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對孩子做這三件事,再生氣也別做!影響孩子一生

2020-09-09 蘿蔔媽媽育兒記

文 | 果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曾經看過這麼一個故事:

一個小男孩脾氣很差,父親為了教育他不要亂發脾氣,就給他一袋釘子,告訴他每當想發脾氣的時候,就在木樁上釘一顆釘子。

結果第一天,男孩就在木樁上釘了38顆釘子。父親什麼也沒說。

男孩照樣一發脾氣就去釘釘子,日子一天天過去,男孩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比在木樁上釘釘子簡單,於是有意識的減少亂發脾氣的次數,木樁上新增的釘子也越來越少。

這個時候,父親再次告訴他,每當覺得自己能控制不發脾氣的話,就在木樁上拔下一顆釘子。

有一天男孩高興的跑去告訴父親,自己已經拔出了所有的釘子。

這時,父親把孩子帶到木樁前,語重心長的說了這麼一番話:你做的很好,但你看木樁上卻永遠留下了密密麻麻的洞。我們生氣時對別人說的話,就像木樁上的釘子,釘在別人的身上,哪怕最後拔出來了,也給別人的心上留下傷疤。

我們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哪怕是為了孩子好,但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尤其是生氣時的氣話,也如釘子一般扎進孩子的心。

說從來都不朝孩子發火那簡直是奇蹟,我們沒法做到100%的好父母,但也求能做個60%的及格父母,別辜負了孩子對自己的一片真愛。

請記住,無論你多麼的生氣,都不要輕易對孩子做這三件事!別小看了對孩子的傷害!

不要說威脅孩子的話

&34;&34;,我們不少媽媽在生氣時會忍不住脫口而出,威懾力十足,孩子聽後也確實會變得乖巧些。

但與此同時,孩子的安全感也在遭受巨大的晃動,那種害怕被拋棄的恐懼,會讓孩子內心不安、焦慮、驚慌、無助,久而久之,容易變得自卑,學會了討好,甚至有事也不敢求助。

等孩子長大了,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波動大,內心敏感,面對父母威脅的話,不再是害怕,而是更容易採取極端的行為來對抗。

一個初中男孩因為玩手機,被母親責罵&34;,話音剛落,男孩就從窗戶跳了下去。因為一句氣話造成的悲劇,類似的事件在生活中頻頻發生。

有時候,並非孩子玻璃心,而是氣話太過傷人,不會預估後果的孩子更是容易做出衝動行為。

當孩子惹你生氣時,不妨試著冷處理,做一做深呼吸,給自己和孩子一個情緒緩衝的時間,對彼此都好。

不要打擊孩子的自信

否定打擊式的教育傷害,希望父母都能警惕。

心理學研究發現,那些自我價值和表現經常受到父母質疑的孩子,在挑戰面前很容易放棄,表現出失敗後的羞愧和洩氣;哪怕明明很成功,但內心依然存在自卑情結。

知名影視演員、導演姜文,在旁人眼中,他自信強勢、成就不凡,但在節目中,當主持人問他,&34;

姜文卻坦言:我人生最大的挫折,是父母的差評。不管做什麼,都得不到一句肯定和鼓勵。

為此,母子倆的關係也一直冰冰冷冷,直到母親去世,姜文心裡的疙瘩依然存在。

哲學家詹姆斯說:人類本質上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

通過批評來激勵孩子上進的反向&34;再有效,也終究會給孩子帶來傷害。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34;,說的正是這種情況。

當一個人總是被否定、被認為做不好一件事,久而久之,他就會真正陷入到自我懷疑之中:&34;

相反,一個總是被肯定和激勵的孩子,更有勇氣迎難而上,相信自己能做到。

孩子很聰明,會根據大人的反饋和評價,來調整自己的行為,所以,請好好保護孩子的自信心。一個自信滿滿的孩子,將來也更有機會成為佼佼者。

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

&34;&34;&34;&34;……這些字眼都有一個統稱,叫&34;,它們無一不在貶低打擊孩子的自尊,給孩子貼負面標籤,讓孩子感到痛苦又無助。

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多年跟蹤調查發現:

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34;,有22.1%的孩子&34;,有56.5%的孩子經常&34;。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伊桑博士一項研究結果更觸目驚心:

那些經常被吼叫、被痛罵的孩子,大腦結構會發生不可逆的改變,這種改變會影響他們處理感覺信號,還會降低控制情緒的能力,甚至提高罹患抑鬱症、焦慮症的概率。

這些研究報告分析,都有一個相對一致的結論,那就是:被語言暴力傷害過的孩子,出現過激行為的概率非常高。

別看孩子小,就以為不懂什麼是自尊,你傷他的話一出口,孩子心裡跟明鏡似的,哪怕外表若無其事,但內心早已傷痕累累。在孩子的世界裡,尊嚴也同樣重要,這是一個人天性的需要。

果媽寄語

一直以來,我們會覺得自己對孩子的愛絕對無人能比,但事實上,孩子對我們的愛,才真的自始至終從未變過。

但這不該成為我們傷害孩子的理由,恰恰相反,我們應該倍加珍惜,那些孩子依戀我們的日子。等孩子長大了,你就會發現:老去的自己,已不再是孩子的中心……

莫讓說出去的氣話,給孩子帶來無法挽回的傷害。朝孩子發火時,別忘了&34;,一次不行就多重複幾次。

推薦閱讀


我是,歡迎關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個讚,或轉發哦。你們的鼓勵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夫妻吵架,這3件事,女人再生氣也別做
    動不動就提離婚,回娘家有些女人在和丈夫吵架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提離婚,要回娘家,可這樣的解決方法,其實都是逃避,對婚姻有害無利,夫妻之間如果出現了問題,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要及時的解決,千萬不能拖,女人選擇提離婚、回娘家這些方法,無非就是想讓男人妥協
  • 父母是孩子的教科書,這4件事最好別當著孩子做,會影響孩子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教科書,這4件事最好別當著孩子做,會影響孩子一生在現在這個社會上,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庭的重中之重,孩子的品德也反映了自己的家庭狀態,很多父母認為自己在教育孩子上是沒有問題的,可是還是經常接到學校老師的問候。
  • 父女再親密,這3件事爸爸也別當著女兒的面做,會影響孩子一生
    導讀:父女再親密,這3件事爸爸也別當著女兒的面做,會影響孩子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女再親密,這3件事爸爸也別當著女兒的面做,會影響孩子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最傷孩子的三件事,千萬別做
    ,而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癒童年。」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孩子都會感激父母對他們的好,然而也不乏有一些父母的教育方式,一輩子成為了縈繞孩子心頭的噩夢。對於以下這幾件傷害孩子的事,千萬別做...01.試圖扭轉性格周末,朋友們帶孩子來家裡做客。進門後,一個十歲左右的男孩安靜而靦腆,一直埋著頭緊緊拽著他媽媽的手腕。
  • 千萬不要打這三個年齡段的孩子,再生氣也別動手!影響孩子一生
    然而,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忍不住對孩子發火,甚至會對孩子動手。晨媽在這裡提醒各位家長,以下3個階段的孩子千萬不能打罵。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既管住孩子,又不會傷害到他們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呢?首先可以冷處理,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家長可以不去搭理他,慢慢地,他就會形成一種意識:這種哭鬧的方法是沒用的。家長千萬不要對孩子的無理取鬧予以積極回應,這會讓他們在自己哭鬧和大人滿足要求之間建立聯繫。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
  • 父女再親密,這3件事父親也別當著女兒的面做,會影響孩子一生
    .",不難看出父親對於孩子的降生是非常高興的,而且女兒往往更喜歡粘著她們的父親。爸爸們看到自己可愛的女兒總是忍不住要炫耀一番,但別忘記了,男女之間是存在差異的。作為父親,別忘記要注重對女兒的保護,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父親要做到心中有數。父女再親密,這幾件事也最好別當著女兒的面做,否則可能會對孩子影響極大。
  • 不想把孩子養成「仇人」,這3件事父母再生氣也別做,太傷孩子心
    不想把孩子養成「仇人」,這3件事父母再生氣也別做總是打擊孩子其實打擊孩子,是中國教育的一個通病,這個通病還有很多家長依舊在犯,但是在這裡我請求各位家長,要是不想把孩子養成「仇人」,千萬別做這件事。,又有多少孩子因為這樣的教育毀掉了一生?
  • 給寶寶餵母乳時,這5件事最好別做,對孩子發育有影響
    孩子剛開始肯定是要媽媽親自餵奶的,不過剛開始還沒問題。時間長了,在餵孩子的時候媽媽們就會很無聊。總是容易在餵孩子的時候,做其他的事情。不過,給寶寶餵母乳時,下面這5件事最好別做,對孩子發育有影響。很不幸的是,餵孩子的時候看電視也是非常不好的。因為這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不能專心的吃奶了。會打破長時間形成的餵奶習慣,這樣你也就不好掌握孩子到底吃多久才是吃飽了。2、化妝:媽媽們在懷孕的時候,不被允許化妝。所以很多寶媽在生完孩子以後就會選擇繼續化妝了。有些為了節約時間,直接一邊餵孩子一邊化妝了。如果媽媽們也有這種情況的話,那以後千萬不要這樣了。
  • 孩子三歲之後:這四件事,父母千萬不要做了
    孩子性格怎麼樣,跟生活環境密不可分。因為從小基本與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父母的行為,會對孩子造成根深蒂固的影響。 很多人在小時候遭遇到一些不好的行為,以致在長大後對愛情觀和人生觀有著錯誤的認識。所以在處理兩性關係和人際交往關係中,遇到很多的問題。
  • 孩子最怕父母做的9件事,每件都影響孩子的成長,你做過幾件?
    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寶寶,而且寶寶年齡小,心理承受能力也弱,如果父母不注意,無意中做了些讓寶寶感到害怕的事情,會嚴重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甚至在寶寶長大後依然留有陰影。這9件事,就會很傷害寶寶,但卻有不少父母都做過,看看你做過幾件呢?
  • 孩子生氣時,家長別做這6件事
    不少家長吐槽:現在的孩子脾氣可真大,發起火來,真是不好惹。這樣說的家長,其實是懂得觀察孩子的家長,同時也是對孩子的情緒管理比較重視的。但在具體場景中,家長卻很容易踩到孩子的「雷區」,孩子越是生氣,家長越來氣,親子之間瞬間就是一場血雨腥風。下面6件事,孩子生氣時家長不要做。
  • 離婚前後,這3件事千萬別做,否則自討苦吃
    離婚前後,這3件事情千萬別做:第一件事:在公眾場合說話要小心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有外人在的場合,不要說太多你們婚姻中發生的事情。不要做這件事的原因有兩點:其一,在剛開始有離婚的念頭時,如果對你的家人、朋友、同事,甚至是不熟悉的人談論太多你們夫妻的相處細節,細數伴侶的種種劣跡,會加速惡化你們的婚姻。
  • ​千萬不要打這三個年齡段的孩子,再生氣也別動手!影響孩子一生
    然而,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忍不住對孩子發火,甚至會對孩子動手。晨媽在這裡提醒各位家長,以下3個階段的孩子千萬不能打罵。家長千萬不要對孩子的無理取鬧予以積極回應,這會讓他們在自己哭鬧和大人滿足要求之間建立聯繫。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這個階段正是他們探索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啟蒙階段。
  • 皮孩子惹你生氣?別衝動,先做這三件事
    孩子出現了問題就用正確的方法去解決,這才是一個做家長真正應該要選擇的方式,而不是處處埋怨孩子,把所有的氣都撒在孩子的身上,這樣的方式往往最終會使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我們的家長在管教調皮孩子的時候,經常會被孩子故意做出的一些行為而惹怒。
  • 孩子睡眠無小事,睡前30分鐘,家長千萬別對孩子做這4件事
    導讀:孩子睡眠無小事,睡前30分鐘,家長千萬別對孩子做這4件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睡眠無小事,睡前30分鐘,家長千萬別對孩子做這4件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想當一個好媽媽,這4件事不要做
    古有孟母三遷、嶽母刺字的故事深入人心,今有把三個兒子先後送入史丹福大學的陳美玲,讓我們看到了智慧的母親是如何教育孩子、影響孩子性格和價值觀的。拿破崙也有一句名言:「推動搖籃的手,也是推動世界的手。」然而教育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再努力的媽媽,也常常會有焦慮、困惑、不知所措的時候。想當一個好媽媽,下面這4件事最好不要做。
  • 吃完飯,不要讓孩子馬上做這4件事!
    每逢節日,孩子的飲食安全總會讓父母格外緊張,但就在大家關注孩子吃了什麼、吃了多少的同時,還有一件事同樣不容忽視,那就是——飯後做了什麼!我們的胃腸在飯後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食物,如果飯後做了不該做的事,也很容易導致嚴重後果!
  • 這波操作完全錯了,千萬別對孩子做這幾件事
    可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孩子的分離焦慮明顯比其他的孩子強烈得多,哭著喊「媽媽別不要我」。這個時候這對夫婦才突然意識到,哪怕孩子沒有聽到過任何關於自己被收養的傳聞,但曾經被拋棄的經歷已經深深的印在他的腦海裡,成為他無法抹去的傷痛。
  • 家裡再困難,也別讓孩子缺了這幾種「東西」,對孩子人生影響很大
    回到家之後,小浩心情很不好,沒想到爸爸卻更生氣了,直接對小浩說:「咱家沒有那條件,以後你別想買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小浩現在已經30歲了,可是仍然還記得這件事,這件事對他的影響特別大,導致他現在都沒有自信,總是感覺自己比別人差。
  • 孩子的一生,這件事要儘早做
    比如閱讀這件事,還記得一個媽媽群的段子:「許多人好像活反了花5000W買棟房子覺得正常花50W買輛車覺得正常花5W買個包包覺得正常花1w去麻將桌上覺得正常花6000買個手機覺得正常花3000元買件衣服也正常花800元吃一頓大餐非常正常但是花100塊錢買套書給孩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