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事情更糟糕 生氣絕不要做的7件事

2020-12-16 人民網時尚

原標題:別讓事情更糟糕 生氣絕不要做的7件事

  國際在線專稿:人都有七情六慾,而「憤怒」則是諸多情緒中讓我們負能量激增並迅速爆棚的一種。有太多的書籍告訴你如何處理憤怒的情緒,將負能量轉化成正能量,即便如此,卻鮮有人告訴我們在憤怒的時候最好不要做什麼呢?一般來說,我們在憤怒狀態下意識做的舉動會讓事情朝著更糟糕的方向發展,以下是專家總結的憤怒狀態下的7個「不要」:

  

  第一,不要「睡過去」。

  神經生物學期刊指出,倘若人在憤怒的時候上床睡覺會加劇負面情緒的囤積,因為睡眠過程會加強大腦中的記憶系統的運行,特別是記憶系統中的情感因素。專家Allen 說:「通常情況下,我們知道睡眠可以幫助我們處理在清醒狀態下保存的記憶和信息,所以,在激烈爭執之後選擇立即睡覺則會加劇激烈情緒累積,一般來說,爭執之後的8小時倘若保持清醒狀態會對消化負面能量有好處。」

  第二,不要「開車」。

  要知道人腦並非電腦,電腦都有出錯的時候,更何況是在憤怒狀態下的大腦了。研究顯示,人在生氣的時候視野會變得相對狹窄,出現管狀視力(末梢視線無法看清),因而,憤怒的司機發生車禍的機率會更高。專家建議,倘若在憤怒的時候不得不開車的話,那最好睜大眼睛,提高警惕,環顧可視範圍。

  第三,不要「毫無節制暴力發洩」。

  有問題別憋著不,有什麼話就攤開來說是我們所倡導解決事情的最佳方法,但是這不等於鼓勵我們在生氣的時候隨意發洩,甚至用暴力的手段宣洩自己的負面情感。研究顯示,倘若我們在憤怒的時候砸枕頭釋放情緒,只會讓我們的行為變得愈發暴力,並增加未來行為暴力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千萬不要對孩子做這三件事,再生氣也別做!影響孩子一生
    我們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哪怕是為了孩子好,但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尤其是生氣時的氣話,也如釘子一般扎進孩子的心。說從來都不朝孩子發火那簡直是奇蹟,我們沒法做到100%的好父母,但也求能做個60%的及格父母,別辜負了孩子對自己的一片真愛。
  • 夫妻吵架,這3件事,女人再生氣也別做
    動不動就提離婚,回娘家有些女人在和丈夫吵架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提離婚,要回娘家,可這樣的解決方法,其實都是逃避,對婚姻有害無利,夫妻之間如果出現了問題,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要及時的解決,千萬不能拖,女人選擇提離婚、回娘家這些方法,無非就是想讓男人妥協
  • 老公有了「小三」,女人再生氣,也別做3件事,切記
    第一種女人眼睛裡容不得沙子,一旦發現男人做了對不起自己的事情,會果斷選擇離婚;第二種女人會歇斯底裡,找男人大吵大鬧,找上門去教訓小三;第三種女人會看在孩子或者昔日感情的份上原諒男人,得過且過;第四種女人會保持冷靜,想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方法保住自己的利益。
  • 婚後,娘家的這三件事最好不要「管」,女人千萬不能糊塗!
    後來,每次她幫的次數多了,她丈夫對她這種做法很生氣。她開始覺得丈夫很小氣,他們為此爭論了很多,我們不能無限期地幫助,因為它會摧毀我們自己的小家庭。在婚後,娘家的三件事不應該「管」,女人千萬別混淆!一,不要擅自挪用家庭財產也許有很多女性都犯了這種錯誤,在家庭財產上面,如果你沒有得到老公的同意,就挪用家庭財產來幫助娘家的家庭。雖然每個人都知道這一點,但是這種行為是對老公的輕視,也是對老公的不尊重。在中國傳統裡面,女人結婚過後,就像撥出去的水。
  • 越愛做這3件事的人,往往運氣越差,活得越糟糕
    越愛做這3件事的人,往往活得越糟糕。1越好面子的人,往往活得越糟糕。一個人層次越低,越愛面子,因為他們內心充滿了自卑,生怕別人看不起自己。在你一事無成的時候,別太在乎面子。千萬不要因為臉皮太薄而放棄你正在做的事,這樣的人,一生都逃不出卑微和貧困的牢籠。
  • 孩子生氣時,家長別做這6件事
    但在具體場景中,家長卻很容易踩到孩子的「雷區」,孩子越是生氣,家長越來氣,親子之間瞬間就是一場血雨腥風。下面6件事,孩子生氣時家長不要做。1、以暴制暴孩子耍脾氣時,家長比孩子更生氣,對孩子大聲斥責甚至動手,這樣以暴制暴的方法只會給孩子火上澆油,如果家長無法控制脾氣,不妨試著暫時遠離孩子,冷靜後再應對。
  • 這4件事,男朋友做了哪件,最讓你感到生氣?
    今天,哥就來代替廣大男同胞做個簡單小調查,看看男朋友做哪件事最容易讓你感到生氣呢?1.熬夜打遊戲當你男朋友在和你一起獨處的過程中選擇自顧自地打遊戲,並且遊戲不能隨隨便便停止,一直到了半夜還在打遊戲的話,面對這種情況你是感覺到很生氣,還是完全沒有問題,你自己也沉浸在你自己的小世界裡?
  • 哺乳期漲奶,這幾件事千萬不要做,不然情況會更糟糕
    在懷孕的時候想著生了就好了,等生了之後就會發現,還有那麼多的事情需要自己經歷,而漲奶就是媽媽們需要經歷的一道難關。漲奶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媽媽們會通過各種方法來緩解漲奶帶來的疼痛,但是並沒有太大的效果。在漲奶時,要如何做才能很好地度過這個時期呢?媽媽們要記住這三件事情是千萬不能做的,不然情況會很糟糕的。
  • 很多事情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糟糕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往往就是我們太愛斤斤計較,和朋友的關係分裂,和親人有了矛盾,其實這本來事件很小的事情,我們都喜歡把他放大化,最後鬧得難以收場。很多時候不用把事情想得太糟糕,或許我們少一點這些斤斤計較,我們還可以和平相處,有時退一步海闊天空不是嗎。
  • Chamath:從4500萬用戶增長到7億Facebook只做了三件事
    作為Facebook主管移動和增長的副總裁,Chamath Palihapitiya加入Facebook時,Facebook只有4500萬用戶,他說,從4500萬到7億用戶的增長,其實他們只做了三件事。
  • 人生只有一次,這四件事不要做,別讓自己後悔
    人生只有一次,這四件事不要做,別讓自己後悔我們的人生只有一次,只有短短的幾十年,在這短短的幾十年中我們會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有的事情讓你覺得很開心,有的事情會讓你一蹶不振,會讓你體會到人生中各種心酸苦辣,我們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忙著長大,忙著上學
  • 想提高效率,就別再做這7件事了
    我通過停止做這7件事,來提高我的效率。1. 不再加班。你是否曾想過每周40小時的工作時間是從哪來的呢?由過度疲憊所導致的低落情緒會讓你比平時更消極。比消極情緒更糟糕的是,這種心態常常伴隨著積極思考和行動的意願的降低、控制衝動能力的下降、自信度降低、同情心的減少、以及情商的降低。(來源:《睡眠的神秘世界:休息中的大腦的驚人科學事實》)想保持高水平的戰鬥力,別當加班狂魔了,去睡個好覺吧。
  • 人到40歲,這三件事不要輕易做,別給自己找麻煩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越活越明白,尤其是到了40歲,這個人生的轉折點,要懂得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因為時光短暫,人生再也耽誤不起。人到40歲,這三件事不要輕易做,別給自己找麻煩。不去評價他人。尼採說:不亂評價別人,不輕易對別人下判斷,不在人後說閒話。
  • 真正幽默的人,絕不會拿這3件事開玩笑,這是情商的體現!
    我們都想成為幽默的人,因為這樣的人很容易得到別人的喜歡,人緣很好,領導也更青睞。總之,幽默的人,在社交上有很大的優勢。好人緣對於升職加薪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很多人都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幽默風趣的人,想要靠性格圈粉,好獲得更多資源。
  • 皮孩子惹你生氣?別衝動,先做這三件事
    關注我,每日一更家庭教育小技巧。當孩子還是個一兩歲的小寶貝的時候,是最可愛也是大家最喜歡的。但是隨著寶寶年齡的長大,對外界的認知越來越豐富,內心的情感世界也豐富的同時,少不了帶給家長們一些令人煩惱的事情。
  • 「與人相處,別太過分」:這5件事更要看尺度
    一般來說,與人相處,尺度很關鍵,尤其是這六件事,不要做的太過分了。第一件事:抱怨不要太多。人生在世,總要遇到很多不順心的事情,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少不得會抱怨一番。但是,抱怨這種行為,還是少對身邊人傾訴為好。因為你的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困境和現狀,反倒是容易引發周圍人對你產生無能的印象,從而對你產生看不起的態度。
  • 不想把孩子養成「仇人」,這3件事父母再生氣也別做,太傷孩子心
    不想把孩子養成「仇人」,這3件事父母再生氣也別做總是打擊孩子其實打擊孩子,是中國教育的一個通病,這個通病還有很多家長依舊在犯,但是在這裡我請求各位家長,要是不想把孩子養成「仇人」,千萬別做這件事。有的時候鼓勵比打擊對孩子更重要,現在孩子他們需要你鼓勵他他們才能不斷地進步,這也是問題關鍵。所以有了孩子請你們不要吝嗇那些鼓勵和暖心的話,這都是會成為你養出一個優秀且自信的孩子最好的力量。
  • 夫妻吵架的時候,男人生氣了就不會再做這四件事
    如果夫妻在「大吵」中,男人如果生氣就不會再做這四件事,這說明他深愛妻子,是一個負責任的好男人。我不會用暴力的話傷害你吵架是一種情緒宣洩的行為,夫妻吵架時,往往會表達內心的不滿。也許無法控制情緒,就會說出各種刺耳和不愉快的話,不斷批評甚至辱罵對方。語言有力量。
  • 《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十八)》:不要做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
    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竭盡所能,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在育兒的過程中,有些事是可以做的,有些則是絕對不能做的。而往往這些絕對不能做的事,很容易被大家忽視。美國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陳美齡,身為三個孩子的母親,結合理論與實踐,就11個分類總結出35條心得,並與其大兒子金子和平共同寫就了《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本人最近認真閱讀了此書,覺得非常不錯。
  • 男生寢室熄燈後喜歡做的這3件事,尤其第2件,說中了可別生氣
    初中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階段,在初中不僅身體和心智上都在成長,就連我們的學任務也是在成長,因為,要面對中考的壓力,每個參加中考的學生都在拼盡全力的在為高中做準備,只為在中考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進入重點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