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特色休閒灣區 廣東全方位持續發力

2020-12-23 鳳凰網房產

節假日「一房難求」的廣東民宿,到博物館、圖書館「打卡」的外地遊客,世界級的旅遊度假區,燈火通明的「夜遊生活」,時髦的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當下,人文休閒旅遊正在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引擎。

共建人文灣區、構築休閒灣區、塑造健康灣區,踐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廣東正在為「建設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目標而全方位持續發力!

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廣東文旅市場再創佳績。全省共接待遊客5507.7萬人次,同比增長9.1%;收入464.9億元,同比增長13.3%。其中,全省納入統計的100家重點景區,接待遊客1132.2萬人次,同比增長3.1%;納入統計的14段古驛道重點區域,接待遊客299.6萬人次,同比增長6.4%。

『遊徑』篇

大灣區

「文化和旅遊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和載體。《規劃綱要》對新時代粵港澳文化旅遊交流合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為大灣區文化旅遊發展提供了巨大機遇,對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系統是巨大的鼓舞。」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汪一洋說。

據了解,休閒是指在非勞動及非工作時間內以各種「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調節與放鬆,達到生命保健、體能恢復、身心愉悅目的的一種業餘生活。構築休閒灣區是以旅遊業、娛樂業等服務業為龍頭形成產業系統,大力發展公園、博物館、體育、影視、交通、景區度假區、餐飲、娛樂、購物以及由此連帶的產業集聚。

記者走訪了解到,在消費升級大趨勢下,國人旅遊模式也從「打卡式」觀光遊逐步向「體驗式」深度遊過渡,這與休閒內涵不謀而合。而主打文旅融合為主題的「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的推出,則讓這一趨勢越發火熱。

三年打造9條遊徑

據了解,今年5月,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會同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聯合向各地市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今年年內將打造4條文化遺產遊徑,三年內共打造9條遊徑。

依據《方案》,今年年底前,將建成「孫中山文化遺產遊徑」「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遊徑」「華僑華人文化遺產遊徑」和「古驛道文化遺產遊徑」;2021年年底前,建成「近代商埠開放文化遺產遊徑」「近代西學東漸文化遺產遊徑」「海防史跡文化遺產遊徑」「非物質文化遺產遊徑(美食、民俗)」「歷史文化街區遊徑」等重點線路。

《方案》還明確了遊徑落地的路徑,即推動粵港澳三地聯合推出文化、旅遊、體育、遊學研學活動,推動粵港澳互通互借互展的博物館文物古蹟展覽,推動粵港澳三地旅行社推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旅遊線路。

遊徑線路魅力凸顯

近日,記者前往廣州、江門、中山、珠海等地走訪了解到,多條遊徑線路已在發揮積極效應,尤其為自由行遊客提供了很好的線路指引。比如,在探訪華僑華人文化遺產遊徑時,記者在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巧遇了珠海來的一家人,他們表示,此行目的正是「帶孩子來學習」。

據了解,在華僑華人文化遺產遊徑上就有多處珍貴資源,比如開平的碉樓、臺山的浮月村洋樓、廣州的新河浦歷史文化街區等。其中,保存最完好、最具觀賞性的當屬開平的碉樓群。廣東省旅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國平表示,研學是這類遊徑產品可重點打造的方向之一。還有專家稱,隨著研學熱的興起,文化遺產遊徑顛覆了過去在固定場所參觀遊覽的形態,可形成「流動的博物館」。

再比如,在探訪古驛道文化遺產遊徑時,記者特地前往了「岐澳古道」。據記載,岐澳古道全長約70公裡,曾經是古代從石岐經五桂山、三鄉、珠海到澳門的一條官道,也是商販和民間百姓往來於香山和澳門之間進行物資交流的主要商道,沿線分布著孫中山故居、詹園、黃氏宗祠等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景點。據當地村民介紹,岐澳古道是去年國慶節前夕對市民重新開放,吸引了健身愛好者、歷史尋蹤者和旅遊者蜂擁而至,停車位甚至一位難求。

孫中山故居遊客量的激增則顯示了「孫中山文化遺產遊徑」的魅力。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首日,孫中山故居遊客接待量達35566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了76.7%。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建築保護中心副主任曹勇表示,通過有效串聯價值突出、保存較好的孫中山史跡點形成孫中山文化遺產遊憩通道,並聯通沿線重要的文化和自然資源景觀,深入挖掘史跡點所蘊含的歷史文化信息,可以帶動深度體驗的旅遊活動,讓遊客通過史跡點感知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博大情懷,同時讓遊客深入了解史跡點所處城市的歷史文化脈絡。

『發展』篇

鄉村民宿

看慣了都市繁華,總想到美麗鄉村去感受大自然的饋贈!借鄉村旅遊發展的東風,大灣區民宿業發展迎來了新契機,同時也為休閒灣區的打造提供了有力支持。

讓旅行更慢一點、更休閒一點,日漸火爆的廣東民宿,一次又一次刷新了紀錄。

數說廣東民宿

廣東是旅遊大省,更是鄉村旅遊大省。根據廣東省文旅部門發布的《廣東鄉村旅遊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省接待鄉村遊遊客超3億人次,佔全省接待遊客人數的一半以上。

另據廣東省旅遊協會發布的《2019廣東民宿發展白皮書》,截至2018年底,廣東已經有18441家民宿,數量位居全國第一。此外,廣東民宿業還有多個全國第一:《廣東省民宿管理暫行辦法》是全國第一個省級民宿管理辦法;深圳市的大鵬新區民宿協會是全國第一個區級民宿協會;廣東還是擁有民宿集群最多的省份——深圳大鵬半島民宿群、仁化丹霞山民宿群、增城「萬家旅舍」民宿群、從化米埗民宿群、清遠「清新人家」民宿群、惠州羅浮山、南崑山民宿群;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文化旅遊學院文創民宿班是全國高校第一個文創旅遊民宿專業;《深圳市大鵬新區民宿發展白皮書(2015)》全國第一份地方民宿發展白皮書;廣東還有全國第一個專業民宿研究獨立法人機構……

緊鄰景區連片發展

廣東民宿發展生機勃勃!據今年國慶黃金周廣東文旅部門提供的數據,多地民宿入住率爆表。以廣州為例,國慶黃金周納入監測的17家增城、從化農家樂及民宿國慶假日期間預訂率達89.45%,接近九成。僅10月3日當天,增城、從化區內多家精品民宿國慶假日期間一房難求,多數民宿、農家樂均爆滿。

值得關注的是,廣東民宿發展緊鄰景區連片發展趨勢顯著。比如,在肇慶星湖邊上的巖前村,臨湖的民房全部改造成了民宿、酒吧和各式商店。映襯在星湖的美景下,小村落裡傳出藝人的說唱音樂,帶給遊客別樣的體驗。

據村民介紹,近幾年不少投資人來到這裡開民宿,一些民宿還成了網紅店,以漣岸湖居為例,周末常常一房難求,房價賣出千元也不足為奇。

粵北丹霞山腳下的瑤塘新村也是廣東鄉村旅遊發展的典型。據了解,全村44戶人家均辦起了民宿,其中過半數是村民自主經營。當地村幹部稱,除了政府投入,農信社還向村民提供信用貸款,最高可以貸20萬元。由於政府牽頭、村幹部帶頭,村民的幹勁也越發足起來。

『經濟』篇

夜遊

樓宇為屏,燈光為墨,科技為筆。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粵港澳大灣區多個城市上演燈光秀,著實讓「夜遊經濟」火了一把。有機構曾算過一筆帳:日間的城市以生產性活動為主,夜間的城市以消費性活動為主,假設一個常住及流動人口500萬的中等城市,每天10%的人進行夜遊消費,人均夜間消費保守估計20元,每晚消費額就可達1000萬元,一年收入可達36.5億元。

據了解,大灣區內多個城市已著眼於夜遊經濟並出臺相關政策,通過拉長娛樂遊玩時間,釋放消費新動能,同時讓市民遊客體驗到更濃鬱的休閒的味道。

越夜越精彩

以國慶燈光秀為例,在廣州,24棟沿江建築變成燈光幕牆,上演著一幕幕閃亮炫幻的燈光秀,打造了一條「珠江燈光畫卷」,給市民遊客都留下難忘印象;在深圳,福田中心區附近的多棟高樓外立面秒變紅色海洋,不少在場的市民跟著背景音樂輕聲合唱,氣氛熱烈。燈光秀所帶來的示範效應,恰恰為市民遊客營造了休閒環境,提供了休閒服務。

除燈光秀外,夜遊形式還可以多種多樣。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公布的數據,據珠江遊船企業直報數顯示,10月1日至5日,珠江夜遊共接待遊客14.24萬人次,同比增長19.33%,經營收入1210.09萬元,同比增長32.03%。

除了珠江夜遊大發異彩之外,廣州長隆大馬戲是目前世界上演出場地最大、參加演出的演員國籍最多、馬戲節目種類配套最豐富的場館藝術傑作,也是廣州夜間旅遊的重要項目。國慶期間,廣州長隆大馬戲每晚上演兩場世界頂級馬戲盛宴,長隆水上樂園晚上開放至21:00,吸引大量市民遊客前往。假期前五天,兩園共接待夜間遊客8萬餘人次,實現營業收入近3000萬元。

記者還了解到,多地對於夜遊經濟支持力度較大。比如,深圳市發布了《深圳市景觀照明提升行動計劃》,景觀照明提升以「三軸·四核·五灣·六點」的一體化空間景觀結構為主線和框架,其中重中之重打造「一線兩點」夜間景觀。

吃喝玩樂夜生活

看完燈光秀去幹啥?當然少不了逛博物館、看電影或者大吃一頓。在夜遊經濟的拉動下,各種夜遊風潮正在大灣區內興起。

據了解,夜逛博物館正成為一股新風尚。其中,以廣州最為領先。從今年8月1日起,在每周五至周日以及逢重要時間節點、重大傳統節日期間,廣州市屬8家博物館延長開放至21:00;另外3家博物館、紀念館,除閉館日外,每天延長開放至18:30;同步推出6條「夜遊廣州」精品旅遊線路。廣州的先行做法,還帶動了省內外多個城市的博物館跟進夜間開放。

電影方面,今年7月發布的《阿里巴巴「夜經濟」報告》顯示,廣州是夜間觀影最活躍的城市;演出方面,從10月、11月的演出排期來看,廣州大劇院、星海音樂廳和廣東藝術劇院夜間演出總數預計有90場。

美團平臺發布的《2019年國慶假期我國旅遊消費分析報告》顯示,從該平臺吃喝玩樂遊等各品類夜間消費訂單量增幅看,廣州市夜間消費同比增長12.5%,在一線城市中位列榜首。深圳市同比增長6.9%、北京市和上海市均同比增長3.8%。

深圳的夜晚也格外火熱。據了解,凌晨2點,深圳不少食街繁華如晝。一些「網紅」餐飲店,凌晨還有人在排號等位,商家前臺電腦不時傳來線上夜宵訂單的提醒。在深圳,人們可以找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深圳整體夜宵市場規模龐大,總店數超過4.3萬家,預估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美團外賣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夜間(21:00-次日4:00)外賣訂單量同比上升超過50%。在夜宵外賣訂單數上半年城市排名中,深圳位列第一。深圳一市民上半年共下了563單夜宵外賣,問鼎深圳夜宵「單王」。

佛山也在持續發力!據了解,從11月2日起,佛山市圖書館將推出一項新的便民惠民舉措——「少兒閱讀樂園」夜間開放。隨著近年來佛山市內圖書館夜間開放區域的增多、書店夜間營業時間的延長乃至24小時不打烊書吧的出現、佛山大劇院的投用、電影院的不斷增加,佛山的「夜間文化」供給越來越豐富。

數據顯示,除佛山市圖書館外,散布在佛山市內各個角落的300多個聯合圖書館(包括智能圖書館),也是佛山「夜間文化」的重要支撐力量。目前,佛山市聯合圖書館成員館數量已發展至332家,其中80%的成員館都提供夜間開放服務。

『公園 』篇

主題

根據《綱要》,在打造人文灣區、休閒產品時,要努力創造精品。記者走訪了解到,在粵港澳大灣區已有多處世界級主題樂園,還有眾多大項目計劃「落子」於此,比如珠海宋城演藝度假區等。除主題公園外,大灣區內還有多處免費主題公園,每年接待大批海內外到訪遊客。從城市觀光到海濱休閒,再到溫泉休閒、康體休閒、鄉村休閒等,各色創意人文休閒旅遊產品已在大灣區內遍地開花。

今年10月在廣州舉行的長隆國際旅遊發展論壇上,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秘書長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維利表示,全球與中國的旅遊市場不斷增長,比如粵港澳大灣區早在2016年接待海內外遊客已超過4億人次,目前這一數字仍在增長。數據還顯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旅遊業增長最快的地區。

世界級主題公園

來粵港澳大灣區旅遊,必到長隆旅遊度假區打卡。據旅遊平臺統計,廣州長隆和珠海長隆已成為最受遊客喜愛的主題公園之一。僅珠海長隆就包攬了五項金氏世界紀錄——最大的水族館、最大的水族箱、最大的亞克力板、最大的水族館展示窗。廣州長隆水上樂園還獲得世界主題娛樂協會(簡稱TEA)頒發「傑出成就獎」。TEA數據顯示,該園區已連續六年(2013至2018年)遊客人數居全球水上樂園榜首。

今年6月,融創文旅城開業,粵港澳大灣區內再增添一處地標。作為一個總佔地面積約220萬平方米、總投資達500億元的「巨無霸」文旅綜合體,融創文旅城中將囊括華南最大的室內滑雪場、華南首個室內恆溫水樂園、大型室外主題樂園等8大業態,預計年接待遊客可達2000萬人次。

除香港迪士尼樂園、香港海洋公園、深圳華僑城、深圳歡樂谷等一大批經典之作已在大灣區內生根發芽,還有更多項目正在搶駐。比如,今年9月,珠海市人民政府與杭州宋城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宋城集團將投資150億元在珠海市鬥門區建設珠海宋城演藝度假區項目,致力於通過新一代沉浸式體驗型文化和旅遊消費內容激活珠海文化活力,打造世界級演藝度假目的地。而中國旅遊集團、嶺南集團等也積極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布局景區、酒店、度假區等業務。

免費主題公園也精彩

在大灣區內還有眾多聞名遐邇的免費主題公園和景區,這些地方已成為市民遊客觀光遊玩的好去處。

根據廣州市文旅部門公布的數據,2019年春節假日期間,廣州列入重點監測的市政公園共接待客流250.43萬人次,本地客流佔比62.12%,外地客流佔比37.88%。其中,越秀公園客流量排名第一,荔灣湖公園與海珠湖公園分列二、三位。而北京路商圈則成為最受市民遊客歡迎的商圈。

此外,大灣區內的樂園和景區還在不斷湧現出創新「因子」。以廣州融創樂園為例,從10月25日起,該樂園在國內一線城市主題樂園中第一個正式啟動「開放式經營」。來自廣州及周邊城市的數萬名市民嘗到免費入園「頭啖湯」,暢享南越古文化與嶺南風情相融合的文旅盛宴。

來大灣區旅遊,品嘗地道粵式美食、賞世界級主題樂園、住最具特色的鄉村民宿、夜「泡」博物館……一定會帶來不同凡響的休閒體驗!

————————————————————

站在房地產「十字路口」,行業共振在深處激蕩,興奮與迷茫交織仿佛再回歷史起點。鳳凰網房產推出「城就」全球不動產價值榜單評選活動,從時代人物、時代印記、時代事件、時代聲音四大評選維度透視行業熱點,通過網絡投票+專家評審雙重背書進行評比。

禮獻新中國成立70周年,記錄行業前沿熱點,傳播地產領域正能量,點擊圖片參與線上評選。

更多詳細內容查看專題:城就·價值榜單

連結:https://house.ifeng.com/column/news/index

相關焦點

  • 工行廣東分行以綠色金融助推灣區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中央反覆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並對綠色發展理念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方向。粵港澳大灣區是作為我國的改革前沿陣地,也是綠色金融的重要實踐地。2017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人民銀行聯合相關部委發布《廣東省廣州市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廣州成為首批全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點地區。
  • 灣區時代看惠州: 「萬有引力」打開魔方世界
    「國際視野、中國元素、惠州特色、萬有創意,項目將依託惠州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人文資源,以中國歷史奇幻文化和中國特有的熊貓為兩大主要IP,打造八大文化特色景區、兩大國際演藝、十二大度假酒店和國際珍稀動植物種源基地、大熊貓基地等項目為一體的世界級文化旅遊綜合體,將填補華南地區世界級文旅3.0版空白。」投資方有著夢想般的願景。這個願景並非空中樓閣。
  • 平臺引才、特色用才、體系留才 三亞全方位建設人才高地
    平臺引才、特色用才、體系留才,全方位建設各盡其用、各展其才的人才高地  三亞構築「人才巢」打造「孵化器」  海南日報記者林詩婷 黃媛豔  「Hello!帽簷要怎麼編呢?」  漁村迎來「洋老師」,人才結構日益豐富的背後,是三亞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等相關工作的持續發力。
  • 加快綠色崛起 爭當灣區新秀
    「肇慶將全面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自覺扛起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謀劃好『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加快綠色崛起、爭當灣區新秀,努力在『十四五』中前期實現GDP超3000億元的目標,努力建設彰顯中國特色、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生態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城市
  • 台州灣區的空間將呈現 「一體兩翼、三帶四區」布局
    提升發展南北灣區重點發展片區,至關重要。其中,「北翼」三門灣區(即北部灣區),將重點打造三門融甬合作新區,「南翼」樂清灣區(即南部灣區),則重點打造玉環全域擁灣新區。  「北部灣區作為台州『一體兩翼』其中一翼,是台州接軌滬甬的橋頭堡。要以『一帶一路』統領北部灣區新一輪對外開放,加快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全面開放新格局。」
  • 「灣區啟夢港」全方位服務港澳青年
    「灣區啟夢港」全方位服務港澳青年耿旭靜、董業衡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耿旭靜、董業衡 通訊員賴婉儀)12月10日,「灣區啟夢港」廣州南沙新區支持港澳青年發展全方位一站式服務平臺發布會暨「灣區啟夢港」一站式服務平臺是南沙聚焦港澳青年灣區交流、實習、就業、創業、置業的關鍵「痛點」,破解港澳青年來南沙發展的「瓶頸」,創新打造的全領域、全方位、全要素一站式服務平臺,全面推進建設一批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示範基地,樹立系列粵港澳青少年交流合作品牌,形成體系最完備、內容最豐富、關懷最精準、扶持最有利的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政策,推出「灣區發展無差別便利服務」,為在南沙創新發展的港澳青年提供全流程的服務和幫助
  • 舊金山灣區的「矽穀神校」如何煉成?
    世界三大灣區的發展,高等教育及其系統功不可沒,而日本的東京灣區、美國的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在高等教育的構成和發展特點上各具特色,深入探查和比較三個灣區高等教育的特色,為我們認識和建設好粵港澳大灣區提供了直接的理念營養。筆者藉助對舊金山灣區近兩個月時間的調研,從院校角度切入,探尋到眾說紛紜的「灣區經驗」中可資借鑑的些許內容。
  • 政企持續發力 全域旅遊步入「快車道」
    2019年,英德共接待遊客1460多萬人次,連續五年榮獲「廣東縣域旅遊競爭力十強」稱號。 2019年7月,英德正式啟動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我們將全力支持配合,共同推進英德旅遊高質量發展。」連日來,筆者走訪英德市多家旅遊企業了解到,除了政府部門集中力量推進全域旅遊創建外,各民營旅遊企業也在蓄勢發力,全域旅遊創建成果可期,旅遊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徐徐開啟。
  • 灣區時代,如何精準搭上廣州城市發展軌道
    細細揣摩才發現,原來在構築每一個項目的背後,是奧園對廣州城市發展趨勢的洞悉。發力城市更新,煥新廣州新活力對於大灣區很多城市尤其廣州這樣的城市來說,房企獲取優質土儲的方式是從存量中來。後千億時代,中國奧園更關注穩健進取,因此城市更新便成為其獲取土儲的重要方式。其實,奧園是最早關注到城市更新的灣區房企之一。
  • 立足灣區、聯接世界 暨大履好育人使命
    暨大校長宋獻中說,隨著綜合辦學實力持續增強,暨大將進一步創新內地生、港澳臺僑生及留學生三類學生的人才培養模式,重點建設成為立足灣區,聯接世界的人才「孵化池」,更好地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精心擦亮百年僑校的金字招牌。
  • 來暨南大學,做聯接世界的灣區人才!
    7月15日,南方日報、南方+、廣東教育推出暨南大學培育一流人才,激發創新活力的專題報導《暨南大學肩負獨特使命,創新三類人才培養,建設立足灣區、聯接世界的人才「孵化池」》。報導介紹了暨南大學在「雙一流」建設、「部部省」共建等機遇疊加的窗口期,充分發揮特色優勢,不斷創新內地生、港澳臺僑生及留學生三類學生的人才培養模式,重點建設立足灣區,聯接世界的人才「孵化池」,更好地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精心擦亮百年僑校的金字招牌。
  • 梁維東接受南方日報專訪:加快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
    近日,東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梁維東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東莞將全面準確把握總書記賦予廣東總定位總目標蘊含的實踐要求,踐行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推進「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建設,努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名片,在全省實現總定位總目標進程中體現東莞擔當、
  • 三水潮湧,奔向灣區新航道
    前不久,中共佛山市三水區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勝利召開,三水區委書記胡學駿宣布,下一個5年,三水要打造超3000億元高端裝備製造、超2000億元泛家居、超1000億元食品飲料、超1000億元電子信息四大產業集群,爭創灣區特色產業發展新高地。「戰疫」之後,三水潮湧,一個「近萬億級產業集群」的藍圖,開啟了奔向灣區的新航道。
  • 「上海灣區」疊加「LINE計劃」 看金山如何轉型升級
    上海市金山區宣布,將全力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確立高質量發展的「LINE計劃」,推動轉型升級,以全新的形象提升城市能極和核心競爭力。    2020年底,中共金山五屆區委十二次全會上,「上海灣區」城市品牌全面打響,成為金山區2035年的遠景目標。金山區立志打造成為產城融合樣板城市、濱海花園城市、門戶節點城市。
  • 有序踏青,周邊度假村發力主題特色餐飲
    三月,廣東省內各景區陸續開放,眾多市民在做好防護的基礎上,選擇外出踏青品美食。出門旅遊,休閒美食必不可少。 面對消費轉型,眾多市區內的商務酒店選擇餐飲外賣配送及外帶服務。而周邊的度假酒店在提供送餐服務之外,紛紛加大健康美食主題產品開發。
  • 泰達集團兩大產業領域持續發力 構築城市美好空間
    兩大產業板塊發力 依託天津輻射全國在一系列改革發展之後,目前泰達集團以區域開發和房地產作為集團的第一大主營業務,同時將極富成長的現代服務業作為集團的第二主業。在區域開發與房地產領域,泰達集團以品牌和實力,發揮一級開發傳統優勢,積極推動二級開發,實現一二級協同聯動。
  • 粵港澳大灣區12大核心要點,一看就懂
    三、發展目標到2022年,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全面建成。3、建設重要節點城市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4、發展特色城鎮培育一批具有特色優勢的魅力城鎮;建設智慧小鎮;不斷拓展特大鎮功能。
  • 華僑城廣東媒體行,粵見城市文旅新創想
    肇慶華僑城小鎮灣區西部8000畝文旅大盤此次全國媒體行的第一站是華僑城深耕灣區西部的百億級文旅大盤——位於肇慶的 8000畝灣區西部華僑城項目。灣區西部華僑城外攬新城千億配套,內擁嶺南水街,打造肇慶版歡樂海岸;卡樂星球歡樂世界,匠造全齡段休閒度假王國;卡樂文化產業基地,構築文化科技遊樂體驗,以及高品質住宅等恢弘板塊,是集休閒、娛樂、遊樂、度假、居住、生態於一體的歡樂大城,助力生態肇慶向宜居、宜業、宜遊的灣區城市量級邁進。
  • 灣區新徑界①|沿著孫先生的足跡尋找灣區歷史記憶
    灣區新徑界①|沿著孫先生的足跡尋找灣區歷史記憶南方+  作者:畢嘉琪 姚志豪  2020-06-13 本期「灣區新徑界」,我們沿著他的足跡
  • 廣東佛岡縣: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服務休閒勝地
    中國經濟周刊一經濟網訊 近年來,廣東清遠市佛岡縣以打造成清遠「副中心」城市、「入珠融灣」的「南大門」,休閒養生的有福之地為目標,按照「兩山兩河一湖一泉」全域旅遊布局,高點規劃、一體推進。佛岡縣政府和旅遊企業心手相牽,借勢、借力、借智,在疫情常態化下徹底點燃佛岡縣全域經濟復甦之勢,聚集更多的人氣、財氣、福氣,把佛岡縣打造成為灣區北部旅遊、休閒、度假、生態、康養的勝地,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該縣因山挺拔、因河秀美、因泉靈動、因湖勃興。佛岡縣長蔡旭東在致詞中表示,歡迎各界朋友到佛岡旅遊養生、投資興業、共謀發展、「來佛岡,溫暖你,在佛岡,我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