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文化行者尋找安妮團隊走近裕固族

2021-03-03 肅南發布

近日,蘭州大學赴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尋找安妮教育計劃暑期社會實踐團深入肅南縣,在當地通過趣味教學實踐開展拯救瀕危少數民族語言兒童教育,受到當地政府、教育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心等社會群眾以及學生們的熱烈歡迎和大力支持。

裕固族是中國22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也是甘肅獨有的少數民族。近年來,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裕固族民歌、傳統禮儀等流失現象十分嚴重,尤其是兒童對民族傳統文化學習的缺失使得其傳承出現嚴重斷層。

對此,蘭州大學啟動了試圖從根本上推動裕固族語言和文化保護、教育和傳承的「尋找安妮」――少數民族兒童語言傳承計劃。該計劃從2011年開始,組織裕固族6至12周歲的兒童學習裕固語、裕固族民歌(童謠)、傳統禮儀、民族傳說故事及民族舞蹈等。

今年7月,9位來自蘭州大學「文化行者」社團的學生志願者,利用暑假時間來到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紅灣寺鎮,幫助裕固族的孩子學習裕固民歌,尋找孩子們的「安妮」。

本次活動以故事調研,兒童閱讀,義務支教為主體,開展了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與當地學生一起走訪裕固族老人社區,參觀博物館和非遺中心,將了解和訪問到的裕固族傳統習俗和故事記錄成冊,供學生閱讀;開展民族紋樣手繪和剪紙課程,教學生們製作裕固族婚服,頭面和紅纓帽,並在班級內展示各自的成果;走進大自然,探索田野的智慧,和學生一起了解當地特有的動植物,並用通俗易懂語言向他們解釋光合作用,生態系統和食物鏈的構成等原理;設計一系列簡單有趣的物理化學小實驗,培養學生們對科學的興趣。經過兩周的努力,前期活動都進行得十分順利,而且取得了豐富的成果。

據了解,蘭州大學尋找安妮教育計劃團隊自2010年起連續九年實施裕固族兒童民族語言教育工作,教育計劃團隊主要充當一個橋梁的作用,在暑期為孩子們搭建一個學習裕固族語言文化的平臺,通過邀請裕固族語言教師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來為孩子們帶來生動的語言課堂。於此同時,來自蘭州大學不同專業的志願者們還為孩子們準備了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志願者專業普及課時」,讓孩子們能夠學到更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來自港、澳、臺等地90餘名大學生前來參加項目並與孩子們組織活動。

目前,蘭州大學尋找安妮教育計劃團隊已基本完成教學活動,正在開展最終匯報表演前的排練工作,最終此團隊的成果將在8月10日以一個晚會的形式表現出來。(武雪峰  韓東潔  趙瑤瑤)

肅南縣融媒體中心郵箱號:SNXTV@163.com

相關焦點

  • 【蘭大新聞學子重走西北角】裕固族歌舞:巴玉姍在祁連山下的文化接力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孩子們在表演裕固族舞蹈(圖片由受訪者巴玉姍提供)&nbsp&nbsp&nbsp&nbsp想讓更多的人走近裕固族,喜歡裕固族的舞蹈,這個過程艱難又漫長。
  • 甘肅省著名歌手薩爾大婚 裕固族傳統婚俗引關注(圖)
    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訊(記者 朱黎)婚禮不僅是一對新人表達愛意、接受祝福的場所,更是他們彰顯個性、見證愛情的舞臺。3月16日,本報多次報導過的我省著名裕固族歌手薩爾組合中的薩爾在蘭州舉辦了一場裕固族古老傳統民族婚禮,讓當日的500餘名來賓眼前一亮,薩爾和他的新娘顧萌在這場別出心裁的婚禮上,讓到場嘉賓們體驗了我省獨有少數民族之一——裕固族的傳統婚俗。
  • 裕固族寶寶傳統剃頭禮在都市舉辦(圖)
    父母為親朋好友敬酒  近日,一名叫艾恩(裕固語夏天)的裕固族寶寶在蘭州完成了他人生當中的第一步:成人剃頭禮。剃頭禮是裕固族人的傳統習俗,在孩子周歲或三歲時,要按傳統習慣給孩子舉行第一次剃頭儀式。因居地不同,剃頭時間也不相同,居住在山區的裕固人,一般是小孩三歲時剃頭;而在平原或住在都市的裕固人,是在小孩周歲或三個月時剃頭。裕固族人認為,給娃娃剃頭,就象給馬駒剪鬃毛一樣,馬駒子剪鬃才算馬,才能乘騎,娃娃剃頭才成人,才能長命。裕固族小孩剃頭不僅家人重視,親戚朋友也非常關注。
  • 裕固族教育研究所特聘學術諮詢專家 ——裕固族傑出學者賀衛光
    2014年8月,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裕固族教育研究所成立,特聘他們作為學術諮詢委員會專家,為研究所提供多方位的智力支持,推動了民族文化校園傳承研究工作。目前,一年一屆的裕固學研討會和裕固族文化進校園師資培訓活動相映成輝,形成了「理論+實踐」的學校傳承民族文化的成功範例,為肅南教育成為全省民族教育品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蘭州大學管理學院沙勇忠老師團隊榮獲蘭州大學第二屆研究生「十佳...
    在黨委研工部、校團委的指導下,蘭州大學研究生會舉辦了蘭州大學第二屆研究生「十佳導學團隊」推選展示活動。本次評選活動設置專家評審、大眾評審與網絡投票三個部分。2020年11月29日下午,蘭州大學第二屆研究生「十佳導學團隊」現場答辯展示活動在蘭州大學城關校區西區大學生活動中心禮堂舉行。涵蓋文理醫學科的專家評審圍繞導學團隊的研究生培養質量、團隊科學研究水平、團隊管理與文化三個方面進行現場評分。答辯展示活動結束後,來自30個學院的300名學生代表依次進行現場投票。
  • 裕固族教育研究所2019年大事記
    15日,裕固族教育研究所成員,全國政協委員賀穎春的提案《關於促進人口較少民族邁向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提案》得到教育部答覆,將指導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組織開發體現地方特色的地方課程,如民族地區,可根據當地的特點和需要,將有關民族文化的內容納入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中。
  • 90後裕固族新人在張掖都市舉辦裕固族傳統婚禮
    婚禮現場喜慶熱鬧,很多裕固族老人留下了激動的眼淚,是因為很久沒有看過地道的裕固族婚禮了,他們再三囑咐年輕人一定不能丟了裕固族傳統文化,要把民族文化傳承下去。現場,甘肅裕固族著名歌手「薩爾組合」也為新人演唱了祝福曲,受到人們歡迎。
  • 裕固族神話《莫拉》的災害人類學闡釋
    【2】高啟安是改革開放以來較早親赴裕固族地區 , 通過田野調查展開民俗與歷史研究的 學者 。他在《裕固族民間文學述論》中認為 ,「神話是人類與自然鬥爭的原始性幻想故事 ,是最早反映人類生活的文學形式 。每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古老的民族 ,都有自己的神話。在裕固族民間文學中,神話所佔份量不多,且表現得斷續和零碎。」
  • 明花鄉舉辦裕固族頭面製作培訓班
    >   中國張掖網肅南訊 為傳承裕固族傳統文化
  • 裕固族的紅纓帽子
    裕固族有東西部之分,表現在服飾上也有所不同,主要是紅纓帽子形狀的差別。  東部裕固族的紅纓帽為平頂,形似禮帽,帽頂比禮帽細而高。是用芨芨草編制帽胎,用紅布縫製帽裡、白布縫製帽面,帽沿也飾有黑邊或花邊。
  • 蘭州文理學院添彩惠民演出
    蘭州文理學院添彩惠民演出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展青春風採,添夏日魅力。7月19日晚,「春綠隴原·黃河之濱」蘭州文理學院專場文藝演出,在甘肅國際會展中心南廣場精彩上演,這是「春綠隴原·黃河之濱」系列惠民演出活動中的首場高校文藝演出。
  • 蘭州交通大學「文明修身、立德樹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公寓暨...
    12月24日下午,蘭州交通大學「文明修身、立德樹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公寓暨大學生宿舍體育文化節開幕。本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公寓暨大學生宿舍體育文化節是一次集傳統文化教育、才藝展示、體育運動於一體的綜合性體育文化交流活動,既是體育文化教育成果的展示,更是蘭州交通大學全校師生精神面貌的體現。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 ...進校園暨蘭州文理學院原創教學劇目合唱音詩《薩娜瑪珂》巡演活動
    甘肅省教育廳2020年高雅藝術進校園暨蘭州文理學院原創教學劇目合唱音詩《薩娜瑪珂》巡演活動,於11月9日-12日走進酒泉職業技術學院、武威職業學院、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三所高校做專場匯報演出。本次活動由甘肅省教育廳主辦,蘭州文理學院承辦,酒泉職業技術學院、武威職業學院、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三所高校協辦。據了解,原創合唱音詩《薩娜瑪珂》是以裕固族民族女英雄為人物形象,以裕固族民族音樂為音樂基調,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為創意線索,以充滿詩情畫意的、富有戲劇性的歌詞,和混聲四部合唱的藝術手法為表現方式的大型(音·詩·畫)合唱作品。
  •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與河西學院專家聯合開展學術調研活動
    為了解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把握研究動態,探尋研究問題,應河西學院邀請,瑞典烏普薩拉大學Christianne Schaefer和Birsel Karakoc兩位語言學專家教授與 河西學院組建民族文化調研組,圍繞河西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裕固族歷史文化、語言傳承和非遺保護,赴張掖市、
  • 完美世界中法團隊《非常英雄》摘得「動畫界奧斯卡」安妮獎
    美國洛杉磯時間1月25日晚,素有「動畫界的奧斯卡」之稱的第47屆安妮獎(Annie Awards)舉行頒獎禮,由完美世界中法團隊合作研發的西遊題材橫版過關遊戲《非常英雄(Unruly Heroes)》獲得最佳動畫角色(遊戲類)大獎。
  • 【走近網紅蘭州人】談成平:大碗哥的美食情懷
    走近網紅蘭州人 談成平:大碗哥的美食情懷 從「吃」入手 成為蘭州美食的「活地圖」 「甘肅的人文歷史底蘊深厚,而作為省會城市的金城蘭州,歷史文化也獨具特色,怎麼才能讓大家感受到?
  • 蘭州大學王鎖民、張金林團隊面向海內外誠聘博士後
    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王鎖民教授、張金林教授團隊長期從事草類植物抗逆機理、牧草抗逆性遺傳改良以及植物-微生物互作機制等方面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團隊現有教師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
  • 2017年臺胞青年夏令營北京分營甘肅體驗裕固族風情
    人民網張掖7月9日電 (賈文婷)2017年臺胞青年夏令營北京分營甘肅之行9日來到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參觀了馬蹄寺並體驗了當地少數民族——裕固族風情。 馬蹄寺集石窟藝術、祁連山風光和裕固族風情於一體。石窟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七處組成,共有70餘處窟龕,始建於北涼。
  • 走近「網紅」蘭州人 | 汪小平:蘭州,一座有故事的城
    「平等地說,平心靜氣地說,平和地說」,主講人汪小平想以這樣的方式,道一道蘭州的歷史人文,說一說身邊的大事小情。花甲之年,披掛上陣,他從人們熟知的「金城文化名家」,轉身成為了「網絡紅人」。他說:「當新事物出現的時候,我們不能無視它的存在,而是要不斷地更新自己,利用新的傳播手段和藝術表現形式,傳承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本土文化,這恐怕是我們當下最需要做的事情。」
  • 薪火相傳七十載 育才興國志愈堅——寫在蘭州文理學院建校70周年之際
    2001年,甘肅教育學院與原甘肅聯合大學合併組建新的甘肅聯合大學,確立了瞄準現代服務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指導思想,開始了轉型發展之路。2011年,享有「隴上藝術家搖籃」美譽的甘肅省藝術學校交與學校管理。2012年,省委省政府出臺《甘肅省宣傳思想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實施辦法》,要求將該校辦成重在培養文化、旅遊、傳媒、藝術等文化人才的綜合性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