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孩子好的好習慣、好品質?

2020-08-27 舟舟爸爸劉大寶

怎樣培養孩子好的好習慣、好品質?家庭教育好孩子,應該分階段進行。因為不同階段的寶寶,所需要的教育就去是不同的。 0-2歲、2-4歲、4-6歲,每個階段的發展重點是不一樣的。

0-2歲這個階段是培養信任感、安全感的關鍵期。如果發展得好,在性格中就能有希望、樂觀、自信的品質;發展得不好,則會形成悲觀、多疑、敏感、自卑的性格特點。2-4歲發展得好,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負責,自控與自豪感。發展得不好容易使孩子產生失控、害羞感、自我懷疑、苦惱,自尊低等…

學齡前兒童的性格培養又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0-2歲、2-4歲、4-6歲,每個階段的發展重點是不一樣的。

  (1)0-2歲

  這個階段是培養信任感、安全感的關鍵期。如果發展得好,在性格中就能有希望、樂觀、自信的品質;發展得不好,則會形成悲觀、多疑、敏感、自卑的性格特點。

  (2)2-4歲

  發展得好,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負責,自控與自豪感。發展得不好容易使孩子產生失控、害羞感、自我懷疑、苦惱,自尊低等。

  (3)4-6歲

  如果孩子表現出的主動探索行為受到鼓勵,孩子就會發展出主動性,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有目標的人奠定基礎。

0-2歲是培養孩子的信任感、希望感的關鍵期,母親是最重要的教育者,不是靠語言,而是行動。孩子餓了,母親能及時餵奶;孩子大小便了,母親能及時更換;孩子想動了,母親也跟著動。總之,此時的孩子能心想事成,不長時間感到痛苦,他就會信任世界、母親和他人。如果他的需求總不能及時得到滿足,漸漸就會產生絕望感、悲觀感、多疑、自卑等。

  2-4歲培養自主性和主動性的方法原則一樣,就是讓孩子做他想做的任何事,同時設置底線,就是什麼事可以做,做得什麼程度可以被接受。讓孩子為所欲為的目的是讓他們的天性得到釋放、潛能得到發揮、心情愉快、幸福,感到這個世界是美好而又可控的。

當然,父母也要設置界限,哪些事是絕對不可以做的,如玩火、闖紅燈,那些事是不能過度的,如吃東西不能吃太多、看電視不能看太久。於是,孩子們也學到了有很多事是不可以碰的,但大多數事情是可以幹的,但必須有節制。如果對孩子限制過多,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孩子就會覺得這個時間很可怕,陌生人很可怕,以後註定是個宅男宅女;相反,對孩子的欲望如果沒有任何限制,那他就不會尊重法律法規,不尊重長輩、權威,長大會遇到大麻煩。

  4-6歲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發掘興趣和天份,培養孩子的能力感,為勤奮、韌性和自尊奠定基礎。如果孩子的探索心、獨創行為和想像力被家長笑話,那麼孩子就會形成內疚感,逐漸失去自信心。如果孩子被管教控制得太嚴,孩子會逐漸失去開創幸福生活的主動性,欠缺創造力和目標。

  不過最應該注意的一點是:管教孩子永遠都應該建立在良好的親子關係的基礎上。幾乎99%的失敗管教都是親子關係沒有建立好。那麼,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答案是,用孩子最喜歡的愛語去愛他(她):身體接觸、讚美與鼓勵、共享的時間、禮物、無償服務(奉獻)。父母可以使用孩子最喜歡的愛語,也可以五種都用。

父母教育孩子是需要下功夫的,那麼怎樣改變自己呢?

  有一個2歲孩子的母親,發現孩子突然變得很叛逆,不聽話,你讓他往東他偏往西,母親感到很焦慮、無助,沒有什麼好辦法來改變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叛逆是正常的,因為他正處於人生第一個叛逆期,是不需要改變的,不叛逆反而不正常。有些母親是不了解孩子特定年齡的心理特點,了解以後就不焦慮了。但這位母親了解了以後還是會焦慮緊張,這就是她自己的問題了。

  通過諮詢,她明白了自己為什麼會對孩子的叛逆、不聽話如此焦慮:她的母親就很嚴厲,從小對自己管教很嚴,如果不聽話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所以她內心對不聽話、叛逆充滿了恐懼,這也表現在她對孩子的表現上。如果這位母親不做出內在改變,她的孩子將來也會跟她一樣。



還有一個例子是3歲孩子的母親,對孩子的不禮貌、見人不打招呼、別人問候他也愛理不理的行為十分惱火,感覺很丟臉,天天說也沒用。經過諮詢,發現母親雖然在外面很禮貌,但在家裡,夫妻之間卻不是很禮貌,回家或出門也不彼此問候,孩子的父親經常對該母親的問話不予理睬。

孩子很聰明,學到了這些應對方式。以上兩個例子說明了同一問題: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如果自己做不到,孩子也很難做到。但父母要想做出改變,光靠看書是很難的。

  父母之道的培訓班大致有兩類:一類就是老師教給你一些兒童心理、性格培養方面的知識,然後就&34;了,任你自生自滅;還有一類是在教授你相關知識的同時,還幫助你做出改變,比如通過定期的成長小組活動、會員的活動等,檢驗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相關知識的狀況,有哪些障礙得不到解決,問題出在哪裡,理解的誤區在哪兒?

  如果是前一類培訓班,我覺得效果跟自學效果差不多;但如果是後者,則效果大大滴不同!為什麼呢?因為父母要成為一個好的教育家,意味著以身作則,意味著自己要做出改變,甚至很大的改變,這絕不是看幾本書、聽幾次課就能改變的。

你需要有個組織、環境,經常交流應用相關知識的經驗、體會,有專業的老師在理論上做出指導,提高你的覺察力。這實際上也是父母自我成長的過程,把你原來的性格缺陷修正的過程。比如接納、傾聽是建立親子關係的基本功,你看完書、聽完課也覺得很有道理,但在實際生活中,你可能發現自己根本做不到!怎麼辦?很可能又回到老路上,自生自滅了.

六歲以上的孩子還有什麼途徑還培養好性格?

  我們目前只開6歲左右兒童的夏令營,因為太小的孩子還不太適應父母不在身邊的這種培訓方式,6歲左右的孩子參加夏令營也能為他們即將到來的學校生活做準備。除了6歲班,我們還有7-8歲班和9-10歲班。

  6歲班主要培養孩子的勇氣、合作與分享、愛心、自律等性格特點,共4天時間,上課方式很活潑,不是簡單的說教:有看電影、講故事、玩遊戲、演話劇等形式,老師在恰當的時候去點評,孩子還要發言、寫作業(當然負擔不重!)一切都是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完成的,效果相當不錯,通常孩子們去了還想再去!

相關焦點

  •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什麼樣的小學生學習成績好
    老師在與家長的交流中,把這些問題總結為「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夠好」。讓家長苦惱的是,這些壞習慣想要糾正過來,難度不小。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意識到,好習慣對於孩子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多麼重要,比如閱讀習慣、整理習慣、衛生習慣等等。但是,要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呢?
  • 如何培養孩子的生活學習好習慣?如何幫孩子塑造好的性格和品格?
    而我們對孩子的期許太多,也有許多好的習慣需要去養成,而我自己有時也會去考慮,為什麼要去培養孩子這些習慣,難道只是為了面子問題,或者省心省事,或者為了管制孩子。,相比較生活上的好習慣,我會更加的注重思想和行為上的習慣的培養。
  • 本周四專家開講: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本周四給大家帶來的精彩活動是家長講座:《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魏書生也說:「教育歸根結底是培養習慣,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在家庭乃至學校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 怎樣培養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怎樣培養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只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成績一定會非常優秀的四、培養孩子養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 愛讀書的孩子一般具備下面的四個優勢: 1、對於孩子性格和情緒的影響 會使孩子的性格更加沉穩、安靜,不會整天咋咋呼呼。所以愛讀書的孩子在學習中和考試的時候一般都會更細心一些,不容易因為粗心而犯錯。
  • 靈商引航:好習慣培養:怎樣從小培養孩子遵守規矩和禮貌
    今天講講怎樣培養自己的孩子遵守規矩和懂禮貌,不成為別人口中的熊孩子。有個事例:某部門聚餐,同事把他女兒帶上了。他女兒吃了幾口就開始滿場瘋跑,然後扔紙團玩。後來他們在火鍋裡面撈出來一團紙,大家也沒說什麼。好了重點來了。走在路上,突然另一個同事讓那小女孩叫我哥哥。然後他爸轉過頭看著我說,那你要叫她妹妹,你看她還沒你高。(因為我小時候患病,所以身高只有160)。
  • 培養孩子好習慣捷徑有2點,第二點很重要,是養成好習慣的關鍵
    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培根身為父母,我們除了要教會孩子學習讓孩子掌握知識之,更要教會孩子做人,幫孩子養成諸多好習慣,好習慣能讓孩子受益終生!
  • 教育就是培養孩子好習慣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孩子好習慣的培養「秘訣」。今天,我們再來討論一下「教育就是培養孩子好習慣」這一話題。葉聖陶先生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概括,就是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也就是說,教育要在德、智、體、美、勞五育上培養孩子具有各種良好的習慣。通過認真梳理相關資料不難發現,國內外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學家,都十分強調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重要性。
  • 培養孩子守時守信好習慣,這五點讓孩子乾脆利索不拖沓
    文/可馨育兒導讀:誠實守信可以有許多表現方式,但最重要的就是要守時,這是誠信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父母培養孩子誠信品質最簡單的方法之一。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用對時間要求那麼嚴格,幾分鐘的出入不算什麼。培養孩子守時守信好習慣,這五點讓孩子乾脆利索不拖沓心理學家認為,從一個人對時間的把握上,可以看出這個人是否真的誠實守信。凡是那些認為什麼事都可以拖拉幾分鐘的人,常常會出爾反爾,會對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不負責任。
  • 想讓孩子有一個好未來,就一定要培養孩子勤奮自律的好習慣
    事實上,一個勤奮的人,他能夠取得的成就必然比其他人要多,因此,父母一定要注重從小培養孩子勤奮的美德。支招一:培養孩子勤奮的學習習慣冰冰是一個勤奮的女孩,她最看不起凡事不勞而獲的人,在她小的時候,父母就用「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來教育她要勤奮學習。
  • 如何幫孩子培養好的習慣?這6個步驟,家長可以試試
    家長們應該都明白「惡習難改」的道理,但因為好習慣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難免有僥倖、偷懶的時候,所以幫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培養好習慣,可以試試這6步:一、引導孩子對某個習慣產生興趣、認同和信心只有孩子對某個習慣產生興趣、認同和自己可以做到的信心,孩子才會配合家長養成這種習慣。
  • 這樣做,你就是一個好孩子——解讀如何培養好孩子意識
    大家都知道,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他或她將來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全看我們家長如何在這張白紙上塗畫了。如果我們家長從孩子小時候起就在這張紙上畫上好孩子的形象,那麼將來這個孩子無疑就會成長為一個好孩子。但是,不是每個家長都具有畫畫的才能,也就是說,不是每個家長都會給孩子培養好孩子意識。前面我已經解讀過了韓老師的好孩子參考標準的主要內容,那麼今天,我再來解讀一下如何培養好孩子的意識。
  • 顛覆中國家長思維:最好的教育不是考第一,是培養孩子美好的品質
    另外,孩子在小學低年級段不要太在意孩子的考試成績,這個時候應該重點關注孩子的學習態度,態度就是指對事情的看法和採取的行動,學習態度就是孩子對學習是怎樣看的,對學習採取什麼樣的行動。這個時候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他不是為了別人而學,在學習時一定要認真對待,不能馬虎應付。小時候養成認真學習的態度和習慣,會使孩子一生受益。許多家長總認為,孩子考第一,就是教育成功。
  • 讓孩子持續優秀的法寶——培養好習慣
    習慣是一種潛意識行為,是一種頑強且巨大的力量,不僅僅影響孩子們的學習、生活,而且還可以主宰孩子的一生。可見,無論是學習還是人生,培養良好習慣對孩子是多麼的重要。有句話講得好,要良田不長雜草,就得種莊家。這就意味著用好習慣佔領孩子的核心習慣地位,用好習慣去克服壞習慣。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呢?
  • 韓忠玉信心教育:培養自律的好習慣,成就優秀的好孩子
    要想讓孩子變得優秀,關鍵在於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自律習慣。而習慣的養成需要我們家長及老師的引導和監督。千萬不要指望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就養成了好習慣。每個人都有惰性,誰都願意玩耍,不願吃苦,那麼,從小養成自律的習慣將讓孩子變得尤為重要。習慣的養成,會使孩子將保持自律等優秀品質習以為常,每天自然地去做,沒有任何身心負擔,並將其當成生活的一部分。譬如每天讀書的習慣一旦養成,若某天沒讀書,孩子就會覺得不自在,覺得生活有缺失。
  • 父母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好性格?
    父母對乖巧、懂事的孩子毫無抵抗力。一位性格比較好的寶寶能讓父母省心不少。對寶寶的教育要有好的方法,這樣效果會更滿意,培養寶寶之前,父母需要進行相關了解,那麼,如何培養寶寶好性格?若想培養一個聽話懂事的寶寶,就需要學會掌握正確的方式,不要盲目選擇不合理的教育方法,以免適得其反。父母也要學會平時多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孩子樹立好的父母形象。
  • 教孩子養成好習慣 養成好習慣的辦法
    好的習慣,就是做有益於自己、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的事,並長期堅持,直到成為習慣性的行為。從小給孩子養成好習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培養好習慣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培養好習慣的方法  一、適當為孩子確立規矩  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適時為孩子確立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二至三歲時,家長就應該給他立下規矩,諸如玩完玩具必須放回原處,否則就沒收玩具。
  • 父母怎樣培養孩子熱愛閱讀的好習慣?具體步驟都是什麼?
    開學後,你發現有的孩子出現了閱讀問題,愛丟字,愛落字,愛添字,讀得慢,讀不懂,讀不會,不會讀,不愛讀。還有些孩子特別愛閱讀,特別愛看書,不管是數學書,語文書,英語書,科學書,漫畫書,都很愛看。可以說孩子已經養成了一個熱愛閱讀的好習慣?可是,有些孩子,如果在需要大量閱讀的時候,沒有及時培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了。
  • 教育專家:如何培養孩子誠信的好習慣?
    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培養孩子誠實可信更應該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點。  在北美家庭教育中,如何讓孩子有誠信也常常是父母關注的問題之一。 因為北美父母認為為人誠實的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更能得到大家的歡迎和信任。而一旦孩子在家庭中養成了誠實可信的品質,在外孩子就更有可能抵禦不良品質的侵襲和來自同伴的壓力。
  • 好習慣就是成功了一半,而「執行意圖」,可以培養孩子好習慣
    「執行意圖」,培養孩子習慣的好助手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想要培養一個像我朋友家一樣的孩子如果想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那麼「執行意圖」這個好助手就一定要了解一下。「執行意圖」就像一條行事方式的路線,只要設定好路線,然後讓孩子按照這條路線去走,那麼就可以在路線的引導和指示下,高效的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一旦孩子從這樣的路線中感受到好處從而不斷按照路線指示去做,那麼就可以變成他們的習慣,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可以條件反射般的用習慣做事。
  • 怎樣讓孩子主動洗手,三個方法幫你的孩子養成好習慣
    我們常常說,好的習慣要從小養成,那麼我們就要從小培養起大家一些使用的習慣,比如勤洗手。是否存在這樣的情況,孩子不愛洗手?每天都要提醒他玩一會就要洗手,吃東西前先洗手?下面3個方法幫你的孩子養成洗手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