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職聊堂,今天職聊堂的老師與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大學畢業生如何快速融入職場系列課之工作無小事》。
先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
傻強,211一本院校畢業。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車間度過的,即坐在機器旁剔除流水線上不合格的產品,每天工作10小時,且大部分在晚上工作。和他一起來的其他大學生不樂意做這樣的活,紛紛辭職,只有傻強靜下心來埋頭苦幹。半年後,他被調到重要部門任經理助理,因為老闆給他的評價是:不浮躁,能吃苦、誠實肯幹。
有人問傻強:「你一個本科畢業生去流水線工作,怎麼能堅持下來了呢?」傻強靦腆地撓了撓頭,笑了笑說:「現在大學畢業生多,找份工作不容易,找到了就用心幹,其它沒想那麼多。再說了,做任何事情總得有個順序,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這個有著一米七八、說話時露出潔白牙齒的大男孩樸素的回答讓人有點感動。
某大型公司CEO說:成功的職場人生應該是先「跑龍套」再「當演員」再「做導演」。「跑龍套」是每個職場中人都無法逾越的「青春期」,初入職場要學會說「微不足道的話」,幹「微不足道的事」,拿「微不足道的錢」,只有這樣才能快速成為職場的佼佼者。
「小事不願幹,大事幹不了」,是現在大學畢業生初入職場時的真實寫照。剛開始做工作眼高手低,很可能使你成為志大才疏式的人。舉輕若重、一絲不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為以後做「大事」積累資源。工作本身沒有好壞,關鍵靠自己去把握。先把手頭的事高質量地完成,就是給自己加分。因為,機會總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把小事做好有哪些好處呢?一共有四個好處:
第一個好處:養成優秀的習慣。很多人不明白,優秀的習慣從哪裡來?就是從小事中來。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就可以養成優秀的習慣。把字寫好是小事,如果堅持把每個字寫好,我們就會收穫「字寫得好」的習慣。
第二個好處:可以積累自信。自信的本質是成功的體驗,體驗積累得越多,人就越自信。相反,自卑的本質是失敗的體驗。因此,對於初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來說,積累自信最重要的源泉就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成功,就可以積累出強大的自信,慢慢地融入職場。
第三個好處:可以打造人生最重要的品質。做好每一件小事,意味著認真投入全力以赴,意味著堅韌不拔持之以恆。認真和堅持,是做大事的最重要的品質。
第四個好處:走向晉升的必由之路。大事是由小事有機組成的。任何員工的晉升都是通過把小工作做到極致來鋪墊和積累的。量變的積累引起質變。
那麼,對於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如何把不起眼的「小事」做好呢?把「小事」做好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正確對待「蘑菇管理」現象。
第二個方面:擺脫「打工心態」,以老闆的思維工作。
我們先來一起學習第一個方面:正確對待「蘑菇管理」現象。
所謂「蘑菇管理」是指許多大公司對初出茅廬的新人的一種管理方法。新人到公司後,公司僅安排他們做表格、發文件、布置會場等非常瑣碎的小事,磨練耐性。通過其做事的過程、方法、表現對新人進行360度考察,1-2個月後,做出考評,以觀後效。
剛畢業的大學生朋友們,當你發現自己被「蘑菇管理」了,這不是什麼壞事,說明公司很重視你,在對你費盡心機地做考察。剛步入職場,當一段時間的「蘑菇」,消除不切實際的浮躁,磨鍊年輕人少有的耐性,對你和公司而言,沒有什麼不好。要知道,幹得越多,懂得越多,能力提升得越快。
學習了如何做好「小事」的第一個方面,接下來學習第二個方面:擺脫「打工心態」,以老闆的思維工作。
童文紅,從前臺幹到億萬富豪,被稱為阿里"最勵志"的合伙人。2000年,童文紅進入阿里的第一個職位是公司前臺,之後陸續擔任集團行政、客服、人力資源等部門管理工作,現任阿里集團資深副總裁兼菜鳥營運長。
童文紅說,作為一個員工,你習慣跳槽,你一進公司就談利益,你一天到晚都想著幾點下班,什麼時候放假,作為初出茅廬者,你知道老闆是怎麼想你的嗎?很多時候,如果你想讓老闆得到你的賞識,最好能以老闆的思維打工……
以老闆的思維工作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站在企業和老闆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第二個方面:凡事從企業的利益出發。
第三個方面:把工作當事業。
簡單一點說,就是把這個公司當做是你自家的公司,在處理一些「小事」上,你就會了解前因後果,管全大局,而不會僅僅為了工作而工作。
以老闆的思維工作對大學畢業生朋友們有哪些好處呢?接下來,我們從六個方面學習。
第一個方面:培養大局觀和統籌能力。在完成一項任務時,老闆會統籌全局,了解每個環節,直到任務圓滿完成;而員工接到一個指派工作任務後,進行處理或是分解後轉交給其他同事,然後在他看來,這事就差不多算完了,反正他負責的這塊已經做完了,至於轉交出去的工作是否被保質保量按時完成,那就不是他要操心的範圍了。長此以往,許多員工已經習慣只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嚴重缺少整體系統概念。
第二個方面: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老闆做工作是為了解決問題,會了解問題的前因後果後徹底解決;而員工是為了完成手頭的工作而工作。
第三個方面:培養責任心和承擔意識。在工作出現問題時,老闆首先想到的是分析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從中吸取教訓;而員工則是找藉口,推脫責任。時間久了,就養成了無責任心、無擔當的壞習慣。
第四個方面: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在布置一項工作時,老闆會從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工作任務出發,依靠團隊協同工作,並肩作戰。而很多員工存在著個人英雄主義,總希望自我表現一下,在老闆面前邀功。所以,有時候就會不顧公司成本,冒一定的風險一個人單槍匹馬乾事,最後出了事還是由公司承擔。
第五個方面:培養成本概念和理財能力。作為老闆,公司的每一分錢的支出都會算作是成本,省下來的就是利潤,所以,精打細算是許多老闆的習慣性思維和行為。而員工卻很大方,反正公司的資產是老闆的,只要自己工作方便順手,浪費點又算什麼,以至於許多員工在自己做老闆的時候,還改變不了在工作時養成的大手大腳的習慣。
第六個方面: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老闆在工作時,會採用「條條大路通羅馬」的發散性思維去考慮問題。針對一個問題會拿出三、四種解決方案,然後再選擇最優的方案去執行。員工長期報著打工者的心態去工作,會養成單一思維方式,即A事就用A類辦法解決,B事就用B類辦法解決,很少去用超越性的思維從多方面多角度探討問題、解決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打工心態」是一種不健康的心態,甚至是一種危害。長期的打工固化了人的思維,淡化了人的責任感,扼殺了人的創新思維,沒有成本概念,缺乏長遠規劃。最為關鍵的是,打工打得越久,看問題的視角就越悲觀,自己也就越自卑。所以,職聊堂老師提醒踏入職場的大學生朋友們,,即使一時不能當老闆,也要抱著老闆的心態去打工。
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曾說過:「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麥當勞創始人克洛克也說過:「如果你想經營出色,就必須使每一項最基本的工作都盡善盡美。」所以,大學生朋友們,當你踏入職場的那一刻起,要對自己說:工作無小事,把小事做好就是不簡單。
好了,以上是今天的學習內容。現在,我們一起回顧一下今天的學習內容,共有三個方面。
1、通過一個案例來說明「晉升往往是從做好小事開始的」;
2、做好小事會給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帶來哪些好處;
3、從「正確對待『蘑菇管理』現象和擺脫『打工心態』,以老闆的思維工作」兩個方面闡述如何做好小事。
為了便於大家有效的掌握「大學畢業生如何快速融入職場系列課之工作無小事」的課程內容,請大家關注職聊堂的後續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