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員基本確定東漢耿恭駐守的「疏勒城」舊址

2020-12-11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新網】; 經過長達6年的發掘,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已基本確定:位於新疆奇臺縣境內的石城子遺址就是東漢耿恭駐守的「疏勒城」舊址。歷史上,東漢將士曾在這裡與匈奴發生激戰,湧現出耿恭等一批青史留名的英雄人物。如今,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這座經歷過血雨腥風的絲路重鎮重現真身。這是2018年8月4日拍攝的位於新疆奇臺縣江布拉克景區內的石城子遺址(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圖片來源:新華網

本文轉自【中新網】; 這是2017年6月22日拍攝的「疏勒城」西北角樓及城牆(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圖片來源:新華網

本文轉自【中新網】; 負責石城子遺址發掘工作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田小紅在發掘現場清理瓦片(2016年6月4日攝)。 新華社發(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圖片來源:新華網

本文轉自【中新網】; 新疆石城子遺址出土的瓦當(2020年4月8日攝)。 新華社發(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圖片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漢代「疏勒城」重現真身—考古發掘揭開奇臺石城子遺址身世之謎...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新疆日報訊(記者張海峰報導)5月5日,2019年度全國考古十大發現揭曉,新疆奇臺石城子遺址榜上有名,引起各界關注。它是目前新疆發現的首個漢代軍鎮遺址,專家確定,它就是曾經威震一方的漢代疏勒城舊址,是漢朝有效治理和管轄西域的歷史見證。從2014年至2019年,考古工作者經過持續發掘與研究,向世人揭開了一座漢代遺址的身世之謎。
  • 看東漢名將耿恭的成名之戰
    東漢,作為延續西漢王朝輝煌的一個朝代,他卻很少被人們提起。即便是被人們論及,也是作為三國魏晉的背景,而他真正璀璨的歷史時期卻很少有人能了解到。而這個殘局名稱的來歷,正式東漢時期的大將恭耿死守金蒲城,拜井求水的故事。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剛剛平定了中原的戰亂,可是飽受戰爭之苦的東漢王朝已經無法像西漢一樣延續對西域的控制。於是西域的一種小國都投向了匈奴的懷抱,整個西域都在匈奴的掌控下。到了漢明帝時期,經歷了幾十年的「光武中興」之後,國家富足,軍事力量也變得強大。
  • 「拯救大兵耿恭」:耿恭幾十個人是怎麼守住北匈奴兩萬人圍攻一年的?
    答:在中國乃至世界古代戰爭史上,東漢「戊己校尉」耿恭死守疏勒城的悲壯一戰,還有那「拯救大兵耿恭」的浴血時刻,都堪稱濃墨重彩的一筆。東漢永平十八年(75),即東漢王朝剛剛在西域恢復「西域都護」建制的第二年,不甘心丟失西域的死敵北匈奴,就發起了瘋狂反撲:數萬匈奴大軍洶湧來攻,龜茲等西域小國也趁機反水。西域都護陳睦與兩千多戍邊漢軍壯烈殉國。
  • 耿恭為何敢用幾十個士兵擋住匈奴二萬人大軍?玩轉心理戰術是重點
    而耿恭也見好就收,衝殺一陣就退回城中,畢竟手裡就這麼一點兵力,讓匈奴反應過來組織力量反撲,就會吃大虧。根據《後漢書·耿弇列傳》記載:「七月,匈奴復來攻恭,恭募先登數千人直馳之。」 而司馬彪的《後漢紀》記載:「恭募先登士四十人出城奔,斬首數十級。」耿恭只是一個戊校尉,按制度也只能率兵數百人,咋到了疏勒城就變成了幾千人呢?
  • 《大漢十三將》:小成本東漢版斯巴達300勇士守城記
    《大漢十三將》以歷史事件《十三將士歸玉門》為基礎進行影視改編而成,講述了東漢二百將士被兩萬北匈奴圍住,不懼生死,鑿山為井,煮甲為糧,食馬肉匈奴最終等到了援軍守住了疏勒城的故事。說他硬核並不因為他是完全忠於史實記載,而是整部作品中的大部分角色都是泥裡打土裡爬的糙漢子,一掃以往宮廷劇光鮮豔麗的造型,從前線的視角記錄了將士們的辛酸。
  • 東漢帝陵長啥樣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發布三維復原圖
    中國人歷來講究墓葬形制,看重陵墓建設,東漢的皇帝們自然也不會例外,但他們的陵墓究竟是何形態?  在考古人員持續超過10年的勘探發掘之後,困擾各方多年的東漢帝陵終於開始揭開神秘面紗,並逐漸呈現在世人面前。
  • 洛陽白草坡東漢陵園出土「紀年」器物 基本確認墓主為漢桓帝
    白草坡東漢陵園出土「紀年」器物,基本確認墓主為漢桓帝  發掘現場,堆放的是出土的建築材料殘塊  「最近的出土一件圓形石質器物,為這一推論提供了實證。」主持白草坡東漢陵園發掘工作的市文物考古院專家王鹹秋說,白草坡東漢陵園遺址位於伊濱區龐村鎮白草坡村東北,是洛南東漢陵區中距離當時都城最近的一座帝陵。2006年至2007年,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為配合鄭西高速鐵路建設,曾對白草坡東漢陵園進行過初步調查和發掘。2017年起,白草坡東漢陵園遺址的考古工作重新啟動。
  • 這座東漢古墓或與「二十四孝」中的「黃香溫席」有淵源
    黃香(約68年—122年)為東漢時期官員。年方九歲時,便知事親之理,名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近日,考古人員在湖北十堰房縣發現了一個古墓,經工作人員初步推斷為東漢時期的墓,距今已經2000多年,而該墓距東漢孝子黃香的祠堂不遠,兩者或許有著一定的淵源?據湖北當地媒體《十堰晚報》報導,考古人員在房縣發現了一個古墓,古墓目前正在進一步發掘中。
  • 藍山五裡坪古墓群新發現8座東漢紀年磚室墓
    新湖南客戶端10月30日訊(記者 龍文泱)記者今日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藍山縣五裡坪古墓群又有新發現,在搶救發掘的28座漢唐時期墓葬磚室墓中,有8座東漢紀年磚室墓,資料十分珍貴。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五裡坪考古隊隊長陳斌介紹,所發現的8座東漢紀年磚室墓位於藍山縣塔峰鎮五裡坪村五裡小學東北300米的一處低矮山崗上,東南與五裡坪古墓群中心區相距800米。
  • 考古圈團寵女生和北大才女駐守三峽雙雙上熱搜:重新重視那些力量
    這個暑假,湖南耒陽正源學校學生鍾芳蓉參加2020年高考,以676分的成績高居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她填報的志願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鍾芳蓉因此成為輿論焦點,有人質疑她學考古沒有「錢途」,有人支持她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專業。
  • 考古圈團寵女生和北大才女駐守三峽雙雙上熱搜:重新重視那些力量
    這個暑假,湖南耒陽正源學校學生鍾芳蓉參加2020年高考,以676分的成績高居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她填報的志願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鍾芳蓉因此成為輿論焦點,有人質疑她學考古沒有「錢途」,有人支持她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專業。鍾芳蓉因此成為了考古界的團寵,十餘家考古單位紛紛贈禮物給鍾芳蓉,鍾芳蓉的偶像、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也贈予其口述自傳。
  • 陝西省累計26項考古成果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6項考古成果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十三五』期間開展主動性考古項目103項、配合基本建設項目540餘項,發掘古遺址、古墓葬1.6萬處(座)、出土文物4萬餘件(組)。」據陝西省文物局局長羅文利介紹,「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30年來,陝西有26項考古成果入選,約佔全國的1/10,特別是近3年來,連續每年有2項入選。
  • 同為王佐之才,東漢的雲臺28將,為何沒唐朝凌煙閣24功臣名氣大?
    同為王佐之才,東漢的雲臺28將,為何沒唐朝凌煙閣24功臣名氣大?劉秀的雲臺28將,為何沒李世民的凌煙閣24功臣名氣大? 其實,早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被繪圖表彰之前的東漢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漢明帝劉莊便命人在洛陽南宮雲臺閣畫了二十八位大將的畫像,史稱「雲臺二十八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