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關節和脊柱附著點炎症為主要症狀的疾病,主要以下背部或臀部疼痛、僵直為主要表現,具有明顯家族聚集傾向,可影響正常生活,甚至致殘,但不影響壽命。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一般治療方案有體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等,而大部分患者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藥物主要以非甾體抗炎藥、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和生物製劑等。
許多年輕女性患者在患強直性脊柱炎後,仍有想懷孕的想法,那麼AS患者孕育寶寶容易遇到哪些問題,以及有哪些注意事項?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懷孕時症狀會加重嗎?
在懷孕期間,許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會得到緩解,而在產後早期會再次復發。對於AS患者,在妊娠晚期及產後6個月內常會有病情加重的情況。
不過,雖然缺乏足夠的隨機對照性研究試驗,但目前國內外研究結果均認為,AS本身對妊娠結局無顯著影響。
AS患者遺傳特點
患有AS的母親,有較高的後代二級親屬患病率。此外,母親AS疾病與後代的炎症性腸病風險相關,母親患病的子女比父親患病的子女患病風險更高。
孕期應該注意什麼?
孕期應由產科及風溼免疫科大夫對AS患者進行定期監測及病情評估。
注意觀察及詢問患者的臨床症狀,對孕早期病情活動者,應密切監測,如藥物治療症狀仍未好轉,則建議其終止妊娠;對孕中期AS病情活動者可予以潑尼松治療,以最低有效劑量為宜,該藥對胎兒不良影響較小。
妊娠期很難評估AS活動性
在孕期評估妊娠合併AS患者的病情是否活動比較困難,因為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等指標及疼痛等臨床症狀在孕期特異性不明顯,需動態觀察。
在孕期根據腰椎疼痛程度來評估AS是否活動也相對困難,因為無法明確區分腰痛是因孕期腰部負荷增加所致的生理性疼痛,還是因AS活動所致。
懷孕及哺乳期能用生物製劑嗎?
目前用於治療AS的抗TNF-α藥物主要包括依那西普(ETA)、英夫利西單抗(IFX)和阿達木單抗(ADA)。妊娠16 周前使用抗TNF-α理論上是安全的。建議妊娠16周後就應避免使用,之後若因為疾病活動需要繼續使用IFX,則應在嬰兒出生後7個月內避免注射活疫苗。
哺乳期使用抗TNF-α,因為母乳中可以檢測到IFX、ETA或ADA,但是並沒有觀察到母乳餵養的嬰兒有不良反應。母乳中單抗類藥物的分子量較大,在嬰兒消化道即被分解,因此嬰兒經母乳吸收的藥物極少。
AS患者該選擇哪種分娩方式?
自然分娩被認為是有利於胎兒和母親的一種生產方式,很多懷孕的強直患者也想嘗試,但正常分娩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為骨盆環是融合固定的。
風險情況主要取決於患者的骨盆以及髖關節有無損傷,恥骨聯合有無粘連。
產後治療要注意什麼?
根據文獻報導,妊娠合併AS患者產後6周到6個月期間可能有一個病情加速惡化的過程,這可能與某些抗炎的細胞因子在產後降低有關。因此,產後也應密切觀察病情,對產後病情加重者應予以藥物治療,如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等。產後因AS病情活動接受以上藥物治療的AS患者,建議停止哺乳。
綜上所述,AS在妊娠期間的伴發症有可能得到改善,生育力與普通人群相似,並且能有良好的妊娠結局。治療既要有益於疾病活動性的控制,又要避免對母兒的不良反應,應權衡利弊,綜合考慮,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合理用藥,個體化治療。
周一海/文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