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給寶寶灌輸的性啟蒙知識,卻存在很多誤區,最常見遇到過幾個

2020-08-26 仨個寶寶

一個中年爸爸的吐槽:回老家他給七大姑八大姨家的孩子買了零食和禮物,其中一個小女孩卻拒不接受,還當著眾人面說他肯定是拿糖果騙小朋友脫衣服的「怪蜀黍」

好尷尬...

孩子奶奶連忙解釋道:「孩子的媽媽平時總給普及不認識的人不能瞎說話,瞎吃東西,你說現在哪有這麼多的壞人……」

看完之後,我便想,孩子的性安全教育真的是很難把握的一個度,不能灌輸的太少,但是也不能灌輸的太過。

而反思我們日常給寶寶灌輸的性啟蒙知識,確實存在很多誤區,最常見的這三個,你遇到過幾個?



誤區一:固化思維作祟——凡事一刀切!

告訴孩子「不能和陌生人說話」其實並不準確,在性安全教育上不能好壞一刀切。

不是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壞人,也不是所有的熟人都是好人。

要知道,據調查,性侵這種事有80%都是熟人作案。

真正的安全性教育,不是簡單的一句「熟人可信、生人勿信」、「小內衣小內褲覆蓋的隱私部位不能讓人碰」。這樣的言論太一刀切了!

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去關注自己的身體界限,真正的去尊重孩子認為不舒服的感覺,並教給她正確的表達方式。

舉兩個大家過年會有的經歷:

  • 走親訪友,很多親戚因為喜歡都會想要親親、抱抱孩子,很多寶寶其實是牴觸的。因為面子問題,大人可能默許了,而且告訴孩子,沒事兒的,叔叔是因為喜歡你啊。
  • 或者是親戚家的小哥哥總是揪寶寶小辮子,大人也默許了,而且告訴孩子,沒事兒的,哥哥跟你鬧著玩呢。

如果在自認為的安全環境中,你總是這樣要求和教育孩子,那麼遇到真正的壞人時,孩子能自動學會正確的拒絕麼?

孩子有最天然的感受力,如果他的原始感受是身體被侵犯,而父母卻說沒關係、這是好意或者是沒惡意?等孩子真正遇到壞的行為時,他甚至會想到父母的「教導」,認為這只是別人喜歡他的一種方式,雖然這種方式讓他不舒服。

所以,作為父母,要首當其衝學會尊重孩子的感覺,告訴孩子:

如果有人沒有經過你的允許,強行讓你感到不舒服,不管是小朋友要欺負你、還是老師要侵犯你,還是陌生人要擁抱你,只要你不喜歡,都可以大聲說不,告訴他,我不喜歡這樣,請不要碰我!並且求助以及告知爸爸媽媽。

寶寶更小的時候,我跟娃爸還會把各種場景復現或者模擬。

比如情景復現:

  • 「今天有親戚偏要抱寶寶,寶寶哭了對不對?當時發生了什麼?還可以怎麼做呢?」接下來由爸爸來表演親戚,我來演寶寶,引導她該怎麼說?比如,寶寶不想抱抱,但可以握個手。

再比如情景模擬:

  • 預設有一個完全不認識的人,偏要親親寶寶,又該怎麼做呢?我跟娃爸可以表演不同的人,完全陌生的陌生人、媽媽的同事、爸爸的同事、老家的親戚、隔壁的鄰居等等,都可能有不一樣的反應。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希望他能有哪種反應?其實父母是可以先去做示範的。這樣孩子以後獨自面對的時候,他才能擁有有禮有力說「不可以」的勇氣。

誤區二:憑成人世界或一己經驗給孩子過早貼標籤。

過年期間,很多男寶媽表示受到了強烈暴擊。

很多親戚都喜歡逗孩子,逗哭之後又站到道德高點發話:

  • 男孩子要勇敢嘛,不能逗一下就哭;
  • 舅爺爺抱出去玩一會兒怎麼了,男子漢哪能一直黏媽媽。

人們認為女孩子要溫柔、恬靜,有女孩子的樣子,但看寶寶,又聒噪、又調皮,整天上躥下跳一刻不安生,哪裡有半點女孩子的樣子?

每次過年見親戚,大家都會說:唔,這個女孩子,簡直是個女漢子。

但我從不這麼覺得,我們哪裡是女漢子了?我們分明就是只野猴子。

其實,這就是我們給孩子性啟蒙中關於「性別啟蒙」的誤區——過早的根據性別給孩子貼標籤:

  • 女孩要留長髮、用粉色;
  • 男孩子要勇敢,不該哭;
  • 女孩子不該登梯上高過於頑皮;
  • 男孩子不該內向扭捏過於膽小...

某日幼兒園回來,寶寶蔫頭搭腦的說,媽媽,男孩子比女孩子厲害,男孩更勇敢。

我一聽不太對,這是什麼話?沒等我發言,娃爸眉頭一揚果斷現身說法,你說咱家,媽媽是不是也很厲害,也很勇敢?!

寶寶認真想了想,爸爸能做到的事,確實很多媽媽也可以做到,甚至有的時候爸爸做不到的事,媽媽也能,於是否決了她之前不知哪裡聽來的言論。



在性別啟蒙這件事上,最忌畫蛇添足!

不要憑成人世界的經驗和自己的經驗,過早的給孩子灌輸某些「約定俗成」!

我們需要告訴孩子的是,除了隱私部位上的不同以外,其實男女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男孩可以玩娃娃,通過角色扮演排解情緒;女孩也可以玩蜘蛛俠,讓自己體驗英雄主義。

男孩子也可以哭,這不懦弱;女孩子也可以百戰不撓,這不是男人婆。

並不是宣揚什么女權主義,只是,在這個年代,真正厲害的人都雌雄同體了(女性也要職場拼殺,男性也要回歸家務),你還要求女孩子三從四德?男孩子大男子主義嗎?

醒醒吧,大清早亡了!

更重要的是,過早的宣揚性別色彩很容易壓制孩子某部分天性,比如會讓男寶寶覺得哭和求助是女孩子才做的事,膽小謹慎是一種軟弱;會讓女寶寶覺得堅強勇敢是男孩子的事,過於要強會不被接納...

這些觀念都不利於孩子性格的全面發展



誤區三:不注重循序漸進,過早或過晚都會錯失最佳時機。

性啟蒙教育也要遵循孩子的性別認知、發展規律來決定給孩子的切入時間、互動方式、把握深淺度。

給1歲的孩子說生命的來源(過早了,1歲的孩子是聽不懂的。)

給4歲的孩子說身體部位(過晚了,4歲的孩子已經有了這方面的認知。)

性啟蒙也是要按部就班的循序漸進的。

0~1歲:認識自己身體。

從出生開始,爸爸媽媽就可以引導寶貝認識自己的身體,比如做撫觸的時候或者洗澡的時候就可以根據寶寶的理解力很自然地向他解釋身體的各個部位和功能。


1~2歲:了解男女的區別。

1歲半以後寶寶就能注意到男女身體的差別,應該正確且準確地告訴寶寶相應部位的名稱——包括乳房和生殖器,讓孩子感覺到它們與身體其他部分一樣自然,滿足他的好奇心。

爸爸媽媽可以藉助一些有趣的繪本讓寶寶更好的認識身體部位。

3~4歲:正確對待私處。

當孩子進入性蕾期,寶寶開始對與自己不同的身體產生興趣,他會問,男孩子跟女孩為什麼不一樣?我是怎麼來的?

千萬別糊弄娃是垃圾桶撿來的,而是坦然的告訴孩子,你是爸爸跟媽媽愛的結晶,爸爸的精子和媽媽的卵子,組成一個受精卵,受精卵慢慢長大,就變成小寶寶啦。

但是,當孩子還沒有探索到「爸爸的身體與媽媽如何接觸」這個程度時,不用主動給孩子介紹這樣的概念,更不要過早使用「性生活」這樣的成人語言作為答案。

爸爸媽媽在這個階段也要注意,不能在孩子面前暴露隱私部位。

大部分孩子在三歲之前對性就已經有意識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如廁、更衣、洗澡等等異性迴避或合理接觸。

好啦,相信看完這三個誤區之後,大家對性啟蒙會有些不一樣的理解,真心希望,在性安全啟蒙這件事上,每個孩子都能被正確以待。

相關焦點

  • 很多家長對寶寶的過敏都存在這些誤區
    認識寶寶過敏,千萬別踏入誤區人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醫生,一旦家裡寶寶過敏,父母都會通過各種渠道了解相關知識,但也因為一知半解而容易造成對過敏的誤區。很多家長認為小孩小時候經常打噴嚏流鼻涕,長大以後就會變好。雖然有過長大後變好的案例,但是大多數人長大後並沒有變好,反而加重了。更可怕的是,由於耽誤了治療,今後治癒過敏性疾病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
  • 兒童性啟蒙教育禁忌
    導讀 : 性啟蒙教育一直都是國內外的一大難題,由於國內對性文化的傳播相對保守性,再加上人們長時間在傳統思想的束縛下,想要很快接受性文化還是有點難度的。即使是這樣,還是有不少家長願意嘗試性教育,那麼,在這樣一個缺乏性教育環境的氛圍裡,父母對孩子的早期性教育還是要謹慎的,切忌盲目進行。家長們在開展啟蒙性教育時有哪些禁忌呢?
  • 盤點寶寶英語啟蒙的幾大誤區
    盤點寶寶英語啟蒙的幾大誤區很多父母們對寶寶的英語啟蒙有認識上的誤區,例如,「我自己英語不好,怎麼教寶寶英語。」「寶寶太小了學英語沒用。」下面,先來了解一下英語啟蒙的幾大誤區,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進行家庭英語啟蒙。
  • 幼兒英語啟蒙中最大的誤區:英語啟蒙=英語學習
    看看下文就會明白為什麼英語啟蒙≠英語學習。關於英語啟蒙,經常有媽媽會問到一下幾個問題。都說英語啟蒙越早越好,孩子這麼小,聽得懂麼?我英語發音很不標準,真的不會教壞孩子嗎?我還是想等她大一些再報個外教班。 一直堅持親子共讀,也經常聽音頻、聽CD,但寶寶就是不輸出?英語啟蒙其實真不太難,也不高深。
  • 家長英語啟蒙常見三大盲點,看看自己佔了幾個?
    萍姐意識到有一種現象十分常見:家長希望孩子盡力學好英語,於是花費心思和金錢,格外關切孩子的英語成績。可總是事不如願。其實,英語的教與學有著很深的門道,一不小心就可能撞到盲點,進入誤區。今天,萍姐就跟各位寶爸寶媽列舉,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最容易存在哪些錯誤的思維方式,以及如何改進自身,把關注孩子更好地學習。
  • 這幾個數學啟蒙誤區,你中了幾個?
    數學是讓很多家長都感到身心俱疲的一門科目,在孩子的數學啟蒙中,想必不少家長都會陷入如下這幾個誤區。誤區1數學啟蒙就是數數一說到數學啟蒙,很多家長都會開始教孩子從1數到10,認為孩子能背誦乘法口訣就算是數學啟蒙。錯!
  • 寶寶的性知識教育,家長們應該如何是好
    現在的社會報導,經常可以看到兒童遭到性侵的悲劇,這類事件大多發生在農村,或者是留守的孩子,由於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孩子對於性知識又一無所知,加上膽小害怕,受到一點恐嚇就不知如何是好,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說到性知識,很多家長都會感到比較含蓄,不知道如何開口,但是面對如今社會各種案件頻發
  • 兒童感冒常見的五大誤區 看看你犯了幾個
    盤點起來寶寶最容易得的病就是感冒了,六歲以下孩子平均每年感冒可多達6-8次,上幼兒園的寶寶感冒次數會多些。天氣轉暖,寶寶的戶外活動時間逐漸增多,可是早涼午暖,稍不留心,寶寶打了個噴嚏,鼻涕開始淌,可能又要感冒了!感冒雖然很普通和常見,但在實際的治療中仍存在許多誤區。有些誤區甚至存在致命危險。
  • 揭秘夏天給寶寶洗澡的三大誤區,很多寶媽都在犯,第一個最常見
    夏浪來襲,面對著高溫的天氣,很多寶爸寶媽們都增加了給寶寶洗澡的次數,但是如果給寶寶的洗澡方式採用不當,還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傷害。那麼夏天給寶寶洗澡究竟有哪三種誤區呢?如果家長過分清潔寶寶的皮膚,反倒會將寶寶皮膚的兩個小衛士破壞掉,容易讓「敵軍——細菌」侵入進來,導致寶寶的肌膚容易受到感染和傷害。同時過分清潔還會讓寶寶皮膚的蒸發掉,讓原本吹彈可破含水量超多的水嘟嘟的小臉變得乾燥,嚴重些還會引發一些寶寶裡的常見皮膚病。
  • 0-3歲的寶寶應該英語啟蒙嗎?
    0-3歲的寶寶應該開始英語啟蒙嗎?按照目前英語啟蒙書籍的主流觀點是——英語啟蒙越早進行越好。孩子對語言的敏感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越往後開始,就越困難。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一個人80%的知識或智力在8歲前形成,這僅僅意味著孩子們在最初的幾年中學到了他們的主要學習途徑。在開始英語啟蒙之前,家長一定要避免以下幾個誤區:1、英語啟蒙不是單純為了學英語而學英語,而是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一個過程。
  • 0-3歲的寶寶應該英語啟蒙嗎?
    0-3歲的寶寶應該開始英語啟蒙嗎?按照目前英語啟蒙書籍的主流觀點是——英語啟蒙越早進行越好。孩子對語言的敏感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越往後開始,就越困難。神經科學家也已經確認,大腦潛能的開發主要依賴早期,兒童大腦發育在6歲時基本完成,其中0至3歲是關鍵期。
  • 冬天如何給寶寶洗個暖暖的澡?一周幾次?常見的4大誤區要避開!
    給寶寶洗澡常見的幾個誤區寶寶日常中的洗澡就很重要,寶媽給寶寶洗澡時經常會出現幾個誤區,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常見的幾個誤區。1. 第一個誤區是認為浴室溫度高就不會著涼。寶寶洗完澡後毛孔都處於張開的狀態,而一出浴室門遇到比浴室裡冷的空氣,就會容易受風著涼。還有很多家長覺得寶寶給洗完澡一定要進被子裹起來就不著涼了,進被子是對的,但是前提被窩是熱的,如果是涼被窩更容易讓寶寶生病。並且一定要將頭髮和身上的水擦乾再出浴室,不然水分的蒸發會散發寶寶身上的溫度,讓寶寶生病。
  • 關於「性啟蒙」,家長需認真對待!這篇文章都應該看看
    想必很多的家長朋友們都會被孩子們問到「爸爸/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當孩子問到這個話題自然是很尷尬的,有很多的爸爸媽媽不知道如何去答覆,怕給孩子留下什麼不好的想法,便用最老套的回答方式「垃圾桶裡撿來的」搪塞了孩子。
  • 寶媽常見的幾個餵奶誤區,可能增加寶寶溢奶機率,很多寶媽都在犯
    跟寶媽的餵養習慣脫不開關係,別大意新生兒寶寶,或多或少都會存在著溢奶現象,可能很多寶媽都會認為是正常的現象,只要不過分嚴重的話,可能都不會太過在意的。殊不知,新生兒寶寶經常溢奶的話,可能與寶媽的餵養習慣脫不開關係的,尤其是這幾個餵奶誤區,很多寶媽都在犯,卻不自知。你是否中招了呢?
  • 寶寶發燒常見的6個誤區,你有沒有入坑?
    寶寶發燒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寶寶從來不發燒反而不正常了。所以家長一定要知道寶寶發燒了應該如何正確處理,但是現實中很多家長在處理寶寶發燒的問題上,總是會陷入一些誤區,給寶寶造成了更大的傷害。
  • 小小優趣| 花樣灌輸知識,讓英文啟蒙更高效!
    英語啟蒙遠沒有那麼困難,英語啟蒙專家蓋兆泉老師在《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一書中就針對不同學習方式下,4名孩子英語水平的變化做過調查實驗:《Yakka Dee》由BBC出品,通過真人與動畫的結合,從孩子身邊最熟悉的環境中選擇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單詞。每集只用短短5分鐘,圍繞一個單詞,生動演繹、反覆引導,從生活中提煉真實素材,讓孩子的認知啟蒙和詞彙學習並行,幫英語零基礎的孩子拓展「聽力詞彙」,鼓勵孩子大膽開口說英語!
  • 給寶寶餵奶粉時,很多寶媽都存在這幾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寶寶出生以後,很多寶媽一般都會選擇母乳餵養,覺得母乳的營養價值比奶粉高,而且吃母乳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減少寶寶生病的機率,但是在生活中有很多寶媽因為奶水不足或者不能母乳餵養,只能選擇奶粉餵養,而且現在有很多奶粉也很接近母乳裡的成分。
  • 英語啟蒙真的有用嗎?避開這3個「隱藏誤區」,啟蒙教育事半功倍
    英語啟蒙培訓班應該去上嗎?在家看英語動畫片或者英語故事書有用嗎?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這些問題便常常縈繞在每一位父母的腦海中。走過了艱難生產路,闖過了辛苦月子關,家長們如今最重視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啟蒙問題,而英語啟蒙又是其中無法忽視的重要一環。
  • 母乳餵養有幾個常見的誤區,新手媽媽記得繞開走,自己也能少受罪
    執筆:王豔微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升級當媽後,由於有些寶媽對於一些科學知識認識不全,再加上沒有自己的判斷力,以至於進入了種種誤區,好比母乳餵養的誤區想必很多人都中過。>母乳餵養誤區你中過幾個,以免坑了娃很多新手爸媽在生育孩子後,都全心全意為孩子付出,但不得不提的是,在餵養的過程中 ,一定要進行一些科學知識的普及,以免因為自己錯誤的養育方式而坑害了娃。
  • 寶寶夏天發燒時,很多寶媽在給寶寶物理降溫時,容易犯的幾個誤區
    導讀:寶寶夏天發燒時,很多寶媽在給寶寶物理降溫時,容易犯的幾個誤區,那怎麼樣降溫更有效呢?兒科專家告訴你最有效的方法。大家好,我是小龍女聊育兒,寶寶是每個家庭的開心果,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家人的心懸,當他們開心時,所有的人都會被他們逗笑,但當他們生病時,那一個家都不太安寧,帶寶寶最怕的是他們感冒,而現在各種各樣的病毒出現,很多寶媽們也是不敢帶寶寶出去外面玩,生怕寶寶會被傳染到病菌,而夏天也快到了,寶寶在夏天感冒時,也是所有家庭頭痛的事情,而對於寶寶夏熱,很多寶媽在給寶寶降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