺盛,鬱鬱蔥蔥的很是漂亮。
-
陽臺上種花種菜養魚 魚菜共生系統好安逸
王黔說,這歸功於他自創研究出來的魚菜共生系統。魚菜共生王黔曾是重慶電器廠的技術科長,愛動腦筋。採訪時,他很自豪地向記者介紹他的最新發明——魚菜共生系統。他說,幾年來,經過無數次的嘗試,現在魚菜能實現共生,吃魚吃菜都能輕鬆實現。「三五天就能吃一條魚,我們基本不在外面買魚吃。另外,蔬菜也夠吃。」
-
魚菜共生 「一水雙收」
寒冬時節,在山東省聊城市冠縣定遠寨鎮定遠寨村,山東潤濤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魚菜共生大棚內卻溫暖如春,水池內魚翔淺底,成群的錦鯉悠然嬉戲;池邊的火山石種植槽裡,芹菜、韭菜等各種蔬菜長勢喜人,一派生機盎然。
-
魚菜共生、數字魚 浙江德清讓農業更智慧
魚菜共生、數字魚 浙江德清讓農業更智慧2020-11-25 15:4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央廣網德清 瀏覽量: 2295 次 我要評論 (記者 曹文君通訊員 王鈺涵沈宇翔)眼下,在浙江省德清縣洛舍鎮東衡村魚菜共生數位化工廠的蔬菜大棚裡,
-
魚菜共生系統及其立體化案例研究
然而城市中的農業種植必須面對空間、效能和環境問題,需要依靠現代技術支持才能實現,魚菜共生系統便在此背景下產生。相較於一般城市農場將城市綠地變農田的功能置換方式,魚菜共生系統(Aquaponics)是一種複合水產養殖(Aquaculture)和水耕栽培(Hydroponics)的應用技術,具有集成、高效的特點,能夠實現都市農業種植的永續有機。
-
魚菜共生真不用大投入,這樣來做,普通養殖戶同樣可做好魚菜共生
魚菜共生是最近幾年來在農業生產中比較火的一個種、養相結合的生產模式,但是一說到這種模式很多朋友想到的就是什麼循環水養殖、溫室大棚、高投入成本高之類,其實這是一些沒有真正了解魚菜共生模式的朋友對魚菜共生的一個誤解或者說是一處片面的理解。
-
"魚菜共生"是朝陽產業,還是未來科技?
筆者力求一文帶你讀懂"魚菜共生"的概念與原理,分析該類模式優劣,探密其前世今生,一瞥它的知識寶庫及相關外延。本文4300字,閱讀時間10分鐘。「魚菜共生」是一類同時養殖魚類、種植植物的綜合種養系統,這並非是一個全新的理念,我國自古有之。2005年浙江省青田縣龍現村的"稻田養魚"被列為世界首批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稻田養魚也被普遍認為是魚菜共生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