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將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正式首播。闊別兩年的《國家寶藏》,再次登場。正如張國立老師所說,《國家寶藏》第一季,走過華夏文明的腹心;第二季,看到五千年孕育的生機;第三季,攜手九座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遺產,共同講述「曾為世界文明做所的貢獻」。
如果你仔細觀察每一季的海報,便會發現《國家寶藏》的「藏」,別有新意,將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藏於「腹」中。伴隨《國家寶藏》的品牌標誌,流行全國,遠播海外。這青花香爐見證皇家宮殿600多年的風風雨雨,其「前世"還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這一次在本期節目,首次公開解密。
要燒造出這尊香爐高飽和度的藍色,需要依靠進口的青料——蘇麻離青。「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的「前世故事」便以紫禁城建成時大規模外國使團來訪為故事背景,明代外交家、航海家鄭和在與汗國的瓷器外交中,鏗鏘道出「何為禮尚往來?若貴國遞來的是蘇麻離青,大明自當回以瓷器;若貴國遞來的是不安分的心思,大明就只能回以火器」的態度,鮮明傳達「我們不惹事,但也絕不怕事」的立場。由演員靳東飾演的鄭和在與使臣消除鄰國誤會、促進貿易合作的協商中,道出「天下安定,重在合作,齊心協力,守望相助」的大國胸懷,讓觀眾的內心瞬間被節目站在人類歷史、世界文明的格局上講述中國故事的宏大視角所觸動
明代《弘藝錄》中提到,皇帝在奉天門御朝時,有內侍捧著山河形狀香爐安放在御榻前,還要奏報說「安定(鼎)」了,所以從這件器物也能看到明成祖朱棣營造紫金城的理想。
此青花香爐觀其名,便能知其貌。明永樂,是它的燒造年代;青花,是它的工藝品種;海水江崖紋,是紋飾;三足,指的是器形;爐,說明是用途。連起來便構成」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
其具體形狀為爐闊口,短頸,鼓腹,下承以三象腿形足,肩部置兩朝天耳。內施白釉。外壁通體繪有海水江崖紋。其形體碩大,青花色澤濃豔,暈散明顯,凝結的黑斑密布於紋飾中。而海水江崖紋有著它獨特的含義,它的紋飾由翻轉的海浪與山形組成,象徵山水相依,守望相護。
如今,站在新的歷史節點,尤其是環球同此涼熱的2020年,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又被賦予了山河安定、山水相依、守望相助的全新時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