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艾 舒) 12月15日,湖南天舟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天舟文化,股票代碼:300148)作為「中國民營出版傳媒第一股」登陸創業板,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天舟上市首日即受到證券市場的熱烈追捧,開盤價為32.46元,收盤價為34.4元,單日漲幅達57.2%,換手率87.5%,位列當日上市三隻新股之首。
早在1984年,公司創始人肖志鴻就在長沙黃泥街開展圖書發行業務,成為改革開放以來第一代民營書商。而那個時候的民營書商,能夠堅持到現在的已寥若晨星。2003年,天舟文化組建成立,一直專注於青少年圖書市場,致力於打造全國一流的青少年出版物,致力於成為文化產品提供商,構建了以內容提供和發行服務為核心、多媒介互動推廣的出版傳媒運營模式。
「紅魔英語」和《冒險小王子》被一些財經媒體譽為天舟文化的「雙塔奇兵「,加上《開心寶貝》、《英雄賽爾號》、《摩爾莊園》等系列兒童圖書的推出,天舟文化不斷創造民營書業的奇蹟,2010年1~6月,天舟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為9787.26萬元,平均年增長率為53.40%。天舟在湖南、北京、江蘇等地擁有9家控股子公司和分公司,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擁有300多個合作經銷網點。
天舟文化的一位負責人表示:「上市的過程還比較順利,我們『敢吃螃蟹』,從籌備上市到最終上市,總共花了4年時間。」
這位負責人說,上市對公司來說,大大增加了抗風險的能力。天舟希望內容資源更大、渠道更加豐富。
針對外界有關於天舟資金豐裕後會不會進行業態擴張,向書業之外領域發展的疑問,這位負責人表示,天舟不會去做影視,也不會去做網絡書店,天舟的重點在於做內容提供商、發行服務商,當然天舟的內容不會只提供給紙質媒介,而會開發跨媒介運作模式。
連結•同行說天舟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社長鄭重:民營書業機構上市,把智力資本人格化, 把創造財富的能力股權化或期權化,而這點目前在國有上市出版企業中還看不到; 即使都上市了,沒有股權期權制度保障的出版企業,是嚴重缺乏內在的發展動力的,即使體制上變了,在機制上也是貧血的。
上海九久讀書人董事長黃育海:天舟上市是一件好事,相信天舟上市後會有更好的發展。從經濟角度來說,出版企業可以選擇上市,也可以選擇不上市。同樣是華文出版,臺灣地區的出版企業就很少有上市的。
志鴻教育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任志鴻:大家對民營的認識曾經有一定的誤區。天舟能夠跨越障礙成功上市,為民營出版上市進行資本運作樹立了典範和信心。
海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夏順華:其實很多民營書業做得也不錯,但都沒能上市,天舟的上市給民營書業做了個榜樣。
華文天下總編輯楊文軒:天舟文化的上市僅僅是一家普通公司的上市行為,從公司的產品來源來看,對整個民營出版業並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甘肅新華書店集團西北書城有限責任公司營銷部主任高志表示:上市的關鍵是看上市後企業擁有者對企業的控制能力,以及企業後續發展的動力。同時,利潤增長點在哪?後續有沒有能夠駕馭資本市場的能力,出版發行行業的股票成長性是十分有限的,它的主營業務面小點少,成長性是受到質疑的,企業的成長性弱、經營項目少,品種單一,利潤增長點散亂是一家上市公司最大的弱點。
(採寫/陳貝貝 劉 佳 盛 娟 劉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