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彤旭)近日,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反對學生當全職太太,並表示女人要靠能力,不能靠丈夫。據了解,其學生黃付燕於2018年回到母校捐款,當時她無工作全職帶娃,因此捐款被拒。「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做全職媽媽」「高知女性做全職媽媽是否屬於『資源浪費』」……張桂梅的一番言論隨即引發了網友對「全職媽媽」的熱烈討論。
事實上,選擇全職帶娃的年輕人或越來越多。去年12月25日,母嬰類社區平臺寶寶樹發布《2019年度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中國年輕父母全職在家的比例逐漸上升,佔比58.6%,其中,95後全職媽媽佔比已達到82%,她們更多集中在低線城市;而在高線城市,職場媽媽佔比也僅為46.8%。
已育女性因何選擇成為全職媽媽,又如何看待這一身份呢?中國商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全職媽媽是一份「職業」
「全職媽媽以教養和啟蒙孩子作為最重要的任務,是一份需要掌握多種『技能』的工作。」 現居住於南京的侯明月在兒子出生後就辭職在家,至今做全職媽媽已有兩年。辭職前,大學本科畢業的侯明月在一家證券公司任職。她告訴記者,當前的生活重心是對兒子進行啟蒙教育。「全職媽媽有大量時間陪伴孩子,可以觀察和參與到孩子成長的每個關鍵時期。通過密切接觸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是全職媽媽的天然優勢,通過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親密感,有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在學前啟智方面,侯明月也通過大量閱讀和鑽研育兒書籍尋找答案。「早晚給孩子讀書是我每天的必修課,主要是培養他對書籍的好奇心,進而激發他的識字熱情和閱讀興趣。」侯明月告訴記者,她對兒子的英文早教也已開展。「我提前學習糾正了自己的英文發音,現階段陪同兒子觀看幼兒英語啟蒙的動畫和視頻,通過日常簡單的交流給兒子營造英語氛圍,後期也考慮報班與兒子同上親子課程」。
除此之外,侯明月還化身烹飪達人。斷奶後,給兒子做營養餐也立刻提上日程。對於如何進行葷素搭配、怎樣保證營養均衡,侯明月都進行過細緻研究,並擬定了兩個菜譜。「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花多少心血都不為過,我也因此毅然決然的選擇辭職育兒。全職媽媽並非簡單的照顧孩子,而是要不斷學習,並扮演多重角色。因此,於我而言,全職媽媽雖然不上班,沒有收入,但同樣是在進行一項貢獻整個家庭的重要事業。與丈夫也是各司其職,並非單純依靠丈夫養活。」侯明月說道。
育兒不是自己的全部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除育兒外,全職媽媽們也十分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並希望保持競爭力。「兒子上幼兒園後,我將擁有更多閒暇時間,我的計劃是時間一半給孩子,一半給自己。我準備備考在職碩士,如果有機會還想要繼續攻讀博士、從事與此前不同的行業。我也相信全職媽媽不是職場生涯的終結,而是一個新的開始。」侯明月對記者表示。
上述白皮書顯示,全職媽媽們中60%擁有「副業夢」,希望能夠兼顧事業和家庭、實現自我價值、提升話語權,但由於環境、精力等種種限制,大多還在構思階段,只有35%付諸了行動。
今年32歲的全職媽媽白寧寧就實現了自己的「副業夢」。白寧寧做全職媽媽已有四年,在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為給家庭適當增收,做兼職的想法也逐漸成型。「我大學讀的新聞專業,在生育前曾從事媒體編輯工作,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也因此開始嘗試通過寫作賺錢。「我觀察到許多徵稿、約稿網絡兼職平臺都發布了招寫手的公告,對稿件的題材需求也十分豐富,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在幾個入門級別的徵稿平臺上投了稿,並在第三次投稿時就收到了好消息,稿費為80元,這極大鼓舞了我的信心。通過不斷地打磨,我的文字能力也有所提高,並逐漸涉獵雜誌投稿、公眾號投稿等,稿酬也逐漸提高到100-1000元。最近,我正在鑽研如何寫拆書稿。」談及自己的副業,白寧寧表示,自己在副業中找回了自信和自我定位。「全職媽媽極易與社會脫節,並因此在日後難以回歸職場。找到一份合適的副業不僅能實現自我價值的滿足感,也能打磨自身能力、為重返職場保持競爭力。」白寧寧說道。
來自丈夫和家庭的理解十分重要
有人選擇做全職媽媽,但也有人對成為全職媽媽「敬而遠之」。今年29歲的於雯雯在2017年碩士畢業後結婚生子,生子時待業在家。儘管家境尚可,且丈夫和父母都表示希望她做全職媽媽,但她還是堅定地拒絕了。「身邊有同學在大學畢業後結婚生子,成為全職媽媽,但據我所知生活得並不快樂。大多數時間都是待在家裡,沒有機會與他人交流溝通。且本身帶孩子就很累,又缺乏丈夫的理解,因此產生了抑鬱情緒。」於雯雯告訴記者,女性可以沒有自己的事業,但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這樣才能保持自身價值,在家庭中擁有話語權。
「不用上班賺錢,只是帶孩子有什麼累的?許多人都對全職媽媽存在偏見。許多全職媽媽犧牲了自己的職場前途、犧牲了自己的社交和娛樂時間,卻不能得到丈夫和家庭的理解和尊重,變成孤軍奮戰的喪偶式育兒。」一位全職媽媽對記者表示,「結合親身經歷,無論是自願還是因條件限制被迫成為全職媽媽都要慎重,因為來自丈夫和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對於這一群體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