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假日「一房難求」的廣東民宿,到博物館、圖書館「打卡」的外地遊客,世界級的旅遊度假區,燈火通明的「夜遊生活」,時髦的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當下,人文休閒旅遊正在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引擎。
共建人文灣區、構築休閒灣區、塑造健康灣區,踐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廣東正在為「建設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目標而全方位持續發力!
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廣東文旅市場再創佳績。全省共接待遊客5507.7萬人次,同比增長9.1%;收入464.9億元,同比增長13.3%。其中,全省納入統計的100家重點景區,接待遊客1132.2萬人次,同比增長3.1%;納入統計的14段古驛道重點區域,接待遊客299.6萬人次,同比增長6.4%。
『遊徑』篇
大灣區
「文化和旅遊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和載體。《規劃綱要》對新時代粵港澳文化旅遊交流合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為大灣區文化旅遊發展提供了巨大機遇,對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系統是巨大的鼓舞。」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汪一洋說。
據了解,休閒是指在非勞動及非工作時間內以各種「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調節與放鬆,達到生命保健、體能恢復、身心愉悅目的的一種業餘生活。構築休閒灣區是以旅遊業、娛樂業等服務業為龍頭形成產業系統,大力發展公園、博物館、體育、影視、交通、景區度假區、餐飲、娛樂、購物以及由此連帶的產業集聚。
記者走訪了解到,在消費升級大趨勢下,國人旅遊模式也從「打卡式」觀光遊逐步向「體驗式」深度遊過渡,這與休閒內涵不謀而合。而主打文旅融合為主題的「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的推出,則讓這一趨勢越發火熱。
三年打造9條遊徑
據了解,今年5月,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會同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聯合向各地市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今年年內將打造4條文化遺產遊徑,三年內共打造9條遊徑。
依據《方案》,今年年底前,將建成「孫中山文化遺產遊徑」「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遊徑」「華僑華人文化遺產遊徑」和「古驛道文化遺產遊徑」;2021年年底前,建成「近代商埠開放文化遺產遊徑」「近代西學東漸文化遺產遊徑」「海防史跡文化遺產遊徑」「非物質文化遺產遊徑(美食、民俗)」「歷史文化街區遊徑」等重點線路。
《方案》還明確了遊徑落地的路徑,即推動粵港澳三地聯合推出文化、旅遊、體育、遊學研學活動,推動粵港澳互通互借互展的博物館文物古蹟展覽,推動粵港澳三地旅行社推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旅遊線路。
遊徑線路魅力凸顯
近日,記者前往廣州、江門、中山、珠海等地走訪了解到,多條遊徑線路已在發揮積極效應,尤其為自由行遊客提供了很好的線路指引。比如,在探訪華僑華人文化遺產遊徑時,記者在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巧遇了珠海來的一家人,他們表示,此行目的正是「帶孩子來學習」。
據了解,在華僑華人文化遺產遊徑上就有多處珍貴資源,比如開平的碉樓、臺山的浮月村洋樓、廣州的新河浦歷史文化街區等。其中,保存最完好、最具觀賞性的當屬開平的碉樓群。廣東省旅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國平表示,研學是這類遊徑產品可重點打造的方向之一。還有專家稱,隨著研學熱的興起,文化遺產遊徑顛覆了過去在固定場所參觀遊覽的形態,可形成「流動的博物館」。
再比如,在探訪古驛道文化遺產遊徑時,記者特地前往了「岐澳古道」。據記載,岐澳古道全長約70公裡,曾經是古代從石岐經五桂山、三鄉、珠海到澳門的一條官道,也是商販和民間百姓往來於香山和澳門之間進行物資交流的主要商道,沿線分布著孫中山故居、詹園、黃氏宗祠等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景點。據當地村民介紹,岐澳古道是去年國慶節前夕對市民重新開放,吸引了健身愛好者、歷史尋蹤者和旅遊者蜂擁而至,停車位甚至一位難求。
孫中山故居遊客量的激增則顯示了「孫中山文化遺產遊徑」的魅力。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首日,孫中山故居遊客接待量達35566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了76.7%。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建築保護中心副主任曹勇表示,通過有效串聯價值突出、保存較好的孫中山史跡點形成孫中山文化遺產遊憩通道,並聯通沿線重要的文化和自然資源景觀,深入挖掘史跡點所蘊含的歷史文化信息,可以帶動深度體驗的旅遊活動,讓遊客通過史跡點感知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博大情懷,同時讓遊客深入了解史跡點所處城市的歷史文化脈絡。
『發展』篇
鄉村民宿
看慣了都市繁華,總想到美麗鄉村去感受大自然的饋贈!借鄉村旅遊發展的東風,大灣區民宿業發展迎來了新契機,同時也為休閒灣區的打造提供了有力支持。
讓旅行更慢一點、更休閒一點,日漸火爆的廣東民宿,一次又一次刷新了紀錄。
數說廣東民宿
廣東是旅遊大省,更是鄉村旅遊大省。根據廣東省文旅部門發布的《廣東鄉村旅遊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省接待鄉村遊遊客超3億人次,佔全省接待遊客人數的一半以上。
另據廣東省旅遊協會發布的《2019廣東民宿發展白皮書》,截至2018年底,廣東已經有18441家民宿,數量位居全國第一。此外,廣東民宿業還有多個全國第一:《廣東省民宿管理暫行辦法》是全國第一個省級民宿管理辦法;深圳市的大鵬新區民宿協會是全國第一個區級民宿協會;廣東還是擁有民宿集群最多的省份——深圳大鵬半島民宿群、仁化丹霞山民宿群、增城「萬家旅舍」民宿群、從化米埗民宿群、清遠「清新人家」民宿群、惠州羅浮山、南崑山民宿群;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文化旅遊學院文創民宿班是全國高校第一個文創旅遊民宿專業;《深圳市大鵬新區民宿發展白皮書(2015)》全國第一份地方民宿發展白皮書;廣東還有全國第一個專業民宿研究獨立法人機構……
緊鄰景區連片發展
廣東民宿發展生機勃勃!據今年國慶黃金周廣東文旅部門提供的數據,多地民宿入住率爆表。以廣州為例,國慶黃金周納入監測的17家增城、從化農家樂及民宿國慶假日期間預訂率達89.45%,接近九成。僅10月3日當天,增城、從化區內多家精品民宿國慶假日期間一房難求,多數民宿、農家樂均爆滿。
值得關注的是,廣東民宿發展緊鄰景區連片發展趨勢顯著。比如,在肇慶星湖邊上的巖前村,臨湖的民房全部改造成了民宿、酒吧和各式商店。映襯在星湖的美景下,小村落裡傳出藝人的說唱音樂,帶給遊客別樣的體驗。
據村民介紹,近幾年不少投資人來到這裡開民宿,一些民宿還成了網紅店,以漣岸湖居為例,周末常常一房難求,房價賣出千元也不足為奇。
粵北丹霞山腳下的瑤塘新村也是廣東鄉村旅遊發展的典型。據了解,全村44戶人家均辦起了民宿,其中過半數是村民自主經營。當地村幹部稱,除了政府投入,農信社還向村民提供信用貸款,最高可以貸20萬元。由於政府牽頭、村幹部帶頭,村民的幹勁也越發足起來。
『經濟』篇
夜遊
樓宇為屏,燈光為墨,科技為筆。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粵港澳大灣區多個城市上演燈光秀,著實讓「夜遊經濟」火了一把。有機構曾算過一筆帳:日間的城市以生產性活動為主,夜間的城市以消費性活動為主,假設一個常住及流動人口500萬的中等城市,每天10%的人進行夜遊消費,人均夜間消費保守估計20元,每晚消費額就可達1000萬元,一年收入可達36.5億元。
據了解,大灣區內多個城市已著眼於夜遊經濟並出臺相關政策,通過拉長娛樂遊玩時間,釋放消費新動能,同時讓市民遊客體驗到更濃鬱的休閒的味道。
越夜越精彩
以國慶燈光秀為例,在廣州,24棟沿江建築變成燈光幕牆,上演著一幕幕閃亮炫幻的燈光秀,打造了一條「珠江燈光畫卷」,給市民遊客都留下難忘印象;在深圳,福田中心區附近的多棟高樓外立面秒變紅色海洋,不少在場的市民跟著背景音樂輕聲合唱,氣氛熱烈。燈光秀所帶來的示範效應,恰恰為市民遊客營造了休閒環境,提供了休閒服務。
除燈光秀外,夜遊形式還可以多種多樣。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公布的數據,據珠江遊船企業直報數顯示,10月1日至5日,珠江夜遊共接待遊客14.24萬人次,同比增長19.33%,經營收入1210.09萬元,同比增長32.03%。
除了珠江夜遊大發異彩之外,廣州長隆大馬戲是目前世界上演出場地最大、參加演出的演員國籍最多、馬戲節目種類配套最豐富的場館藝術傑作,也是廣州夜間旅遊的重要項目。國慶期間,廣州長隆大馬戲每晚上演兩場世界頂級馬戲盛宴,長隆水上樂園晚上開放至21:00,吸引大量市民遊客前往。假期前五天,兩園共接待夜間遊客8萬餘人次,實現營業收入近3000萬元。
記者還了解到,多地對於夜遊經濟支持力度較大。比如,深圳市發布了《深圳市景觀照明提升行動計劃》,景觀照明提升以「三軸·四核·五灣·六點」的一體化空間景觀結構為主線和框架,其中重中之重打造「一線兩點」夜間景觀。
吃喝玩樂夜生活
看完燈光秀去幹啥?當然少不了逛博物館、看電影或者大吃一頓。在夜遊經濟的拉動下,各種夜遊風潮正在大灣區內興起。
據了解,夜逛博物館正成為一股新風尚。其中,以廣州最為領先。從今年8月1日起,在每周五至周日以及逢重要時間節點、重大傳統節日期間,廣州市屬8家博物館延長開放至21:00;另外3家博物館、紀念館,除閉館日外,每天延長開放至18:30;同步推出6條「夜遊廣州」精品旅遊線路。廣州的先行做法,還帶動了省內外多個城市的博物館跟進夜間開放。
電影方面,今年7月發布的《阿里巴巴「夜經濟」報告》顯示,廣州是夜間觀影最活躍的城市;演出方面,從10月、11月的演出排期來看,廣州大劇院、星海音樂廳和廣東藝術劇院夜間演出總數預計有90場。
美團平臺發布的《2019年國慶假期我國旅遊消費分析報告》顯示,從該平臺吃喝玩樂遊等各品類夜間消費訂單量增幅看,廣州市夜間消費同比增長12.5%,在一線城市中位列榜首。深圳市同比增長6.9%、北京市和上海市均同比增長3.8%。
深圳的夜晚也格外火熱。據了解,凌晨2點,深圳不少食街繁華如晝。一些「網紅」餐飲店,凌晨還有人在排號等位,商家前臺電腦不時傳來線上夜宵訂單的提醒。在深圳,人們可以找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深圳整體夜宵市場規模龐大,總店數超過4.3萬家,預估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美團外賣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夜間(21:00-次日4:00)外賣訂單量同比上升超過50%。在夜宵外賣訂單數上半年城市排名中,深圳位列第一。深圳一市民上半年共下了563單夜宵外賣,問鼎深圳夜宵「單王」。
佛山也在持續發力!據了解,從11月2日起,佛山市圖書館將推出一項新的便民惠民舉措——「少兒閱讀樂園」夜間開放。隨著近年來佛山市內圖書館夜間開放區域的增多、書店夜間營業時間的延長乃至24小時不打烊書吧的出現、佛山大劇院的投用、電影院的不斷增加,佛山的「夜間文化」供給越來越豐富。
數據顯示,除佛山市圖書館外,散布在佛山市內各個角落的300多個聯合圖書館(包括智能圖書館),也是佛山「夜間文化」的重要支撐力量。目前,佛山市聯合圖書館成員館數量已發展至332家,其中80%的成員館都提供夜間開放服務。
『公園 』篇
主題
根據《綱要》,在打造人文灣區、休閒產品時,要努力創造精品。記者走訪了解到,在粵港澳大灣區已有多處世界級主題樂園,還有眾多大項目計劃「落子」於此,比如珠海宋城演藝度假區等。除主題公園外,大灣區內還有多處免費主題公園,每年接待大批海內外到訪遊客。從城市觀光到海濱休閒,再到溫泉休閒、康體休閒、鄉村休閒等,各色創意人文休閒旅遊產品已在大灣區內遍地開花。
今年10月在廣州舉行的長隆國際旅遊發展論壇上,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秘書長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維利表示,全球與中國的旅遊市場不斷增長,比如粵港澳大灣區早在2016年接待海內外遊客已超過4億人次,目前這一數字仍在增長。數據還顯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旅遊業增長最快的地區。
世界級主題公園
來粵港澳大灣區旅遊,必到長隆旅遊度假區打卡。據旅遊平臺統計,廣州長隆和珠海長隆已成為最受遊客喜愛的主題公園之一。僅珠海長隆就包攬了五項金氏世界紀錄——最大的水族館、最大的水族箱、最大的亞克力板、最大的水族館展示窗。廣州長隆水上樂園還獲得世界主題娛樂協會(簡稱TEA)頒發「傑出成就獎」。TEA數據顯示,該園區已連續六年(2013至2018年)遊客人數居全球水上樂園榜首。
今年6月,融創文旅城開業,粵港澳大灣區內再增添一處地標。作為一個總佔地面積約220萬平方米、總投資達500億元的「巨無霸」文旅綜合體,融創文旅城中將囊括華南最大的室內滑雪場、華南首個室內恆溫水樂園、大型室外主題樂園等8大業態,預計年接待遊客可達2000萬人次。
除香港迪士尼樂園、香港海洋公園、深圳華僑城、深圳歡樂谷等一大批經典之作已在大灣區內生根發芽,還有更多項目正在搶駐。比如,今年9月,珠海市人民政府與杭州宋城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宋城集團將投資150億元在珠海市鬥門區建設珠海宋城演藝度假區項目,致力於通過新一代沉浸式體驗型文化和旅遊消費內容激活珠海文化活力,打造世界級演藝度假目的地。而中國旅遊集團、嶺南集團等也積極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布局景區、酒店、度假區等業務。
免費主題公園也精彩
在大灣區內還有眾多聞名遐邇的免費主題公園和景區,這些地方已成為市民遊客觀光遊玩的好去處。
根據廣州市文旅部門公布的數據,2019年春節假日期間,廣州列入重點監測的市政公園共接待客流250.43萬人次,本地客流佔比62.12%,外地客流佔比37.88%。其中,越秀公園客流量排名第一,荔灣湖公園與海珠湖公園分列二、三位。而北京路商圈則成為最受市民遊客歡迎的商圈。
此外,大灣區內的樂園和景區還在不斷湧現出創新「因子」。以廣州融創樂園為例,從10月25日起,該樂園在國內一線城市主題樂園中第一個正式啟動「開放式經營」。來自廣州及周邊城市的數萬名市民嘗到免費入園「頭啖湯」,暢享南越古文化與嶺南風情相融合的文旅盛宴。
來大灣區旅遊,品嘗地道粵式美食、賞世界級主題樂園、住最具特色的鄉村民宿、夜「泡」博物館……一定會帶來不同凡響的休閒體驗!
————————————————————
站在房地產「十字路口」,行業共振在深處激蕩,興奮與迷茫交織仿佛再回歷史起點。鳳凰網房產推出「城就」全球不動產價值榜單評選活動,從時代人物、時代印記、時代事件、時代聲音四大評選維度透視行業熱點,通過網絡投票+專家評審雙重背書進行評比。
禮獻新中國成立70周年,記錄行業前沿熱點,傳播地產領域正能量,點擊圖片參與線上評選。
更多詳細內容查看專題:城就·價值榜單
連結:https://house.ifeng.com/column/news/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