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什麼是日本文化的特點?

2021-02-08 陽光導報

我大半生一直和日語打交道,讀大學1年級時,因偶然的機會從理科轉到文科,改學日語,這便決定了我人生的命運。專業學日語,不能滿足於學懂,不僅只能聽懂,說通,還要學通,要用日語學知識,了解日本社會,理解日本人,還要用日語工作,做研究,寫文章,這個最難。


語言和文化緊密相連,自然環境對文化影響很深。比如日本自彌生時代開始種植水稻後,便脫離了狩獵和吃堅果的時代,人口大量增加,發展成為農耕文化,於是關於米的詞彙就十分豐富,形成了稻米文化。同中國的江南比較,相似點很多,但是和畜牧為主的歐美文化相比,區別就很大。


水稻在生長過程中有不同的名稱加以區別,收穫之後,從稻穀開始,脫粒成糙米,再精製成白米,每一步也都有不同的名稱。同樣是大米,做成飯後,名稱也不同。比如:捏成三角的飯糰和壽司的飯糰叫法不同,煮熟的大米飯、粥、什錦飯、散壽司、鍋巴、中式炒飯、意式炒飯,西式炒飯、咖喱飯、茶泡飯,各種名稱,五花八門。除此之外,還有各種蓋澆飯,比如吉野家的牛肉飯、各種海鮮飯、豬排飯、鰻魚飯、蝦排飯等,這種菜式和拉麵並列,是日式快餐的支柱。


特別要提到的是什錦飯,把菜肉與米一起煮並加入調味料,就成什錦飯了,這是日本人的日常飯食之一。菜肉的味道溶入米飯,淡淡的香味可口宜人,同時,蔬菜和肉類又點綴著米飯的色彩。因為飯中有菜,所以無須準備很多小菜,這對家庭主婦來說可真是省事不少,孩子們亦非常愛吃。


日本人一直是以米為主食的,但是,古時候稻米昂貴,所以,普通百姓不能只吃稻米,人們常在米飯中摻入豆子、稗子、粟米等雜糧,以及白羅卜、芋頭、番薯等蔬菜,以增加米飯的量。這種在米飯中摻入雜糧或蔬菜的烹調方法也許就是今天各種什錦飯的原始形態。


四季時令的各種食物材料都可以摻入米飯,如春季的竹筍,夏季的豌豆、毛豆,秋季的慄子、松蘑,冬季的牡蠣等,有時還加入雞肉。各個地方的人們也多利用當地的特產品來作為什錦飯的材料,例如日本西部地區的著名飯食「鯛魚飯」和「鯰魚飯」,就是把一條整魚和米飯一起煮。


「五目飯」烹調簡便,隨時可以利用現有菜和肉作為材料。「五目」的原意是「五種」食材,也轉意為各種各樣的東西摻混在一起,做「五目飯」無須拘泥材料種類的數量,可以根據個人嗜好,將口味搭配的食材用在一起即可煮成美味的什錦飯。


稻米在日本的歷史上還曾作為貨幣,農民要用稻米繳稅,藩主則用稻米給部下發工資,稻米是日本的武士政權的基礎,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是銅錢。到室町時代,黃金才通過和西方人做貿易開始在日本流通,因此,歷史上的一個時期,在東亞,中國人認為玉比黃金貴重,而日本人認為米比黃金重要。


日本四面環海,黑潮為日本源源不斷地輸送各種海魚,因此日本的文化特點還有海魚文化。魚的名稱極多,漢字也十分豐富。例如:鯰、鮑、魷、鰯、鰻、鰍、鰹、鱚、鯖、鯱、鮨、鱸、鯛、鮹、鱈、鯰、鯡、鱧、鮒、鰤、鮱、鮪、鰹、鮃、鮟鱇等等。


當然其中有的是從中國引進的,但是許多關於魚的漢字是日本獨創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沒有魚字旁但和魚有關的詞,例如:秋刀魚、太刀魚、河豚、白子、穴子。有些魚,比如鰤(青魽)、鯔魚,在生長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名稱。


日本人喜愛海魚,但不大吃白鰱或者鯉魚之類的河魚,日本人也喜愛鯉魚登龍門的傳說,因此,每到5月5日,農家都高掛鯉魚旗,祝願男孩子們健康成長。


大概是日本人經常吃魚的原因,日本的筷子和中國不同,既短小而且頭是尖的,這樣可以靈活地夾出魚刺,並能準確地夾起烤紫菜。


日本的成人式和結婚典禮以及大相撲的慶功宴上,一定要有一條帶尾的鯛魚,這種魚通體微紅,象徵吉祥,在日本神道佔據重要的位置,七福神中的惠比壽就抱著一條鯛魚。千葉縣安房郡是佛教日蓮宗教祖日蓮出生的地方,據說1222年日蓮出生的時候,鯛魚聚集在海岸邊,景象吉祥。因此,當地的人們便禁止捕鯛魚,還定時在海上撒布魚餌,餵食這種吉祥的魚,現在是當地旅遊觀光的節目。


在日本料理中,魚有幾種常見的做法:燒、烤、蒸、燻、燉煮熬、生魚片、油炸(天婦羅)、壽司、火鍋等,以鹽和醬油為主,不像中國做魚時放入香辛料,因此味道不同。明治時期中國的留學生來到日本之後,吃不慣這種不用油煎,味道清淡的魚,有的人還嫌魚小,認為那是餵貓的,讓日本老師大吃一驚。


在食用魚方面,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紅鰭東方河豚料理,這種河豚的肝臟和卵巢有劇毒,即使少量攝入也能致人身亡,歷史上曾經多次發生中毒事件。因此,在日本規定只有持有執照的廚師才能處理河豚。河豚的內臟毒性程度不同,據說生食味美,食後體感微麻,於是有些美食家鋌而走險。1975年,著名的歌舞伎名角,被授予「人間國寶」的第八代板東三津五郎,因食用河豚的內臟中毒身亡,曾經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山口縣下關是盛產河豚的地方,江戶時代和明治初期,日本政府禁止百姓食用河豚,但是日本的第一代總理伊藤博文在春帆樓食用之後,讚嘆河豚的美味,於是下關的高級料理店也因河豚料理而著名。現在,世界上只有日本人食用河豚,這也是飲食文化中的一大「奇觀」。


在江戶時代,有用沙丁魚佔卜的,還有人認為地震是由鯰魚引起的。這是一種迷信。


魚不但含鈣,還含有多種維生素,DHA和EPA,長期食用新鮮的海魚以及清淡的菜式大概是日本人長壽的秘訣。


由此可見,稻米文化和海魚文化是日本飲食文化的特徵,也是日本文化的特點。

  (來源:陽光導報)


相關焦點

  • 飲食與東方傳統文化有著緊密的關係,飲食特點與地理環境有關
    這世界如果有更多的人熱愛美食與詩歌勝過愛黃金,這世界會是一個更美好的地方本文章由色香味佼佼者獨家發布,希望小夥伴們會喜歡~飲食與東方傳統文化有著緊密的關係,飲食特點與地理環境有關當今的日本飲食中除了傳統的食物外,西方的麵包、乳酸和肉類也相當普及,這樣一來就使其飲食更加多樣化。日本的料理方式主要有鍋煮、油炸、燒烤、噌湯、醃醬等。日本人擅長做魚,如生魚片、魚骨頭湯、煮魚頭、魚乾等。日本飲食的調味料主要有醬油、酒、醋、砂糖等。
  • 提到日本文化,你會想到什麼?這些東西頗具日本特色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日本書紀》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提到日本文化,你會想到什麼?我的第一反應是,日本有四大國寶,是天皇權力的象徵。這第一個叫八咫鏡,又叫真經津之鏡。
  • 日本的飲食文化和中國文化有什麼不同?
    我從小就很愛吃,身在新疆,接觸到的美食的確很多,但其實我對於這種文化現象感悟並不是很深,自從學了日語和英語,學習了解了別國的文化與歷史,使我認識到不同國家的「吃」文化也是受一定的影響而發展形成的。各個國家各不相同的飲食文化與其民族性格的差異應當是有一定聯繫的。像中國對日本的文化,有一種同類感。
  • 日本的名稱是什麼?前三個有各自的特點
    我國有許多部優秀的影視劇,這些影視劇不僅有機會在中國演出,也有機會在國外放映,但是,由於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國內劇的名稱也會發生變化,有些名字會變得更簡潔,而有些名字會變得非常「可愛」,如果他們在日本中廣播,他們將變成什麼?讓我們看看。
  • 蘇菲:日本「康康」長什麼樣?——盤點日本的吉祥物文化
    猴子在日本文化中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含義——「三猿」。三猿據說最初也是通過中國傳入日本的,其形象為三隻分別捂著眼睛、耳朵和嘴巴的小猴。用日語描述就是」 見ざる聞かざる言わざる「,其含義為」慎觀,少聽,緘口「,被稱為是睿智的秘訣。 猴年也少不了這三隻猴組合的登場了。
  • 關於日本特色特點有哪些?
    如果有同學想去日本留學的,那麼在留學前可以先了解一下日本的文化特色特點有哪些,以便於更好地去融入日本的生活,下面小編來為你介紹一下日本的文化特點有哪些。1.多重性日本這個國家的文化是系統各異的東西方文化的並存和混合產物。用小編的話說就是「雜交文化」。
  • 【文化用紙】文化用紙的特點是什麼 文化用紙有哪些種類
    【文化用紙】文化用紙有哪些種類 文化用紙的特點是什麼 文化用紙有哪些種類 雙銅紙 雙銅紙是指雙面銅版紙。雙面銅版紙是銅版紙的一種,就是雙面塗布,兩面都具有很好的平滑度。銅版紙還包括單銅、亞銅、高光銅、藝術銅等等。
  • Lolita不是日本文化也不是所謂的「蘿莉塔」,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獨家原創、侵權必究禁止一切搬運、抄襲等行為。說到lolita,很多人都會將它與可愛,萌與蘿莉聯想到一起。有的人也正是因為這幾點而入的lo坑。lolita並不單單是一個小裙子,它其實是一種服裝的象徵。漢服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象徵之一,而Lolita只能說是半路殺出來的一種流行服飾。很多人以為Lolita是日本文化,其實他們都錯了。Lolita起源於歐洲,後來傳入日本,在日本得到較好的發展,並且流傳比較廣而已。
  • 日本文化一直深受中華文化影響,那麼科舉制傳到日本後有何變化?
    然而,科舉這項制度在日本一直不溫不火,日本政府制定的詳盡的高度類似唐朝科舉條例的制度,沒有為日本選拔出什麼了不起的人才,日本人對於貢舉的熱情不高,這項制度,在實行了兩百年以後,就漸漸的廢止了。江戶時代的學問吟止可以看成科舉制度另一種形式的存在,總的來說,科舉制在日本的特點是貴族化,榮譽化和內容華夏化。比起朝鮮,越南等國家,科舉制在日本確實沒有成為主流的人才選拔制度。
  • 淺談日本園林設計的特點
    日本園林設計的基本特徵是在有限的範圍裡再現大自然之美,並用象徵的方式來表現自然山水的無限意境。日本園林設計以其清純、自然的風格聞名於世,它著重體現和象徵自然界的景觀,避免人工斧鑿的痕跡,創造出一種簡樸、清寧的至美境界。
  • 日本戰後文學都有哪幾位代表作家?他們的作品各有什麼特點?
    在今天的世界,日本文化成了不可缺少的一環,雖然與其他的幾大文明相比,日本文化看起來時間並不長,然而,它在今天的社會上依然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從年年獲得諾貝爾獎的情況來看,日本人在這一行上似乎很在行,不僅科學上,甚至在文化上,他們也擁有好幾位諾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芥川龍之介,還有常年諾獎陪跑員村上大叔。
  • 日本吉祥物是怎樣一筆「萌」生意?_獨家編譯_騰訊新聞
    它們一舉一動的「擬人化」,恰恰是日本國民文化心理的反映。擬人化是「萌文化」重要表現,這一文化外顯行為在日本空前盛行,無論是新幹線、文具、化學元素表,還是寺廟、航空母艦、搜尋引擎…一切皆可「擬人」。2006年,日本出版《擬人化白皮書》,書中介紹,擬人這一文化潮流源於日本「萬物皆有靈」的民族信仰。
  • 在日本生活是怎樣一種體驗?日語學習村長獨家專訪旅日作家 毛丹青
    我認為,日本文化裡貓這一元素非常具備傳統色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看到流浪貓會被一些老太太、老爺爺餵食、洗身子。可以說貓在日本文化中是一個特殊的標誌吧。我自己是非常喜歡貓星人的,養貓算是我的一個愛好吧。村長:這是一個日本女性的職場發展問題。在婚後繼續工作是否有上升空間?最近的日劇比如《問題餐廳》,《戰鬥吧書店女孩》對職業女性的不公正待遇是否失實?
  • 入鄉隨俗,了解一下日本飲食習慣和特點
    中國與日本隔海相望,文化卻大不相同,特別是在飲食上,不僅是以大米為主食,西歐中國餐點一般也很普及。
  • 扒一扒日本改裝車文化 日本有什麼樣的改裝文化?
    [車友頭條-車友號-玩車之家]  日本的車文化在多少人的腦海裡?至少,那些動漫迷應該大多聽過《頭文字D》和《灣岸Midnight》,黑科技迷們可能也由不少都知道「VTEC kicked in yo「和最後的轉子發動機民用車的梗。
  • 禪文化造就了日本,探討日本國民文化中的禪意
    禪宗以外的佛學各流派對日本文化的影響的範圍,幾乎僅僅限於佛學生活,只有禪宗超越了這個範圍,這是意義深遠的事實。禪深入到國民文化生活的所有層次中。--鈴木大拙在日本,禪已經遠遠的超出了佛學範疇,而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
  • 韓國妻子,日本妻子,還有中國妻子,她們都有什麼特點呢?
    但是每個地方的女性接受的教育,文化各不相同,所以她們的特點也各有不同,溫柔賢惠的妻子都是男人的最愛。以亞洲為例,韓國,日本和中國這三個國家的女性就有很大的文化差異。我們經常在電視裡面看過韓劇,韓劇裡面的韓國女人還是挺賢惠的,每天不停的做家務,幫忙打理整個家庭,還把丈夫的工資管得死死的,所以說,韓國的女人還是挺顧家的。
  • 香港快運航空獨家直飛香港至日本高松航線
    中國民用航空網訊:2016年7月6日,繼數星期前推出大受歡迎的石垣島航線後,屬於香港的低成本航空公司香港快運航空今天正式開通由香港直飛日本高松的獨家航線。 為慶祝香港-高松航線首航,香港快運航空今天特別假高松機場舉行慶祝活動–乘搭首航客機前往高松的旅客均可獲贈由日本香川縣政府送出的紀念品乙份,入境大堂並特別安排了傳統之日本箏表演環節,向大眾展現高松獨有的文化特色。
  • 日本「卡哇伊」文化在海外流行 揭秘可愛的魅力
    中國網2月19日訊 據日本NHK網站2月18日報導,現在日本的「Kawaii(可愛)」文化在海外流行。但是到底什麼是「Kawaii」呢?在海外備受關注的日本的可愛原宿年輕人的文化以及日本著名歌手KyaryPamyuPamyu,還有凱蒂貓。
  • 日本禪文化對日本古建築有什麼影響?
    長期以來,日本一直在吸收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大河民族文化。長期以來,中國漢唐文化是日本的參照對象,而唐代對日本的影響最為深遠。在日本的古建築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唐代古建築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