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第七人民醫院搶救了一位心肺復甦術後的患者 現已康復出院

2020-12-20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杜昶 通訊員 李媛 淄博報導

近日,淄博市第七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ICU)收治了一位心肺復甦術後的患者。該患者咳嗽、胸悶2天未就診,兩天後病情加重,突然出現意識不清、呼吸心搏驟停,經急診搶救後轉入ICU,現已康復出院。

「患者患有糖尿病病史15年,被診斷為糖尿病腎病、冠心病。剛轉入ICU時處於淺昏迷狀態,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呼吸,血糖高達30.0mmol/L以上,醫院立即給予控制血糖、利尿、抗感染等對症治療。」重症醫學科主任助理張鵬說道。經過治療,患者神志漸轉為恍惚,之後給予留置胃管、鼻飼流質飲食。

第二天,該患者神志轉為清醒。患者因為插著管,無法說話,醫護人員就拿張紙讓患者慢慢寫下來,結果患者寫的第一句話就是「謝謝你們救了我,給我了第二次生命」,在場的醫護人員都為之感動,紛紛為其加油鼓勁,爭取早日度過難關,順利康復!

第三天,醫生給予患者試脫機4.5小時後,觀察其生命體徵平穩,隨後患者順利拔除氣管插管。拔管後,患者終於可以說話了,雖然聲音很小,但卻聽得出來她非常激動,「我又活了,謝謝你們,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一定好好珍惜」。

第六天,患者終於康復出院了,臨行前,緊緊握著醫務人員的手說謝謝。

相關焦點

  • 40歲男子突發心臟驟停,市人民醫院ECMO心肺復甦成功搶救生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馮善鵬 通訊員 馬瑞科 臨沂報導「一位40歲病人心臟停跳,正在搶救。心肺復甦10分鐘了,心臟不復跳!病人是否能上ECMO?」兩個月前,臨沂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高宗煒主任上班的路上接到了朱保醫院王傑醫師的求援電話。時間就是生命!
  • 南寧市第三人民醫院護理部開展2020年最新版心肺復甦培訓
    為提高護理人員對突發呼吸心跳驟停患者應急搶救能力及搶救成功率,11月19日下午,南寧市第三人民醫院護理部在醫技樓六樓會議室進行護理急救技能操作培訓,共計285名護理人員參加。此次培訓以2020年最新版 《心肺復甦術指南》為依據,由急診科副護士長馮喜進行詳細解讀。
  • 大手術快康復,94歲老人術後第三天康復出院
    術後老人恢復良好。紅網時刻6月5日訊(通訊員 吳櫻)上周,長沙市第三醫院婦科團隊為94歲的老人實施了腹腔鏡下盆腔巨大包塊切除術。這是目前該院完成的患者年齡最大的盆腔手術病例。老人在術後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動,並於術後第三天順利出院。
  • 心肺復甦,把握急救黃金4分鐘
    我們科室最近收治的兩例心搏驟停患者,因心肺復甦術的及時與否,結局完全不一樣。    一位是50歲的女性患者,沒有心臟病家族史,平時沒有胸痛、胸悶等不適症狀,準備開車時突發意識喪失。正好兒子在場,立即給予胸外心臟按壓,並打電話給120。
  • 16天ECMO 輔助,煙臺毓璜頂醫院成功搶救一心臟驟停患者
    18日,記者從煙臺毓璜頂醫院獲悉,近日醫院心外科完成首例ECMO輔助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為大面積心梗心肺復甦2小時器官合併多功能衰竭的患者成功保命,這也標誌著毓璜頂醫院心血管領域急救及ECMO應用方面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 男子心跳呼吸驟停,心肺復甦90分鐘上了5天ECMO後好了!
    精彩視點六旬男子因胸痛到醫院看急診的過程中突然倒地不起,心跳、呼吸驟停,醫務人員為他不間斷心肺復甦長達90分鐘,並實施急診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手術。接到求助的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ECMO團隊迅速趕到,在最短時間內安裝好救命神器ECMO。
  • 駐馬店這家醫院:成功搶救一名心跳驟停患者
    當天晚上,一名18歲女性患者因誤服斷腸草後,出現意識不清、抽搐後被家人送至附近醫院進行搶救。在附近醫院給予洗胃、心電監護、輸液及藥物治療後,患者突然出現了心跳驟停並呼吸循環衰竭。附近醫院醫生建議患者家屬立即轉入駐馬店市中心醫院進一步治療。隨後,患者由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搶救室副主任蔡青雲接回。
  • 腹膜癌患者術後康復注意事項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腹膜癌患者由於腹腔內廣泛病變,需要進行腫瘤細胞減滅術聯合腹腔熱灌注化療,手術切除範圍廣,創傷大,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康復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往往需要比傳統手術更長的恢復期,為了患者能夠順利康復,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腹膜癌患者術後康復的幾點注意事項。
  • 接受肺移植的新冠肺炎患者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出院
    7月21日,因新冠肺炎導致肺部不可逆纖維化、接受湖北首例肺移植手術92天後,65歲的崔志強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重生出院。據悉,崔志強是目前全球已開展的10例因新冠肺炎接受肺移植手術後,首位達到出院標準的患者。
  • 男子心跳呼吸驟停 心肺復甦90分鐘上了5天ECMO後好了
    醫護人員與患者及家屬合影。紅網時刻12月9日訊(通訊員 梁輝 楊昭)六旬男子因胸痛到醫院看急診的過程中突然倒地不起,心跳、呼吸驟停,醫務人員為他不間斷心肺復甦長達90分鐘,並實施急診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手術。
  • 日本中風患者過半康復而中國80%術後都不能自理,原因在這裡
    康復必須是早介入,比如老人中風送到醫院,康復師和神經內科、外科醫生應該同步工作的,這才是急性期的正確康復姿態。但中國大多數醫療的程序是,先搶救病人,等出院回家休養三個月後,才開始康復——這個時候,已錯過最佳恢復期。 另一方面則是大多數的臨床醫生缺乏康復理念。
  •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成功搶救一名心跳驟停患者
    當天晚上,一名18歲女性患者因誤服斷腸草後,出現意識不清、抽搐後被家人送至附近醫院進行搶救。在附近醫院給予洗胃、心電監護、輸液及藥物治療後,患者突然出現了心跳驟停並呼吸循環衰竭。附近醫院醫生建議患者家屬立即轉入市中心醫院進一步治療。隨後,患者由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搶救室副主任蔡青雲接回。
  • 淄博市第七人民醫院又一例拇指斷肢再植成功
    近日,高新區的陳先生在工作時,機器部件突然異常墜落,將陳先生的拇指整個軋下,單位得知後,立即與陳先生驅車趕往淄博市第七人民醫院。 12:10分市七院接診後,立即開闢綠色通道,傷口包紮、拍片檢查、斷指處理、術前準備·······,經過積極準備,陳先生於當天14:05分被送入醫院手術室。
  • 渭南市第二醫院胸痛中心舉辦「心肺復甦 成『救』你我」心肺復甦周...
    在心血管健康聯盟、中國胸痛中心的組織下,渭南市第二醫院胸痛中心積極響應,在門診樓前舉辦了「心肺復甦 成『救』你我」心肺復甦周2020主題活動。由心血管內科、急診科、眼科、腫瘤胸外科、骨外科、消化內科、普外科等科主任及骨幹醫師組成的專家義診團隊剛一落座就被熱情的群眾包圍,專家們耐心解答每一位患者及群眾提出的健康問題,並就胸痛、心梗等基本的自我防治知識進行宣教。
  • 立體心肺復甦——一個關乎心肺復甦的新認知
    作為搶救心搏驟停(CA)起死回生的主要手段——「心肺復甦」(CPR),儘管經歷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其新技術日新月異、層出不窮,但縱觀全球,CA患者的生存率沒有明顯得到提高。就我國CA患者而言,神經功能良好的出院生存率也僅為1% 左右,表明僅從單一CPR技術的角度定位CPR已不適宜。
  • 降低路人行心肺復甦門檻,生存鏈增加恢復環節!美國發布心肺復甦新...
    重申高質量胸外按壓指南指出,心肺復甦一直是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基石。一項對12500多名患者進行分析再一次顯現胸外按壓質量的重要性。高質量胸外按壓是指在人工心肺復甦過程中,施救者進行至少5 cm深度的胸部按壓,但避免過度,不超過6 cm,並以100~120次/min的按壓。
  • 大新縣人民醫院產科與多科協作再創生命奇蹟
    凌晨三點多,何女士疼痛難忍,家人趕緊將她送往當地衛生院,因衛生院條件有限,孕婦情況緊急,衛生院的醫生建議直接送到大新縣人民醫院。到達醫院時,何女士面色蒼白、皮膚溼冷,額頭汗珠、淚珠夾雜在一起大顆大顆往下掉,此時何女士雖然神智清醒,但表情卻異常痛苦。產科醫護人見狀,立刻拉平車到門口接待......一場搶救生命戰拉開了。
  • 山西醫院保安搶救心梗患者獲贊 患者:感覺突然就活了
    監控截圖中新網太原6月21日電 (範麗芳)近日,山西一家醫院的保安用心肺復甦搶救心梗患者的舉動獲民眾紛紛點讚。有網友評論「向保安大叔致敬,身邊的英雄。」21日,記者在山西省心血管病醫院見到正在執勤的陳建鋼。「醫院組織保安和保潔人員培訓過急救技能,沒想到真派上用場了。」陳建鋼笑著說道。
  • 六旬男子心跳呼吸驟停,心肺復甦90分鐘上了5天ECMO後好了!
    六旬男子因胸痛到醫院看急診的過程中突然倒地不起,心跳、呼吸驟停,醫務人員為他不間斷心肺復甦長達90分鐘,並實施急診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手術。接到求助的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ECMO團隊迅速趕到該院,在最短的時間內安裝好救命神器。
  • 5分鐘500次徒手心肺復甦 女醫生上演「生死時速」
    圖為監控視頻截圖5分鐘500次徒手心肺復甦 桂林一醫生跑著上演「生死時速」連日來,一段女醫生一邊跟著病床跑,一邊給患者做徒手心肺復甦,送患者進手術室搶救的視頻在桂林市民的朋友圈熱傳。1月27日,接受手術後的患者身體恢復較好,各項指標比較穩定,已辦理出院回家。這名女醫生名叫張紅雨,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心內科的一名普通醫生。1月19日下午,心內科接診了一名來自桂林荔浦縣的女患者何鳳華。該患者突發心絞痛、呼吸困難,被急救車送進南溪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