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重磅出爐!退市指標全面完善,主業空心化、報表...

2020-12-16 界面新聞

見習記者丨王鑫

資本市場改革再落一子,退市從嚴由科創板、創業板走向主板。

1214日,滬深交易所同時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借鑑科創板和創業板退市改革經驗,嚴格上市公司退市標準,完善退市指標,簡化退市程序。

隨著註冊制在科創板和創業板的的落地與實施,新股IPO速度明顯加快,上市公司數量驟增。截至1210日,今年以來A股共發行358只新股,遠高於2019年的203只。A股上市總數已經達到4120家,其中滬市1779家,深市2341家。

一方面新股大量發行,掛牌公司數量暴增,市場流動性面臨考驗,另一方面,市場存在部分保殼企業,僵而不退,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且時常引發A股炒小超差之不良風氣。截至1214日,2020A股僅有15家公司退市。在A30年發展歷程中,退市公司僅有125家。

「以前有退市,但談不上常態化,比如美國每年企業退市比上市還多,如果沒有常態化退市,註冊制也難言成功,放寬準入門檻的同時,需要及時清理不合格企業出門。」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餘凌曲向界面新聞表示。

餘凌曲認為,此次退市制度改革可以有效防止劣幣驅逐良幣,退市指標更嚴、退市更多更快是必然選擇,「這次徵求意見稿還增加了很多標準,比如信披問題、證監會行政處罰、公司治理問題等都可能導致退市,以前可能只是財務問題導致退市。」他說道。

四類退市指標全面完善 退市程序大幅壓縮

具體來看此次退市制度新規,退市指標保留四類指標設置,即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及重大違法類,但每一類指標均有所優化。

財務類指標刪除了原來單一的淨利潤為負值和營業收入低於1000萬元指標,新增組合指標: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人民幣1億元,並且在計算營業收入時,需要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關聯交易收入。同時,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的下一年度,財務指標進行交叉適用。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明確淨利潤取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值,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多年來公司通過外部輸血、出售資產等盈餘管理手段規避退市的問題。未來,長期主業空心化、持續依靠政府補貼或出售資產保殼的公司將面臨退市風險

而財務指標的交叉使用將大大封堵保殼空間。所謂財務指標交叉使用,指的是不論第一年因何種指標被實施風險警告,次年但凡觸及任一指標,均被直接強制退市。以往退市實踐中,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或淨資產為負值。即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在下一個會計年度。公司通過各種「財技」打擦邊球,實現「報表式」盈利

交易類指標方面,將原來的面值退市指標修改為1元退市」指標,同時新增「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的市值指標。

規範類指標新增兩類情形:信息披露和規範運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半數以上董事對於半年報或年報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無法保證。

重大違法類指標新增淨利潤、利潤總額和資產的量化組合標準:

1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虛增淨利潤金額每年均超過當年年度報告對外披露淨利潤金額的100%,且三年合計虛增淨利潤金額達到10億元以上;

2.連續三年虛增利潤總額金額每年均超過當年年度報告對外披露利潤總額金額的100%,且三年合計虛增利潤總額金額達到10億元以上;

3.連續三年資產負債表各科目虛假記載金額合計數每年均超過當年年度報告對外披露淨資產金額的50%,且三年累計虛假記載金額合計數達到10億元以上(前述指標涉及的數據如為負值,取其絕對值計算)。

對於新增的重大違法類指標,市場認為較為寬鬆,一是允許造假的時間過長,二是累計造假的金額過高,實際1000萬利潤造假到1億,造多少年都不會退市,因為造假金額佔比到不了100%」資深保薦人王驥躍撰文表示。

退市程序上,此次修訂調整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

一是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1年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即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連續2年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則直接予以終止上市,提高退市效率

二是退市整理期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將退市整理期交易時限從30個交易日縮短為15個交易日,同時明確取消交易類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設置;

三是將重大違法類退市連續停牌時點從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或法院判決之日,延後到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或法院生效判決之日。

餘凌曲認為,經過修改的上市公司規則速度變快了,刪除了暫停上市之類拖延時間的做法,很多企業達到退市標準就搞暫停交易,一停好幾年,搞資產注入、變相賣殼。

「壞企業還是有,但是一方面被揪出來更快、處罰更嚴,另一方面也會形成震懾作用,減少壞企業作惡的可能性。」餘凌曲補充道。

退市新規不溯及既往 「首秀」將在2020年報發布季

退市新規過渡期安排的原則為,「區別對待存量和增量公司、不溯及既往」。

退市新規「首秀」將為2020年年報發布期,其財務數據將決定是否「戴帽」。新規生效實施前未被暫停上市的公司,財務類退市指標、「造假金額+造假比例」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強制退市指標,均以2020年年報作為首個起算年度進行規則適用。換言之,如果上市公司2020年年報觸及新指標,則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如2021年年報仍觸及,將終止上市。

不過,根據徵求意見稿,本次新增的市值退市指標在新規實施滿6個月後落地。對於其他交易類強制退市指標,觸及指標天數連續計算,不區分新規舊規。

2020年度報告披露後,一律按照新規判斷是否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依據舊規觸及暫停上市標準、但未觸及新規退市風險警示標準的公司,對其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並在2021年度報告披露後按新規執行,未觸及新規其他風險警示情形的,撤銷其他風險警示。

此外,徵求意見稿規定,判斷公司是否觸及新規規定的其他風險警示情形時,以2020年度為最近一個會計年度,以2018-2020年為最近連續三個會計年度。

兩類情況按照舊規處理,一是新規生效實施前已經被暫停上市的,後續適用舊規判斷是否恢復上市或終止上市,適用舊規執行後續程序。

二是新規施行前已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或行政處罰決定書,且可能觸及舊規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的公司,其重大違法強制退市事宜適用舊規。

新規施行後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且可能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的公司,依據後續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的事實,導致公司2015-2020年度內的任意連續年度財務指標實際已觸及舊規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的,交易所對其股票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導致公司在2020年及以後年度中的任意連續年度財務指標實際已觸及新規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的,交易所對其股票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舉例來說,如果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的事實,公司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淨資產為負,雖然觸及新規淨資產連續兩年為負值的退市情形,但因新規適用期自2020年度始,因此此種情形將不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相關焦點

  • 重磅!退市新規徵求意見:連續20個交易日總市值均低於3億元將被退市...
    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修訂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的徵求意見稿(以下合稱退市新規),對外公開徵求意見。
  • 重磅!退市新規徵求意見:財務類退市「4年變2年」, 取消暫停上市...
    退市新規徵求意見!  12月14日晚,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在退市標準、退市程序上進行具體優化。  關注點一:  退市指標有何變化  近年來,滬深交易所已建立起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類等4類強制退市指標體系和主動退市情形,這一次,退市制度改革對退市指標進一步完善和優化。
  • 退市新規徵求意見,一文速覽八大要點
    退市新規徵求意見!12月14日晚,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在退市標準、退市程序上進行具體優化。 先一起看看退市新規要點: 1、新增扣非前後淨利潤孰低者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市值低於3億元、信息披露或規範運作存在重大缺陷、半數以上董事無法對年報或半年報保證真實準確完整、重大違法財務造假、退市風險警示股票被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等退市指標 2、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退市流程大幅縮短
  • 退市新規箭在弦上,市場生態會發生何種變化?
    與此同時,也通報了另一個對市場影響較大的政策,即高莉表示,在全市場開展退市機制改革,滬深交易所正在修訂退市相關規則,並於近期公布並徵求意見。可以預計,退市新規政策已箭在弦上,將要出臺!那麼,這個新規將會帶來什麼呢?
  • 退市新規公開徵求意見 股市老大難問題有望緩解
    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分別就退市新規對外公開徵求意見:新增「市值退市」指標,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設立風險警示板塊,新增重大違法財務造假組合標準;簡化退市流程,放開退市整理期首日漲跌幅限制等等。  這意味著國內股市長期存在的「炒小」、「炒差」、「炒殼」的風氣將隨著退市新規的出臺得到進一步緩解。
  • 一元退市、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來看退市新規怎麼說
    來看退市新規怎麼說   12月14日晚間,上交所和深交所再出重磅消息,針對退市規則徵求意見稿(下稱「退市新規」),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完善4類強制退市指標,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簡化退市程序,通過進一步優化退市指標、縮短退市流程,加大市場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以期形成上市
  • 一元退市、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來看退市新規怎麼說_證券要聞...
    來看退市新規怎麼說  12月14日晚間,上交所和深交所再出重磅消息,針對退市規則徵求意見稿(下稱「退市新規」),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完善4類強制退市指標,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簡化退市程序,通過進一步優化退市指標、縮短退市流程,加大市場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以期形成上市公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
  • 重磅!退市新規來了,多條紅線力度空前:市值不得低於3億,財務指標...
    退市新規來了。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以下為時報君提煉的內容要點: 1、新增市值退市,標準為連續20個交易日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此外,面值退市標準明確為「1元退市」。
  • A股退市新規出爐,新增多個退市紅線!市值低於3億、年報不...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程丹 新退市規則來了!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向市場發布了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借鑑了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
  • 遠離退市臨界值個股 退市新規下應重點關注哪些指標
    原標題:遠離退市臨界值個股 退市新規下應重點關注哪些指標   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
  • 專家:退市新規推行在即 退市標準與安排將更趨合理
    中證網訊(記者 黃靈靈)近日,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在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滬深兩所正在修訂退市相關規則,同時將於近期儘快公開徵求意見。  以創業板為例,創業板改革優化了相關制度安排,多維度刻畫喪失持續經營能力的主業「空心化」企業的基本特徵,引入「扣非淨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一個億」的退市指標,取代以往單一的連續虧損退市指標。
  •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出爐,ST板塊股票冰火兩重天
    來源:易簡財經12月14日晚,有「史上最嚴」之稱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出爐。受此影響,ST股版塊冰火兩重天。萬得數據顯示,截至今天收盤,有143隻ST股下跌,佔比超過64%。不過,與此同時,也有64隻ST股逆勢上揚,佔比超過28%。
  • 重磅!A股退市新規近了:連續20個交易日市值低於3億元退市
    【大河財立方消息】12月14日,上交所發布關於就《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及相關退市配套規則修訂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10月9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將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機製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要求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加大退市監管力度。11月2日,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再次明確強調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安排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
  • 中國股市退市新規 退市新規修改了什麼內容?
    滬深交易所向市場發布了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借鑑了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  來看此次退市新規的主要修訂點:  1、新增多個退市指標,包括扣非前後淨利潤孰低者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市值低於3億元、信息披露或規範運作存在重大缺陷、半數以上董事無法對年報或半年報保證真實準確完整、重大違法財務造假
  • 退市新規什麼時候實施?2020年退市新規實施時間
    12月14日,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的徵求意見稿(以下合稱退市新規),對外公開徵求意見。
  • A股退市新規發布 完善了哪些內容?
    本次改革後,那些長期沒有主業、持續依靠政府補貼或出售資產保殼的公司將面臨股票退市風險;而主業正常但尚未開始盈利的科技企業,或因行業周期原因暫時虧損的企業將不會再面臨股票退市風險。  本次改革後,因財務類指標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司,第二年財務指標和審計意見類型指標交叉適用。
  • 退市新規年末突襲,超百家企業深夜難眠,解讀,影響和建議
    一紙退市新規年末突襲,明確「財務類退市指標以2020年年報作為首個起算年度進行規則適用」。退市制度從」2(連續虧損)+1(退市警示)+1(暫停上市)「迅速過渡到」1(觸發退市警示)+1(退市警示)「,大量上市公司驟然發現,退市警報已是近在咫尺。退市新規做了哪些修改,其對上市企業的影響如何?徵求意見稿還有哪些優化空間?
  • 「淨利潤+營業收入」組合指標亮劍!退市新規標準從優路徑從速,87隻...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黃靈靈)12月14日,滬深兩市就退市新規發布徵求意見稿。專家認為,此輪改革的核心亮點,在於不再採用原來單一的淨利潤、營業收入指標,代之以「淨利潤+營業收入」的組合財務指標,這與新證券法發行股票「具有持續經營能力」的有關要求高度契合。
  •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要來了:市值不得低於3億,財務指標大幅收緊…13大...
    退市新規來了。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以下為時報君提煉的內容要點: 1、新增市值退市,標準為連續20個交易日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此外,面值退市標準明確為「1元退市」。 2、財務指標有變。
  • 退市新規來襲!創業板新增三類情形,退市指標「新老劃斷」
    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同步發布退市新規,在退市標準、退市程序上進行具體優化,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深交所新聞發言人就修訂退市相關業務規則回答了記者提問。據了解,深交所先後在2012年、2014年、2018年啟動三次改革,建立了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類等四類強制退市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