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報:內地大學英文譯名改用拼音引熱議

2020-12-27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 外媒稱,眼下,有個話題正在引發越來越多的爭論:近年來,很多中國內地大學開始在正式的英文校名中使用拼音,有人稱讚這一趨勢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中國崛起的勢頭,但也有人認為這屬於表面功夫。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網民質疑一些著名大學,尤其是主要面向少數民族學生的大學,或許無法通過修改後的英文校名來準確反映自身的辦學特色。

享有很高聲譽的中央民族大學原本使用「Nationalities」作為「民族」一詞的翻譯,但該校在2008年成為首批「改名」高校之一,直接使用拼音「Minzu」表示「民族」一詞,英文校名被改為「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人們熱議的焦點是,無論是為了增強民族自豪感還是文化認同度,在英文譯名中加入拼音的做法是否會導致學校的本意無法得到清晰的傳達。

另一個例子是,使用「漢辦」一詞的拼音「Hanban」作為「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英文簡稱。漢辦是教育部下屬機構,負責監管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孔子學院的工作是推廣漢語和中國文化。

有分析人士認為,漢辦的拼音譯名表明國際社會正越來越意識到中國的崛起。

幾年前,位於江蘇無錫的江南大學聽從校友和教師的意見,將校名中「江南」的譯名從「Southern Yangtze」改為拼音「Jiangnan」。

位於貴陽市的貴州民族大學在今年5月採取類似的做法,把英文校名中的「Nationalities」改為「Minzu」,並稱這樣的改動旨在「順應中國的一個趨勢」。

貴州民族大學解釋說,由於中國的實力日益增強,中國許多大學和大企業都選擇在自己的英文名稱裡加入中國元素。

貴州民族大學還表示擔心舊校名中的「Nationalities」一詞意思比較含混,因為這個詞也可能暗指不同種族或者國籍。

報導稱,有評論者支持在翻譯地名或機構名稱的過程中使用拼音,以便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民族或文化元素。也有網友撰文指出,中國的崛起應當通過科技的大踏步前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來顯現,而不是通過拼音。

 

相關焦點

  • 球星港式譯名難倒內地球迷 有時同一球星有倆港譯名
    原標題:球星港式譯名難倒內地球迷 有時同一球星有倆港譯名   編者按:  美斯突破了馬甸尼的防守,將球交給插上的費比加斯,結果被湯瑪士·梅拿截斷……  就算你是資深鐵桿球迷,看到上面這句話,估計也蒙圈了,這說的都是誰啊?其實,這裡提到的球星大家耳熟能詳,只不過,都是港式譯名。
  • [來稿]中國高校的英文譯名:以民族大學為例
    [來稿]中國高校的英文譯名——以民族大學為例作者:歐陽傑,《實用翻譯手冊》主編、香港中文大學博士本文為原創投稿,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不清楚為什麼用拼音替代,可能在國外不易理解吧。」該校學生猜測。(7月22日《新京報》)這一更改引發了網友熱議,也引起了人們對高校譯名有關問題的思考。  無獨有偶,同樣將「民族」英譯為「minzu」的還有貴州民族大學。
  • 路名英譯引廣州市民熱議 英文好還是拼音好?(圖)
    日前,由廣州市質監局公布的廣東省首部《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規範》徵求意見稿引起了市民的廣泛熱議。昨日,廣東省民政廳緊急約見媒體記者表示,廣東路牌是嚴格按照聯合國標準和國家法規翻譯的,規範採用漢語拼音拼寫,不得採用英文的譯法進行標註。  觀點PK  路名標註:英文好?拼音好?
  • 奇葩譯名年年有,內地版不思進取,港版語不驚人死不休
    去年我寫過一篇關於內地和香港電影譯名的文章,提出一個觀點,同樣是奇葩譯名,香港和內地各有不同。內地版爛得平庸,有不思進取的風範。這種包裝蹭IP的心理,也導致港版有很多模式化的譯名。比如說他們習慣用天煞來翻譯外星生物題材的影片。比如《Independence Day》,內地直譯《獨立日》,港版是《天煞地球反擊戰》。
  • 港媒關注內地統一中餐等領域英文翻譯:麻辣燙有了官方譯名
    參考消息網12月1日報導 港媒稱,內地英語翻譯參差不齊,中譯英的指示牌、餐牌不時鬧出笑話。內地12月1日正式實施《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明確交通、旅遊、文化、教育等13個領域的英文譯寫,提供常用的3500多條規範譯文,包括麻辣燙、刀削麵、豆腐等美食,部分譯名引發網友熱議。
  • 中山大學變身「雙鴨山大學」 高校英文譯名套路多
    以地名命名的綜合性大學最常見,比如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等。這類大學通常採用中文拼音作為英文譯名。民族大學的英譯名主要側重於對「民族」的翻譯,在10所我國主要的民族大學英譯名中,4所將「民族」一詞譯為「Minzu」,6所則譯為「Nationalities」。  不過,也有不少大學的英譯名跳出了以上所說的「套路」,比如中山大學、河海大學等。
  • 清華學者成港大副校長引熱議 校委會委員:若因是內地人就不聘用...
    清華學者成港大副校長引熱議 校委會委員:若因是內地人就不聘用說法相當無稽 2020-10-28 09:16:36參與互動   清華學者成港大副校長引熱議
  • HKDSE~港籍學生報讀內地大學的DSE分數線
    港生將會透過「免試招生計劃」直接用DSE成績考取內地大學,即港籍學生不需要再另外考試。利用DSE報讀內地院校的要求相對較低,原因是這是一條給港生的渠道,不需要與臺籍、澳籍同學競爭。如果DSE英語不及格,但又想報讀內地大學,那麼只可以報讀暨南大學及華僑大學的獨立招生,其他大學不會錄取。用DSE報讀內地大學的難度又如何?
  • ...英文譯名 英文名稱 廣州地鐵 Canton 廣州塔 canton tower...
    地鐵站通往廣州塔方向的出口,中文標示為「廣州塔」,英文標示為「Canton Tower」。  記者了解到,廣州塔運營方對於廣州塔的官方英文命名,也是「Canton Tower」,無論是指示牌還是門票,甚至連精品店內出售的官方禮品,一概如此標註。  可是,如果走到廣州塔的外圍,英文名稱便出現「多種版本」。
  • 為什麼我國有些城市的英文譯名並不是漢語拼音?
    對一個國家而言,地名的英文譯名規範與否,直接關係到從上到下的交流和理解。1977年,聯合國舉辦的一次地名標準化會議中規定了「名從主人」的原則,自此,採用漢語拼音為中國地名拼寫成為了國際標準。可是目前我國依然有一些地區或城市使用非漢語拼音的英文譯名,主要有以下兩種原因:尊重少數民族地區語言文化一些少數民族和邊疆地區,這些地方受民族文化的影響,地名是根據當地民族語言的音譯,直接被音譯過來的,故而沒有遵循拼音的規範。
  • 中央民族大學英文譯名「minzu」遭質疑
    近日,有網友反映,中央民族大學的英文譯名將「民族」英譯為「minzu」,質疑不大準確。前日,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值班人員證實稱,學校目前英文譯名的「民族」的確為「minzu」。  「民族」譯為「minzu」  近日,中央民族大學英譯校名「MinzuUniversityofChina」在官網醒目處顯示。
  • 大學英文譯名那些事:這12個高校好像都違反規定了
    教育部規定:英文譯名應該與中文名稱保持一致,中文名稱含有特殊含有的可以使用音譯。咱們先來說英文譯名和中文譯名不一致的高校:電子科技大學,國內最牛的電子科技大學,名字前面沒有「成都」倆字。顯然電子科技大學的翻譯是:中國電子科技大學,所以電子科技大學大學譯名是對不上的。中北大學,原來的華北工學院,是隸屬於兵器部的高校,號稱是人民兵工第一校,在改名華北理工大學時候,被教育部駁回,所以改名為:中北大學。
  • 大學英文譯名那些事:這12個高校好像都違反規定了
    咱們先來說英文譯名和中文譯名不一致的高校:顯然電子科技大學的翻譯是:中國電子科技大學,所以電子科技大學大學譯名是對不上的。,就在英文翻譯上想辦法,英文名字是: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看字面意思是中國北方大學,或者華北大學?
  • 福娃國際譯名正式更名 由英文改成漢語拼音
    「Friendlies」已於上周正式更改,新的英文譯名漢語拼音「Fuwa」正式啟用。  近日,細心的網民在奧運官方網站上發現,福娃宣傳圖片上的英文譯名變成了「Fuwa」。記者從北京奧組委了解到,此次譯名更改是綜合考慮各方面原因作出的決定。記者在部分奧運特許商品店及城市公益廣告欄處看到,由於譯名剛剛更改不久,部分特許商品的外包裝及奧運宣傳廣告畫上的福娃英文譯名仍為「Friendlies」。
  • 中山大學為何變身「雙鴨山大學」? 大學英譯名套路多-校名,譯名...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因此好奇著名大學的英文譯名,特別研究後,這就來跟大家一起分享。  大學英譯名的套路  著名大學的英譯名都有什麼套路?  政知君翻了教育部直屬的75所高校官網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獨特英譯名的故事  英文校名與眾不同的高校都有自己的故事。  先說中山大學。
  • 臺灣高中生的0分作文引熱議!畫畫英文日文都出現
    臺灣高中生的0分作文引熱議!而在1月20日,臺灣2017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類似於內地自主招生考試)的國文科考試中,有考生用英文寫作文,引發外界關注。據報導,臺灣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舉行考試委員會,對本次學測中出現的違規現象進行討論,最終決定將該考生作文記0分,另根據考試規則,因考生書寫與答案無關的文字符號,再扣減該科1級分。
  • 港生內地上大學收穫別樣體驗
    打開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官網,考生會發現在例行發布的考試須知外,還有84所內地高校接受文憑考試畢業生報讀申請的詳細信息。這意味著香港中學畢業生可通過中學文憑考試成績實現「一箭雙鵰」,既可以此投報香港當地大學,又可依照相關錄取標準免試就讀內地高校。
  • 內地大學生撕下港獨宣傳單 用英文「KO」港獨學生
    摘要:【內地大學生撕下港獨宣傳單 用英文「KO」港獨學生】日前,有人在香港中文大學內懸掛「港獨」宣傳品,一內地女學生撕下宣傳單時遭到「港獨」學生阻止。女生表示聽不懂廣東話,以流利英文回應:「民主,就是你可以貼上去,我也可以撕下來…我也是學生之一,這也是我的民主牆。
  • 中山大學竟被譯成「雙鴨山大學」, 高校英文譯名真沒那麼簡單!
    例如人民大學最開始並不是按照拼音命名的,而是直譯成了「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現在的譯名是「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中央民族大學最初的英文譯名是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後來才改成了現在的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 翻譯| 高校英文譯名知多少
    1.以地名命名以地名命名的綜合性大學最為常見,這類大學的英譯通常沒有爭議,採用中規中矩的中文拼音作為英文譯名。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NPU)上海財經大學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UFE) 3.師範大學為什麼譯作normal university我國師範類高等院校的英文校名基本譯為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