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商報7月17日上傳了一則視頻,視頻中一男子用衣架反覆抽打3名女童,現場慘叫聲不斷,孩子跪地求饒但暴行仍未停止。
面對調皮的孩子,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父母應該怎麼辦?打他?罵他?憤怒不已?
其實,無論孩子怎麼樣,父母都要把握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不打不罵。把握這個原則,時刻克制自己,提醒自己,不衝動不衝動,理性思考,控制情緒,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無法控制自己,不經意間怒吼孩子,甚至打罵孩子。比如,今天剛報導出來的熱榜新聞「男子用衣架爆打三名女童」。
其實,打罵孩子的現象在很多家庭中依然存在。父母本意並不是要打罵孩子,但為何又對孩子「惡言相向」、「拳打腳踢」呢?因為愛之深,責之切?因為恨鐵不成鋼?這並不能成長打罵孩子的接口。
其實不打不罵孩子並不是真的不碰孩子一根手指,不罵孩子一句重話,而是要看如何有智慧地打,如何有輕重地罵。如果沒有掌握足夠的技巧,最好還是不要打罵孩子。儘管每一個父母的出發點是想讓孩子更好。
英國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賓塞曾經說過:「粗暴的家長作風是最無教育智慧者採用的。」
英國另一位著名教育家約翰·洛克也曾指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愛護和培養孩子的榮譽感和自尊心,不要打罵孩子。
打罵教育給孩子造成哪些危害?
打罵教育,教出的孩子是『奴隸式』的孩子。打罵孩子,使孩子一時表面服從,心裡反感,甚至也學著對待別人。用這種方法,不但不能把孩子教育好,反而損傷孩子的自尊心,讓他養成自卑、膽小、孤僻、撒謊等不正常的性格。
打罵教育,會摧殘孩子的身心,導致他喪失自信,性格扭曲,越來越叛逆,甚至還可能會做出極端的行為,如離家出走、自殺等,這不是聳人聽聞,這樣的新聞頻頻爆出。
打罵教育,孩子自尊心會受到嚴重傷害,他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會妄自菲薄,會很容易就破罐破摔、自暴自棄。另外,孩子模仿能力極強,父母對他施以暴力,他也會將這種暴力行為施加到比他弱小的孩子身上。一旦他養成這種粗暴行事的性格,長大後也會有暴力傾向,那他未來的人生事業一定會受到阻礙。到那時,悔之晚矣。
培養孩子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明事理,讓他心智成熟,讓他會做事,會做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其實作為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為什麼發脾氣,為什麼無理取鬧,然後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一想,如果我是孩子我會怎麼想?最後試著感同身受地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著名教育評論家譚柳青曾說:「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孩子、了解孩子,與孩子平等交流。只有對孩子施以『春風化雨』般的教育薰陶,才能得到孩子的正面回應。簡單來說,就是尊重孩子要以人為本,講究平等交流的藝術。」
把孩子當作朋友,真誠地溝通,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才能給予孩子更好的指導。
放低姿態,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尊重孩子是為了體現一種平等,是為了架起親子感情交流的橋梁,是為了進行心靈的對話,試試放低姿態和孩子溝通,你將看到一個純真無邪的世界。
所以尊重孩子的前提就是講究平等溝通。當父母學會放低姿態的溝通藝術,和孩子真誠、平等地溝通,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鼓勵孩子是為了讓孩子在風雨中變得堅強,讓孩子擁有堅強地意志,勇敢面對困難和挫折。當然不是通過打罵教育來鍛鍊孩子的意志力,而是要多鼓勵孩子。
當孩子想要放棄的時候,讓孩子明白再堅持一下就能獲得成功。當孩子遇到挫折時,讓孩子微笑樂觀面對困難。當孩子遇到難題時,不要挖苦嘲笑,而是一起找到解決方法並共同克服。不要一味打罵、嘲諷和怒吼孩子,多鼓勵孩子,支持孩子,孩子才會變得更優秀!