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體育×體育產業生態圈,揭示2019體育消費的N大趨勢|研報解讀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點擊△藍字星標留住圈哥

體育產業生態圈聯合京東體育推出《2019網際網路體育消費新趨勢研報》旨在通過體育消費大數據呈現出來的宏觀規律,勾勒出國內體育消費的發展軌跡,總結體育消費的變化趨勢,供行業參考。

您可以通過關注體育產業生態圈,在微信公眾號後臺回復關鍵詞——「體育消費」,獲取研報完整版的下載地址。

今天為您推送的,是一份關於《2019網際網路體育消費新趨勢研報》的詳細解讀。我們將從運動項目、城市、用戶、品牌四個維度出發,進一步解讀中國體育消費新趨勢。

出品方/ 體育產業生態圈 京東體育

主筆/ 吳 嘉偉

「冷門運動」的商業價值在哪裡

「棒球能夠上榜,是因為棒球帽賣的多嗎?」

這是一位讀者看到棒球入選國內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項目之後發來的疑問。

十大體育運動項目

節選自《2019網際網路體育消費新趨勢研報》第17頁

首先說明,我們評價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項目,是從消費維度,根據每項運動相關產品的人均消費投入以及用戶抽樣調查綜合得出。

再說回到這位讀者的疑問,實際上可以理解。類似於棒球等在國內群眾基礎薄弱,被稱作「小眾項目」或者「冷門項目」的運動,可能在人們的常態認知中,不會有很大的市場價值,但這樣的結論僅僅是從競技體育的角度去理解。

針對棒球這項運動,我們在調研中發現用戶幾乎一致地反饋很少會去看一場棒球比賽,至於布萊斯·哈珀、鈴木一朗這樣的棒球明星,只有不到5%的人聽過或者熟悉。

但與之相反的是,這些用戶都很樂意於購買棒球帽、棒球衫等相關產品。他們的理解很簡單:棒球是一種時尚的運動,購買相關的產品可以給他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新鮮感,帶來品質的提升。

時尚感,就是人們選擇這類體育消費產品的主要緣由。

像棒球這樣的「冷門運動」,正在從體育消費領域展現出它的商業價值。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當代年輕人對體育的認知,已經發生改變。他們更關心體育可以給自己帶來什麼改變,又可以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提升?

換句話說,你可以不懂足球,不懂越位的規則,但這些並不妨礙你喜歡C羅,買一件英格蘭球衣,或者飛去俄羅斯看一場世界盃。

過去,中國民眾更多地只能從電視轉播,或者說競技體育層面去認識體育,了解體育。但如今的體育內容更多,渠道也更豐富,民眾主動將體育納入日常生活的需求更為強烈,也更願意為自己的運動愛好和健康消費買單。

越來越多的所謂「冷門運動」,或者說國內群眾基礎不好的運動,正在從消費領域展現出市場價值。


不管是所謂的熱門運動還是冷門運動,泛體育時代下的商業開發,不能僅從過去單一的競技體育層面去考量。在消費者面前,都是具有體育文化附加值的產品而已。

體育消費下沉至新一線城市

根據京東數據顯示,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城市依然在體育消費的總量上保持領先。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線城市中的成都、杭州、蘇州、天津、重慶等地,體育消費總量正在以高速的增長追趕著北上廣深。以成都為例,在瑜伽領域的消費總量位居各城市第三,重慶在足球、健身領域,蘇州在高爾夫、垂釣等方向都增長明顯。

新一線城市的體育消費趨勢在與各個城市的文化底蘊深度結合,二三四線城市在體育消費總量也都表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一線城市2017年、2018年體育消費市場總量分別增長49%,23%,新一線城市同比分別增長71%,22%,二線城市同比分別增長79%,19%。

節選自《2019網際網路體育消費新趨勢研報》第12頁

各級城市的體育消費特點可以總結如下:

  • 一線城市用戶的體育消費更加注重體育產品的品質、差異化、個性化;

    新一線城市用戶的體育消費對體育專業類產品、服務類產品(培訓等)需求較為旺盛;

    二線城市用戶的體育消費對體育專業類的產品需求較為旺盛;

    三、四線城市用戶的體育消費仍然集中於運動鞋服等產品領域,追求性價比。


    各級城市蘊藏著的體育人口增量紅利,為體育消費相關聯的上、下遊產業都提供了持續增長的市場基礎 。


    我們從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以及二、三、四線城市的體育消費數據可以看出,儘管各個城市在消費總量上存在著差異,但各級城市在體育消費整體上都表現較快的增長趨勢,並且各個城市的體育消費與當地的城市文化底蘊和居民生活方式緊密結合。



    95後、女性用戶群體值得重點關注


    男性用戶以往是體育消費的絕對主力人群。而從本次研報數據中可以看到,女性用戶消費購買力如今已經大幅提升,正在縮小與男性用戶體育消費的市場佔比差距,尤其是在運動鞋服、健身、瑜伽等領域的表現更為突出。 


    重要的是,女性用戶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還帶動了美妝、護膚品等領域的市場消費。在用戶抽樣調查中,有1/5的女性用戶重點關注體育消費產品的專業性,將近4/5的女性用戶則更重視體育消費產品需兼顧舒適與時尚,她們的消費意願也大大高於男性用戶。


    節選自《2019網際網路體育消費新趨勢研報》第18頁


    與此同時,95後用戶群體在體育消費中的各個年齡段,消費增幅位居第一。並且在運動鞋服等多個品類的消費中,消費總量的增幅都位居第一。同時,根據用戶抽樣調查,95後用戶群體的體育消費,更加追求產品的品質與個性化。


    節選自《2019網際網路體育消費新趨勢研報》第9頁


    並且,用戶的體育消費品類也從運動鞋服等基礎體育品類,擴展到跑步鞋、籃球鞋、衝浪板、智能手環、瑜伽墊、甩脂機等愈發多元化,涉及更多細分專業體育領域的產品需求。用戶對於體育培訓類等服務類型產品的需求也愈發旺盛,開始重視體育消費的新鮮感、體驗感。 


    未來體育消費用戶群體的組成結構,各個群體間的消費特點是什麼?什麼人群追求體育消費品質,哪些又追求體育消費的性價比?這些對不同運動喜好,不同城市,不同年齡區間的用戶的深度調研,並匹配相對應的市場策略,將決定未來體育消費市場的宏觀走向,這其實也對涉及體育消費領域的各個產業環節提出了新的考驗。 


    節選自《2019網際網路體育消費新趨勢研報》第15頁

    此外,未來5G與人工智慧技術的普及,網際網路會將用戶與體育產品更好地連接。在線支付的便利,也進一步降低了體育產品付費轉化的技術性門檻。用戶對體育科技類產品,也開始更加關注其增值服務屬性。


    用戶對體育科技類、體育增值類產品的需求將持續擴大,從而具有增值服務屬性的智能型運動產品仍然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 智能手環、智能跑步機等科技類運動產品市場增長明顯。在調研中,80%的用戶對體育科技產品的主要需求在於可以有效監測自己的運動生理指標,為健康保駕護航。



    國內運動品牌運動鞋銷量市場佔比提升

    以運動鞋為例,從銷售總量來看,國內運動品牌2018年比2017年增長20%。與國際品牌相比,在整體運動鞋服市場中銷售規模佔比持續提升。


    國內運動品牌在進行一系列升級與重新定位後,國內運動品牌正在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關注。尤其是90後,95後逐漸成為體育消費的主體人群後,運動鞋服商品成為滿足她們追求潮流化、多樣化、高品質的消費品類。

    節選自《2019網際網路體育消費新趨勢研報》第20頁

    但值得注意的是,國際運動品牌也在積極加快開拓中國市場,國際運動品牌2018年相比2017年市場銷量增長46%,國內運動品牌依然要面對國際品牌的激烈競爭。



    結語


    2019年初,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促進體育消費的行動計劃(2019-2020年 )》,整部行動計劃的核心是為推進體育消費持續提質擴容,進一步發揮體育產業在擴大內需、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促進就業和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中的作用。從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進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的建設。 


    計劃中提出在2020年全國體育消費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人均體育消費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顯著上升,體育消費結構更為合理。 


    節選自《2019網際網路體育消費新趨勢研報》第8頁

    行動計劃中提出了七大重點任務,分別是豐富體育消費業態、培育體育消費觀念、提升體育運動技能、拓展體育消費空間 、優化體育消費發展環境、健全體育消費政策體系和加強體育消費權益保護。


    可以說,為了追求人民身體健康,提高生活品質,從而帶動體育市場需求的結構升級,並為中國體育產業新一輪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宏觀層面已經釋放出充分的政策紅利。 


    而中國體育產業在宏觀政策與資本的支持下,近幾年高速發展。如今行業各方日趨理性務實,進入到深耕市場,培育用戶的新階段。我們希望通過觀察體育消費大數據呈現出來的宏觀趨勢,呈現網際網路時代下新型的體育消費觀念,總結出體育消費新趨勢,供行業以新的參考。

相關焦點

  • 體育產業生態圈 x ALL THAT MATTERS:亞洲產業論壇官方媒體合作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All That Matters(ATM)2017文化產業大會,將於9月9-13日在新加坡的麗思卡爾頓酒店召開,體育產業生態圈作為官方媒體合作夥伴受邀出席,也是此次峰會的國內獨家體育商業媒體合作夥伴。
  • 體育產業的一場"及時雨"——專家解讀《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
    新華社上海9月20日電 題:體育產業的一場「及時雨」——專家解讀《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新華社記者 林德韌2014年,國務院頒布《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46號文」),中國體育產業也由此展開了一輪快速增長
  • 15000億級體育消費市場爆發 體育「新基建」布局加速到來
    在2019年的《追我吧》綜藝節目中作為「高配」運動素人,鐵豆與多位明星共同競逐。越來越多健身達人「出圈」背後,是一個漸漸浮出水面的萬億級消費市場。多份行業內報告預測,2020年中國體育消費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5000億元,相比三年前,同比增長高達110.87%。
  • 產業觀察 | 臺灣地區體育消費動滋券速覽
    臺灣地區春節期間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之後,以室內營運為主的健身運動及球類技擊運動和在戶外進行的馬拉松路跑賽事及單項運動競賽相繼喊停,對於當地體育產業發展造成了較大衝擊,從業者遭受重創。有研究調查報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體育產業的損失超過600億美元。
  • 青鳥體育董事長卞光明 談體育產業的下一個風口
    遼寧體育局局長宋凱、青鳥體育董事長卞光明,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體育商學院院長易劍東,CBA公司董事會顧問馬國力,萬國體育CEO張濤、光豬圈健身創始人王鋒等體育產業業界、學界、投資界大咖共同把脈中國體育產業走向。  根據2016年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體育產業「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體育服務業增加值超過30%。
  •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
    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快速發展,但總體規模依然不大、活力不強,還存在一些體制機制問題。為進一步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遵循產業發展規律,完善市場機制,積極培育多元市場主體,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充分調動全社會積極性與創造力,提供適應群眾需求、豐富多樣的產品和服務。  倡導健康生活。樹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進健康關口前移,延長健康壽命,提高生活品質,激發群眾參與體育活動熱情,推動形成投資健康的消費理念和充滿活力的體育消費市場。
  • 2019中國體育產業與社會足球發展論壇在餘杭舉辦
    12月15日,適逢2019年「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杯」首屆全國體育新聞工作者足球聯賽總決賽舉辦之際,2019中國(餘杭)體育產業與社會足球發展高峰論壇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舉辦。
  • 被刻薄,被擁戴,樂視體育邏輯學與中國體育產業的時代縮影
    為什麼我們在用放大鏡看樂視體育?因為也許從這裡,你能看到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時代縮影。文:駱達編輯:郭陽體育產業生態圈從多方面了解到,樂視體育總裁張志勇、COO於航已經提交離職申請。據生態圈獨家了解到,在獲得孫宏斌火線救援的150億輸血後,賈躍亭已經開始分階段向樂視體育返還此前挪用的30億左右的資金。從外部融資情況來看,2016年底開始計劃的B+輪融資也在穩步進行中,據生態圈了解,本次融資的規模大約在40億左右。
  • 早知道:國務院確定進一步促進體育健身和體育消費的措施
    摘要:國常會:確定進一步促進體育健身和體育消費的措施;體育設施有效供給仍不足,建設將加快推進;CMOS傳感器銷量連續13年創新高,行業將迎來新一輪成長高峰;韓國巨資支持電子關鍵材料研發,國內相關公司受益。
  • 關於拉動體育消費促進體育夜間經濟發展工作的通知
    各縣市區教育和體育局、體育事業發展中心,市屬各開發區體育主管部門:   為拉動體育消費,促進全市體育夜間經濟和體育產業更好發展,激發城市活力,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認真貫徹落實《濰坊市推進夜間經濟實施意見》,通過市場運作和政策拉動,進一步創新和豐富體育夜間經濟服務方式,豐富夜間體育休閒健身項目,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體育消費需求
  • 戶外體育興起「徒步+生態圈」模式
    本報記者 郭錦輝伴隨著體育旅遊的發展,戶外體育正興起「徒步+生態圈」模式。「體育旅遊是下一個風口,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個公認的成功商業模式和公司。做大體育旅遊的大忌是想當然,一定要有落地的產品。國際追賽、垂直社群、產城融合、運動娛樂MALL、北冰南移、戶外騎跑、特色賽會IP將是2018年體育旅遊的七大趨勢。」維寧體育創始人、維寧體育商學院院長紀寧近日在企徒體育舉辦的中國徒步+生態圈共生大會上說。
  • 2019年江蘇省5000萬體育消費券拉動體育消費12.3億元
    「江蘇省將在全省發放5000萬元體育消費券。」4月底5月初,各大媒體平臺都發布了這則消息。自2017年起,江蘇省體育局每年向公眾發放 5000萬元體育消費券,資金均來自於江蘇省級體育彩票公益金。為了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快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今年,江蘇省體育局加快了向公眾發放5000萬元體育消費券工作。
  • 361度2019營收淨利大漲 預測體育產業短期因疫情承壓
    根據財報,361°董事會宣布派發2019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1.3分,連同已宣派的中期股息及特別股息全年共計派發股息人民幣9.5分,總派息比率約45.6%。對於體育用品行業而言,不可迴避的是2019年底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已對包括體育行業在內的很多產業造成了巨大影響。
  • 準者體育擁抱後疫情時代體育用品消費熱潮
    體育大生意第2380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文|付政浩體育大生意記者近日,國內新銳運動品牌準者體育向體育大生意進行獨家披露就此,準者體育在2014年應運而生,並很快發展成為一家品牌代理、自主品牌研發生產、賽事裝備贊助、新媒體運營、電商、體育用品店等一體化的體育用品公司,全國各省均有準者的代理商。必須指出的是,在準者體育快速崛起的道路上,資本的助力值得矚目。迄今為止,準者體育已完成三次融資。2018年8月,準者體育完成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亞商資本。
  • 第一視頻(00082)漲超27% 瘋狂體育與京東便利店共同開展體育彩票新...
    原標題:港股異動 | 第一視頻(00082)漲超27% 瘋狂體育與京東便利店共同開展體育彩票新零售業務   智通財經獲悉,
  • 2017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與增加值數據公告
    2019年1月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7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與增加值數據公告》。  經核算,2017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總產出)為2.2萬億元,增加值為7811億元。從名義增長看,總產出比2016年增長15.7%,增加值增長了20.6%。
  • 全民健身成熱點助體育消費市場穩步增長
    全民健身成熱點助體育消費市場穩步增長 發布時間:2020-01-15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王輝 字體:
  • 龍潭湖體育產業園區彰顯體育特色
    龍潭湖體育產業園區彰顯體育特色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30日 13:30 來源: 來源:中國體育報本報訊 記者馮振曉報導:北京龍潭湖體育產業園以其豐厚的項目背景、高端齊全的園區規劃及令人矚目的推進,在剛剛結束的2007年北京奧運經濟市場推介會上被重點推出,該項目彰顯出的奪人特色,引起各方熱烈關注。
  • 瀋陽製造「國字號」體育產業品牌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公布《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關於2019年國家體育產業基地評選結果的公示》。其中,兩項「瀋陽製造」榜上有名——遼寧省瀋陽市渾南區,命名為「渾南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和平杯」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入選國家體育產業示範項目,實現了瀋陽體育產業「國字號」招牌的零突破。  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是國家體育總局在全國範圍推動產業工作的重要平臺和載體。
  • 青島劍指體育產業發展新高地
    青島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車景華在進行主旨演講時表示,青島將樹立產業思維,培育產業眼光,致力構建「1581」體育產業發展體系,即一個目標、五個關鍵、八個支撐、一個保障,打造可持續發展的體育事業、體育產業良性互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