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高院統一農村土地補償費用分配糾紛案件裁判標準

2020-09-21 陝西政法

9月11日,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印發了《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土地補償費用分配糾紛案件審判工作指引》,旨在統一全省法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土地補償費用分配糾紛案件的裁判標準,依法、妥善審理該類案件,提高審判質效。

《工作指引》所指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土地補償費用分配糾紛,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被徵收、佔用等的補償費用分配中引發的有關侵害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所指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被徵收的土地補償費用,也包括土地未被徵收而以該土地調換、租賃、入股等承包經營權流轉致土地轉移佔有而取得的其他補償費用或收益。《工作指引》明確,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已經承包到戶的土地被徵收或佔用等產生的補償費用分配糾紛,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未承包到戶的其他集體土地被徵收、佔用等產生的補償費用分配糾紛,屬於人民法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土地補償費用分配糾紛案件的受理範圍,應當依法受理。

《工作指引》的發布將有利於法院進一步參與農村社會治理,更好地服務和保障社會發展,有利於促進中央關於農村「三權」改革政策落實,為農村產權改革向縱深推進提供司法服務,為妥善解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土地補償費用分配糾紛以及其他收益分配糾紛提供規範。

(記者劉鴦)

相關焦點

  • 陝西統一全省農村土地補償費用分配糾紛案件裁判標準
    (以下簡稱《工作指引》),旨在統一全省法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土地補償費用分配糾紛案件的裁判標準,依法、妥善審理該類案件,提高審判質效。背景近年來,陝西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土地補償費用分配糾紛案件數量逐年增大,矛盾突出,亟需規範;案件法律適用難、裁判標準不一,需要統一指導;農村產權改革的具體制度措施需要司法實踐予以細化落實。
  • 陝西高院發布工作指引 統一全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土地補償費用分配糾紛案件裁判標準(附工作指引全文)
    》(以下簡稱《工作指引》),旨在統一全省法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土地補償費用分配糾紛案件的裁判標準,依法、妥善審理該類案件,提高審判質效。背景近年來,陝西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土地補償費用分配糾紛案件數量逐年增大,矛盾突出,亟需規範;案件法律適用難、裁判標準不一,需要統一指導;農村產權改革的具體制度措施需要司法實踐予以細化落實。
  • 陝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土地補償費用分配糾紛案件審判工作指引
    為依法、妥善審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土地補償費用分配糾紛案件,統一全省法院該類案件的裁判標準,提高審判質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等法律和司法解釋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指引
  • 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行政案件10大法律問題解答!(2020版)
    十、其他涉土地徵收補償的相關問題        一、審理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案件的突出問題有哪些?農村集體土地徵收所引發的行政案件,是當前行政案件的主要類型。一方面, 此類案件事關被徵地農民切身重大利益,矛盾易激化,糾紛周期長,化解難度大,社會關注度高。
  • 學法丨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簡述
    張第認為,花村未經自己許可,在沒有給予自己任何補償的情況下,私自與徵地方區水務局籤署《徵地補償安置協議》非法侵佔原告依法承包的土地,其行為嚴重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張第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花村給付張第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40萬元。
  • 最高法發布: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司法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等二十七件民事類司法解釋的決定》修正)  為正確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
  • 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是以第一輪還是第二輪承包為準?
    編輯:伊路芳菲 【小編按語】 在司法實務中,「外嫁女」要求分割土地徵收補償款的糾紛案件較為常見。在處理這類糾紛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人們爭議一個問題,即「農村土地承包資格及權益,是以第一輪還是以第二輪承包為準」。然而,對這個問題的爭論,實際上淡化或者掩蓋了這類糾紛的實質問題,即「原告對爭執土地是否具有合同的承包經營關係」。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農村土地補償費分配糾紛是否受理問題的研究意見的解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一條第一款第(四)項之規定,對於村民提起的土地補償費分配糾紛,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該案在辦理過程中,對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根據村民大會討論決定的土地補償費分配方案,在村民之間進行不均等分配引發的糾紛,是否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範圍存在爭議。
  • 最高院:房地產糾紛案件常見問題裁判意見
    房屋租賃合同糾紛9件,其中1件為最高法院二審終審案件,8件為申請再審案件,再審案件中只有1件是裁定高院再審,其餘均駁回再審申請;土地租賃合同糾紛案件4件,均為申請再審案件,其中裁定高院再審1件,其餘均駁回再審申請。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
    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民事審判工作中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等二十七件民事類司法解釋的決定》修正) 為正確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
  • 新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徵地補償款卻不歸村委會?
    然而,土地補償款分配糾紛的發生提醒我們,應重視村民自治中土地補償款的透明、公正的管理這一問題。正是基於所有權的歸屬,對於集體土地徵收中的土地補償款應歸屬於村集體。二、集體所有的土地由誰管理分配?在明晰農村土地權屬這一問題之後,接下來我們需要釐清集體所有的土地由什麼組織予以管理。
  • 農村徵地土地補償不給農民?這些問題要注意,土地補償將這樣發放
    進入2020年後,國家發布了新版本《土地管理法》來規範農村土地徵用程序,並明確提出增加農村土地補償費,以保護農村居民的基本權利。儘管在徵地過程中,國家提出保護農村居民的基本權益,但由於農村土地歸農村集體組織所有,許多農村居民擔心土地徵用後不會給自己補償土地。徵地時應向誰支付土地補償金?農民真的不能得到嗎?
  • 農村土地被徵收:徵收流程是什麼?補償標準有哪些?
    標準又是什麼?我們都要瞭然於心。一、農村土地徵收流程是什麼?8、辦理補償登記手續;9、支付補償安置費用;10、交付土地,在搬遷期內完成搬遷。由於農村土地是屬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費一般由村民共同討論決定,每個地方的補償費可能會有所不同,如果有遇到分配糾紛,大家可以諮詢當地政府。二、農村土地被徵收的補償標準是什麼?1.
  • 類案裁判方法|繼承糾紛中涉宅基地房屋拆遷案件的審理思路和方法
    【編者按】為全面提升法官的司法能力和案件的裁判品質,進一步促進類案價值取向和適法統一,實現司法公正,上海一中院探索類案裁判方法總結工作機制,通過對各類案件中普遍性、趨勢性的問題進行總結,將法官的優秀審判經驗和裁判方法進行提煉,形成類案裁判的標準和方法。
  • 案例探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佔用土地補償款糾紛探析
    ,筆者作為農村出來的人,深有感觸,也寫過多篇相關的糾紛解決問題的文章。但是國家在實施了經營權、承包權和所有權分置的情況下,是為了促進土地的流轉,形成集約化的土地效益,但是農村幾千年來形成的一些習慣,還是法律是法律,內部規則是內部規則,很多事情也是事與願違,出現糾紛更多的是靠內部協調,很少能夠按照法律獲得權益維護。
  • 農村土地徵收每畝補償多少錢?2020農村土地徵收補償費標準
    一直以來,有關土地的問題都是農民朋友所關心的,近幾年由於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徵收農村土地的情況越來越多,很多地方政府也根據當地的實際經濟發展情況制定了農村土地徵收的補償費標準,但是關於土地徵收農民朋友仍然有很多問題想問,比如現在農村土地徵收補償多少錢一畝?土地徵收和土地徵用的區別在哪?
  • 河南統一三類人身損害案件城鄉賠償標準
    、死亡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的賠償數額計算不再劃分城市、農村,統一按照城鎮標準計算。賠償就高不就低根據《意見》,全省三類試點案件包括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醫療損害賠償責任糾紛、產品質量責任糾紛這三類案件。自《意見》下發之日起,在三類試點案件審理中,法院不再區分受害人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收入來源等因素,在賠償標準上,採取就高不就低的方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統一按照城鎮標準計算。
  • 以案說法:一個「外嫁女」的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案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土地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判決:被告霍保喜於本判決生效後十日內一次性支付原告霍三女承包地徵收補償款96166.22元。
  • 集體土地上企業,能不能按照國有土地房屋標準進行補償?
    ,認為該類型的企業徵收的補償應當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的標準進行補償。首先在2005年,高院就作出了關於農村集體土地徵收後,地上房屋拆遷補償有關問題的答覆,也就是法2005行他字第5號,該答覆的內容是答覆給重慶市高院的。
  • 農村集體土地徵收,村委會能分徵地補償費用嗎?能分多少?
    由於徵收項目流程繁複,在農村的土地徵收過程中,為了方便、效率起見,整村的補償款項一般都是由徵收單位直接支付給村委會,再由村委會召開村民會議具體制定分配方案將補償款細分到每一戶被徵地農民頭上。從邏輯上來說,這並沒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