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田家炳中學師生到法國與當地師生交流
中國網成都6月29日訊(陳茂春)6月28日,當吳思奇完成2017年四川高考本科志願填報時,他感覺格外輕鬆,像很多高考生一樣,他即將開啟自己的畢業季旅行。
感恩母校 高三畢業生寄語學弟學妹
吳思奇,成都市田家炳中學2017屆高三畢業生,曾獲錦江區三好學生、錦江區優秀班幹部,以理科639的成績名列前茅。十年寒窗苦讀,今朝金榜題名,如嘗所願。
「感謝母校給予我們的諄諄教誨。」回顧高中學習生活,吳思奇感嘆最多的是母校的校園文化浸潤與誨人不倦的老師們。和眾多同學一樣,吳思奇在學校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中一天天進步與成長。即使在高三衝刺期間,班級組織義賣、籃球、鮮花製作、感恩節體驗媽媽等社團活動,在享受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的同時,也緩解了大家的壓力。
書香校園,詩韻流長
陳明,成都市田家炳中學2017屆高三畢業生,班長,曾獲錦江區三好學生、錦江區優秀班幹部,他也取得了優異的高考成績。他坦言,高考的衝刺離不開平時的積累,所在班級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他們理科班級今年最高分639分,重點線600分以上18人,年級上重點線的人數219人,這是預料之中的結果,也是師生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關於進入大學的夢想,吳思奇和陳明都希望考取研究生,繼續深造。而在成都市田家炳中學,學生成人成才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據了解,該校2017屆高三畢業生幾乎全部考上本科大學。
為何持續提升學力?源於崇「實」文化、適性教育
成都市田家炳中學始建於1925年,已有92年辦學歷史。從昔日的「成城中學」、「川大附中」、「成都十九中」銳變為今天的「成都市田家炳中學」,百年風雨磨礪,優良傳統的繼承與發展,讓學校與時俱進,迸發新的生命。建校伊始,取名「成城中學」,意為眾志成城地為祖國培養實學、實用的人才。2003年,學校蒙澤香港實業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捐資助學,更名為成都市田家炳中學。十多年來,學校秉承田家炳先生「寧可實而不華,不可華而不實」的道德思想,逐步形成了「履仁崇智,明德卓行」辦學思想,「潤育、厚養、融化」的育人理念;確定了「養仁愛之心,塑智慧人生」的校訓。
敬一丹走進校園
2017屆高三畢業生幾乎全部考上本科大學,學校「崇『實』文化、適性教育」的高中教育特色功不可沒。近年來,學校不斷改進管理,以增強學校的「變革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以增強教師的「教學力」;深入學情研究,切實開展分層分類教學,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力」。「三力」並舉,教育教學效果顯著。
「崇實•適性」的學校管理:不斷完善教職工的發展性評價和激勵機制,通過建章立制,優化治理、開放辦學、推進學校的現代學校管理體系;「崇實•適性」的德育實踐 :提倡現場管理,陪伴成長,與學生建立和諧信任的師生關係,讓德育工作適時、適當、充滿生機與活力,凸現學校「崇實•適性」的育人特色。「崇實•適性」的課程建設:學校通過課程改革,形成以優化課程結構,推進校本研修,研發校本教材,探索和構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一基四實」的課程建設模式;「崇實•適性」的差異教學:學校加強「三實」課堂下的差異教學研究,通過與社會教育資源合作,開發差異分析的測試平臺,分類教學等信息技術工具,解決了分類培養探索中的技術難題,進而開展「學科測試與分析平臺在差異教學中的實踐研究」。「崇實•適性」的隊伍建設:通過一系列教師專業培訓和師德師風建設活動,教師專業精神增強,專業素養提升,專業技能升高;「崇實•適性」的藝體教育:學校有39個學生社團,定期開展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強健學生體魄,提升學生藝術素養。
師生參觀邛崍紅軍長徵紀念館
成都市田家炳中學是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學校,四川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省級樣本校,四川省陽光體育示範校,首批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如今的成都市田家炳中學正朝氣蓬勃,在「崇實•適性」的學校管理、教育活動、課程改革、教學科研、藝體教育、心理發展等方面全方位踐行「立德樹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新使命、新要求。
「一個學校的文化精神是泥土土壤,學生是一顆樹苗的話,想要其茁壯成長、枝繁葉茂,那麼灌溉它的養分就必不可少。而近年來學校一系列將「實」字貫穿始終的舉措,便是促進其生長的絕佳養料。」成都市田家炳中學校長胡文武表示,衷心地希望每一位田中學子牢記「履仁崇智 明德卓行」的校訓,都能夠成為田家炳先生所倡導的:「寧可實而不華,不可華而不實」的智者、儒者、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