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學會這6個方法,教育孩子不費勁

2020-12-24 騰訊網

都說性格能夠決定命運,那麼好的性格自然可以讓人順利,而彆扭的性格可能會多添不順。當家長朋友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忙於為孩子報各種輔導班的時候,孩子的仁義禮智等也需要特別關注。很多新聞報導的孩子心理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讓我們家長們不得不反思性格教育的重要性,或許我們不能只培養外表強大,內心柔弱的孩子,而應該是一個遇事平和,心態陽光的孩子。最近自家孩子正好處在3歲這一個「叛逆期」,一旦他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或者大人沒有按照他的要求完成,就會撒潑打滾,給你好看。剛開始我還會耐心地講道理,當發現他根本不聽的時候,就會越來越粗暴,直到後來看了很多書,才發現越是粗暴地對待孩子,孩子的反彈性就越大,可能這就是力的相互作用吧。很多時候,孩子的壞脾氣是都是家長逼出來的,怎樣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呢?這6個方法或許可以幫你:

一、允許孩子犯錯

很多家長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都曾立下誓言,此生一定要好好照顧孩子,耐心呵護孩子,不會讓他受到傷害。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日月消磨,伴隨著孩子的哭鬧,家長們的耐心也被消磨得差不多了。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你已經多少多少歲了,怎麼還不懂事」。在很多家長眼裡,自己那麼辛苦的供養孩子,孩子應該懂事,應該讓人省心,殊不知,他也只是一個在成長中的孩子。

孩子就是孩子,家長們不能以成年人的標準來約束他們,要給他們成長的空間,給他們慢慢長大的機會,否則孩子的內心就會開始牴觸你。因此,當你面對孩子想要發火的時候,心裡就默念「他還只是個孩子」吧。

二、制定一個堅定的標準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都會討厭標準不一致,情緒反覆無常的人,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的。舉個例子,很多孩子喜歡手機等電子產品,家長作為一個有支配權的人,不能因為孩子表現好了,就讓他多玩一會,表現不好就不讓玩,這樣會給孩子製造錯覺,養成討價還價的習慣。家長應該制定一個堅定的標準,比如可以這樣說:「玩手機可以,每天只能玩半小時,因為保護眼睛是最重要的」。

父母還可以培養孩子一些比較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每天帶孩子散步一小時,或打一小時籃球等等,漸漸的孩子能從運動中找到樂趣,形成愛運動的習慣,也會降低對電子產品的關注度。總之,家長要制定一個堅定的標準,按照標準從一而終。

三、態度要溫柔而堅定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叛逆、大鬧是很正常的現象,多數家長剛開始面對淘氣孩子的時候總是很有耐心,時間久了加上受自己生活工作煩惱的影響,就會出現不耐煩,發脾氣的現象。家長們對孩子的態度一定要溫柔堅定而不要簡單粗暴。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甚至不聽話,試圖挑戰家長權威的時候,要溫柔並且堅定的給他解釋為什麼不行,這樣做會有什麼後果!或許當你能耐心一點,溫柔一點的時候,孩子反而能聽得進去,這樣就達到了最初的目的。

四、講道理注意方式方法

很多家長會碰到這種情況,孩子淘氣後經常會大哭大鬧,即使你很有耐心的跟他講道理,他卻好像是聽不進去,反而哭鬧的更加厲害。這種情況就屬於給孩子講道理沒有注意方式方法。說教要分場合、時機、方法,否則就是白白浪費口舌。

講道理可以採用寓教於樂的方式,比如我家孩子喜歡看《小豬佩奇》,每看一集動畫片,我都會給他講一講裡面的道理,有時還會碰到剛剛發生的事情,這樣不僅讓孩子覺得你和他們有共同的語言,很多令家長們頭疼的問題也順利地解決了。

五、平等地對待孩子,尊重孩子

中國的傳統教育很是注重長幼尊卑有序,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是大人,你就得聽我的」,這樣就給孩子造成了一種錯覺,就是等他長大了他就可以不聽你的了。和孩子相處,家長們要平等地對待孩子,把他們當成朋友,尊重孩子的隱私,尊重孩子的感受。

家長朋友們在和孩子對話的時候,可以試著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和他直視眼睛。有外人在的場合,批評孩子儘量要維護他的顏面,切不可隨便打罵。只有尊重了孩子,讓孩子有了足夠的自尊心,將來他們才會尊重我們。

六、鼓勵孩子

很多家庭在看孩子的時候,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很多不太有危險的事也不會讓孩子做,尤其是很多老人在帶孩子的時候。孩子剛想要餵一餵小狗,大人就會說「小心咬手」;孩子剛想爬一下高,大人就會說「小心摔下來」。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如此下去,很多孩子長大後就會看到小狗就會害怕,一到高處就恐高。

孩子在探索成長的過程中,自己會有很多恐懼,作為家長不僅要及時的看到孩子的恐懼,幫助他們分析問題,提供合理的方法,還要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幫助他們形成遇到困難能自己克服的能力和遇到挫折不服輸的堅強性格。

每個孩子從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想要孩子擁有良好的性格,需要家長適當的培養和引導,願每個家長都能有一顆謙虛好學的心,更好地理解孩子,支持孩子,培養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父母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好性格?
    父母對乖巧、懂事的孩子毫無抵抗力。一位性格比較好的寶寶能讓父母省心不少。對寶寶的教育要有好的方法,這樣效果會更滿意,培養寶寶之前,父母需要進行相關了解,那麼,如何培養寶寶好性格?父母要儘量去滿足孩子的日常合理要求,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溫和。父母還需要讓孩子學會忍耐和等待,比如,當父母忙著工作,無暇陪伴孩子時,要讓孩子懂得等待,不要無理哭泣。為了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更好,父母要學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道理。而實際上每個寶寶都有著自己興趣愛好與喜怒哀樂。父母不要強迫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情,那樣會讓孩子產生叛逆情緒。
  • 孩子脾氣差,不合群?培養孩子好性格,父母可以嘗試這3個方法
    ,而且還有的暴躁,誰要是惹他孩子還會動手打其他孩子,希望家長教育好孩子再來上學,這樣在幼兒園打小朋友肯定是不行的。確實,確實擁有好脾氣、好性格的人在很多事情上更容易成功,而且也更容易受到人們的尊重。那麼父母需要怎樣才能幫助孩子養成好性格,讓孩子好脾氣在學校合群。
  • 家長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好性格?
    親貝網了解到,孩子的性格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影響,尤其影響孩子的交友、學習、工作等等。所以培養孩子優秀的性格,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必要。今天,親貝網小編就總結了幾種有利於孩子性格培養的方法。多關注寶寶父母無窮無盡的愛能增加他的安全感,減輕他的焦慮。
  • 培養孩子自信力的3個好方法,家長照著做,讓孩子強大起來
    家長自然開始擔心孩子以後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孩子缺乏自信力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而且3-6歲的孩子正好處於幼小銜接期,俗話說「三歲看老」,家長不趁早抓緊培養自信力,更待何時呢?家長到底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力呢?掌握以下3個好方法,孩子會越來越自信。
  • 孩子任性怕挫折,難以管教,掌握培養孩子好性格方法是關鍵
    而孩子的性格形成與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撫養方式都有很密切的關係。這也正如蒙臺梭利所說的,每一個孩子在性格上表現出來的缺陷和不足,都是在小時候被錯誤的教育和對待而形成的。孩子也是如此,即使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很喜歡跟脾氣好的小朋友一起玩耍。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孩子任性的脾氣沒有改變,身邊自然也就沒有朋友,在班裡,甚至以後工作了,人際關係就會比較差。孩子的好脾氣是需要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慢慢的訓練和培養起來,而在培養孩子性格的時候要用對方法,採取爭取的方式來引導。
  • 如何培養一個好性格的孩子?李玫瑾:要抓住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在講座中提到3-6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家長要抓住好好引導孩子的性格。堅毅、自控力、好奇心、責任感、樂觀、熱情和社交能力。這些性格,在教育領域稱之為一個孩子獲得成功的七個關鍵性格,而李玫瑾教授提出的觀點,其實也是間接培養這7種性格。
  • 孩子性格懦弱容易被排擠,家長學會3招,培養孩子好性格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的性格受兩方面的影響,一種是先天的遺傳因素,一種是後天的環境影響。很多孩子天生性格就十分懦弱,喜歡哭泣,這也導致了他們容易被其他同學排擠。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注意對孩子的性格進行培養,否則這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如何培養一個好性格的孩子?李玫瑾:要抓住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可見,想要培養出一個好性格的孩子,就要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努力了。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在講座中提到3-6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家長要抓住好好引導孩子的性格。這些性格,在教育領域稱之為一個孩子獲得成功的七個關鍵性格,而李玫瑾教授提出的觀點,其實也是間接培養這7種性格。李玫瑾教授強調孩子在六歲前,要從六個方面出發,克制任性、防止自私、學會控制、防止壓抑、學會忍耐、經歷挫折。
  • 李玫瑾:孩子6歲前,父母需要做好的三件事,能培養出好性格
    俗話說:孩子三歲可看老,其實很多家長只知道這句老人流傳下來的俗語,卻不知道,其實孩子在3-6歲之間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如何掌握這個關鍵時期的教育問題,聽聽專家怎麼說?沒成想孩子4歲了反而變得特別自私了,每次有玩具根本就不和小朋友分享,久而久之鄰居家小朋友不再和壯壯玩兒了。小梅特別苦惱,難道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嗎?但是怎麼樣的教育方式才能讓孩子不那麼自私呢?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在0-6歲之間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家庭教育十分重要。
  • 孩子應及早培養的6種性格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壞的性格,讓你的成功之路,荊棘滿布;好的性格,讓你的成功之路,如魚得水、有如神助;有如鬼阻。而性格的養成是嬰幼時期教育的重中之重。 趁著孩子還小,家長們選擇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養成以下這些基礎性格吧。  快樂活潑  快樂的孩子愛笑不愛哭,無憂無慮。
  • 怎樣培養孩子好的好習慣、好品質?
    怎樣培養孩子好的好習慣、好品質?家庭教育好孩子,應該分階段進行。因為不同階段的寶寶,所需要的教育就去是不同的。 0-2歲、2-4歲、4-6歲,每個階段的發展重點是不一樣的。 0-2歲這個階段是培養信任感、安全感的關鍵期。如果發展得好,在性格中就能有希望、樂觀、自信的品質;發展得不好,則會形成悲觀、多疑、敏感、自卑的性格特點。
  • 孩子性格急躁有什麼原因?父母試試這4個方法,讓孩子性格更溫和
    引言小區裡有個男孩,今年大概五歲了,平常喜歡在小區裡四處跑著玩,性格風風火火,閒來和他的媽媽聊天,他的媽媽說希望孩子能把這個急躁的性格改一改。孩子性格急躁的原因其實,孩子性格之所以急躁,不外乎幾種原因:一是本身性格問題;二是和家庭環境有關;三是教育不當有關;四是和孩子對所做事情不感興趣有關。父母要想改掉孩子急躁的性格,使孩子變得溫和些,那就需要從這幾個原因上著手,父母可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靈活應用。
  • 如何培養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有哪些好方法
    教育孩子是一門科學,可以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在實踐中也都會總結出不同的方法,而且,如果教育孩子的方法得當,我們一般都會培養出比較有出息的孩子,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呢?怎樣教育孩子才最有效呢?不要追求完美。
  • 情商高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成功,6個技巧培養高情商好性格的孩子
    怎麼培養一個高自尊的孩子。就是父母要克制自己簡單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孩子沒做好一件事,你的第一反應不是數落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找沒做好的原因。另外,也不要老把「怎麼教都不聽。」「你太笨了」這種損害孩子自尊的話掛在嘴邊。
  • 3-6歲是性格培養黃金期,在這4個方面"使勁管",孩子會更出色
    3-6歲是性格培養黃金期,在這4個方面&34;,孩子會更出色當孩子出生後,相信有很多家長都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一直悉心呵護著孩子成長。耶魯哈佛大學研究指出:3-6歲是孩子性格、行為習慣培養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也被稱為&34;
  • 李玫瑾:怎樣培養孩子的性格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承認人生最重要的階段是0-6歲,一個人幼年時候的生活,直接關係到他以後成為成人的幸福,可以說這個階段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未來。說這段時期重要,是因為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人一生當中許多重要的發展:如運動,智力,語言,性格等都是在這一段時期形成的。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培養孩子的性格呢?
  • 6個教孩子識字的好方法
    孩子上幼兒園了。有一次在等著接孩子的過程中,和其他的媽媽們聊天。大家討論的最多的就是,現在提倡素質教育,幼兒園都不怎麼專門的教孩子認字寫字了。而這個做法讓家長很焦慮,幼兒園要是不教,上小學該怎麼辦呢?雖然識字早優勢大,但如果這個識字過程不是建立在「樂趣」之上,所謂的優勢也會在孩子上學之後隨之消失。所以使用怎樣的方法教孩子識字,就顯得尤為重要。這裡整理了 6 個教孩子識字的小方法,希望對你和孩子有幫助。
  • 培養孩子4個好習慣,孩子高情商,孩子的情商你培養過嗎?
    孩子的情商在當今社會就更為重要了,現在社會有很多孩子的學習成績非常好。但是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出極端的行為。這都是屬於情商低的表現。那麼要怎樣才能提升孩子的情商呢?想培養個高智商、有趣、富有想像力的孩子,就不能把閱讀習慣看成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每天抽出半小時,陪孩子讀會書,孩子會很開心的。
  • 想讓孩子有個好性格,需要做到這6點
    孩子們放了暑假,因為我們夫妻兩都要上班,比較忙,公公婆婆住在城裡也不太方便,就一直讓孩子們在老家呆了近1個月。離開之前,我跟他們商量好,一定要認真把自己的作業寫完。因為孩子爺爺是人民教師,我就把兩個孩子暑假中要預習的功課,需要認識的生字和需要讀的書目等等一股腦的推給了爺爺,以為作為教師的他或許比現在忙碌的我會將孩子管的更好。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嘗試4個方法,孩子才會有好未來
    是在後天的生活實踐和學習中培養起來的。教育專家認為:孩子有沒有自信與老師和家長的教育密切相關。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教師需要鼓勵更多的孩子,多鼓勵,讓孩子樹立積極的態度和有控制的潛在概念,困難面前說:"你行,你一定能行"。用遊戲的方式幫孩子體驗成功玩假裝遊戲可以給寶寶一種掌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