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靠能力 不能靠丈夫」直面反對聲 全職媽媽們這樣說

2020-11-06 中國商報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彤旭)近日,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反對學生當全職太太,並表示女人要靠能力,不能靠丈夫。據了解,其學生黃付燕於2018年回到母校捐款,當時她無工作全職帶娃,因此捐款被拒。「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做全職媽媽」「高知女性做全職媽媽是否屬於『資源浪費』」……張桂梅的一番言論隨即引發了網友對「全職媽媽」的熱烈討論。

事實上,選擇全職帶娃的年輕人或越來越多。去年12月25日,母嬰類社區平臺寶寶樹發布《2019年度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中國年輕父母全職在家的比例逐漸上升,佔比58.6%,其中,95後全職媽媽佔比已達到82%,她們更多集中在低線城市;而在高線城市,職場媽媽佔比也僅為46.8%。

已育女性因何選擇成為全職媽媽,又如何看待這一身份呢?中國商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全職媽媽是一份「職業」

「全職媽媽以教養和啟蒙孩子作為最重要的任務,是一份需要掌握多種『技能』的工作。」 現居住於南京的侯明月在兒子出生後就辭職在家,至今做全職媽媽已有兩年。辭職前,大學本科畢業的侯明月在一家證券公司任職。她告訴記者,當前的生活重心是對兒子進行啟蒙教育。「全職媽媽有大量時間陪伴孩子,可以觀察和參與到孩子成長的每個關鍵時期。通過密切接觸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是全職媽媽的天然優勢,通過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親密感,有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在學前啟智方面,侯明月也通過大量閱讀和鑽研育兒書籍尋找答案。「早晚給孩子讀書是我每天的必修課,主要是培養他對書籍的好奇心,進而激發他的識字熱情和閱讀興趣。」侯明月告訴記者,她對兒子的英文早教也已開展。「我提前學習糾正了自己的英文發音,現階段陪同兒子觀看幼兒英語啟蒙的動畫和視頻,通過日常簡單的交流給兒子營造英語氛圍,後期也考慮報班與兒子同上親子課程」。

除此之外,侯明月還化身烹飪達人。斷奶後,給兒子做營養餐也立刻提上日程。對於如何進行葷素搭配、怎樣保證營養均衡,侯明月都進行過細緻研究,並擬定了兩個菜譜。「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花多少心血都不為過,我也因此毅然決然的選擇辭職育兒。全職媽媽並非簡單的照顧孩子,而是要不斷學習,並扮演多重角色。因此,於我而言,全職媽媽雖然不上班,沒有收入,但同樣是在進行一項貢獻整個家庭的重要事業。與丈夫也是各司其職,並非單純依靠丈夫養活。」侯明月說道。

育兒不是自己的全部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除育兒外,全職媽媽們也十分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並希望保持競爭力。「兒子上幼兒園後,我將擁有更多閒暇時間,我的計劃是時間一半給孩子,一半給自己。我準備備考在職碩士,如果有機會還想要繼續攻讀博士、從事與此前不同的行業。我也相信全職媽媽不是職場生涯的終結,而是一個新的開始。」侯明月對記者表示。

上述白皮書顯示,全職媽媽們中60%擁有「副業夢」,希望能夠兼顧事業和家庭、實現自我價值、提升話語權,但由於環境、精力等種種限制,大多還在構思階段,只有35%付諸了行動。

今年32歲的全職媽媽白寧寧就實現了自己的「副業夢」。白寧寧做全職媽媽已有四年,在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為給家庭適當增收,做兼職的想法也逐漸成型。「我大學讀的新聞專業,在生育前曾從事媒體編輯工作,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也因此開始嘗試通過寫作賺錢。「我觀察到許多徵稿、約稿網絡兼職平臺都發布了招寫手的公告,對稿件的題材需求也十分豐富,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在幾個入門級別的徵稿平臺上投了稿,並在第三次投稿時就收到了好消息,稿費為80元,這極大鼓舞了我的信心。通過不斷地打磨,我的文字能力也有所提高,並逐漸涉獵雜誌投稿、公眾號投稿等,稿酬也逐漸提高到100-1000元。最近,我正在鑽研如何寫拆書稿。」談及自己的副業,白寧寧表示,自己在副業中找回了自信和自我定位。「全職媽媽極易與社會脫節,並因此在日後難以回歸職場。找到一份合適的副業不僅能實現自我價值的滿足感,也能打磨自身能力、為重返職場保持競爭力。」白寧寧說道。

來自丈夫和家庭的理解十分重要

有人選擇做全職媽媽,但也有人對成為全職媽媽「敬而遠之」。今年29歲的於雯雯在2017年碩士畢業後結婚生子,生子時待業在家。儘管家境尚可,且丈夫和父母都表示希望她做全職媽媽,但她還是堅定地拒絕了。「身邊有同學在大學畢業後結婚生子,成為全職媽媽,但據我所知生活得並不快樂。大多數時間都是待在家裡,沒有機會與他人交流溝通。且本身帶孩子就很累,又缺乏丈夫的理解,因此產生了抑鬱情緒。」於雯雯告訴記者,女性可以沒有自己的事業,但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這樣才能保持自身價值,在家庭中擁有話語權。

「不用上班賺錢,只是帶孩子有什麼累的?許多人都對全職媽媽存在偏見。許多全職媽媽犧牲了自己的職場前途、犧牲了自己的社交和娛樂時間,卻不能得到丈夫和家庭的理解和尊重,變成孤軍奮戰的喪偶式育兒。」一位全職媽媽對記者表示,「結合親身經歷,無論是自願還是因條件限制被迫成為全職媽媽都要慎重,因為來自丈夫和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對於這一群體十分重要」。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張桂梅不讓自己的女學生當全職太太?女人靠自己才能擁有美好...
    在鏡頭前,張桂梅神情嚴肅,態度強硬,怒氣直言:「是啊,我當著她丈夫面說,你給我滾出去!」 她之所以會有這麼大反應,是因為女生當了全職太太。「你家庭那麼困難,我們把你供到現在,你反而當起了全職太太。」「你看男的在外面找小三的多少啊...你當了全職太太,整個把你控制在那個水準上了。」
  • 為什麼張桂梅不讓自己的女學生當全職太太?女人靠自己才有未來
    她不允許自己的學生做全職太太,是因為她覺得女性應該獨立自立,最核心這群貧困大山裡走出來的女性,靠高考改變了人生的第一步,未來需要靠自己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快到30歲的她,忽然覺得她不能這樣生活了。她想去找工作,說實話市場上已經沒有適合她的工作了,她大學沒讀完就退學嫁給土豪做闊太太,她能夠做什麼。土豪之前是想投資她開一家美容院的她嫌棄太累了,她覺得帶孩子都忙不過來。
  • 丈夫要求妻子必須掙錢,不能當全職媽媽,為啥?他說:我怕你出軌
    中午在茶水間,前臺的小姑娘們都在罵小玲的老公不是男人。小玲是未婚先孕,挺著5個月的孕肚出嫁。結婚前,小玲希望婚後辭職,等孩子出生後就當全職媽媽,不再工作。可在婚禮上,新郎鄭重其事的要求小玲,結婚後必要工作掙錢,不能當全職媽媽。
  • 張桂梅校長反對女性當全職太太,網友說:話糙理不糙
    最近全網都是張桂梅校長反對女人當全職太太的新聞,想忽略都做不到,所以我去看了一下張校長的那段視頻。視頻裡,張校長確實有怒其不爭的意思,言辭也比較激烈,不過我依然支持她,只因為她說這些話是真的為了我們女人好,她希望我們女人永遠有傲嬌的資本。難道不是嗎?
  • 全職媽媽那麼容易當啊?
    感動中國的校長張桂梅說反對女人當全職太太,又引發了好大的討論。張桂梅老師的理由不難理解,女性應該始終要在經濟上保持獨立,老話說得好,經濟獨立才有人格獨立,靠任何人都不如靠自己。張老師也指出了全職媽媽的另一個比較突出的隱患,長期不工作容易與社會脫節,復工要面臨巨大的挑戰,很難。
  • 張桂梅校長反對當全職太太:她的一席話,給所有女性都上了一課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個華坪女高畢業的學生,畢業幾年後領著老公孩子回到學校,要捐款,張桂梅校長直接對她說「滾出去」。女生問她「你是嫌我沒能力嗎」,張桂梅校長說:「是,家庭那麼困難,你現在反而當起了全職太太,指望男的養你啊?女人必須要靠自己!」
  • 張桂梅校長反對當全職太太,為什麼好好非要用偏激的方式來表達?
    甚至失去與丈夫共同生活的能力,就像張校長所說的,你連一個出主意的能力你還談什麼,和丈夫共同拼搏,所以這也就造成了很多的家庭分裂離婚等等的事情。  所以說如果你是一個女性,一定要憑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當全職太太,女人一定要對自己狠一些,不要指望別人來學生曾經當了全職太太,回來去直接拒絕並攆出去,這確實有點狠,雖然這個觀點有點偏激,但是往往只有這樣的偏激言論才能夠引起社會的關注,而並不像好好的說話呢,因為你好好的說,沒有人去關注,沒有人會重視,也沒有人能夠聽得進去,這個社會就是一個這樣變態的社會,真正的聽眾真正的受教育者,好好跟他說
  • 左鄰右舍的女人們:三個美國全職媽媽的白描
    視覺中國 圖1做了全職媽媽後,我才逐漸發現左右對面三家鄰居的女主人,都是全職媽媽。右面的妮可我最早認識,在我們搬進來不久。我漸漸知道了她與丈夫傑森有一兒一女,傑森是軟體工程師,她是全職媽媽。她個頭不高,偏瘦,直髮披肩,臉上的線條比較粗厲,膚色也較深,不太像是常年深鎖屋宅裡的女人,但她明明是的,已經賦閒在家七年,兒子六歲,女兒四歲。我有時對丈夫抱怨,說妮可這個鄰居太冷淡。丈夫說,你也沒有怎樣地主動呀。他說得對。可是面對妮可這樣一位有些神秘的女人,我無從接近。有一年冬天,大雪過後,丈夫出差在外,我的車子突然無法啟動,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我去敲妮可家的門。
  • 23歲媽媽靠送外賣走出抑鬱:那些產後抑鬱的媽媽們,現在怎樣了
    如果採訪許多當媽的人,問她們,有什麼事能把一名為母則剛的新手媽媽逼瘋,答案絕對是:產後的抑鬱和低落情緒。帶娃過程中,來自外界充滿不理解的聲音與壓力。 前些日子,一位23歲的全職媽媽因為送外賣而上了熱搜。
  • 我很開心我是媽媽,但我不想做全職媽媽
    上班還是帶娃,很難抉擇一 、女人要靠自己,不能靠男人這句話不錯大部分的全職媽媽全身心的投入到照顧孩子的"事業"當中,時間和精力都不允許她再有賺錢的能力。她只能向丈夫"伸手",但一大家子的生計完全依靠丈夫一個人,車貸、房貸、家庭消耗、孩子營養和教育....巨大的生活成本壓在他一個人身上,喘不過氣的他面對"伸手要錢"的妻子,也很難有好的臉色!
  • 中國95後全職媽媽佔比8成,女高校長回應引爆熱搜:全職太太?滾!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看到這樣的數據,大部分人已經很震驚:95後已經當媽了?而且還是全職媽媽?這就意味著要麼沒有受過高等教育,要麼就是剛出校門就結婚生子,根本沒去過職場一天。女人不是靠妖嬈來過日子的,我們要憑著自己的本事和本領過生活。我不希望她們打扮得花枝招展,我希望她們能在莊嚴中透露出一種美,一種精氣神。張校長自己被17種疾病纏身,可她堅持每天最早起床,拖著病軀走四層宿舍樓給女孩們開燈,因為她知道女孩子膽小怕黑。
  • 全職媽媽,你們為什麼會焦慮、心慌?廈門網友:看這些你就知道了
    前幾天,看到一個提問:養一個在家帶孩子的全職媽媽是什麼感受?下面的回答一片討伐聲,說這個老公用「養」這個字,明顯不妥。為什麼要用「養「這個字呢?是覺得老婆在家做的事不值一提,全靠老公養活嗎?做全職媽媽已經卑微到了塵埃裡,還有人說,「是我在養著你」,真是雪上加霜。如果能有選擇,誰願意做全職媽媽?
  • 「張桂梅反對當全職太太」上熱搜,婚姻家事律師怎麼看
    近日在一段採訪視頻中,張桂梅校長回憶了因學生當了全職太太,而不願接受其捐款的故事,視頻中「我最反對當全職太太」的言論更是引發了熱議。當事人對此回應,認為校長「話醜理正」。而關於「全職太太」的話題也引發了網友的討論。有人認為「女人要靠自己,不能就靠男人」,這當然沒錯,可是全職太太並非低人一等,絲毫不值得尊重;也有網友認為當不當全職太太都是個人的選擇,無關對錯。
  • 她20多歲做全職太太,丈夫自殺,精神分裂,晚年翻譯了經典詩集
    「張桂梅校長反對當全職太太」的話題,熱度一直不減,在新浪微博的閱讀已經超過了6億,說明,這真是一個戳心窩子,能引發廣泛共鳴的話題。張桂梅校長的原話是這樣的:「你家庭那麼困難,我們把你供到現在,你反而當起了全職太太。」
  • 俗語:「女人菜籽命,好壞都靠碰」,什麼意思?為什麼這樣說?
    導語:俗語:「女人菜籽命,好壞都靠碰」,什麼意思?為什麼這樣說? 女人菜籽命,好壞都靠碰 從字面來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女人的命運就好像菜籽一樣,是好是壞,需要碰運氣。在農村種菜一般都是抓上一把菜籽往地裡一撒就不管了,是否能夠生長,看運氣,如果菜籽撒在了土壤下面,並且水分適宜的情況下,就會出苗,如果撒上去之後,因為什麼原因沒有活下來或者是生長好,那就是運氣不佳。
  • 女人領著娃娃,抱一堆錢捐款卻被拒?張桂梅:我最反對當全職太太
    作為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一把手,張桂梅校長這次上熱搜不是因為高企不下的大學錄取率,也不是鄉村女孩上學難等教育問題,而是她對全職太太的看法。「你滾出去,我不接受(捐款),我特別反對全職太太」,這是張桂梅對當起全職太太的女學生說的狠心話。在張桂梅看來,一個女孩辛辛苦苦熬過了高考、捱過了大學,不是為了去做家庭主婦的。
  • 「靠男人,死得快」,當女人手心朝上的時候,安全感早已蕩然無存
    全職主婦的辛勞被大大低估了,她們的勞作一點不比職場女性少,但是瑣碎且不易被察覺。當家裡亂如豬窩的時候,我們會立馬察覺到,但當家裡窗明几淨時,我們卻能自動忽視,因為這是一個家本來應該有的樣子,所以往往我們不會去考慮乾淨整潔背後的勞動。孩子慢慢長大是自己的過程,至於一個媽媽在這成長背後付出了多少艱辛,則是我們常常自動忽略,不去思考的問題。
  • 全職媽媽,如何才能不焦慮?
    她們擔心孩子會出現的各種意外,擔心自己會被丈夫嫌棄,擔心未來會與社會脫節,再無賺錢的能力……甚至擔心自己再也沒有未來。不要以為這是危言聳聽,網絡上各種全職媽媽輕生的消息屢見不鮮。看看她們的臨別遺言,綜合起來只有四個字「沒錢,無愛」。沒有收入的她們要應對一家子的生活,如果自己的辛苦付出還得不到丈夫的理解與支持,偶爾的疏忽還要招來公婆的埋怨與指責,那真的會萬念俱灰。
  • 「全職媽媽在家呆著這麼舒服,還想拿工資?」
    很多人對於全職媽媽有著不同的看法。昨日,一則#應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嗎#的話題登上了熱搜。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大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有人支持,有人反對,也有人表示不理解。而且,這還不是一個二娃媽媽。所以,全職媽媽付出這麼多辛苦,承擔了這麼大的風險和責任,為什麼不能獲得經濟回報呢?
  • 張桂梅校長反對當全職太太,回歸家庭也有錯嗎?
    我最反對當全職太太。女人就要對自己狠一點,要靠自己的能力生活,不要相信他們這些男人。」張桂梅校長的一句話,又在網上掀起了讓人看得頭昏腦脹的戰爭。張桂梅,是一所山村女校的校長。在雲南華坪教書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現象:「很多女生讀著讀著就不見了。」主要原因要麼是家長嫌學費貴,要麼就是家裡重男輕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